首页>> 心理咨询师>>正文

心理咨询:这个是什么心理病?(在心理咨询中应如何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真题:往年真题+解析免费下载,助力考前冲刺
资料:健康管理师备考资料0元抢,掌握别人不知道的得分技巧

心理咨询:这个是什么心理病?

网上有关“心理咨询:这个是什么心理病?”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在心理咨询中应如何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人格障碍的基本特征:一般始于青春期;都具有混乱不定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的人际关系;常把自己所遇到的任何困难归咎于命运和别人的错误;认为自己对别人无任何责任;总是走到哪里就把自己的猜疑、仇视和固有的看法带到哪里;行为后果有害;否认自己的人格障碍。由于其人格的异常性而防碍人际关系甚至给社会带来危机,或者给本人造成精神痛苦,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人格障碍是一种根深蒂固和持续不变的行为模式,其表现往往在儿童期就开始显露,至少也应该在青年期开始显著。如果成年以前没有任何人格障碍的特征或证据,就不能诊断为人格障碍(成年以后才开始出现的人格上的病态称为人格改变)。此外,由于年龄愈小,人格的可塑性愈大,故18岁以前不诊断人格障碍。常见的人格障碍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又叫妄想型人格,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一定比例。据上海市青少年理卫生调查资料表明,偏执型人格障碍占人格障碍总数的5.8%,男性多于女性。患者往往把自己的敌意和内心冲突投射到他人身上,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冷淡而疏远。他们往往想从别人平常的并无恶意甚至善良友好的举动背后找出敌意和恶毒意图,并表现出怀疑,这种无端怀疑态度必然导致别人的反抗或攻击行为,这样反而又正好证实了他们原来的疑虑。

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特征: 一、过分敏感。无充分依据就预期自己会招人伤害和摧残。 二、疑心重。未经证实便怀疑朋友或同事的忠诚与诚实,常将别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蔑而产生歪曲体验,或无足够根据,怀疑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 三、嫉妒心强。从温和的评论和普通的事件中,看出的往往是羞辱与威胁的倾向,往往认为自己成了别人阴谋的牺牲品。 四、认知能力不强。对嘲笑与羞辱绝不宽恕,对批评或挫折过分敏感,且长期耿耿于怀。 五、不愿信任别人。原因是无端害怕别人会利用自己的信任来反击自己。 六、无端自卑。很容易感到自己受轻视,并立即报以恶言与反击。 七、主观性强,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他人,总认为自己正确。 八、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 九、忽视或不相信与自己认知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以说理或事实来改变患者的想法。 以上九点特征只要满足了其中四点,临床上就可诊断为偏执型人格障碍。

(二)分裂型人格障碍 分裂型人格障碍是日常生活和一些心理咨询门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人格障碍。据上海市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资料显示,分裂型人格障碍占人格障碍患者总数的29%左右,且男性多于女性。

分裂型人格障碍的特征: 一、关联概念。毫无道理地将与己无关的事情联系起来的而惴惴不安。 二、过度的社会焦虑。例如有陌生人在场时表现出极度不安。 三、奇异的信念和想法,或与文化背景不一致的行为。如对透视力、心灵感应和“第六感官”、“别人可以体验我的情感”等等奇异功能特别着迷,过分沉湎于幻想,行为古怪、孤僻自处,行动目的不明显或无实效。有巫术信念等。 四、奇怪的、反常的、特别的行为或外貌。如服饰奇特,不修边幅,行为不合时宜,不符合习俗和目的不明确。 五、言语怪异。如离题,用词不当,繁简不当,表达意思不清楚,但并非文化程度或智能障碍所引起 六、不寻常的知觉体验。比如一贯产生错觉、幻觉,常看见不存在的人。 七、缺乏温情,表情淡漠。难于别人建立起深切的情感关系,缺乏深刻或生动的情感体验,甚至对亲人也缺乏必要的温暖与体贴。对赞扬或批评均无动于衷,既无愉快的情绪体验,也无愤怒的情绪表现。 八、行为怪僻,几乎总是单独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仅限于生活工作中必需的接触,除一般亲属外无亲密朋友和知己。 九、青春期以后对异性不感兴趣,不愿恋爱、不结婚。 只要满足其中五项即可诊断为分裂型人格障碍。

