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咨询师>>正文

咨询师的修行之路(为什么有些人觉得做心理咨询是件难以启齿之事呢?)

真题:往年真题+解析免费下载,助力考前冲刺
资料:健康管理师备考资料0元抢,掌握别人不知道的得分技巧

咨询师的修行之路

网上有关“咨询师的修行之路”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为什么有些人觉得做心理咨询是件难以启齿之事呢?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说到修行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

苦行僧?出家人?还是头上插着发簪的穿着长袍的道教徒?

我会想到自己,想到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人生可谓是一场修行,可是又有多少人在修炼自己呢?又有多少人在过了30岁还在不断学习呢?如果问你见过中国哪里爱学习的人最多,那我想说的是深圳。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哪种职业是能督促你活到老,学到老的。那一定会有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来访者也是不同的个案。每个时代有不同的心理,每个年代有不同的病。请问,如果你要靠这个职业吃饭。是不是要随时更新你的知识库呢?当然,如果你想安逸,对不起,这个职业不适合你。

心理咨询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心理咨询师,前知古人,后知当下。心理咨询师,既懂心理,又懂药理。心理咨询师,要擅提问,还知礼仪。心理咨询师,需懂沟通,还会套路。心理咨询师,须明危机,还了防护。正所谓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打得了虎还降得了孙二娘。

心理咨询师,一个高薪职业。有老师告诉我们,300块钱一小时的咨询师就别做了。要做就做2000块钱一小时的。再或者,你可以按照来访者财产的百分点收费的。哇塞……如果遇到一个首富,哪怕拿财产的一个点,我也发了,是不是又紧张又兴奋呢?

哈哈,做做美梦也是不错的。不过我们还是要回到现实。看看自己,修炼到宝塔第几层了。

刘志雅老师的课上,让我印象最深的,最有感触的就是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的几要素。要做到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这五个词是不是很熟悉呢?对,很熟悉,但是真的要做到,那就是一场长期修行。

首先说尊重来访者先要做到完整接纳,也就说不管对方是个同性恋还是个丑男,不管对方是有狐臭还是浑身有刺鼻的香水味,不管对方是举止优雅还是言行粗鄙我们都要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轻视来访者。或者说,遇到一个社会地位比你还高的来访者就奉承他。我问我自己,现在的我能做到哪一点?我能做到不阿谀奉承,但是每天早上坐地铁,我闻不了别人身上的异味,听不了别人的大声喧哗。看到路人中有人穿衣不得体的,我都要别扭半天。试问,如果我的来访者是这样的,难道就因为他付钱给我我就能接受了吗?也许你觉得为了钱能做到。我却不以为然。心理问题根本的原因就是不适应,来访者心中有冲突,咨询师内心对来访者不适应,请问你又如何有足够的能量去帮对方解决他的不适应呢?

问完自己,我默默地把自己定的长远计划又往后拉了一年。以前我经常跟我的学员说,生活即工作,工作也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接待来访者是咨询师生活中的一部分。问题从生活中来,而我们又要回到生活中去解决问题。在生活中磨炼自己的内心,才能有更大的能量去解决来访者内心的问题。

后来,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一个个行人跟我擦肩而过。我一个个去观察他们的行为特征。我问自己哪些我能接纳,哪些我不能。能,是能接受到什么程度?不能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当找到自己内心的冲突时,很多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了。接纳不了别人抽烟,是因为我讨厌自己身上有异味。我换了个角度想,如果我把这些臭味当成人生中的挫折一样难以避免。似乎接纳的心又升级了一层。所以我相信学心理学的人都有一颗不断完善自己的决心。

做到了完整接纳,我们还要以礼相待。说到礼,我就能联想到很多,穿衣得体是礼,化妆描眉是礼,举止优雅是礼,平易近人也是礼。仪容、仪表、仪态,这些礼仪已经是最基础的了。在第一次听心理学的课程的时候,岳晓东教授就说过做咨询师的人,着装要得体。我自认为自己着装还算得体。但是从着装上我又犯难,我一穿上职业装,就很严肃。老师的角色立马就代入了。想想自己现在的样子,不是给来访者做咨询,反倒是像给人家上课了。在我正在犯难的时候,我想起了曾经的我为了学习礼仪,训练自己练习坐姿站姿。每天对着镜子练习自己的站姿和手势。上班撤掉舒服的椅子,换成硬邦邦的凳子练习坐姿。从标准坐姿,练到优雅的。有时候腿都练得抽筋。最终我也练出来了。笑容同样是可以练习的。对着镜子练微笑,跟朋友说话的时候刻意放慢语速,把大脑中的其中一个部分跳出来提醒自己记得微笑。这个方法还是可以试试的。同样也将这个方法推荐给你,正在看文章的你,想修炼自己的你。

想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真的是跟人生来了一场较量啊!

刘志雅老师说,他曾经被来访者拿着刀对着自己。听得我们在场的同学个个心惊胆战。说真的,面对这种情况,还想让我信任对方吗?想想也挺傻的。不过事实告诉我,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并不能成为你不信任来访者的理由。刘老师不是也妥善处理了这件事情吗?刘老师面对刀子指着自己的时候,除了言语的技巧外,是不是还是有信任的成分在呢?因为信任与不信任,语言表达的力量是不同的。信任不是让我们相信对方的一切,信任是我们打开自己内心接纳对方的一剂良药。来访者一开始对咨询师也是持有不信任的态度。如果咨询师对来访者的也不信任,那不信任与不信任就像两个负极,一定会相排斥的。来访者不信任咨询师很正常,如果咨询师对来访者保持了最基本的信任,那信任的能量就能包容来访者。从而感化他也做到对你的信任。我认为咨询师要把信任当成一种习惯,再当做一种性格。而不是作为一种技巧。因为信任来自于内心,与技巧无关。信任来访者,也是信任自己,信任自己能够处理好他的问题。

