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咨询师>>正文

一次性心理咨询注意事项(精神分析理论及其解释症状应用)

真题:往年真题+解析免费下载,助力考前冲刺
资料:健康管理师备考资料0元抢,掌握别人不知道的得分技巧

一次性心理咨询注意事项

网上有关“一次性心理咨询注意事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精神分析理论及其解释症状应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次性心理咨询注意事项

8月22日

作为新手咨询师,更要把每一次咨询当唯一的一次,据统计第一次咨询后脱落率超过80~90%。

?李克富老师将这种一次性咨询称呼为:一次性心理咨询,简称SST(Single -Session Therapy)。李老师分享的B·L·BLOOM在1981年给出的有关SST的12条经验:

1.要有强烈的时间观念

对于一次的服务,时间观念就变得特别的重要,在开始前15分钟需要明确来访的问题,必须和来访商定好咨询目标。

咨询目标确定首先要判断来访的问题是具体问题还是心理问题。例如:来访者控制不住的想老公要出轨,老公出轨是具体问题,属于夫妻关系问题,来访者控制不住的“想”属于心理问题。

毕竟一次心理咨询不能解决来访所有的问题。

在咨询结束5分钟前,要提醒来访者,总结本次谈话并评估。

2.不要野心太大

在一次性心理咨询中咨询师需要注意自己的“上帝情结“,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用心理咨询解决的,有些时候即使那你使用了各大流派技巧,还是没能帮助来访者,这种时候需要明确自己的能力,在一次性心理咨询里,要在来访众多问题中,明确来访最想解决和在咨询师胜任力中的,咨询师和来访都想要解决的目标。

3.鼓励病人情感的流露

来访者在会谈中经常会讲故事,讲了很多但真情实感很少,这时候咨询师要注意鼓励病人关注自己的感受。如:儿子两岁了都不认识我,也不叫爸爸,是因为我平时太忙了。可以引导来访“因为和孩子情感连结少,不知道怎么和2岁的儿子沟通,所以就忙于工作。

4.谨慎的积极(指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并理解病人的内心世界)

谨慎的积极不是“盲目的积极”、,也不是“不急于积极”,谨慎的积极在于积极上。一个因为人际交往障碍来求助的来访,他描述自己在职场中,没有朋友,每次取得一点小的成就同事就鼓励他,但他感觉这点成就根本不值得被关注到,咨询师在沟通中想建立来访的自信心,去积极的鼓励、赞美他,但来访还是觉得自己并不值得被夸赞。也许会让他感觉咨询师不真诚,来访从小父母很少夸他,他每次都很努力很努力的父母还是没有夸他,久而久之,他觉得自己并不优秀,并不值得被夸。

5.不要过分注重诱因

平时生活中我们习惯了因果思维,事情发生了都先会找它的原因,感觉找到原因就能解决问题。但在心理咨询里,有时候是反过来的,需要的是果因思维。在青少年因上网成瘾而不上学的来访占很大比例,因果思维觉得是因为孩子上网造成的学习不好辍学,想着只要解决孩子上网就可以提高学习成绩,但往往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果因思维是孩子上网有可能是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或者在学校人际关系遇到问题,感觉上学是件很困难的是,在用上网成瘾来逃避上学。

6.把事实性查询(提问)控制在最低限度

在咨询会谈中,来访者描述的事实不一定是真的“事实”。一对打架的夫妻前来咨询,妻子先和咨询师谈,看着妻子委屈的描述着丈夫的种种不是,还动手打她,不想在继续和丈夫过下去了。咨询师听完后请丈夫进来沟通,丈夫一进来脸上的指甲印,有的地方还还破着,不用问,事实肯定不是妻子描述的那样。。。

在咨询中,有时候需要把事实性查询控制到最低,不要刨根问底、纠正来访的错误。

7.避免谈话走上岔道

在咨询会谈中有时候因为来访的健谈或者来访的故事有吸引力,咨询师会被来访带走,偏离最初定得咨询目标。咨询师要时刻觉察在会谈中自己是否走上岔道,走上没有关系要及时回到咨询目标中。

8.不要过低低估病人的坚强性

不要把来访者当弱者,所以不要过低低估病人的坚强性,在咨询中会不经意的想要避免二次伤害来访者,在会谈中会注意措辞,避开来访的痛处。面对抑郁自杀的患者,我们总是小心翼翼的避免提到自杀,有些时候以恰当的方式跟来访沟通,可以了解来访内心的真实想法,所以不要过低低估病人的坚强性。