(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亦称悖德型人格障碍,其最大特点是缺乏道德情感。忽视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义务,没有怜悯同情之心,对他人的感受漠不关心。这种人的智力发育良好,但行为未加深思熟虑,也不考虑后果,常因微小刺激便引起攻击、冲动和暴行。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从无内疚感,不能从经验中吸取教训,一犯再犯而不知改悔,所以累教不改。说起话来似乎头头是道,但给人以蛮不讲理和似是而非的印象,不论出了什么问题,他总是自我辩护和责怪别人。这是一种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特征: 1、18岁前有品行障碍的证据,如经常逃学、被学校开除、因行为不轨不止一次停学、被公安拘留、反复说谎(不是为了躲避体罚)、习惯性吸烟喝酒、反复偷窃、对次参与破坏公关财务活动、反复挑起或参与斗殴、反复违反家规或校规、过早有性活动、虐待动物或弱小同伴等。但智力不存在问题,一般具有中等或中等以上智力水平。 2、无明显的精神疾患。没有通常被认为是精神病症状的非理性和其他表现,没有幻觉、妄想和其他思维障碍。也无真正自杀的历史。 3、无责任心。经常不承担经济义务,如拖欠债务、不抚养小孩或不赡养父母,是不可靠的人,对朋友无信义,对配偶不忠诚,无后悔之心,也无羞耻之感,危害别人时也无内疚感。 4、有极强的掩饰能力。初次相识甚至给人很好的印象,但不尊重事实,如经常撒谎,使用化名,欺骗他人以获得个人的利益或快乐,有反社会行为但缺乏契合的动机,叙述事实真相时态度随便,即使谎言将被识破也是泰然自若。 5、易激惹,并有攻击行为,如反复斗殴或攻击别人。 6、病态的自我中心。他们极为自私,心理发育不成熟,没有爱和依恋的能力。 7、麻木不仁。对自己或他人的安全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对重要的事件情感反映淡漠。 8、缺乏真正的洞察力。遇到事情缺乏理智,不能自知问题的性质。 9、对一般的人际关系无反映。他们常做出幻想性的或使人讨厌的行为;对他人给与的关心和善意无动于衷。 10、不能维持持久的工作或学习,多次变换工作,也不能维持长久的夫妻关系。性生活轻浮、随便。其方式与对象都与本人不相称。 11、生活无规律,无稳定的生活目的。行为无计划或有冲动性,如进行事先无安排的、无目的的旅行;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出现的时间一般都在青年期。最晚也不会迟于二十五岁。

反社会人格中有一种叫做冲动性或暴发型人格障碍,其特点是对事物往往做出暴发性反应,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冲动性,不可预测和反复无常的心境变化、不能坚持任何没有即刻奖励(报酬)的行动。这种人常常变换职业和酗酒。另一种叫做被动-攻击性人格障碍,特点是对社会性约束和要求进行消极对抗,对家规校规等一概有强烈的抗拒心理,履行职责义务时故意拖延、怠工、偷懒,终日无所作为,惯于隐藏内心的忿懑和仇恨。对分配给他们的事情,当面答应,唯唯诺诺,心里却在想方设法拖拉敷衍,常常找借口故意把事情搞糟,且屡教难改,明知故犯,常以损人不利己的失败结局告终,也不能吸取经验教训。

(四)回避型人格障碍 回避型人格又叫逃避型人格,其最大特点是退缩、心理自卑,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态度或无能应付。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那些向往遁迹荒野、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居可能就属于回避型人格的人。但现代社会中,隐居者已经很难找到一块清静的乐土,于是,他们往往关闭自己的心灵,不与他人作亲密的接触,唯求自安。值得注意的是,渴望一种有意义的孤独与暂时地回避人世并非一种病态。相反,真正有回避人格的人并不敢深入到自己的心灵内部去,他们的回避带有强迫性、盲目性和非理智性等特点。这也是患有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人的普遍心理症状。