我觉得狗仔队的人是做不了咨询师的。因为咨询师要保护来访者的隐私。来访者告诉你一个你从来没听过的秘密。我问我自己能否守得住?保守秘密,是需要消耗自己心量的事情。小时候我就很喜欢把别人的秘密说漏嘴,到后来我就不想听别人的秘密了,因为不能保守秘密的我很内疚。所以我干脆不八卦。小时候听过国王长了一对驴耳朵的故事吗?讲的就是一个理发师发现了国王长了一对驴耳朵,但是他不能跟别人讲,他只好去野外挖了个洞,对着洞把秘密说出来。这么说来,保守秘密也是有技巧的嘛。从我目前的修为来看,如果内心足够强大能保守秘密那最好,如果不能,是不是也可以找督导释怀一下呢?好像也是不错的选择。我记得刘老师问过一个问题,保守秘密是绝对的吗?好像当时我的反应还比较快,不是绝对的。如果来访者的秘密涉及到自杀,杀人放火。危及生命,违反法律,我们是不能完全保密的,而是要启动危机干预滴。

我差点忘记了,所有的尊重,都是要以真诚的心为基础的。所以宝塔修行另一关——真诚。按照超我的话说,“真诚是一种态度,真诚也是一种特质,真诚是一种技巧,真诚是一种习惯。让真诚变成你的人格。”不过说真的,一开始,我们可能很难以完全真诚的心对待来访者的。刘老师说,“真诚是没有防御伪装,也不把自己藏在专业角色后面,不戴假面具,也不是扮演角色或者例行公事。而是要表里如一,真实地把自己放入与来访者的关系中去。”那也就是说真诚就要做到实事求是了。真诚表达自己的想法,感觉,从而向来访者去验证。有一句话术是这样的“ 你的有些言行容易引起一些人的误解,引起矛盾,不知道我的这种感觉对不对? ”说的就是实事求是。

不过我们要注意的是,真诚不等于实话实说哦,可能我心里是这么想的“大家不喜欢你,还不是因为你自己的性格有问题,你还不知道反思。”但是我能这样对来访者说吗?NO,所以用上面这句话术,表达立马就变得有艺术。后来“真诚并不代表实话实说”被同学们在吃水果的时候实践了一番。好像这句话是大家印象最深的经典名言了。这一经典名言,放在生活中,那也是沟通的艺术啊。所以要修行,就回到生活中去。

我要修行的第三道关——热情。什么是热情,听过热情好客,就是那种一进门就有人叫你,客官里面请。客官你吃点什么?难道要我这样招呼来访者吗?Oh,no!一定不是这样的才叫热情。在陌生人面前我是一个偏严肃的人,我该怎么修炼我的热情呢?瞬间觉得好难啊。可是用对立思维想一想,什么是不热情呢?不热情的人不会主动问候,不会主动关注,不会主动示好。也就是说见到来访者主动问候,主动关心,自然就能减少跟来访者的距离,从而在来访者心中树立一个热情的形象。不过也要记得,热情是要有始有终的,不能刚见面热情,后来又冷漠了。想想,来访者第一次来到咨询室,这里对他来说是陌生的,敏感的,不适的。再想想自己小时候去别人家做客,貌似也是这样手无举措的。不过一旦有人主动关系你,好像这种不适应就能消除很多。被我这么一代入,好像就容易理解热情了。刘老师说尊重是偏理性,而热情却是感性的。尊重是保持距离,而理性却在不断拉近距离。两者相结合才能情理相融。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的第四个关键,共情。这让我想起了《扪心问诊》第一集就是一个来访者不停的哭。共情是要我跟她一起哭吗?当然跟对方一起哭确实是共情的一种表现。但我想不应该是咨询师该有的共情的表现。有关共情,我很认同这三个概念: 1 、咨询师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2、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3、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 从这里我看到了训练自己共情能力的三个步骤。第一,先观察来访者的言行,感受对方的情绪,思维;第二,再是运用自己的经验与来访者的情感发生联系;第三才是运用技巧,将自己的心情传达给来访者,从而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真诚,并让来访者能继续吐露心扉。共情是咨询师很重要的一项能力。要做到共情,不是盲目的认同对方,如果我只是运用了共情的话术,还是会被来访者识破从而达不到真诚的效果。有关共情,也是我未来要修行的关键点。毕竟我目前还没有办法与所有人的想法产生共情。也许增加一点生活经历,似乎更容易感受到对方的感受。

在生活中,我遇到过一些人,他们会告诉我,你应该怎么怎么做,你应该放下你的执念;你还年轻,你要往前看;你是女人,还是温柔一点比较好。回想一下自己当时的心情,其实是很难接受的。现在想起来,这并不是共情的做法。共情不是告诉别人应该怎么做,也不是直接告诉别人你是怎样怎样的,而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受他的内心想法。这让我也想起了,在我妹妹的婚姻生活中,我总是在告诉她,你要孝顺你婆婆,你要对你老公好,你要……;说了很多你应该,到现在也并没有按照我想当然的那样发展。所以我开始反思,从今天开始我要转变自己的角度。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问题,看世界,看自己。

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第五点——积极关注。有一点我也要忏悔的。那就是盲目乐观。我经常会告诉别人,现在的事情都会过去的,未来一定会更好的。其实未来是怎样的,谁都不知道,可是我还是在想给对方积极心态的时候,自己先盲目乐观了一把。未来会更好,未来是什么时候呢?一年?三年?还是十年?现在想起来,如果对方信了你的话,相信未来,一时之间貌似是好事。可是如果在未来的生活中,这种信念并不能支撑她走到更好的时候,我的盲目乐观岂不是给了他一个打击。所以积极关注的重点在于立足于事实,在事实中,去肯定对方的行为和品质。下次,我想对我的妹妹说“这些年,你一直无怨无悔地照顾着两个孩子,在你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责骂孩子是累赘,我真心为你点赞。”?