9.不要过高估计病人的自我觉察

觉察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觉知就是觉察。很多时候来访明明知道自己不应该做什么,当往往下次又会做同样的事情,来访不是缺乏知识,是缺乏觉察的意识。

10.辨认出一个焦点问题

在时间管理中有急重要、重要但不急、不急但重要、不重要不急的管理问题的方式,在咨询中同样需要在来访者众多问题中辨认出那个急又很重要的问题,也就是焦点问题。

11.探索然后试着提出解释

有的时候来访对自己问题背后问题不是很清楚,咨询师需要和来访一起探索,并给予解释,以便来访更能理解自己行为、问题背后的原因。

12.利用交谈启动病人解决问题的过程

交谈也就是会谈,在与来访者交谈中,有时候可以利用交谈的方式,让来访重塑一下自己的问题,在重塑问题中,可以与来访分析自己问题的解决办法。

——————END————

精神分析理论及其解释症状应用

李克富||强化心理服务努力不做贱人

李克富||测测你的心理助人水平在哪个层次

李克富||“咕咚”来了

一、复习并掌握如下内容

1.“要对来访者的‘依赖’时刻保持警觉,要能够做到通过求助者的言谈便立马能区分开依赖的四种形式:不易察觉的依赖?阻抗式依赖?间接的依赖?直接依赖?”

2.“不要直接回答问题,而是迅速通过来访者提出的问题去发现问题背后隐含着的问题,然后判断这个问题是否具有心理学的性质并协助求助者解决其心理问题!”

3.“心理问题都是当事人逃避的结果,解决心理问题必须从直面开始。因此,心理助人绝非告诉求助者‘怎么办’或者直接替代就能万事大吉,要在良好关系的基础上去探讨求助者‘为什么’成了这个样子,然后去发现到底求助者遇到的到底‘是什么’心理问题。”

二、认真阅读并体会“咕咚来了”!

今天的作业特别重要,大家一定不要囿于知识层面理解,而是变成行动!否则……[流泪][流泪][流泪]

上午的补充!

来自闻岱:做心理咨询不能有“救世主”情结(点评视角训练营26/90)

“要对来访者的‘依赖’时刻保持警觉,要能够做到,通过求助者的言谈,便立马能区分开依赖的四种形式:不易察觉的依赖?阻抗式依赖?间接的依赖?直接依赖?” ——李克富

依赖,永远不会单飞

依赖,是指当咨询师引导、帮助求助者探索、解决自身问题时,求助者却依赖咨询师,企图由咨询师代替自己解决问题,这种现象是依赖。

1.依赖的四种表现形式

“您帮我分析分析,我怎么就是对丈夫不放心呢?”——不宜察觉的形式;

“您让我思考没有与他人搞好人际关系的原因,可我想不出来!”——阻抗的形式;

“您说我是毕业参加工作,还是考研究生,在这件事上,该怎么办呢?”——间接的形式;

“您直接告诉我,我离,还是不离婚吧!”——直接的形式。

无论哪种表现形式,依靠他人而不是依靠自己解决问题,是依赖最基本的特征。

2.依赖产生的原因

(1)来自于求助者的原因

①有些求助者可能不理解心理咨询的实质,是咨询师通过促成求助者的心理成长,自己动手解决自己的问题,而是希望咨询师主动替自己解决问题。因此,当咨询师提出问题请其思考、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时,求助者会产生依赖。

②有些求助者多年来已经养成了依赖个性,遇事不是靠自己去解决,而是等待他人、依靠他人、要求他人,企图由他人解决自己的问题。

③有些求助者的个性懒惰,有时明明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但不肯付出努力,等待他人现成的帮助。

④有些求助者虽然愿意解决自身的问题,但不愿意承受抉择的痛苦,希望咨询师替自己做出选择,把选择的痛苦转嫁到咨询师身上。

(2)来自于咨询师的原因

①有些咨询师的咨询理念存在偏差,认为咨询师应该更积极主动地帮助求助者解决问题,因此可能过于主动,致使求助者依赖。

②有时求助者性格内向,也缺乏解决问题的积极主动性,性格急躁、缺乏耐心的咨询师可能会主动地替求助者探索解决问题。

③有些咨询师可能经不住求助者的再三请求,对求助者有求必应。这些都可能使求助者产生依赖,阻碍咨询的顺利进行。

3.对依赖的处理

(1)咨询师务必向求助者讲清心理咨询的性质、发生效果的机制,使求助者对心理咨询有正确的认识,对咨询效果有理性的期待。

(2)咨询师对求助者的依赖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一旦出现依赖,咨询师应鼓励求助者自己进行探索、自己努力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3)咨询师必须坚持正确的咨询理念,以促进求助者的心理成长为咨询的总目标,以促进求助者心理能力提高,视自己探索、解决问题为己任。咨询中应做好耐心的启发、引导工作,不主动替求助者解决问题,不替求助者选择,不给求助者出谋划策,不帮求助者“拿主意”,不对求助者有求必应,避免使求助者产生依赖。