回避型人格的特征 1、易受伤害。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评或不赞同而受到伤害。 2、缺少朋友。除了至亲外,没有好朋友或知心人(或仅有一个)。 3、不涉入他人事务。除非确信受欢迎,一般总是不喜欢卷入他人的事务之中。 4、行为退缩。对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或工作总是尽量逃避。 5、心理自卑。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无语,怕人笑话,怕回答不出问题。 6、敏感羞涩。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 7、惧怕困难。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规之中的事时,总是夸大潜在的困难、危险或可能的冒险。 只要满足上述特征的四项,即可诊断为回避型人格。

(五)依赖型人格障碍 依赖性人格障碍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人格障碍。主要在孩童或部分成年人中出现。依赖型人格对亲近与归属有过分的渴求,这种渴求是强迫的、盲目的、非理性的,与真实的感情无关。依赖型人格的人宁愿放弃自己的个人趣味、人生观,只要他能找到一座靠山,时刻得到别人对他的温情就心满意足了。依赖型人格的这种处世方式使得他越来越懒惰、脆弱,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由于处处委曲求全,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压抑感,这种压抑感阻止着他为自己干点什么或有什么个人爱好。

依赖性人格障碍的特征 1、无主见。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大量建议和保证之前,对日常事务不能做出决策。 2、无助感。让别人为自己做大多数的重要决定,如在何处生活,选择什么职业等。 3、被遗弃感。明知他人错了,也随声附和,因为害怕被别人遗弃。 4、无独立性。很难单独进行自己的计划或做自己的事。 5、过度容忍。为讨好他人甘愿做低下的或自己不愿做的事。 6、害怕孤独。独处时有不适和无助感,或尽全力逃避孤独。 7、难以接受分离。当亲密关系终止时感到将要崩溃。 8、易受伤害。很容易因遭到批评或未得到赞许而受到伤害。 只要满足上述表现中的五项,即可诊断为依赖性人格。

(六)自恋型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人格障碍,对于其有关现象的研究目前还在不断发展之中,它和自尊、自信、他恋、单恋等一系列概念界限还比较模糊。因此,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诊断,目前尚无一致的标准。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特征 1、不能接受批评。对批评的反映是愤怒、羞愧或感到耻辱(尽管不一定当即表现出来) 2、颐指气使。喜欢指使他人,要他人为自己服务。 3、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词,希望受人特别关注。 4、过分自信。坚信自己关注的问题是世界上独有的,不能被某些特殊人物了解。 5、想入非非。对无限的成功、权利、荣誉、美丽或理想爱情有非分幻想。 6、唯我独尊。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 7、虚荣、渴望长久的关注与赞美。

(七)表演型人格障碍又称戏剧性人格障碍或称癔症性人格障碍。这是一种以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来吸引他人注意力为特点的人格障碍。

特点为:①表情夸张象演戏一样,情感体验肤浅;②暗示性高,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③自我中心,自命不凡。强求别人符合他的需要和意志,不如意就给别人难堪或强烈不满,视别人为达到自我目标的手段,玩弄各种花招使别人就范,如任性、强求、说谎欺骗、谄媚、献殷勤等,完全不为他人着想,以自己的好恶判断别人,没有固定的交友模式,很难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④渴望表扬和同情,感情易波动;反应常过分,“大惊小怪”,往往给人以肤浅、虚假、装腔作势或无病呻吟的印象。⑤寻求刺激,过多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⑥十分关心自己是否引人注目,言行方面竭力表现自己以吸引他人;常用过分夸张的言语、表情或动作来引起别人的注意(犹如演戏时力图吸引当场观众一样),甚至不惜损害身体(自伤或玩弄自杀)和不顾个人尊严。⑦情感易变,完全按个人情感判断好坏;⑧说话夸大其词,掺杂幻想情节,情绪情感不稳定。