上完刘老师的课,我看了看我那两个孩子。我想,建立良好的关系,做到尊重,真诚,热情,共情和积极关注。我要先从我身边的人做起。让这些能力变成我的习惯,变成我的性格,影响到我身边的人,从而帮助到更多的需要帮助的人。咨询师的修行是漫长了,虽然我现在还不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但是我已经走在咨询师的修行路上了。修行之路之远兮,只要保持三藏取经的信念,此番修行定能成。

2024年7月12日星期四01:41

盘坐于床边反思

为什么有些人觉得做心理咨询是件难以启齿之事呢?

我们这一周的主题是“权威期待的力量”,今天是第一讲“罗森塔尔效应”。

上一周,我们讲了自我实现的预言,意思是我们自己说的话,就像是生命预言一样,在影响着我们的人生。其中的一个故事是说,一位女士认为“男人都不是好东西”,不停地用自己的行为去推动这个预言,以此证明“我是对的”。我相信有敏感朋友会看到,这位女士的命运,就像是一种轮回,她的爸爸打她妈妈,而她的三任丈夫都打她。那么,所谓的自我实现的预言,会不会是这样一种东西:在我们童年的时候,我们从父母或者其他养育者主导的经历中总结出了一些话,成为了自己的认知。而因为自恋的心理机制,我们不断地去追求“我是对的”,我的认知是正确的,那这些话很有可能就预言了我们未来的人生。的确是这样,所谓命运,就是这样的东西。我们那些不太积极的自我预言,常常最先来自于别人对我们的预言。这就要讲讲心理学里的一个名词: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

先来解释它的第一个名字,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性格很孤僻,喜欢独居。他非常寂寞,就用象牙雕刻了一个美女,还爱上了这个雕像,祈求爱神阿芙洛狄忒给这个雕像生命。爱神被他的诚意感动,答应了他。皮格马利翁得偿所愿,娶了雕像美女。这看来是一个妥妥的宅男梦啊,找一个完全符合自己想象的美女为伴,而且竟然还实现了。这个古希腊的神话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由来,这个名词的意思是,如果你对一些人赋予强烈的期待,这份期待就会奏效。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用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这个实验发生在1968年,罗森塔尔带助手们来到一所乡村小学,在一到六年级各选了三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测验结束后,他把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给了校方,并叮嘱他们要保密,免得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这个名单占了学生总数的20%,但其实,校长和学生都不知道的是,名单上的学生都是随机选的,罗森塔尔根本没有去看这个测验的成绩。奇妙的是,8个月后,情况果然有些变化。在针对这18个班学生的测验中发现,上了名单的那部分学生,成绩普遍有了显著的提高,而且性格更外向,自信心、求知欲都变得更强。面对这个结果,罗森塔尔提出了一个词,叫“权威性谎言”。他认为,他对于校方来说是权威,而校方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权威,将“你最有发展前途”的“谎言”传递到那些作为实验对象的学生身上,最终这些学生果然变成了这样的人。而且,很有意思的是,这些学生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语言信息,来告知自己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人,是老师们通过情绪、态度影响了他们。

在这里,还得跟你补充一个背景。在做这个实验前,罗森塔尔先拿小白鼠做过实验。

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A组和B组,先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你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接着告诉B组饲养员说,你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罗森塔尔对两组老鼠做穿越迷宫测验,结果发现,A组老鼠的表现显然比B组老鼠要好。

听完小白鼠的实验和学校的实验,你会发现,权威的期待,可以强有力地影响人和动物。这个发现,被罗森塔尔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但因为是他做的实验,所以也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背景补充

小白鼠,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用的最多的实验对象,于是针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一个攻击就是,你怎么可以将从小白鼠中观察到的规律引申到人身上?

我在北大读心理学系本科时,学习过拿小白鼠、青蛙、兔子与猴子等动物做过实验。小白鼠和青蛙会被各种对待,而猴子和猩猩则只是观察它们的行为。曾经一只猴子还跑到未名湖北边的树林中,好一段时间后才找回来。

这里,我要告诉你,并不是所有人的期待都能对一个生灵发挥重大的作用。在罗森塔尔的实验中,都是权威的期待发挥了力量。

什么是权威?就是有权力,有威望,有资源的那一方。

像在小白鼠实验里,饲养员对小白鼠有巨大权威,因为他们可以决定小白鼠的饮食,甚至生死。而在学校实验里,校长和老师对学生有巨大权威,因为他们可以评判一个学生的资质。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最原始、也最重要的权威,是父母。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作用甚至可能达到皮格马利翁的神话级别。

关于我的故事

接下来给你讲讲我自己的故事。我名字中的“红”,不是因为生在红色年代,而是在我出生后,我父亲梦见,他在地里捡了一块红宝石。因为我出生之前家境非常贫穷,而在我出生之后情况开始好转,所以我父母认为,是我给家里带来了鸿运。其中一个例证是,我出生那年,他们买了那个时代的“三大件”,也就是自行车、衣柜和缝纫机。这其实是一个典型的“权威性谎言”。之所以那年买了三大件,是因为他们之前一直在攒钱。这些财富是他们创造和积累下来的,但他们却欺骗自己,把这些好事都归因到我这里,觉得是我带来了家庭的鸿运。我父母甚至还觉得,全世界好像都在配合我似的。因为家里穷,所以遇到我升学这样的大事,就额外需要钱,每当这个时候,总会有好运降临。要么是借钱很容易,要么是家里的母猪生小猪了,生意突然变好了,等等。

