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保育员>>正文

保育员理论知识简答题(幼儿园保育员的培训内容具体有哪些?)

真题:往年真题+解析免费下载,助力考前冲刺
资料:健康管理师备考资料0元抢,掌握别人不知道的得分技巧

保育员理论知识简答题

网上有关“保育员理论知识简答题”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幼儿园保育员的培训内容具体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正确组织幼儿进餐应做好哪些工作?

答:进餐的准备:

由教师带领值日生布置好餐桌,准备好餐具,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干净、安静的进餐环境。

进餐的过程:

(1)要观察幼儿的食量,注意培养幼儿文明进餐的习惯;

(2)教师要教给幼儿正确的坐姿和使用餐具的方法;

(3)教育幼儿不挑食、不偏食,提醒幼儿细嚼慢咽、不撒饭菜、不弄脏衣服、不东张西望、不大声讲话。

进餐结束:幼儿吃完最后一口饭才能离开座位,并把餐具、椅子整齐地放在指定的地方。要养成饭后擦嘴、漱口的习惯。

2、组织幼儿园一日活动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

(1)把幼儿园一日活动列入教育计划,保证幼儿身心得到全面的、充分的、主动的发展;

(2)要制定一日生活常规;

(3)要把组织的集体教育活动和分散的个体活动结合起来;

(4)处理好自由与纪律的关系;

(5)要面向全体幼儿;

(6)保教结合,教养并重。

3、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是什么?

答:

(1)以 游戏 为基本活动和主要学习方式;

(2)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要特征;

(3)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占优势;

(4)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4、幼儿情绪 情感 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1)情绪 情感 的 社会 化;

(2) 情感 的丰富与深刻化;

(3)情绪 情感 的自我调节化。

5、怎样使幼儿经常保持快乐的情绪?

答:

(1)从根本上讲,快乐的源泉是需要的满足。儿童从出生时起,就有了人类最基本的需要——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这两种需要的满足所带来的舒适感和安全感是儿童快乐情绪的最初源泉;

(2)快乐不是人刻意追求的直接结果,它只来源于需要的满足,可通过我们的工作满足儿童的需要,带给他们快乐;

(3)快乐的最重要的来源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满足。也就是说,更为本质、更为深层次的快乐来源于儿童自身。深层次的快乐来源于自信、自我满足直接相联的成功感或成就感。

6、影响幼儿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

(1)遗传素质和环境的共同作用;

(2)知识技能的影响;

(3)兴趣和性格的作用。

7、在幼儿面前,保育员为什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答:模仿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成人的许多行为方式、态度、语言和价值观,都作为榜样而被幼儿模仿,儿童的大多数模仿是在无意识之中进行的,成人在儿童面前所表现出来的一切行为和态度、语言均有可能成为儿童模仿的对象,幼儿经常会表现出有些成人意想不到的模仿行为。因此,作为教师、保育员要时刻自觉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对儿童心理、行为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

8、幼儿的能力主要有哪几方面组成?

答:

(1)运动和操作能力;

(2)认识能力(即智力);

(3)交流与沟通能力(包括语言和非语言性的交流与沟通);

(4)人际关系能力(包括合作、组织和协调能力等)。此外,不少特殊才能(如音乐、绘画、舞蹈方面的才能)也是在幼儿期有所表现的。

9、教育者应如何保护和增强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答:

(2)允许孩子犯错误;

(3)允许儿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活动内容、材料、伙伴和活动方法,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使他们体会到教师的尊重和信任;

(4)对孩子有要求,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期望;

(5)多为孩子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如 游戏 、做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等有利于儿童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等)帮助他们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尽量避免失败感。

10、肥胖症的危害是什么?

答:

(1)肥胖除了使行动笨拙、体形不美观以外,还会影响 健康 ;

(2)儿童期肥胖易致扁平足,虽然走路不多也会感到腰疼、腿疼。由于腹部脂肪堆积,横隔上升,使呼吸不畅,儿童易感疲乏。小儿肥胖还会造成高血脂症成为动脉硬化的发病基础;

(3)肥胖继续发展延续到成人,更易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患;

(4)肥胖还会带来种种心理问题,如常被人取笑,因而很少交朋友,产生孤独感。由于肢体不灵活,不愿参加集体 游戏 ,产生自卑感。

11、幼儿园的集体保教原则是什么?

答:

(1)培养小儿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

(2)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3)根据小儿高级神经活动兴奋强于抑制的特点安排活动;

(4)坚持正面教育,积极启发诱导;

(5)适应小儿个别差异,尊重小儿个性,给予较充分的活动自由;

(6)成人要做小儿的榜样;

(7)革新抚养方式,重视小儿独立性的培养;

(8)根据小儿的不同年龄需要,合理安排生活制度;

(9)为小儿创造良好生活环境;⑩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联系,取得家长的参与配合。

12、什么是保育?

