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名单(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怎么样?)
真题:往年真题+解析免费下载,助力考前冲刺
资料:健康管理师备考资料0元抢,掌握别人不知道的得分技巧
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名单
网上有关“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名单”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怎么样?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蒋梦麟,1886-1964浙江余姚人,中国现代心理学先驱。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1917),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北京大学教务长、代理校长、校长。陈大齐,1886-1983浙江海盐人,中国现代心理学先驱。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哲学系主任;北京大学教务长、代理校长,台湾大学校长。1924年在北京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樊际昌,1898-1975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心理学先驱。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心理学系主任;北京大学教务长;西南联合大学教务长。1936年参与发起并且创建中国心理学会。唐钺,1891-1986福建闽侯人,中国现代心理学先驱。哈佛大学哲学博士(1920),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第一任所长。院系调整后在北京大学从事心理学教学科研工作;全国政协第二、三、四、五、六届委员,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著有《西方心理学史大纲》,译有《道德行而上学课本》、《功利主义》、《心理学原理》、《西方心理学文选》、《论儿童的感觉与意志》、《唐钺文集》等。刘廷芳,1891-1947浙江永嘉人,中国现代心理学先驱。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1920)。燕京大学心理学教授、系主任;北京大学教育学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的创建者和负责人之一。汪敬熙,1893-1968山东历城人,中国现代心理学先驱。北京大学本科、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哲学博士(1923)。中州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所长,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联合国科学部主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教授。他是将电子仪器引入中国并用于脑功能研究的第一人;研究皮肤电反射的先驱者之一。陆志韦,1894—1970浙江吴兴人,中国现代心理学先驱。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1920)。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心理学教授;燕京大学心理学教授、系主任、校长。1924年参与创建中国最早的心理学学术团体—中华心理学会;1936年发起创建中国心理学会并担任首任主席,兼任会刊《中国心理学报》的主编。抗战前曾两次修订中国版的比内一西蒙智力测验。第一届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傅斯年,1896—1950山东聊城人。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1913-1919)参与创办“新潮社”;“五四运动”游行总指挥。欧洲访学归来被邀请担任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未到职),后曾担任北京大学教授、代理校长;台湾大学校长。潘菽,1897—1988江苏宜兴人。北京大学本科,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1926)。中央大学心理学教授、心理学系主任。建国后任南京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教务长和校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中科院心理所所长的首任所长。九三学社的主要发起人和领导者之一。程乃颐,1900—1971江西南城人。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1929)。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院系调整后转入北京大学从事普通心理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孙国华,1902—1958山东潍县人。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哲学博士(1929)。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系主任。院系调整后并入北京大学任哲学系心理学专业教授、系副主任及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主要从事儿童心理学和动物心理学,二十世纪50年代在北京大学主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条件反射实验室。周先庚,1903—1996安徽全椒人。美国斯坦福大学哲学博士(1930)。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系主任;西南联大哲学系心理组负责人。院系调整后并入北京大学任哲学系心理学专业教授。从事实验心理学实验和实验仪器研究。