(八)强迫性人格障碍

这是一种以要求严格和完美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特点为:①做任何事情都要求完美无缺、按部就班。似乎感到所面对的世界不确定,偶然和意外的事情太多,使用自己制定的“规律”来加以对抗,拘泥于形式、规则、顺序,做事循规蹈矩、墨守陈规,刻板固执,不能随机应变,有僵化的特殊风格。常喜欢计数,偏好对称,有巫术倾向,把偶然的表面现象与自己的利害相联系。②不合理地坚持别人也要严格地按照他的方式做事,否则心里很不痛快,对别人做事很不放心;③犹豫不决,常推迟或避免作出决定;自我怀疑有无能力、动机是否纯正等。遇事就心情紧张,总象面临重大考验似的。④常有不安全感,反复考虑计划是否得当,反复核对检查,唯恐疏忽和差错;为了安全不惜牺牲效率和经济。⑤拘泥细结,甚至生活小结也要"程序化",不遵照一定的规矩就感到不安或要重做;⑥完成一件工作之后常缺乏愉快和满足的体验,相反容易悔恨和内疚;⑦追求完美。对己责备求全,吹毛求疵,但又缺乏自信。对自己要求严格,过分沉溺于职责义务与道德规范,无业余爱好,拘谨吝啬,缺少友谊往来。

以上八种是常见的典型人格障碍类型的特点。实际生活中,可以见到混合和过渡的形式。

人格障碍的原因:对人格障碍原因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和其他心理障碍的发生往往是多因素的一样,形成人格障碍的因素也不是单一的,可能是由生物、心理和社会文化诸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1.生物遗传因素。心理学家们对人格障碍的遗传影响进行过有趣的研究:通过对家谱的研究发现,人格障碍患者亲属中此症的发生率与血缘关系的远近成正比,即血缘关系越近,发生率越高。绝大多数实验也表明,同卵孪生子比异卵孪生子在人格障碍、过失和犯罪等方面的一致率更高。对被收养人与其亲生父母的病态人格的一致率进行研究也表明,由于被收养人很早就与其亲生父母分开了,虽然没有受到亲生父母的后天影响,但亲生父母有人格障碍的,被收养子女有病态人格的比率也较高。这都说明遗传因素起着一定的影响。

2.病理生理因素。虽然没有发现人格障碍患者神经系统解剖、生理上的病变,但一般认为他们在神经系统的先天素质方面有不健全的地方。心理学家里肯荷?哈尔,曾针对人格障碍患者往往缺乏焦虑和内疚的情况,进行了非常有价值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经典条件反射实验中,人格障碍患者的皮肤电反应活动程度比非人格障碍患者低。在同一项工作中,发现出错一次就给一次电击,人格障碍患者出错最多,非人格障碍患者最少,从而证明人格障碍患者没有预期的焦虑。哈尔也对原发性和继发性人格障碍患者和正常人的静态反应、紧张反应进行过测量,测量包括心跳、皮肤电反应和呼吸。结果发现,人格障碍患者对静态和紧张刺激的自主反应程度比正常人低,从而进一步证明了人格障碍患者倾向于缺乏焦虑,因而不能从经验中吸取教训。这就表明,人格障碍在某种神经系统功能上是存在障碍的,但是一般没有神经系统形态学的病理变化。

3.后天生活环境和社会因素。这是形成异常人格的外因,而且是很重要的因素,有时甚至是主要因素。一些学者认为,人格障碍患者的异常'情绪反应与行为方式,都是儿童期,即在成长过程中习得的。在儿童期间通过单纯的观察、模仿,即可习得许多'情绪反应和行为方式,包括一些社会适应不良的行为,并会通过条件反射机理而巩固下来。