他们的这种认为和期待,可能从我出生前就已经开始了,之后一直持续着。这样的期待进入到我的潜意识深处,成为了我自身的一部分。

我也果真如他们所愿,成绩一直都非常好,而且学得很轻松,最终从一个贫穷农家的孩子,走到了今天。

这些事情听上去,像有命运在安排,因为这些改变都不是自己可以直接操控的力量,但就像罗森塔尔的实验结果显示的那样,这可能是我的父母有强烈的期待,结果得到了回应。

所以,你对孩子有什么样的期待,发出了什么样的预言,对他的成长是一件非常关键的事。

你可能会听过这样一个说法,孩子如果能从父母那里获得5000次夸奖,那么他就能获得自信。但在这里,需要跟你说明的是,我的父母并不是通过言语影响的我。他们虽然从来不否定我,但也很少夸奖我。甚至,关于那个红宝石的梦,还是我三十岁以后才从父亲那里听到的。他们很少对我说,我是家里的福星这样的话。但他们却打心眼里这么认为,这种态度、情绪和潜意识的影响,远远的胜过语言。

自信的形成

以前,一个中央电视台的哥们常常问我:你怎么从来没有因为你是农民的孩子而自卑过?

当时的我,虽然已经是心理学系的研究生了,但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心理学头脑,所以反问他说:我干吗要因为这个而自卑?

这问题放到现在,我就可以回答说:我之所以不怎么自卑,是因为父母最初对我的积极期待,让我有了基本的自信。

自信,也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因为这样的自信,我常常能在人生的关键时候爆发出力量来。但这份自我实现的预言,或者说自我期待,其实本源上,是来自父母这个权威的。他们对我的这份相信,内化到我心中,就形成了所谓的自信。

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样你就会知道,你那些所谓的“我的想法”、“我的认识”、“我的自我感知”,其实很少是单纯地来自你自己,很多时候往往是来自权威的影响,特别是父母这样的生命最初的权威,给你的。

当你理解了这个道理之后,那些顽固的自我意识,像什么“我是谁”、“我是怎样的”等等,就都会松动,甚至会改变了。而当自我意识改变后,你会看到,你的外在命运也会随着改变。

今日得到

最后,来总结一下,你今天学到的关键知识:

第一,在我们童年的时候,我们从父母或者其他养育者主导的经历中总结出了一些话,形成了自己的认知。因为自恋的心理机制,这些话很有可能就预言了我们未来的人生。这就是权威期待的力量。

第二,“权威期待的力量”在心理学里有个专有名词——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

第三,自我实现的预言,源头很有可能是权威对我们的期待。

延伸阅读

“实验组”、“对照组”、“随机与显著差异”,是「实验心理学」的一些概念,当实验者要考察某一变量会带来的影响时,就会将这一变量影响到的组设为“实验组”,而这一变量没有发挥作用的组设为“对照组”,以此来考察这个实验变量的影响。

譬如罗森塔尔效应中,实验变量就是“权威性谎言”,给校方的名单就是实验组,而没有列入名单的则是对照组。

挑选列入实验组的名单时,使用的是随机方式,也就是完全无序的,这可以通过掷骰子的方式,也可以通过随机数来挑选。

实验心理学发布结果时,会使用“显著”一词。如罗森塔尔的实验中,权威性谎言是自变量,而因变量则是测试成绩,当测量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成绩时,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平均成绩差,达到统计学上的一定水平时,即为显著差异。

我在大学时,对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等科学主义路线的心理学一直缺少感觉,但对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等现象学路线的心理学则非常喜欢,觉得其中有无穷无尽的可探究之处,并且可以直接因为体验到一些东西而导致改变。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是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开端,而同时期的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则开启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他因此被视为“科学心理学之父”。

虽然心理学界总有人想把冯特的地位列在弗洛伊德之上,甚至将弗洛伊德的学问视为“伪科学”而彻底抹掉,但弗洛伊德对心理咨询与治疗、艺术、文学与影视等方面的影响力,远胜过冯特。

你说了算

竹醉。

822 赞

记得老罗 罗永浩在老友记里讲过那么一段话,可以体现自我实现的预言,也是很正面的分享给大家。罗永浩:我做教师的时候从职责上说你要刻意地表现一些积极的人生观,即便那天你可能心情刚好不太好,比较消极。但是面对学生的时候,也要做出一副很积极的态度。包括别人问我说,罗老师,你年轻的时候也走过一些弯路,你怎么看那些被浪费掉的时间?然后我为了作为教师,为了给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我会很装孙子地跟他说,你走过的那些弯路,还有你失败过的经验教训,都会在你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成为有益的这些东西。这种姿态装得多了以后,发现一个好处,我自己真的信了。信了以后,我的人生观变得积极了很多。就是你这样想问题,就会发现有一些很好的收获。

7月10日 18:30

happy-first

677 赞

另外一个问题,可不可以怀疑:全社会对女性的领导力,理工科相关的能力期望低于男性,导致了女性这方面的能力就真的表现得没男性好了呢?