心理咨询

“不要直接回答问题,而是迅速通过来访者提出的问题,去发现问题背后隐含着的问题,然后判断这个问题,是否具有心理学的性质,并协助求助者解决其心理问题!”——李克富

1.关于问题背后隐含着的问题:

需要深入探讨求助者,具体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 求助者的问题,尤其是心理问题的产生,是生理、心理、社会诸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可能一因多果或一果多因,互为因果,错综复杂。原因不仅有横向的交叉,还有纵向的联系。也可以说,影响原因是一个立方体结构,既有横向诸因素的作用即共时态原因,又有纵向诸因素的作用即历时态原因,并且这两者是互相交叠在一起的。

在一个原因的背后,可能还有一层又一层的原因,形成原因层。有些表面上看起来不相干的人和事,却是问题的关键。有时以往是组成困扰的原因,细细探究,不过是一种表现。

此外,人的某种心理活动往往是与整个心理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思维、情感、行为三者互相联系,牵一发动全身,很难把三者完全割裂开来。一般来说,一者有问题,另两者或多或少、或迟或早也会出现问题。

求助者的问题往往不是单一的,人际关系的障碍,也会同时表现为情绪抑郁、暴躁、烦闷,或注意力不集中,或对生活感到厌烦、失望等等。咨询师应善于分析,抓住主要矛盾和根本原因,寻找最合适的突破口,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咨询师在倾听求助者叙述、分析心理问题原因时,要避免先入为主。尽管咨询实践中,咨询师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但不见得适用于每一个具体求助者。不可凭经验下结论,否则就会偏离事实的轨道,咨询难以进行。为此,咨询师不应有偏见或刻板效应,而应多倾听,在没有明确事实之前,不要轻易下结论。

2.关于问题是否具有心理学的性质:

咨询的任务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因此,咨询目标应该是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对于不牵涉心理问题的来访,一般不属于心理咨询范围。

心理咨询主要涉及心理障碍问题、心理适应问题、心理发展问题。只有属于心理学范畴的认知、行为、情绪、个性等方面的内容,才有可能成为咨询目标。 对于有躯体疾病又有心理问题的求助者,心理咨询的目标并不是解决躯体疾病,而是针对躯体疾病引起的心理不适,或者针对引起躯体疾病的心理因素。此时,心理学的目标和医学的目标会有联系,但两者仍有明显差异。

在医疗部门,虽然也会涉及心理咨询的思想和方法,但本质上是医学模式的。而心理咨询中,虽然有时也需要药物或其他医疗手段的辅助,但主要的和首要的是心理学的方法。

直面,而非逃避

“心理问题都是当事人逃避的结果,解决心理问题必须从直面开始。因此,心理助人绝非告诉求助者‘怎么办’或者直接替代就能万事大吉,要在良好关系的基础上去探讨求助者‘为什么’成了这个样子,然后去发现到底求助者遇到的到底‘是什么’心理问题。”——李克富

1.调动求助者的积极性

心理咨询的本质,是咨询师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求助者,促使求助者对自身的问题进行探索和有所改变,从而实现咨询目标。

如果求助者通过心理咨询发生了某些改变,其中最为重要的改变是,求助者开始探索解决自身的问题。为使咨询取得进展,关键是要调动求助者的积极性。

有些求助者可能对心理咨询不甚了解,往往以为咨询应该是咨询师努力为自己做些什么;有的求助者可能个性懒惰,不愿意自己主动探索解决问题,这都可能造成求助者将咨询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原因,归结于咨询师。而有些咨询师由于职业理念的原因,也可能不去调动求助者的积极性,不去促进求助者的心理成长,不鼓励求助者进行自我探索和改变,只是实施了指导性的教育。这些都会阻碍咨询的有效进行,也很难使咨询取得双方满意的结果。

为解决这一问题,咨询师应该在咨询开始阶段,着力调动求助者自己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咨询师有必要向求助者明确说明心理咨询的实质、咨询取得效果的主要原因。