发明“四门速视器”,“皮肤电反射”实验及仪器。开设“实验心理学专题”课程。译著包括《谈天才》、《情绪与人格》等。张香桐,1907-2007河北正定人,国际著名的神经科学家。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本科,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1947)。1957年回国后任中国科学院生理研究所研究员,上海脑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三、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从事电生理学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视觉通路中三色传导学说,发现“光强化”现象,世界生理学界把这种现象命名为“张氏效应”。曹日昌,1911—1969河北束鹿人。清华大学心理系本科,西南联合大学哲学心理学系助教,英国剑桥大学博士(1948)。1950年回国后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心理学报》主编,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从事感知觉心理、劳动心理、航空心理和工程心理等方面的研究。主要著译包括:《新心理学方法的建立》、《关于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和大学教材《普通心理学》上、下册等。吴天敏,1910—1985北京人。燕京大学心理学硕士(1934)。院系调整后进入北京大学工作,心理学系教授。从事心理测验的研究。与陆志伟共同修订比纳一西蒙测验。著作有《论智力的本质》等。沈廼璋,1911—1966浙江湖州人。燕京大学心理学本科(1932),清华大学硕士(1936),后留学法国。燕京大学心理学教授、系主任;院系调整后转入北京大学,任心理学专业教授兼心理学教研室主任。从事实验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方面的研究。陈舒永,1920—1990河北易县人。燕京大学心理学本科(1943),院系调整后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心理学专业。心理学系教授。专长于实验心理学的教学工作。著作有《实验心理学》、《心理实验纲要》等。姜德珍,1923-2024武汉黄陂人。清华大学心理学本科(1949)。1978年心理学系恢复建系时担任首任系党支部书记。从事不同职业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心理健康和生死观的研究。邵郊,1923-2024山东济南人。清华大学心理学本科(1948)。院系调整后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心理学专业。心理学系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生理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从事比较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编著包括《动物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等。孟昭兰,1925-河北遵化人。燕京大学本科(1948)。院系调整后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心理学专业。心理学系教授。1978年主持心理学系恢复建系的工作,并担任常务副系主任。从事情绪心理和情绪测量的研究。编著包括《普通心理学》(大学教材)、《情绪心理学》和《孟昭兰心理学文选》等。陈仲庚,1925-2003浙江嵊县人。辅仁大学心理学本科(1950),燕京大学硕士(1952)。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第一届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会主任。从事变态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著作包括《人格心理学》和《实验临床心理学》。荆其诚,1926-2008北京人。辅仁大学心理学本科(1947)、人类学研究院硕士(1950)。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副所长;北京大学心理系副系主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从事视知觉、颜色测量、航空心理及心理学体系方面的研究。编著包括《现代心理学发展趋势》、《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等。徐联仓,1927-2024浙江海宁人。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本科学习后进入中科院心理所工作,苏联教育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生(1962)。心理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心理学会秘书长。从事工业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著作包括《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和《领导行为研究》等。王甦,1931-2003江苏六合人。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研究生(1957)毕业后进入北京大学工作,心理学系教授,副系主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委员。从事知觉、注意和记忆等领域研究。编著包括《认知心理学》、《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研究》等。沈德灿,1931-2024上海人。北京大学哲学系心理专业本科(1953)。心理学系教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中国心理学会理事兼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心理学会理事长。从事心理学史和社会心理学的教学研究。