答:保育是成人(家长或保教人员)对0 6岁儿童提供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和物质条件,并给予精心照顾和培养,以帮助幼小儿童获得良好的发育,逐渐增进其独立生活能力。

13、保育员在幼儿户外活动时的工作有哪些?

答:

(1)协助老师为幼儿做好场地、运动器具等准备工作;

(2)协助老师为幼儿做好户外活动前的必要准备,如入厕、增减衣服、整理装束、系好鞋带等;

(3)照顾因身体不适不能参加活动的幼儿;

(4)协助老师在户外活动时对幼儿的照料。

14、 游戏 有哪些特点?

答:

(1) 游戏 是人们的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动;

(2) 游戏 是人们的一种自愿和自由的活动;

(3) 游戏 是人们的一种假想活动;

(4) 游戏 具有 社会 性。

15、餐具消毒中常用消毒液的配制及使用方法是什么?

答:

(1)饭前10-15分钟消毒餐桌;

(2)先用浸泡0.5%洗消的湿抹布擦桌面,待间隔5-8分钟后,用清水抹布再擦一遍餐桌。注意:抹布对折成长方形,擦一张桌子翻一个面,一块抹布擦2张桌面,不能一擦到底。

16、幼儿入厕应掌握的技能是什么?

答:

(1)教幼儿会正确使用卫生纸(擦屁股时从前往后擦),对折,叠好再擦一次,便后将裤子提好,内衣塞进裤子里,不露肚脐与后背;

(2)教育幼儿便后冲净,洗手。

17、在配合教育活动方面应掌握的技能有哪些?

答:

(1)了解教师教学活动内容,主动配合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桌椅、教具的摆放,活动中及时、适时、周到、适当配合教学,提醒纠正幼儿不良姿势、握笔和纪律行为;

(2)教学活动结束后及时收拾整理教具、幼儿作品等(桌、椅、教具放回原位,打扫干净)。

18、在配合户外、 体育 活动时应掌握的技能有哪些?

答:

(1)了解教师 体育 活动内容,需做哪些配合,检查场地是否安全,有无碎石、树枝等危险物品,检查 游戏 器材和玩具材料是否安全、卫生,活动前将所用器材摆放好;

(2)活动过程中,配合教师做好教导及保护幼儿安全;

(3)对全体幼儿及体弱儿给予照料,根据活动量、气温为幼儿擦汗、增减衣服;

(4)活动结束时,给幼儿拍扫身上尘土,将运动器材收放好。

19、幼儿发生烧烫伤时应如何处理?

答:

(1)轻度烧烫伤可用苏打水(一杯水放一小勺苏打)冷敷或涂獾油、清凉油、烫伤药膏等;

(2)伤部已起泡,不要弄破,以免感染,伤处涂烫伤膏药;

(3)如水泡破裂,应将皮剪去,用盐水洗净,然后消毒包扎,衣服、鞋袜不要硬拉,剪开后,慢慢脱,重者要用清洁被单包裹,立即就医。

20、如何对毛巾、水杯进行消毒?

答:

毛巾:

(1)先用自来水浸泡,清洗一遍;

(2)用热水沏好洗衣粉,将毛巾浸泡20分钟左右;

(3)认真搓洗,个别脏的毛巾,用肥皂单独搓洗;

(4)漂洗干净浸泡5-10分钟(或煮沸15-30分钟,蒸气10-15分钟),然后需用流动清水冲洗干净。

水杯:

(1)用百洁布擦拭杯口、杯内(沾去污粉或洗涤灵);

(2)用小刷子刷洗杯把手;

(3)用流动水冲洗干净;

(4)用0.5洗消净浸泡5-10分钟(或煮沸15-30分钟,蒸气10-15分钟)然后需用流动清水冲洗干净。

幼儿园保育员的培训内容具体有哪些?

 (1)接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菌苗。

 (2)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冬春季,尽量不组织儿童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3)接触者检疫,可服磺胺嘧啶预防,药量遵医嘱,服药期间多喝开水。

 (九)传染性肝炎

 1.流行特点 传染性肝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肝炎病毒最常见的为甲、乙型。

 (1)甲型肝炎病毒 引起甲型传染性肝炎。该病毒耐热,一般的消毒剂,如高锰酸钾不能杀灭甲型肝炎病毒。

 病毒存在于病人的粪便中,粪便污染了食物、饮水,经口造成传染。

 人感染了甲型肝炎病毒以后,约经1个月的潜伏期后发病,多为黄疸型肝炎。

 (2)乙型肝炎病毒 引起乙型传染性肝炎,该病毒耐热。病毒存在于病人的血液、粪便、唾液、鼻涕、乳汁等中。含有病毒的极微量血液就能造成传染。可通过输血、注射血制品、共用注射器等途径传播。由于病人的唾液和鼻咽分泌物中也有病毒,所以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如共用牙刷、食具,也是传染的途径。在乙型传染性肝炎病人及带病毒者的血液中,?肝炎抗原?(或称澳抗)阳性,可借此与甲型传染性肝炎区别。人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约经2~6个月的潜伏期后发病,多为无黄疸型肝炎。

