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社区心理服务(关爱老人心理健康的方法?)
真题:往年真题+解析免费下载,助力考前冲刺
资料:健康管理师备考资料0元抢,掌握别人不知道的得分技巧
如何开展社区心理服务
网上有关“如何开展社区心理服务”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爱老人心理健康的方法?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可以了解下中社联的 社区心理服务指导师 项目
2024年12月,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印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基层人员培训方案》,聚焦基层人员的心理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居委会人员、网格员、民警、民政干事、残疾人专职委员、社区救助站、职业康复站工作人员,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基层人员、教师、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工会(共青团)等基层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心理服务基础知识和能力培训。
为积极推动社区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缓解社区心理服务人才短缺现象,提升社区心理服务专业水平,助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社区工作委员会针对基层社会心理服务实际需求,整合国内多方心理服务等专家资源,推出《社区心理服务指导师》培训项目。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社区工作委员会
实施单位:中科博爱(北京)咨询有限公司
何为“社区心理服务指导师”?
社区心理服务指导师,是立足城乡社区开展社会心理服务的专业人员,是以社区为主要服务场域,以社区居民,尤其是困难群众、老年群体、困境儿童、社区矫正人员、失独家庭、社区戒毒人员等社区特殊群体为服务对象,提供心理科普、心理疏导、心理援助、矛盾调解、危机干预协助、社区心理文化活动等综合社会心理服务,营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社会心态的心理服务人员。
1.工作场所:
城乡社区各类服务机构和服务组织。
2.服务内容:
心理健康科普、心理问题识别与一般心理疏导、社区心理援助、社区危机干预辅助和各类心理服务相关的社区文化活动。
3.工作机制与角色定位:
社区心理服务指导师基于社区特定人群的具体需求,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区别于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在工作过程中,经常扮演八种不同的角色:1、问题识别和需求评估者;2、直接服务提供者;3、心理服务转介者;4、特定人群利益维护者;5、社会资源链接者;6、服务活动策划者;7、危机干预的协助者;8、心理服务政策倡导者。
为何要成为社区心理服务指导师?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中作用重大,需求广泛而迫切。全国63万多个城乡社区迫切需要一支专业化的社区心理服务专业队伍。
1.我国精神心理问题形势严峻
我国有16%-17%的人饱受各类精神心理问题的困扰,精神心理问题所致疾病负担占非传染性疾病负担的13%,已然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
2.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问题亟待关注
部分新冠肺炎患者、隔离人员及家属,病亡者家属、康复患者及其家庭,受疫情影响的特殊困难家庭、一线社区工作者及医护人员家庭等积累了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存在社会风险隐患。一般社区居民也容易产生各类心理问题。
3.以社区为主要阵地,建立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网络
4月8日,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新冠肺炎患者、隔离人员及家属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方案》,明确提出,“以社区为主要阵地,建立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网络,提供情绪引导、心理辅导、资源链接、困难纾解、社会支持网络修复等服务,改善社区环境,回复社区秩序,推动基层社区治理,营造健康向上的社区氛围,促进社会稳定。”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的《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4-2025)》明确指出:“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建立健全基层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站,发展心理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等社会心理服务人才队伍。”
关爱老人心理健康的方法?1.进行社区人员结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调查,首先要了解社区住户的基本情况,了解当前住户主要存在哪些困惑和问题需要解决。这是开展社区心理咨询的重要前提。
2.针对调查情况,分类整理问题,拟定开展社区心理咨询工作计划:首先,邀请专家、名流做一次讲座,聚集人气;其次开辟社区心理咨询宣传栏,介绍现代社会及家庭的常见心理疾病状况和 治疗方法,介绍正确对待心理疾病的方法。再者,召开社区里的小区座谈会,了解群众对心理咨询方面有些什么要求和建议,或者开一些和热点有关的座谈会,通过此加强和住户的联系交往。
3.在工作局面打开以后,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下列工作:建立心理咨询室;不定期走访住家,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总之,社区心理服务主要是心理疾病的预防,出现心理疾病时的尽快疏导和解压,有针对性的对容易出现心理疾病的家庭和人群开展细致的心理疏导工作,通过宣传,使住家了解心理疾病是怎么一回事,正确对待和化解。真正出现大的问题,可能还是要送到专门机构和医院治病
老年人虽然经历过风雨,但有时候也会有一些心理问题,下面我带你了解,希望对你有帮助!