7月10日 18:30

顾凯杰

457 赞

读完今天的文章,我脑子里第一个跳出来的是一个物理上的概念:能量的转移具有方向性,通常是从高势能转移到低势能。我认为“权威性偏误”之所以能够影响到某个人或者某一群人就是因为在某个领域普通人了解的很少或者很浅,而权威了解很多很深入,在这个领域权威具有“高势能”能够影响“低势能”的普通人。我一直尝试会考虑诸如:“我是谁”这样的问题,妄图想要了解真正的自己,但是我发现每个时期的我都是不一样的,想法,行为似乎都没有可以总结出的一般规律。读完今天的文章,了解了皮格马利翁效应,我认为实际是因为对我能够产生“影响”让我形成“自我预言”的权威变了,潜移默化中我也就不同了。例如在我进大学之前我的母亲就是权威,她常说的一句话是:你脑子笨,就要多努力,多花点时间上去!受她的个人的行为和情绪的影响,我总结出的自我预言就是:只要花时间,即使不动脑筋不思考,蛮干也我总归会做成的。体现在我的行动上就是当我学习一个心的技巧,例如切菜,我在她教我的时候注意力会突然分散,不去观察握菜刀的手法,切菜时手指和刀之间的距离,真的上手做的时候又完全做不成,只是在那里胡乱切,完全属于下意识的自动行为。这也导致我直到现在做事情或者下决定往往都是一时冲动就干了,不管是否有好的方法,只是一个劲的蛮干。浪费了很多的时间,走了很多的冤枉路。在我进大学之后,我兼职赚生活费,逐渐摆脱了我母亲这个权威的影响,后来订阅了隔壁笑来老师的专栏,出于好奇买了他写的书,看了他做的演讲,慢慢的他成了我的“权威”,我开始逐渐接受他的一些观念,我会发现实际上做之前想清楚有时候比实际上手做还要重要。体现在行动上就是,我开始学习观察别人,思考这中间的关键是什么?如果做的不好,我会时候想办法总结。慢慢的我现在做事效率有部分的提高。所以我认为实际上权威的影响只有当一方弱势另一方强势时才会产生。小时候父母是强势的一方,到了读书了渐渐的父母开始没有我们懂得多,于是老师取代了父母权威的角色。进入社会,我们感觉比父母和以前的老师接触的更多了,于是那些企业家,明星,专家成了我们的权威。看完今天的文章,我想我不会再强迫给定义自己,因为我的想法在变,受自证预言的影响我的行动在变,所以我的选择和观念也都在变。

7月10日 18:53

370 赞

我是女孩子,爸爸一直想要一个男孩而不得,小时候,爸爸总会在喝醉酒以后告诉我“你要好好学习,给爸爸争一口气,不会被别人瞧不起,被别人欺负,学到也是你自己得别人也拿不走。”这样的话最长的一次可以重复说两个小时,每次都说同样的话。现在我算是达到了父亲的期望,但是我总觉得,自己走到今天这一步,是因为运气好,自己并没有很努力,内心很自卑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对别人的负面评价很敏感但又不会反抗,只是郁积在心里自己难受,觉得自己为什么达不到别人的期望,为什么自己做不好,丈夫是一个很挑剔的人,总会挑剔我这里做得不好,那里做得不好,我过得非常憋屈,总哭,一开始反抗,希望老公能接受完整的我,但是没用,后来觉得哭多了没用,想哭的时候就咬牙忍住,告诉自己一定要忍住,不让眼泪流出来,后来老公提出离婚离婚,说我性格像男人,非常固执,但是对待别人又太没有主见怎样都行,没有自我,心是空的,承认我很善良,勤劳,但他仍然想离开我。离婚后,我才开始踏上寻找自我之路,喜欢问为什么,为什么他要离开我,爱是什么?我是谁?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开始关注哲学,心理学。慢慢学习爱自己,把自己找回来。这节课挺完以后,我回想起爸爸常说的话,真的就是我的人生,给爸爸争了一口气,但是却不知道自己是谁,因为爸爸并不想要这个女儿。我看到老师的心理学课一出来,马上就订阅了,我感觉,在老师的指引下,我更加能觉知自己和别人,希望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谢谢老师!

7月11日 7:57

博乐宠物医院蒋鹭

265 赞

我把武老师的权威期待效应应用到了工作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以前医院招收的九零后实习生都非常难管理,自由散漫,抗压能力极弱。我常常在苦恼到底是我的沟通方式不适应年轻人还是他们真的就如此野性难训。学了武老师的心理学之后,我决定把它应用到管理中去。这一次学校派来实习生,我特别开了一次晚餐会议。招待大家吃了一次饭,在期间我对他们每一个人的实习目的和计划做了详细的了解。对针对性的提出了我的建议和期望,并对他们不经意间显现出的个人特质进行肯定,并提出期望该实习生能将他的优点发挥到医院的实习工作中去。果然收效显著。这一次的实习生没一个随意迟到早退的。工作学习都异常认真勤奋。并且每天工作结束后,我再对他们的实习工作进行点评和肯定,并且提出进一步的期待。果然他们一个一个跟着我期许的步调在进步。而且非常好管理,甚至出现了良性的竞争。我历来头疼的问题总算解决了。感谢武老师给的神器。

7月11日 10:39

作者回复

7月11日 10:40

林森

250 赞

我妈说:我女儿运气一直就非常好;结果很多事我确实心想事成。我妈又对我说:你怎么丑,怎么嫁得出去哦?结果我果然妹嫁出去。

7月10日 19:54

彭文峰

208 赞

父母对孩子影响重大毋庸置疑,我想不起来父母对我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因为从小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哈哈,其他重要人物好像也没有。不过,感觉自己最大的问题是内心力量感弱了点,没有那种一定要必须要的强大无比的决心。一直希望自己成为内心强大的人,我相信通过不断建立自信(获得积极正向的体验)这是可以达到的,也没有放弃努力,不过效果有点慢。想到两个问题:1、人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吗?(个人觉得很难,能改变的部分很少。除非遭遇重大刺激) 很多东西是孩提时期决定的,那成年后,还有哪些部分可以改善?哪些已经很难改变?我们应该从哪些部分突破?2、意志力毅力是可以锻炼的吗?比如说创业需要强大的毅力抗压能力,如果没有这样抗压能力的人,是肯定不适合创业的,那抗压能力是可以培养锻炼的吗?对于一个人来说,类似的能力是否有一个天花板,达到一定程度就突破不了了?