2.对求助者启发、引导,支持、鼓励

咨询时,咨询师既要站在求助者的前面,启发、引导,帮助求助者认识、领悟自身的问题;还要给其以支持、鼓励,推动求助者自我探索和实践解决自身的问题,向着咨询目标前进。

(1)启发、引导

咨询师务必清楚:咨询中应以促进求助者的成长为主,自己去探索解决自身的问题,并由此获得心理成长,最终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因此,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启发、引导,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心理咨询师的任务,心理咨询的临床实践等,对求助者的启发引导,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启发、引导求助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深化自我认识,认识自己的内部、外部世界;认识、领悟、解决内部冲突;矫正错误认识;学会接纳现实;增加心理自由度;构建新行为、新的行为模式;塑造良好的个性特征;掌握心理学的知识与技巧,等等。

启发引导,就是咨询师根据咨询目标,启发引导求助者,探讨解决自身的问题,而不是咨询师自己动手解决。 启发引导,是帮助求助者的最基本、最一般的形式,在咨询中会大量应用,咨询师务必要掌握。

(2)支持、鼓励

咨询师对求助者进行支持和鼓励,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①提升求助者解决自身问题的信心。求助者咨询时往往已经体验到了自身种种问题所带来的困扰与痛苦,但可能缺乏改变自我的信心,此时咨询师的支持和鼓励,可以大大提高求助者改变自我的信心。 ②激发求助者改变自我的内在力量。求助者可能有改变自我的愿望,但缺乏改变自我的力量,咨询师的支持和鼓励恰恰激发出了这种力量,求助者因此具有了改变自我的强大动力。 ③咨询师的支持和鼓励使求助者不断受到鼓舞,可以强化求助者的咨询动机,使求助者更加愿意通过咨询,解决自身的问题。 ④支持和鼓励本身就是助人的过程,也是助人的技巧的展现,通过支持和鼓励,求助者向着咨询目标不断探索、实践,最终实现了咨询目标。 ⑤通过咨询师的支持和鼓励,求助者具有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敢于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克服阻碍咨询顺利进行的种种不利因素,使咨询得以顺利进行。咨询师所掌握的心理学理论、心理咨询的方法、技术等,都可以起到支持、鼓励的作用。

把事情弄个明白

李克富老师名句:

1.我发现所有的恐惧症患者,都是一只只害怕“咕咚”的兔子。再后来,我就确信所谓的焦虑障碍,不过就是因担心“咕咚来了”而一路呼唤狂奔的结果了。

2.突然间,我也就明白了,心理助人的起点在哪里!解决问题一般需要三步:先搞清楚现状或事实,即问题到底“是什么”(what);继而寻找造成问题的原因,明白“为什么”(why);最后才能是具体的应对即思考“怎么办”(how)并付诸行动去解决问题。

3.一切因心理问题而求助于心理咨询的人,都是忽略或干脆省略了“是什么”、“为什么”而为“怎么办”而来,他们问的最多的就是:“我该怎么办呀!”

4.心理医生当然不知道该怎么办——即使知道,也不会直言相告。他们能做的,就是通过启发、引导、支持、鼓励——主要借助于有效的提问而实现,让求助者止住因恐惧或焦虑而狂奔的步伐,然后转身,回到问题发生的原点上去看看“咕咚”到底是什么!要想解决问题,总得先知道问题是什么吧?

5.对于心理医生而言,咨询水平的高低其实就体现在能否在最短的时间之内,采用最有效的方法,让那些被“咕咚”追赶着的求助者们,止住狂奔的脚步。一旦脚步止住了,转身就容易了。这样,接下来求助者才会放下“怎么办”和“为什么”的思考,用行动去搞清楚自己遭遇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6.《大学》开篇就提出了“三纲领”,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后的几句话我非常喜欢,在做了谬解后经常在临床上运用:“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止→定→静→安→虑→得。这个顺序,层次分明,不可更改,诚如斯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我的谬解是:要想有所收获(得),就必须思考、谋划(虑);而能不能“虑”,取决于是否心“安”……依此类推,根源在于“止”。

7.一言以蔽之,要想有所得,先要学会止。我运用经文,扯虎皮作大旗,想达到的目的,通俗说来就是:只有止住旧的,才能开始新的;止即接受,而接受是改变的前提。

学习心理学理论的目的之一就是解释现象,包括日常生活以及各种心理困惑症状,除此之外实际意义就是转换为技术进行心理咨询或治疗。

在心理咨询大咖李克富老师看来,理论和治疗是两回事,具体来说针对一个现实咨询案例,理论的解释是启发引导求助者转变旧思维,获得认同和心动,目的是为下一步的实际行动做好心理准备。行动则是实实在在的咨询技术运用,这些与很多心理理论距离遥远,更是时候不过生活常识的使用。