1、开导老人看开生死疾病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过程,老年人年纪越大,出于对家人的牵挂等原因,对疾病可能会有一点忌疾讳医的心理。这时子女们要帮助和开导老年人,让他们意识到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兴衰的历程,人生亦不例外。面对疾病要学会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配合一生的治疗去战胜它,而不是采用消极的做法,抗拒就医,骗己骗人,当做疾病不存在,以免将小病拖成大病。平时要多关心老人,多向老人普及健康知识,以免老人因不懂而产生畏惧,影响老人心理及生理健康。
2、日常生活多关心老人
人是社会的动物,害怕孤孤零零一个人。因此,作为子女,平时抽出时间来多看看老人,甚至哪怕多打几个电话,也可能减少他们的孤寂感,进而减轻他们对死亡的恐惧。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说到的“怙恃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由于现代的发展,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许多年轻人都不和父母住在一起。即使不住在一起,子女也要多多关心老年人,多抽出时间陪老人聊天吃饭,以免老人由于孤独寂寞陷入一种抑郁的状态。因此,与老人分居的子女要经常看望、问候老人,与老人同居的子女要耐心地善待老人、仔细地体贴老人。让年幼的孙辈与老人共处和接近,常能给老人带来较大的生活乐趣和安慰,有效地消除老人的孤独感。
3、帮助老人和社会接轨
许多老人退休后由于无所事事,很容易会产生一种与社会脱节、人老不中用、被社会淘汰等消极心理。由于与社会和工作单位联络减少,社会交往与资讯减少,更由于视力、听力下降而影响感知能力,常会使老人产生隔绝感,进而使老年人变得对外界变化漠不关心,对人冷漠等等。面对这种情况,子女和年轻人应多与老人交流和沟通,在倾听老人讲话时要特别耐心。这不仅使老人感受到尊重、有利于消除隔绝感,而且老人的经验也并非绝对过时无用,耐心倾听,往往也能使年轻一代得到教益与启迪。另外,为老人提供读报阅览、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的便利条件也十分必要,这能有效地减轻老人的隔绝感帮助老年人重新与社会接轨。
4、对老人进行心理辅导
有一种言论,人往往愿意对陌生人多过于对熟人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有些难言的事情,我们更容易对着陌生人诉说出来,因此子女们可以为老年人联络心理医生,让老年人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心里话。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及心理需求开展心理咨询服务,缓解老年人的心理“空巢”。帮助老人解开心结、快乐生活。同时,要鼓励老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摆脱孤独寂寞,保持乐观健康的生活状态。老年人要敢于向心理医生倾诉自己的感受以及一些想法,积极配合医生找出病因才能对症治疗。
5、鼓励老人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老年人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老年人生活重心没有依托有很大关系,由于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活没有乐趣,容易胡思乱想进而产生心理问题。因此子女要创造条件使老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同时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适当的娱乐活动,组织、培养老人的兴趣和爱好。如唱歌、跳舞,棋类,桥牌,听音乐,绘画、书法、诗词等艺术爱好。打太极拳、练气功,门球比赛,健身活动,联欢会,旅游观光,种花,钓鱼,编织等等。鼓励老人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为社会贡献余热。强化老年人智力素质,鼓励老年人勤于学习。
6、掌握与老人沟通的技巧
谈话作为与老人沟通的主要方法与一般交谈有很大不同。对于老年人在沟通时除了一般的要求和技巧外,需要对老人的社会、家庭、个人等有关情况进行了解。与老人直接沟通是获得有价值资讯的主要途径,交谈是沟通的主要手段。好的交谈效果取决于双方能否建立可以信赖的相互关系。虽说有“老小孩”的说法,但我们不鞥把老人当做小孩一样来沟通,这时对老人的不尊重。和老人沟通,要把老年人摆在和自己平等的地位上,给予老年人足够的尊重,这是沟通的基本条件。和老人沟通要表现出足够的尊敬和耐心,诚恳地听老人诉说,让老人产生信赖。
老人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1、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形成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的心理因素。情感方面的联络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在人际关系中,有正性积极的关系,也有负性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2、充分的安全感。