著作包括《社会心理学简编》、《社会心理学》等。林仲贤,1931-2024广东恩平人。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1955)。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秘书长、理事长;《心理学报》主编。从事知觉和记忆等方面的研究。著作包括《心理学概论》、《实验心理学》。任仁眉,1932-2024江苏宜兴人。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本科(1954)。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许政援,1932-浙江海宁人。北京大学哲学系心理专业本科(1955)。心理学系教授、系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兼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从事发展心理学理论、儿童语言发展和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编著包括《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和有关的理论问题》、《儿童发展心理学》。陈永明,1934-江苏吴江人。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196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1966)。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从事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在国内率先参与研究计算机理解汉语的工作。著作包括《现代认知心理学--人的信息加工》、《机器理解汉语实验》等。沈政,1936-辽宁沈阳人。北京大学生物学系本科(1963),中科院心理所研究生(1966)。1978年调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从事生理心理学教学,以及知觉、记忆的多层次脑功能的研究工作。韩凯,1937-吉林人。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1962)、研究生(1966)。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从事知觉、记忆、元记忆和元认知发展的研究。黄希庭,1937-浙江温岭人。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1961)、研究生(1967)。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系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兼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重庆心理学会理事长。从事认知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著作包括《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杨治良,1938-江苏江阴人。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1961)。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心理系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长、《心理科学》杂志主编。从事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著作包括《记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朱滢,1939-广西柳州人。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1962)、研究生(1967)。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系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兼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从事记忆、意识和认知神经科学方面的研究。著作包括《实验心理学》、《文化与自我》。肖健,1939-2024江西峡江人。北京大学生物学系研究生(1964)。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副系主任、党委书记。从事生物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怎么样?问题一:心理学研究生好就业吗? 我发现前面的回答者要么就是不了解心理学的,要么就是差学校的吧?像我们学校心理学硕士毕业找工作都找得挺好。还有,心理学不单单学心理咨询,还有工程心理学之类的,现在很多大企业招心理学的搞产品研发,待遇杠杠的。这个专业是越发达的地方越受欢迎,现在也开始慢慢被大众所接受。当然,考公务员,去事业单位,这个专业就会受限,一般就是人事,或者监狱或者一些什么疗养中心之类的,会招考心理学。要看自己的定位了。
问题二:心理学研究生就业到底怎么样? 很多同学在跨专业的时候,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专业,今天给同学推荐一个新兴的专业:心理学。同时,同学们在决定考研的时候,经常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就业。博仁教育结合北京师范大学沃老师心理学就业观及当前社会对心理学研究生的迫切需求,给同学们做一个关于心理学就业的总结。 首先,考研要考心理学,为什么呢? 心理学考研考政治、外语、专业课不用考数学;还是本科没有把本专业学好,听说心理学考研相对容易一些,所以过来学心理学。这就有些误解了。 大三的学员开始准备2024年考研,像大家一样遇到选择专业的困惑,咨询博仁教育,要不要考心理学专业,我们无法回答。因为考不考心理学,不是别人决定的,是我们自己决定的。人一生当中有很多次选择,高考结束选专业,有一次选择,你的决策权不是很大,主要是家长和老师帮你选择。但是考研就不一样了,完全是你自己的选择。这一辈子要什么,要想好了。想好了以后,再做选择就不会亏。 