7月10日 18:05

作者回复

当然可以改变,觉知可以改变的范围很大。

7月10日 18:06

智诚

171 赞

武老师,您很幸运被父母预言为福星,而我比较惨,被父母预言为灾星,家人都不喜欢我……自己也经常否定自己的存在价值,痛扁自己的存在,像我们这种从小被权威父母否定,被老师否定,乃至当众羞辱的人,如何通过给自己重塑一个良好的自我预言,让自己摆脱痛苦的阴影实现翻身?像我们这种得不到权威肯定,没有自信的人,要从哪里开始,来重塑自信?

7月10日 18:51

作者回复

认识就是开始,觉知可以松动固有感知

7月10日 18:59

贺喜仁

101 赞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权威对于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其实,即便是成年人,也需要不断成长,所以,权威的鼓励极其重要。怪不得李笑来,会把“永远鼓励别人”当作自己的原则,他的专栏,之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是得到的第一名,其实,跟他乐于鼓励别人,也有很大关系,因为鼓励,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刚需。武志红的故事,通过真实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父母的期待对于孩子的巨大作用。所以,与其给孩子报这个辅导班,报那个辅导班,还不如,对孩子的未来,有一个非常美好的期待。

7月10日 18:30

郭志远

92 赞

人的五感,每一瞬间接受的信息量是巨大的,其中只有一小部分被意识所感知,绝大部分由潜意识自动处理了。就像你远远看到一个熟人的背影,一下子就能识别出他来,实际上潜意识已经对这人的众多特性进行了收集与比对,如微小动作、抬脚高度、挥手频率、走路速度等,综合起来,形成了直觉的感觉——是他。父母、老师等权威,对你有了一种期待或认可以后,相对与你的兄弟、同学等,他无意识的态度和动作差别就有了,可能是注视你的时间长了一点点,面对你的笑容多了一点点,说话更耐心了一点点。这些,权威人士可能没有察觉到,小孩也没有意识到,但是小孩的潜意识是能够直接察觉直接判断的。所以,看起来很神奇的隔空影响就产生了。期待,被传导了。

7月10日 18:35

秋兰离莫

91 赞

沙发。以前从来不敢第一个留言,总觉得自己一定要写出能引起人强烈共鸣的言论才能放置在第一个。自己总是做不到想象中的完美。

7月10日 18:12

王道

62 赞

人是过去经验的总和。

7月10日 21:16

杨健

58 赞

父母为我取名杨健,寓意很简单,就是希望我健健康康。不过从小他们就说我体格差,爱生病。小毛小病似乎生了不少,不过总体也算健康。小时候港剧看多了,一心就想当个律师,想必这也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如今从事律师行业六七年了,但究竟要成为怎样的律师,还在探索。为儿子取名杨嘉彧,希望他有颗聪明的头脑。如今看着这个宝宝,就想着只要他以后三观正,基本的物质生活有保证,爱干嘛干嘛。听了老师今天的课,感觉有必要多给他一些期待,当然一切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

7月10日 18:41

Mary·娜

57 赞

我现在做的工作是美术教育培训,现在正是学生们开始学习画画的时候,班里有一些学生画得很好,有一些学生因为基础不是很好,总是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这时候我会积极的鼓励他们,开导他们,让他们慢慢来,不要急,不要和别人比,要看到自己身上一点一点的进步~今日的课程更是让我意识到,老师的权威对一个学生之后发展的影响力有多大,善于鼓励学生的老师,可能真的会激发起这个学生深处隐藏的潜能~但是,鼓励,我认为分好的鼓励和一般的鼓励,也就是有时候你的鼓励会很起作用,但有时候,效果却平平,反倒让学生有一些厌烦,这在生活中也会出现,有时候我鼓励一个朋友,却让双方都在这个过程中感到一丝尴尬,难道是我还不够真诚?我们在实际生活、工作中,应该如何自然而然的使用罗森塔尔效应呢?

7月10日 18:55

作者回复

我们第三周的内容专门回答您的问题

7月10日 18:57

老友聚轰趴馆

51 赞

千万不要对你的孩子说,你做不好,因为它真的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结果就是他真的就是什么都做不好。为了摆脱这种感觉,我用到了前面学到的知识,那就是体验,经常去体验成功的感觉,参加集体活动,比赛,做那些能够给你带来成就感的事情,这是一个很好用的方法,不自信的感觉离我越来越远。

7月10日 18:42

多吃点儿粗粮

46 赞

亲子阅读时,读过一个故事,大意是,一个跳芭蕾舞的女孩子,功底不错,只是自信心不足。有一次,她的教练偷偷递给她一双舞鞋,并告诉她,这双鞋有神奇的魔力,可以让你变得自信。小女孩高兴极了,慢慢的变得自信起来,舞也跳的越来越好!有一天,她参加一次重要的表演,由于疏忽,把心爱的舞鞋落在公交车上,伤心极了,也紧张起来,担心跳不好。这时,教练把真相告诉她,并鼓励她,相信自己,没有舞鞋你一样可以跳的很好!在老师的鼓励下,她的表演非常成功!

7月11日 8:32

作者回复

孩子最初都需要这样一双外在的魔力鞋,后来它内化到内心深处,成为内在人格的一部分。

7月11日 9:33

鲸蓝

45 赞

武老师的父母是朴素的心理学家,是心理学界的“扫地僧”!