人格障碍的形成,通常是以上诸多原因综合地起着作用,只是在每一个具体病案中,每一种原因所占地位的主次或比重略有不同而已。临床常见的描述,将人格障碍分为三大类群。第一类群以行为怪痛、奇异为特点,包括偏执型、分裂型人格障碍。第二类群以情感强烈、不稳定为特点,包括瘟病型、自恋型、反社会型、攻击型人格障碍。第三类群以紧张、退缩为特点,包括回避型、依赖型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第二版》:

一、症状标准 要符合下述三项: 1.有特殊的行为模式:表现在情感、警觉性、冲动控制、感知和思维方式等方面,有明显与众不同的态度和行为。 2.具有的特殊行为模式是长期的,持续性的,不限于精神疾病发作期。 3.其特殊行为模式具有普遍性,致使其社会适应不良。

二、严重程度标准:符合下述两项之一: 1.社交或职业功能明显受损。 2、主观上感到痛苦。

三、病程标准: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现年18岁以上。

四、排除标准:人格障碍不是由下列疾病引起: 1、严重躯体疾病; 2、脑器质性疾病; 3、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 4.严重的或灾难性精神刺激。

人格障碍治疗:目前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但应持积态度进行矫治。

一、药物治疗:尽管药物不能改善人格结构,但作为改善某些症状的对症治疗并非无益。焦虑表现明显者可选用苯二氮类抗焦虑药,伴有脑电图改变的暴发型人格障碍可予抗癫痫药,碳酸锂对有冲动或攻击行为者有效。二、精神治疗:在精神支持性治疗基础上的行为治疗,或通过参加治疗性团体(又称治疗性社会)组织的活动以控制和改善其偏离的行为。三、精神外科治疗:颞叶切除或立体定向手术可改善一些人格障碍的表现,但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实践证明: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和锻炼,适当的劳动对具有人格障碍的人是有益的,处罚很少见效。提高素质和改善环境是预防人格障碍的主要措施,也是十分艰巨和长期的工作。

在心理咨询中应如何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有效的心理治疗倚赖于在一个自信和信任的氛围中,病人愿意坦诚完整地暴露事实、情感、记忆和恐惧。由于个体咨询的问题很敏感,将咨询过程中的交流公开可能会引起尴尬和羞耻。因此,对成功的治疗来说保密关系是必要的,而一点点暴露的可能都会妨碍保密关系的发展。(para.13)”

与此同时,治疗师不仅对来访者,而且对社会都负有责任。事实上,通过授予心理健康执业资格,管理机构已经创立了较宽的专业责任范围,因此这一职业已经远超出了来访者的个人愿望、需要或诉求。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3条隐私权和保密性中有相关阐述。

保密内容

需要保密的内容包括:

1.心理咨询过程中求助者暴露的内容;

2.心理咨询过程中与求助者接触的内容。

在没有征得求助者同意的情况下,心理咨询师不得随意透露上述信息;

心理咨询师也不得随意打探求助者与咨询无关的个人隐私。

保密例外

求助者同意将保密信息透露给他人;

司法机关要求心理咨询师提供保密信息;

出现针对心理咨询师的伦理或法律诉讼;

心理咨询中出现法律规定的保密问题限制,如虐待儿童、老人等;

求助者可能对自身或他人造成即刻伤害或死亡威胁的;

求助者患有危及生命的传染性疾病。

当遇到以上保密例外情况时,心理咨询师应当将泄密程度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3 隐私权和保密性

心理师有责任保护寻求专业服务者的隐私权,同时明确认识到隐私权在内容和范围上受到国家法律和专业伦理规范的保护和约束。

3.1在专业服务开始时,心理师有责任向寻求专业服务者说明工作的保密原则及其应用的限度、保密例外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2心理师应清楚地了解保密原则的应用有其限度,下列情况为保密原则的例外:

(1)心理师发现寻求专业服务者有伤害自身或他人的严重危险;

(2)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等受到性侵犯或虐待;