安全感需要多层次的环境条件,如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等等,其中家庭环境对安全感的影响最为重要。家是躲避风浪的港湾,有了家才会有安全感。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家庭条件及相应的社会环境来制定生活目标。生活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实际,还要留有余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经济能力的范围。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曰:“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
4、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为了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就必须不断学习。比如:不学习电脑就体会不到上网的乐趣;不学健康新观念就会使生活仍停留在吃饱穿暖的水平上。学习可以锻炼老年人的记忆和思维能力,对于预防脑功能减退和老年痴呆有益。
5、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
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个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生活中才能体验出幸福感和满足感。例如一个人的能力很强,但对其所从事的工作无兴趣,也不适合他的性格,所以他未必能够体验成功感和满足感。相反,如果他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但能力很差,力不从心,也会感到很烦恼。
6、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
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包括三个方面,即与自然、社会和人的接触。老年人退休在家,有着过多的空闲时间,常常产生抑郁或焦虑情绪。如今的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文化活动站以及老年大学为老年人与外界环境接触提供了条件。
7、充分地了解自己。
就是指能够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并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能否对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对自身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如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勉强去做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常常会得不到想象中的预期结果,而使自己的精神遭受失败的打击;过低的估计自己的能力,自我评价过低,缺乏自信心,常常会产生抑郁情绪。
8、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
一个人的才能与兴趣爱好应该对自己有利,对家庭有利,对社会有利。否则只顾得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兴趣,而损害了他人或团体的利益,就会引起人际纠纷,而增添不必要的烦恼。
影响老人心理健康的因素
1、精神创伤
有调查表明,精神创伤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疾病的疗效有重要的影响,有些老年人因此陷入痛苦和悲伤之中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必将有损健康。
2、环境变化
最多见的是周围环境的突然变化,以及社会和家庭人际关系的影响,老年人对此往往不易适应,从而加速了衰老过程。
3、衰老和疾病
人到60岁以后,体力和记力都会逐步下降,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退行性变化。这种正常的衰老变化使老年人难免有“力不从心”的感受,并且带来一些身体不适和痛苦。尤其是高龄老人***指80岁以上的老年人***,甚至担心“死亡将至”而胡乱求医用药。在衰老的基础上若再加上疾病,有些老年人就会产生忧愁、恐惧心理。当然,不同心理状态的老年人,对待衰老和疾病的态度迥然不同。
关于“如何开展社区心理服务”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心理师】即可获取各种资格考试,往年真题,高分技巧,助力考前冲刺等最新咨询入口,报名入口,报名方式等信息。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更多技能考证知识技巧,开启更广阔的职业发展之路
-
分享到:
相关推荐
心理咨询价格昂贵吗(为什么心理咨询要收费?)
2024-6-26武警部队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建设方案(教室标语)
2024-6-26心理咨询师指导薪酬:如何评估自己的市场价值?
2024-6-26心理咨询师答辩都答辩什么啊?(二级心理咨询师答辩难不难)
2024-6-26我想知道心理咨询应该怎么做?(心理咨询怎么做)
2024-6-26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学费多少(二级心理咨询师培训价格是多少怎么问)
2024-6-26当心理老师需要哪些条件?(心理咨询师报名要求-)
2024-6-26广州添翼教育心理咨询师考证,正规吗?(青少年心理咨询师在广州的)
2024-6-26心理咨询师考试口诀(张立新 -- 苏格拉底辩论术为什么叫“产婆术”?)
2024-6-2613640953190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