 2.症状 无论甲型、乙型传染性肝炎,在症状上都可分为黄疸型与无黄疸型两种。

 (1)黄疸型肝炎

 ①病初类似感冒,相继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尤其不喜欢吃油腻的食物。

 ②精神不好,乏力。平时活泼好动的小儿,病后愿意坐着或要求上床。平时不爱哭的小儿,表现出烦躁、好发脾气。

 ③经l周左右,巩膜、皮肤出现黄疸,尿色加深。肝功能不正常。

 ④出现黄疸2~6周以后,黄疸消退,食欲、精神好转,肝功目逐渐恢复正常。

 (2)无黄疸型肝炎 与黄疸型比较,病情轻。一般有发热、乏力、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在病程中始终不出现黄疸。

 3.护理

 (1)患急性肝炎应卧床休息,病情好转后可轻微活动,但以不感觉疲劳为度。

 (2)饮食宜少吃脂肪,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糖的量,多吃水果、蔬菜。

 4.预防

 (1)防止病从口人,讲究饮食卫生、个人卫生。饭前用肥皂、流动水洗手。水杯、牙刷不能混用。

 (2)做好日常的消毒工作。食具、水杯煮沸消毒。

 (3)预防接种用的针头、针管用后煮沸消毒。每注射一个人换一套针头、针管。

 (4)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5)早发现、早隔离病人。病人隔离后,所在的班要做彻底消毒。家具、玩具可用3%漂白粉澄清液擦拭。被褥、衣服可在日光下曝晒4~6小时。食具、毛巾等煮沸消毒。便盆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2小时。

 (十)细菌性痢疾

 1.流行特点 细菌性痢疾是由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病菌存在于病人的粪便中,经口传染。

 2.症状

 (1)发病急,高热、腹痛、腹泻。一日可腹泻几十次,有明显的里急后重(有总排不净大便的感觉)。大便内有黏液及脓血。

 (2)少数病人高热,很快抽风、昏迷,为中毒型痢疾。

 3.护理

 (1)发热时应卧床休息,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忌食多渣、油腻或有刺激性的食物。病情好转后逐步恢复普通饮食并加强营养。

 (2)应遵医嘱服药。急性菌痢的疗程一般为7~10天,若未按医嘱服药,治疗不彻底,易转成慢性菌痢。

 4.预防

 (1)早期发现、隔离及治疗病人及带菌者。

 (2)加强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

 (3)夏秋季可就地取材,采用集体服药预防的方法,如马齿苋煎剂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十一)流行性乙型脑炎

 1.流行特点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通过蚊虫传播,多发生于儿童,流行于夏秋季。生仔猪经过一个夏季,几乎100%被感染,猪为本病的重要传染源,蚊虫吸猪血则带上乙脑病毒,再叮咬健康人时,就把乙脑病毒注入人体。

 2.症状

 (1)起病急。发热、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

 (2)2~3天后,体温可达40℃以上,抽风、昏迷。

 (3)经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脑,使乙脑的病死率明显下降。但少数病人仍可留下后遗症,如不能说话、肢体瘫痪、智力减退等。

 3.预防

 (1)应在流行期前1~2月接种乙脑疫苗。

 (2)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蚊虫孳生地。在流行季节应充分利用蚊帐、避蚊油、蚊香以及各种烟熏剂(除虫菊、青蒿、苦艾、辣蓼等)防蚊、驱蚊。

 (十二)甲型流感

 1.流行特点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早期被称为猪流感。与以往或目前的季节性流感病毒不同,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并可以人传染人,人感染甲流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最明显症状是,体温突然超过39度,肌肉酸痛感明显增强,伴随有眩晕、头疼、腹泻、呕吐等症状或其中部分症状。

 2.症状 甲型H1N1流感的潜伏期,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潜伏期时长1~7天。 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发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8℃,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身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症、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

 3.预防

 (1)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睡眠充足,多喝水,保持身体健康。

 (3)应保持室内通风,少去人多、不通风的场所。

 (4)做饭时生熟要分开,猪肉烹饪至71℃以上,以完全杀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

 (5)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6)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如无纸巾不宜用手,而是用肘部遮住口鼻。

 (7)常备治疗感冒的药物,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尽早服药对症治疗,并尽快就医,不要上班或上学,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的机会。