(3)法律规定需要披露的其他情况。

3.3遇到3.2(1)和(2)的情况,心理师有责任向寻求专业服务者的合法监护人、可确认的潜在受害者或相关部门预警;

遇到3.2(3)的情况,心理师有义务遵守法律法规,并按照最低限度原则披露有关信息,但须要求法庭及相关人员出示合法的正式文书,并要求他们注意专业服务相关信息的披露范围。

3.4心理师应按照法律法规和专业伦理规范在严格保密的前提下创建、使用、保存、传递和处理专业工作相关信息(如个案记录、测验资料、信件、录音、录像等)。

心理师可告知寻求专业服务者个案记录的保存方式,相关人员(例如同事、督导、个案管理者、信息技术员)有无权限接触这些记录等。

3.5心理师因专业工作需要在案例讨论或教学、科研、写作中采用心理咨询或治疗案例,应隐去可能辨认出寻求专业服务者的相关信息。

3.6心理师在教学培训、科普宣传中,应避免使用完整案例,如果有可辨识身份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家庭背景、特殊成长或创伤经历、体貌特征等),须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当事人隐私。

3.7如果由团队为寻求专业服务者服务,应在团队内部确立保密原则,只有确保寻求专业服务者隐私受到保护时才能讨论其相关信息。

在持续的知情同意过程当中,确保向来访者提到了所有的保密例外,并保证他们能理解这些例外和你在各种情况下的义务(不单单是签订一份保密协议那么简单,要确保来访者接收理解到保密协议的每条内容)。

在打破保密协议之前,排除其他可以处理危险的选择,例如改进治疗方案、民事监禁(也就是说,不到万不得已并不需要打破保密,仔细想想,你还有哪些可能的选择?)。

当义务并不明朗时,在采取行动之前进行详尽和周到的决策(参考如Chenneville提出的决策过程,2000)(伦理是相对的,可能常常遇到不明朗的处境,要谨慎作出选择!必要时需要接受督导或进行会商)。