对心理学有兴趣,想深入研究心理学,没问题。 想学完心理学想把心理学当成自己的事业,可以。 那心理学有什么事业,马上我们能像到心理咨询和治疗,人力资源管理,当老师,搞科研…… 心理学为什么越来越受到跨专业考生的亲睐呢? 实际上社会对心理学人才需求量非常的大,心理学相关就业岗位众多,人才非常的缺乏,同学选的范围太窄了。 汽车制造,一说好车,大家朗朗上口能说出好多好车、名车。为什么好,好车会让你驾驶时间很长,不会疲劳,不容易出事故。这是为什么呢?汽车制造有一大批心理学家在做研究,这个叫工程心理学。 在我们国家只有浙江大学在做工程心理学的研究,但是跟国际上相比,差异非常大,力量根本不够,这点力量被应用到我国高精尖端领域,比如载人航空、航天领域等,没有力量能真正应用到我们国家的其他应用领域,只要需要人操作的仪器,设备等各种工具都需要工程心理学家的参与。 建筑业要心理学家吗?人家不知道,建筑行业需要心理学家,建筑工效学。在1999年北京新建房最高房价6000一平米,广东凤凰城一套三亩地别墅4800万。因为请了一位法国的心理学家参与设计,他其中一项工作,是保留本打算砍伐了的三百多年的荔枝树。最后买别墅的人很喜欢别墅的布局,和院子里的荔枝树,最后拍卖一套6800万。 除了外形设计,更重要的内部装修,有的五星级宾馆,入住以后让人感觉很舒服,因为符合人体工效学原理。需要心理学家来做这样的工作。 还有交通道路设计施工,刚到北京开车会晕倒了,在建设的时候没考虑到人的心理认知能力,常常分辨不清环路转向、路标,不小心就走过了。如果10-15%的司机走过,带来多少的损耗,产生二氧化碳,交通堵塞,浪费石油。这些都要有心理学家的工作参与解决涉及建筑工效学的问题。 在市场运营,项目投资上面,如何对市场的认可程度、消费者的接受度做预先的了解。还是需要心理学,来做市场调查、市场调研,了解认知度和需求程度。产品研发出来,外包装设计、款式设计、易人性设计需要心理学家。苹果手机这么火,根据人的认知特点,操作简洁。 联想是做电脑起家的,现在联想的在做手机,做的一塌糊涂,因为没有做好品牌效应的市场营销。广告效应,消费认可的属于消费心理学。 医疗是跟心理学结合的比较紧的领域。现在很多医疗工作者不懂心理学,不懂患者心理,很多的就医设计不合理,浪费了很多患者时间和精力,医患纠纷就很能说明情况。现在医院开始设立双心门诊,因为心脑血管疾病与心理因素有很高相关。 教育领域,需要了解儿童、学生的成长规律。金融领域有金融心理学或经济心理学等等。 在心理学的新兴领域发展二十年,你就是行业权威,所以决定心理学考研以后,要思考......>>
问题三:心理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前景如何? 我是一名心理学毕业生,在几年的关注中发现心理学前景很好,现状不容乐观。
但你如果是研究生的话,就目前来说还是可以的,在校期间最好考到心理咨询师资格恭,如果你希望毕业后在学校工作的话入党也是今后的趋势,虽然不提倡为了工作而入党,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希望对你有帮助。
问题四:心理学就业前景好吗 我最恨那些明知道却不说的,所以我要告诉你,-构细敏≡
问题五:心理学就业前景好吗 不太好,我就是心理学硕士毕业的。目前心理学就业方向主要是高校、中小学和企业。现在进高校的要求很高,基本上都是要求博士学位,硕士多数是当辅导员,并且当辅导员还一定是党员。进中小学很多学校都要到了硕士学位,并且招聘的口子很小,因为一个学校也就要1--2个心理老师,很多是应付检查的。企业里一般是做人力资源管理,但是人力资源管理有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所以竞争力又不是很强。要是进咨询机构的现状可能是连自己也养活不了。考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机会也是比较小的,因为很少有招此专业的,即便是要也是公安类的比较多,基本上要男生,对身体要求比较高。出国的机会更是少得可怜,再国外数学系一个班可能三分之一是华人,但是心理系一个班只有1--2个华人就不错了。因为心理学本身是对文化依赖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对于语言的要求较高,外国教学模式采用讨论、实地演练的方式比较多,中国人过去很难学。心理学的现状是前景看好,就业堪忧。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事实。
问题六:心理学硕士有用吗?主要在什么地方就业? 虽然我不是研究生,但是对这方面有所了解,我了解到的心理学硕士毕业了,如果学校好点的话,就业也是可以挑挑的,但是工资就差强人意了,一般人力资源部门,心理咨询(一般不会直接当心理咨询师,可能是助理,也可能是心理学耽训推广或者其他方面的),学校的心理老师(南方多些)这些都有职位。
我也是一个从考研过来的人,为此在考研的时候准备了全程的讲义和复习资料、教材、习题还有真题详情搜我笔名应心硕
问题七:未来几年心理学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心理学在中国是一门新兴学科,人们对这个专业了解得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就业范围。不过,目前由于就读人数相对较少,其就业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目前心理学硕士就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普通高校,这是心理学研究生毕业以后的主要去向。近年来高校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纷纷开设心理学的公共课,心理学硕士担任起高校心理公共课的老师。这无疑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生的就业面。对于心理学硕士来说最好的就业方向之一是进入心理学系和教育系成为一名心理学老师。但是,随着博士毕业生的增多和硕士研究生的不断扩招,从事这一职业将越来越困难。高校中的心理咨询中心也为心理学硕士提供了就业机会。不过,这一般需要在校期间具有心理咨询的实践,并且一般情况下是女生优先考虑。心理学研究生在竞聘辅导员一职上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有竞争力,但是一般情况下,入党是先决条件。高校工作的薪酬随具体职位和地区而异。
第二,公务员。招心理学研究生作公务员的一般是公安系统:公安局、劳教所、监狱、边检站等都是可能的去处。部分单位对于受聘人员的身体要求比较严格,有的还需要进行体能测试。