 (8)避免接触出现流感样症状的病人。

 (9)由于此次流行的病毒是A/H1N1型流感病毒,目前针对甲型H1N1流感的人用疫苗已开始生产,人注射普通流感疫苗不能有效预防甲型H1N1流感。

 (10)普通家庭还可用酒精为日常用品消毒。

 二、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

 1、摔伤、抓伤、跌倒、蹭破皮肤,只破皮的清理干净即可,(或用冷毛巾敷,并抹上蛋清、消炎药)若较深处、有出血,应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洗干净,并用酒精消毒,更甚者送医院治疗。

 2、剪刀、小刀划破,用干净的纱布按压伤口进行止血,用酒精消毒包扎。若玻璃扎伤的应道医院清理出碎玻璃片,再进行消毒包扎。

 3、挤伤,(门、抽屉、椅子)无破损的应立即冷敷,若痛苦难忍时,应将手上的手高举过心脏。若出血应消毒、包扎、冷敷。

 4、头部摔伤,若出血,应立即按压出血处并及时到医院就医,若不出血但伴有恶心、呕吐也要立即就医。

 5、蜂刺伤,用橡皮膏将小刺粘出来,然后用碱水涂抹伤处。(蜂毒液时弱酸性,可以用碱中和)

 6、豆、花生、纽扣、瓜子等进入呼吸道,先是咳嗽,继则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应立即拍打后背,借助震动使异物滑入左右一侧支气管内,小点的幼儿可倒立、头朝下。拍胸部的同时用手自下腹向上腹推压,若无效,立即送往医院就医。

 7、骨折:分为开发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闭合性为表面无损伤。开发性骨折要用纱布按压止血,并进行固定、垫高。

 8、脱臼:关节有变形、局部疼痛、不能动,应立即到医院就医。

 9、手扎刺:将镊子、针烧一烧、皮肤洗干净,拔出或挑出刺,涂上酒精。若刺很深很脏,须打破伤风针。

 10、虫咬伤,立即用肥皂水洗干净,达到酸碱中和,若怀疑是蜈蚣等咬伤,要立即就医。

保育员培训内容

加入收藏夹 保育员,指的是在托幼园所、社会福利机构及其他保育机构中,辅助教师负责幼儿保健、养育和协助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人员。

任职资格

1、要经过保育员等级培训,具有保育员职业资格证书。

2、身体健康,耐心细致。

3、要懂得一定的幼儿生理、心理常识。

注意事项

在幼儿到校之前,保育员就应做好个人卫生工作,换上干净的工作服并消毒洗手。然后做好室内外的环境卫生工作,开窗通风,清洁门窗地板、桌椅玩具以及室外游戏器具。

在幼儿户外活动前,保育员应帮助老师做好场地、器械的准备工作。为个别幼儿垫干毛巾、系鞋带。指导幼儿学习体育技能。

午餐前,保育院要准备好饭前擦手毛巾,消毒餐桌。准备好饭菜,照顾幼儿进餐。提醒和指导个别幼儿用餐。饭后收拾餐具,清洁餐桌。

午睡前保育员要开窗通风,整理床铺。安排幼儿脱衣睡觉,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幼儿午睡中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育员不离岗,注意培养幼儿正确睡姿。午睡后应先关窗,照顾幼儿穿衣,整理床铺被褥。

在幼儿离校之后,保育院还要做好清洁消毒等收尾工作。

报考条件初级保育员1、初中毕业从事本职业工作一年以上;

2、初中毕业后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

中级保育员1、取得初级保育员职业资格证书后从事本职业四年以上;

2、 幼师职高毕业;

3、中等职业教育相关专业毕业;

4、 初中毕业且从事本职业工作五年以上。

关于“保育员理论知识简答题”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保育员】即可获取各种资格考试,往年真题,高分技巧,助力考前冲刺等最新咨询入口,报名入口,报名方式等信息。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更多技能考证知识技巧,开启更广阔的职业发展之路

    分享到:

qrcode_for_gh_04f6adc5f733_430

相关推荐

保育员面试应注意哪些(保育员面试问小孩的吃穿用方面怎么回答)

2024-6-25

保育员证怎么报名(保育员证怎么查询)

2024-6-25

家校沟通之保育员在家长群自我介绍(保育员怎么向新班家长和新生自我介绍)

2024-6-25

因为疫情无法考保育员证应该怎么办(保育员个人工作月总结7篇)

2024-6-25

保育员岗位职责(幼儿园的保育员是干嘛的?)

2024-6-25

四团幼儿园保育员工资多少(幼儿园保育员是做什么的)

2024-6-25

保育员的工作计划(幼儿园保育员工作内容有哪些?)

2024-6-25

嘉定区保育员招聘在哪里报名(闵行区浦江镇幼儿园报名一次可以报多个吗)

2024-6-25

四级保育员证有什么用(保育员资格证:开启保育事业大门的钥匙)

2024-6-25
真题下载
请正确填写下列信息,以确保能够顺利领取全部资料!
姓名: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