7月11日 8:03

作者回复

谢谢对我爸妈的赞誉,我会告诉他们。

7月11日 9:35

稀粥

45 赞

“自证预言”是自我的心里暗示。“罗森塔尔效应”又“皮格马利翁”是别人对自己的心里暗示,即“权威期待的力量”。作为最有权威期待的父母如果对自己的孩子已积极的期待,则会产生正面的结果,反之。有些父母为什么会对自己的孩子没有较高的期待呢,我觉得可能是被自己的自证预言给限制住了,用上周老师的互动回答,“你所到达到的高度就是你的高度”。因此,父母也觉得自己孩子也不会到达很高的地步。所以当别人问我,这事你可以吗,我会直接说可以。而别人当问我,他想做的那件事能行吗,我会斩钉截铁的说,你能行。

7月10日 23:54

刘长晋

41 赞

我看过罗森塔尔的研究结果。这种期望效应只对低年级学生影响显著,但对高年级学生的影响非常小。所以一个人小时候权威人士的积极期望非常重要,而对于成人微乎其微。

7月10日 19:22

至道无名

37 赞

当树已参天,力大如熊也难以动摇;而当树还幼时,顽童一脚即可彻底毁灭。年长听从内心,年幼听从长者,所以,童年教育很重要,影响一生的脾性,不过三十岁之后,自己已然能决定个人的走向,所以三十岁之后自己对自身的脾性负责。

7月10日 22:01

肆肆肆肆阿哥

33 赞

最好的教育就是潜移默化;夸奖即使是一个眼神,都会让一个人动力十足。

7月10日 18:46

Martin

31 赞

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自身的成长不可能不受外界的影响,当影响是来自老师、家长、领导、名人的时候,往往给我们的影响比较大。孩子的成长都会受到家庭的影响,家长总是喜欢批评打骂孩子的话,孩子性格孤僻的概率就会大,家长总是夸奖孩子的话,孩子就会比较自信;老师在对待差生的时候总是喜欢批评,说他们没有出息,这往往也会加深他们不愿意学习的欲望,反正老师说我怎么也学不好了,我就更不用学了;我以前的领导就特别会带人,他总是能够把我的优点放大让我一步一步建立自信,让没什么长处的人现在也成了项目负责人。权威期待的力量太强大,要善加利用这种效应,把人往积极的方面影响。

因为病耻感。

在中国,承认自己心理有问题是一件很羞耻的事。

我们不妨想象以下,当你想要告诉对方自己有精神病,别人对此作何反应?绝大多数人会跟你说:“你只是想太多”,激进的人会退避三舍:“你不会要杀了我吧?”,或者一些委婉的人,他们一边照顾你的情绪,一边打算远离你。无论是那种人,都觉得抑郁症像瘟神一样,恨不得马上离你远远的。

生在中国,我很不能理解的一件事就是: 承认懦弱,在这片充满了征服与被征服的大陆上,是一种羞耻。 我们古代的传说、名人传记,一直都在强调懦弱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含垢忍辱,独自承受痛苦然后奋发图强的意识深入人心。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暴露软弱就好像把自己血淋淋的心肝肺掏出来给别人看一样,人们知道这是真心实意的,转过身却恶心得扔在地上。

有多少人出于信任,向家人朋友公开自己得了抑郁而被评价为“脆弱”,又有多少人感觉暴露软弱太可耻而隐藏自己的“脆弱”?

那些鼓起勇气勇敢面对自己的脆弱的人,最开始是相信人间真情的,但事实却是另一种情况:一个癌症晚期病人,忍受化疗,别人会夸他勇敢;一个残疾人,没有自暴自弃努力生活,别人会夸他坚强;一个抑郁症患者,使出浑身解数,坚强地活下去,别人却说“你想太多”、“坚强一点”、“你要想死要就死了”……

哪有这样的道理?

家丑不可外扬,己短不愿示人!

中国人跟西方人不一样,这是东方人尤其是我们华夏子孙特有的传统,家里有不光彩的事都会当成隐私来自我消化,让时间来淡化一切!如果自身有什么缺陷,往往都会有一种自卑感,自我保护意思特强。这些感觉日积月累会形成一种压力、一种强大的压力,但是中国人爱自己扛!这是从古至今中国的儒家文化决定的。

西方人不一样,西方人不会扭扭捏捏,他们性格外向。西方 社会 是非常开放的 社会 ,无所顾忌,做事泼辣直率。西方人不喜欢像中国人这样能忍能韬光养晦。西方人显得鲁莽粗狂甚至野蛮,不像我们中国人细腻,不像中国人什么事都喜欢三思而后行。西方人的这种特性使得西方 社会 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中国人的腼腆导致了中国人喜欢封闭自己,凡事都藏在心底,外表坚强而内心很受伤! 社会 在不断进步,观念在不断改变!什么事情都会被慢慢接受的包括心理咨询。

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人对心理咨询存在误解。很多人认为心理咨询等同于心理不正常、心理变态。因而很多人对心理咨询羞于启齿。

其实不然,这是一种以偏盖全的看法。我们可以说有一部分心理咨询者是因为存在心理问题、心理变态。但大多数心理咨询者,是心理 健康 的。他们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只是想要一种更快乐的生活状态。

当一个心理不 健康 、有心理变态时,通常就不能正常地生活、工作、恋爱。由于人们对心理疾病的认知度不高,因而大众对这些人行为的接受度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心理咨询师。在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心理咨询能帮助咨询者扭转变态的心理,促进其回归正常生活。

心理咨询更重要的一个作用是能帮助普通的心理 健康 的咨询者,化解他们的抑郁、痛苦、悲伤、焦虑的情绪,帮助其树立积极 健康 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每一个人都会有负面情绪,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自己处理负面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同样需要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通常在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时,我们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一是心理不 健康 、心理变态时。二是心理有疑惑、心理有冲突时,不能做决定时。三是职业定位、职业规划不清晰时。

心理咨询师不仅仅是化解心理问题、解决心理冲突,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普通大众达到一个更快乐的生活状态。

心理咨询这个行业在中国起步比较晚,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甚至有许多人觉得是忽悠人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让人觉得在做心理咨询时有点难以启齿。

一、首先是人们对这一个行业接触的少,对心理咨询持有一种怀疑的态度,它不像医生治疗疾病那样来得直接,没有明显的疗效,导致去做咨询的人害怕被别人嘲笑。

二、去做心理咨询的人都是因为内心的世界有点隐晦,无法对正常的人诉说,他们会尽量地隐饰自己。这样反而会引起别人的猜疑,所以,即使有去咨询心理医生的,他们不会告诉别人。

三、不排除有心理医生会对病人夸大行业的神秘感,导致病人对外只能保持沉默。

四、心理疾病的治疗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有心理疾患需要咨询的都会选择保密对待,为避免外界对自己的猜疑,总会小心翼翼地去咨询,去治疗,不会告诉任何人。

其实,随着 社会 的发展,人们对心理疾患也会坦然面对,我们也希望有心理疾患的患者在咨询心理医生,能够直面对待。

为什么有些人觉得做心理咨询是件难以启齿之事呢?