第三,企业。心理学研究生去企业主要从事猎头(人才中介)、企业咨询和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研究生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不同,心理学学生倡导人性化的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生有所互补。但是由于人们对心理学这个专业还不是很了解,心理系的学生不如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生具有竞争力。心理系的研究生还可以从事市场调研的工作,但是人数比较少,一般是本科生稍多。
第四,中小学。一般招的是本科生,其心理咨询部门主要是作为“花瓶”来应付教育部门的检查,所以前途不被看好,加上收入较低,一般研究生是看不上的,除非找不到工作,一般是不予考虑。
第五,心理咨询工作者。国内这个行业从目前我国的现状来看,单纯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未必能够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准,要想有外国同行的薪水有待去开拓。
第六,医院和诊所。学习临床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的学生,可以去医院或心理诊所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工作,但是以中国现今对心理医生的需求,再加上去医院需要有行医执照,难度比较大。
总体来说,心理学研究生的就业面还是比较广的。况且这是一门朝阳学科,随着人们对它了解的加深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量将日益扩大,就业前景乐观。当然,目前的展望不等于将来的现实,还是需要时间来证实
问题八:心理学考研好考吗? 心理学统考以后,跨专业考心理学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一上来就绩欢问我“我是跨考的,心理学考研难吗?”。其实这个是个很大的问题,不单单是考研难度的问题。
首先,我一定会让你想清楚,为什么冒险来跨考心理学?这个专业的就业很成问题(至少目前还不好,这个可以去参考我QQ空间(user.qzone.qq/597499359/main)的一篇日志“心理学就业领域”)。而且,心理学不等于算命学,学了心理学绝对不能看穿别人在想什么;心理学也不是成功学,学了心理学不会有助于你直接获得成功;心理学也不仅仅等于心理咨询,不是学了心理学就能当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的,心理学的分支很多,心理咨询仅仅是很小很小的一个分支(可以去看看我空间里的另一篇文章“送给认为自己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朋友”)。
如果看完这些以后,你还坚定地想考心理学,OK,那我们可以谈谈心理学考研了。首先了解一下心理学考研的专业划分(见我空间的“心理学考研专业划分”),心理学的专业划分很多,不要只晓得心理咨询(其实心理咨询在国内很难混的)。
接下来是看学校了。很多人问我该怎么选学校,我的意见是先选地区、再选学校。打个比方,你以后想在南京发展,想在南京读研究生,那么,你就去看南京有哪些学校招收心理学研究生(这个可以在我空间里看到“拥有心理学博士点和硕士点的国内高校”),比如南京师大、南京大学、河海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南京政治学院再到每个学校的官方网站的研究生处去查询具体的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记住!一定要学校的官方网站!),看这些学校都有什么方向,然后根据兴趣、实力选择适合的学校和专业方向。一般来说,研究生毕业后,要么是留在读研的城市发展,要么是回家乡发展,所以一定要选择好读研地区!
之后就是复习的问题了。心理学大部分学校是参加统考的(也有小部分不参加,这些学校的名单可以在我空间里查到)。心理学统考6门课,六门课的内容放在一张试卷里,总分300分。各门课的参考书、复习思路等参见我空间的文章。我建议是至少复习4轮:第一轮在暑假结束之前完成,要把六门课的书根据大纲看熟一边,不要求背下、但必须看熟,对于跨专业的来说这是入门打基础,非常重要,做好还能做好详细的笔记(这时新一年的大纲还没有出来,可以用前一年的,每年大纲变化都不大);第二轮一般是九月和十月,这时新大纲已经出来了,要根据新大纲把书再过一遍,还是以理解为主,说到这些问题必须要用自己的话能组织出来;第三轮开始就是要题海战术了,要开始疯狂地做题目,很多人说不要搞题海战术,我不认同,因为心理学统考不像我们高考,平时模拟考试那么多,考研不一样,完全要靠自己复习,仅仅看书是没用的,找不到考试的思路和手感。所以题目一定要多做,但这时做题的重点是选择题,因为选择题考的都是比较细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很难靠看书复习好,但6门课的细知识点何其多,所以必须要题海战术(想当年,我做了不下50套完整的模拟题的选择题,算下来有三千多道选择题!);第四轮就是最后的冲刺了,一方面是把重要的知识点回顾清楚,还有就是背大题目了,当然这时选择题也不能放松。
还有就是报名填志愿,一般是十月份报名。每个人只能报一个学校、一个专业、一个方向,比如“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等。
最后就是好好考试啦!
By the way,如果......>>
问题九:心理学专业的就业方向有哪些? 作为这个专业的过来人,谈几句,希望对你有点启发
1 最好的出路,考研,本科心理学不太好找工作,是个很尴尬的学历。因为本科四年,大一 普通心理学, 大二大三 学点皮毛,大四,找工作了。所以本科的心理学专业,基本上是浅尝辄止,研究生,要多学点点,如果楼主准备读这个专业,建议还是进大学就准备考研吧
2 错过了考研,只有就业,出路在哪呢?
争取把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的本本拿到手再说, 再把教师资格证拿到手,可以选择当老师, 一般稍微好一点的学校开设了心理咨询 ,不过不太受重视 ,这是一条路
3 我毕业那学校,心理学专业的还有条出路,部队要招几个,作为未来的指导员,前提是英语要过了四级,不知道楼主你那学校有没这个得
4 考公务员, 不过说实话,心理学的要的很少。本科生, 主要有监狱 教育系统,我关注这几年,就这两个部门招过。 不过独木桥不好挤啊1!!!!
5 转行了,心理学专业 ,只能顶个本科学历,自主创业也好,其他也好,和心理学最终不沾什么边,比如说我就是这样的一员之一
呵呵矗楼主也不要悲观, 心理学虽然是个边缘学科,不过前景是光明的,就看我们能赶上了不。
祝你好运!!!!