在心理咨询与辅导过程中,辅导者或教育者与来访的当事人或学生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辅导关系如此重要,以至一些学者认为心理咨询与辅导就是一种人际关系。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家帕特森(Patterson)曾写道:咨询或心理治疗是一种人际关系,请注意,我不是说咨询或治疗涉及人际关系,我是说它就是一种人际关系。对此,尽管意见不一,但绝大多数专业工作者都一致认为,辅导者与来访求助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是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中最重要的方面,更是决定咨询与辅导成败的关键因素。在建立良好关系过程中,咨询与辅导人员的态度和相应技术起着主导作用。罗杰斯(C. Rogers)认为基本条件是共情,尊重和真诚,除此之外,还有具体化、即时性、对峙等。 (一)共情 又叫共感、同感、移情、同理心等等。所谓共情,罗杰斯认为就是能体会当事人之内心秘密世界,仿佛身临其境。通俗说,共情就是能设身处地去体会当事人的内心感受,达到对当事人境况的心领神会。用别人的眼睛看世界,就是共情的形象说法。共情包含同情的成份,但又不是同情,同情不一定会有对对方感受的理解和体会。共情不仅有同情,更有理解。也就是说,在咨询与辅导过程中,辅导员不但要有能力正确地了解当事人的感受和那些感受的意义,同时还要将这种对感受的理解和体会准确地传达给双方。由于共情,来访求助者感到自己被理解和接纳,这样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使辅导员了解来访者更多的情况。要准确地表达共情,应注意: 1.要从来访者内心的参照系出发,设身处地体验他的内心世界; 2.要以言语准确表达对来访者内心体验的理解; 3.可借助非言语行为如目光、表情、姿式、动作变化等表达对来访者内心体验的理解; 4.表达共情应适时,适度,因人而异; 5.重视来访者的反馈信息,必要时可直接询问对方是否感到被理解了。 (二)尊重 无条件的尊重是罗杰斯提出的著名的观点,就是对来访者接纳、关注、爱护的态度,意思也是指要尊重来访者的现状、价值观、权益和人格。这是建立良好辅导关系的重要条件,也是使来访者人格产生建设性改变的关键条件。尊重来访者,其意义在于可以给来访者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这样的氛围可以使其最大程度表达自己,获得一种自我价值感,特别是对那些急需获得尊重、接纳、信任的来访者来说,尊重和接纳具有明显的助人效果,是咨询成功的基础。为了要表达尊重,需注意以下几点: 1.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一个人,包括他身上的消极面和缺点; 2.尊重意味着以真诚为基础,并非是无原则的迁就; 3.尊重意味着一视同仁,不管男女、贫富、出身、职位; 4.尊重意味着以礼相待,对来访者热情相待,礼仪周全; 5.尊重意味着信任对方; 6.尊重意味着保护对方隐私。 (三)真诚 就是辅导员在辅导关系中真实的展现自己,表里一致,言行一致,诚恳忠实地对待来访者。真诚有两层含义,一是辅导员真实展现自己,另一层是真诚地对待来访者。真诚对于辅导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辅导员的真诚不仅给当事人一种安全感,而且为当事人提供了一个榜样,受辅导员的真诚感染和暗示,当事人也会逐渐诚实地开放自己,表达自己,坦露自己的内心。真诚与其说是一种咨询与辅导技术或方法,还不如说是一种人生态度。若要有效地帮助来访者,则需要更高层次的真诚。恰当地表达真诚,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因为那是一种真诚的自然流露。因此需注意: 1.真诚不等于说实话,真诚与实话实说有联系,但不能相提并论。真诚应符合对来访者负责,有助于来访者成长的原则,所以真诚不是什么都可随意的、直接的说出来,有时实话未必要实说。 2.真诚不是自我的发泄,应有适度,过多地宣泄自己,会产生负面效果。真诚应实事求是,不必在来访者面前过多表现自己的完美,增加修饰成份,要实事求是,既不夸大自己,也不妄自菲薄。 (四)积极关注 也称之为正向关注,积极关怀,含义是以积极态度对待来访者,对来访者言语、行为中积极面、光明面、长处、优点予以有选择的、特别的关注,强调正面的优点,使来访者拥有正向的价值观。积极关注是一种共情的态度,涉及对人的基本认识、其本评价和基本情感。如果咨询与辅导员想帮助来访者有所改变,就必须相信他是能够改变的,而且已具有改变自身的积极因素;不仅如此,相信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长处,都有一种向上成长的动力,都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比现在更好。这一观点对辅导员来说,十分重要。没有这样的理念,咨询与辅导就不可能真正发挥作用。辅导员对来访者的积极关注不仅有助于建立辅导关系,促进沟通,而且本身就有咨询辅导的效果。积极的关注往往能帮助求助者全面地认识自己和周围环境,发现自己的长处、光明面和未来的希望,从而树立信心,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有效地使用积极关注,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应避免盲目乐观和过分悲观。