如同很多小学生,可能对于家长的话不在意,可是对于老师的话仿佛圣旨一般,话语还是那是话语,因为说话者身份不同,产生效果就大不一样。因此,有效的心理咨询并不是理论技术多么牛,不过“亲其师信其道”,关系构建良好的结果。

罗嗦这么多,还是说说精神分析理论及其解释使用。精神分析理论可以用“1、2、3、5”来简单理解,以便简洁解释现象。

阿德勒作为个体分析学的创始人,深受弗洛伊德影响,提出用权力欲望代替性本能欲望解释问题,发展出自卑情结、代偿理论、社会化解决问题等观点,这也导致与弗洛伊德分手。可以说,看似一家的学派内部纷争不断,象征着完整个体都是内心冲突不断的,不要被我们直观和眼睛迷惑,身心和谐与铁板一块都是理想。

分区观点理解为意识分区,包括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冰山原理说的清楚。一般理解就是潜意识包含本能和原始冲动,但人们意识不到,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是前意识,提醒才可知道的意识内容。作为咨询的启示就是,人贵自知之明,解决困惑以及咨询目标就是意识扩大化,可采用着陆技术等。

结构观点理解为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三位一体。这个解释现象最容易,本我是基础,欲望的代名词,追求即时满足,而超我起到道德监督作用,最重要的是自我。自我从本我分化出来,因为要协调本我欲望、超我道德、现实要求的统一,事实上处于中心地位,类似从奴隶到将军,追求的是延迟满足,保持各方势力和谐。任何行为结果可以解释为三我斗争结果,出现问题是自我过于弱小或者过于强大。

动力观点是驱力源泉观点,这里指性本能和营养本能,作为心理能量源泉,源源不断提供给心理和行为活动动力。人都是先生存再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动力观点现实性,事实上力比多宣泄对于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系的影响不用多说,许多婚姻关系根源与性欲望满足直接相关。后来提出的死本能可以视作生本能的另一面,解释那些找死的人和现象。

发展观点是动力观点延续,类似纵向发展水平象征。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一生不过前五岁的重复,最大心理年龄是五岁。一岁口欲期象征心理固化严重,类似喋喋不休;三岁肛欲期象征控制排便的满足,控制欲望表达;五岁生殖器期则是恋母或者恋父情结,象征对于规则的接受或违反。天下事难不倒弗洛伊德,因为正反解释都可以,比如女孩子找对象类似父亲性格就是恋父认同,迥异父亲性格就说反认同。

适应观点建立在本能基础上,人生就是婉转艰难实现本能的过程,为此两种适应:性本能的变相宣泄、生存本能的自我防御机制。自我防御无处不在,这也算是难不倒精神分析的例证,人存在就有焦虑,应对焦虑就发展出各种防御机制,其中压抑是根本,没有压抑就没有文明,还有反向形成的爱恨情仇一回事,恨是更强烈的爱,也算是对立统一哲学理论的例证吧。

咨询中,理论解释需要围绕咨询目标进行,比如引导改变当前处理问题的无效思维展开,通过面质求助者获得不断认同,目标是形成良好关系,让求助者乐意做出改变,认可新的有效行为方式的讨论和执行。

关于“一次性心理咨询注意事项”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心理师】即可获取各种资格考试,往年真题,高分技巧,助力考前冲刺等最新咨询入口,报名入口,报名方式等信息。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更多技能考证知识技巧,开启更广阔的职业发展之路

    分享到:

qrcode_for_gh_04f6adc5f733_430

相关推荐

山东心理咨询师报考条件(心理咨询师考试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2024-6-23

心理咨询师证书发证单位: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规范解析

2024-6-23

心理咨询师怎么报名-(怎么报考心理咨询师)

2024-6-23

心理咨询怎么收费?(心理咨询师一般多少钱?)

2024-6-23

心理咨询师如何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脱颖而出?

2024-6-23

情感心理咨询师收费价格多少(对于心理治疗是怎么收费的呢)

2024-6-23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怎么考取(心理咨询师一级和二级的区别)

2024-6-23

心理咨询师必须掌握的能力有哪些?

2024-6-23

做一名心理咨询师好吗?(考心理咨询师还是考心理学研究生?)

2024-6-23
真题下载
请正确填写下列信息,以确保能够顺利领取全部资料!
姓名: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