觉得心理咨询师难以启齿,不好意思,甚至难堪的原因,就是人们对心理问题的误解,对心理咨询瑟误解。在很早以前,人们缺乏对心理疾病的科学认识,尤其是癔症,强迫症,神经分裂症的不理解,不清楚,觉得是中了邪,鬼神附体等等,认为是很丢人的事。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心理问题的原因,就是看问题的角度发生偏差,评价事物不准确,造成了一些焦虑,焦虑又引发躯体症状,内分泌失调等,并造成工作能力,交往功能的退缩,改变了这些认知思维,并把这些认知思维变成大脑的自动运行程序,问题就解决。

出现心理问题,实际就像学生在学校学习效果不太好,找一个家教,或到教辅机构补习的原理一样,把丢下的课程补上,把不合理认知修正。

做心理咨询的重要一点是承认自身局限,展示内心阴暗,以及要面对“失败”和“无能”的现状。

但勇于承认自己有无法解开的命题,没什么不好,也不代表你失败。人无完人,一定有短板和局限,积极面对问题,勇敢面对危机,找到解决办法,才是成功人生。

由于对心理咨询不够深入全面了解,误认为去做心理咨询不是很光彩的事情,会受到一些认识误区的困扰。实际上,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也是正常普遍的,人们遇到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并积极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这样的求助行为是值得提倡的,这是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 社会 负责任的一种体现。而且,心理咨询过程本身就是带有保密性原则,无论求助者还是咨询师,没有极特殊原因,都是不会公开的,这是心理咨询的伦理要求。

关于心理咨询的伦理方面,做一简要说明。心理咨询伦理道德是遵循一定的规范标准的,这对于促进心理咨询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心理咨询工作应遵循的道德规范标准主要是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提供合格的专业服务,保证咨询师具有良好的专业性,而且不超出自己能力的范围;二是要维护来访者的权利和利益,尊重来访者的自主权利,是否进行咨询由来访者自行决定;同时还应公正地对待每一位来访者,而且使其避免受伤害。例如,不能在未经来访者同意,随意公开隐私,这是对来访者最大的伤害。三是咨询者应注意对来访者所承诺的内容要属实,应诚实地做出承诺,不能欺骗来访者。这是很重要的伦理道德规范。因此,心理咨询有一个转介的工作机制以更好地维护来访者。

我们知道,心理咨询是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它是针对普通人的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来开展工作,提供心理 健康 服务。学点心理学,助人自助。

做心理咨询感到是件难以启齿的事情,其主要原因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在我国民间,有个很不可思议的现象,那就是当身体生理出了问题时,患者及家人会积极寻求治疗,而当发现心理不正常时,却总是想办法掩盖。正是这一现象的存在,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治疗,从而发生迁延,以致问题愈加严重。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在传统观念里,以为心理问题就是神经病,而神经病是件非常丢人的事情,常常被人看不起。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感到做心理咨询难以启齿。

现在科学已经非常昌明,心理学知识得到了广泛普及,心理有问题积极寻求帮助已经形成趋势,我想信,在不远的将来,这一情况会得到明显的好转。

如果对这一现象再做进一步的深入分析,从专业术语讲,这也是一种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是非常普遍的,没有防御的人生是很难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的,但是,防御是不是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心理是否 健康 。有些防御是没有必要的,如心理问题,如果不是感到丢人,而是选择接纳,主动寻求帮助,那么许多心理问题由于防御的取消痛苦程度而减退。对于这一问题,宋朝周敦颐在《周子通书》早就提醒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讳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不悟也。”古人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在科学昌明的今天,我们还那么愚腐的话实在不应该。

每个人都想把自己光亮的一面展现给外人,为什么要化妆,为什么很多人都不承认自己错了,都认为自己最完美,

难以启齿亦是心理的原因,但表现其思维仍属正常状态,通过合理调正是可以克服的。

关于“咨询师的修行之路”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心理师】即可获取各种资格考试,往年真题,高分技巧,助力考前冲刺等最新咨询入口,报名入口,报名方式等信息。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更多技能考证知识技巧,开启更广阔的职业发展之路

    分享到:

qrcode_for_gh_04f6adc5f733_430

相关推荐

心理咨询师考试(普通人怎么考二级心理咨询师)

2024-6-29

心理咨询师时薪怎么拿?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2024-6-29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记录(小学生心理档案内容有哪些-小学心理咨询)

2024-6-29

心理咨询的设置包括哪些方面(简述心理咨询的概念)

2024-6-29

心理咨询师证书考试英语难度如何?

2024-6-29

成为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条件(要开一个心理咨询室需要准备些什么?)

2024-6-29

心理咨询师考试需要考哪些科目(心理咨询师一级和二级的区别)

2024-6-29

石家庄哪个医院的心里医生比较好-(石家庄心理咨询师报考条件揭秘!)

2024-6-29

报考心理咨询师需要看哪些书

2024-6-29
真题下载
请正确填写下列信息,以确保能够顺利领取全部资料!
姓名: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