片面理解积极关注的辅导员,会表现出对来访者过分乐观,淡化来访者的问题性质,对来访者保证“天下太平”。另有一些辅导员被来访者的自我描绘所迷惑,自己也感到沮丧无望,消极悲观,从而强化了来访者的消极悲观面。 2.要立足于实事求是,以事实为基础,积极关注不能无中生有,要符合来访者的实际情况,否则来访者会觉得辅导员只是哄自己、安慰自己、取悦自己,是辅导员无能的反映,这样的积极关注会适得其反。 3.要促进来访者自我发现自身的优势和长处,从而促进自我成长。 (五)具体化 是指辅导员协助和引导来访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所用的概念与词汇、所体验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使谈话话题指向具体的事实和细节,使双方讨论的问题更加清晰、准确。有些来访者前来求助时,因为紧张、担忧等原因,常常不能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叙述的事件、情感常常是含糊的、笼统的、抽象的。对此,辅导员的任务就是澄清来访者所表述的问题,把握真实情况。没有具体性,辅导员就无法开展针对性工作,也不可能真正了解来访者及问题。所以要把握具体性,应注意两方面。 1.要澄清具体事实,若来访者所叙述的事件是模糊的,辅导员要设法搞清楚对方所表达的真正含意。 2.要明确词汇概念的具体含义。因为来访者对某些词汇概念的理解不同,使之与其原意相差太远。如某个同学没有把所想的告诉当事人,结果当事人认为自己的同学“很虚伪”,显然使用概念不当。对此要层层解析,予以澄清。 (六)即时性 又称直接性,即刻性。是指辅导员帮助来访者注意此时此地的情况,不要过分注意过去和未来的事件,从而协助当事人明确自己现在的需要和感受。有些来访者只讲过去经历过的事件或未来的想法,对当前的问题采取回避和淡化,此时辅导员应引导和影响当事人,使之表达出此时此地的感受和想法。即时性的另一层含义是咨询辅导员时时注意自己和当事人的辅导关系,对当事人的反应及时给予回应和反馈。如“你笑了,现在感觉好些了吧”,“你现在很难过,是吗”。在英语国家,即时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要求在整个心理咨询与辅导过程中,更多的使用现在时态。即时性是建立良好辅导关系的必要条件,它可以鼓励来访者,更多地直接暴露自我,促进来访者和辅导员进行更多的有效的交流。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引导来访者及时表述现时的想法和感受,避免过分注意过去和将来。 2.辅导员对来访者与自身的辅导关系要敏感,对来访者的言行要作即时的反应和反馈。 3.在辅导过程中更多地运用“现在”“这会儿”“刚才”等此类副词,供来访者时时注意到此时此刻的想法和感受。 (七)对峙 又称对立、对质、面质等,是指辅导员指出来访者在态度、思想、行为等方面或相互之间的矛盾。来访者在辅导过程中可能会表现为言行不一致,理想与现实不一致,前后表述不一致,感受与结果不一致,辅导双方意见不一致。对此,辅导员通过询问技术,协助当事人面对自己的矛盾之处。对峙的意义在于促进来访者,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及所处环境的深入了解,鼓励他们放下包袱、面对现实,引导来访者实现协调统一。对峙的使用要谨慎和适当,防止影响辅导关系,导致辅导失败。为此应注意: 1.对峙应建立在良好的辅导关系基础之上; 2.对峙可以是尝试性的,使用“或许”“似乎”等不肯定的词来指出来访者的矛盾可能更好; 3.对峙一定要以充分的事实为依据,避免无中生有,造成伤害,中断辅导关系。 4.对峙不能追求发泄和无情攻击,应注意温和、婉转、适度。

关于“心理咨询:这个是什么心理病?”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心理师】即可获取各种资格考试,往年真题,高分技巧,助力考前冲刺等最新咨询入口,报名入口,报名方式等信息。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更多技能考证知识技巧,开启更广阔的职业发展之路

    分享到:

qrcode_for_gh_04f6adc5f733_430

相关推荐

心理咨询有效的核心要素(心理咨询中的咨询技术)

2024-6-22

心理咨询师证书难考不,如何避免常见失误?

2024-6-22

孩子的社交焦虑,你了解吗?(社交恐惧心理咨询哪家好?)

2024-6-22

请问心理咨询师的职责是什么(探索心理世界,成为心理咨询师!)

2024-6-22

心理咨询师挂了一门(心理咨询师挂我电话,他是不是讨厌我?)

2024-6-22

心理咨询师证好考吗

2024-6-22

山东烟台市芝罘区东方外国语实验学校好么(心理学专业就业前景)

2024-6-22

中科院心理咨询师考试报名费(心理咨询师考证费用多少)

2024-6-22

武汉哪里可以报考心理咨询师?(武汉有哪些好的心理咨询机构)

2024-6-22
真题下载
请正确填写下列信息,以确保能够顺利领取全部资料!
姓名: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