问题十:心理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好不好 笼统来说,本科毕业后:一半做学术(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博士为主)、一半非学术(企业人力资源,用户体验,大学中学心理健康工作,少量其他,硕士为主;本科毕业直接就业的很少,据个人了解做的多是非心理学直接相关的工作)。
具体来说:
本科
毕业生1/3到1/2左右出国或去香港(主要是美国,也有英国、香港等)读PhD,以基础心理学方向(认知、认知神经、心理统计等)为主,也有一些应用心理学方向(工业/组织、发展/教育、社会、文化,临床一般感觉比较难出国,但也不是没有先例,另外可参考“Chris-纽约客”的博文美国心理学研究生院申请常见问题解答(临床/咨询方向)_Chris-NYC_新浪博客 及其相关微博)。
剩下的大多在国内各大高校或科研院所(北大、北师大、清华、中科院等)的心理学专业读硕或直博,也有少数会转专业。
毕业直接工作的很少,直接工作的好像多从事非心理学直接相关的企业工作。
硕士
分为本部和深圳研究生院两个班(但未来深研院的班已经停招,换为本部培养的2年制的专业硕士),毕业后会有些继续去国外读博(基础和应用心理学两个方向都有,基础申请难度相对小),或者在国内读博,深研院继续深造的可能会少一些,但也有一批。
不过无论哪边都会有很多毕业生开始工作,基础心理学那边不太了解,应用心理学方向主要分三块――组织管理(多去企业从事HR工作,也有的去咨询公司)、发展教育(好像有的自己开了幼儿园,且把教育和科研结合起来了,很强悍,应该也有去其他教育机构的)、临床(以前多是去各大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今年我们实验室毕业的有2个去重点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做专职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教师,1个去某大型国企做内部EAP,1个去某重点中学做心理老师,1个回港澳台地区就业,唯一一个不找工作的会去美国某名校念一个很酷的非心理学但与心理学相关的专业)。
博士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就读,毕业后应该基本都是从事高校或科研院所的教育和科研工作。像北大心理系这种地方未来基本只收优秀海归了,且多偏重基础心理学方向。
总体来说我的体会是心理学的就业面主要有三块:
学术科研
需要读博,最好是出国,国内也尚可,但可能去一线城市的重点高校竞争会很激烈。很考验学术能力和兴趣,需要发论文,少数重点高校会要求发SCI或SSCI。
企业相关工作(人力资源、用户体验、商业咨询、消费者研究等)
硕士为主。这块市场需求不少(主要是人力资源,最近去做用户体验的也越来越多),不过要找到很好的工作当然也是竞争非常激烈的。
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健康教育
至少硕士毕业。因为自己学这个方向所以多说点:
这块鱼龙混杂,学历教育和继续培训教育的质量都缺乏保障,大众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了解和信任程度也仍然有限,每小时几十到几百的费用也并非一般工薪阶层可以承受――这些在未来都会逐渐改善,但是说不好具体要多少年 (更新:最近了解到一线城市能够承受起咨询费用的人也已经非常多了,一线城市居民在心理咨询方面的消费能力应该正在提高) 。
收入上据说前期以投资为主(高额培训费用),后期看个人发展状况,不同人差别可能很大,做得好的状况很不错(尤其是提供培训收入较高,但能提供培训的都是专家了),做得一般的收入也非常一般,据说养家糊口都不够。不要轻信培训机构宣传心理咨询师是高收入职业的说法――是有高收入的,但终归是少数人 。
这个行业的好处是能够为别人(尤其是学生)提供服务和援助,会有助人的快乐,虽然偶尔也会有无力感。如果服......>>
非常好。
心理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心理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理学、教育学学士学位 。心理学专业最早可追随到1900年北京大学开设的心理学本科教育。
南京大学(Nanjing University),简称“南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高校,位列“双一流”A类、“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拥有一流的教学、科研、运动、艺术、生活设施,是同学之间生活的家园、求知的学园、成长的乐园,身边的同学都很喜欢学习,形成了一个良性竞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南京大学
关于“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名单”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心理师】即可获取各种资格考试,往年真题,高分技巧,助力考前冲刺等最新咨询入口,报名入口,报名方式等信息。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更多技能考证知识技巧,开启更广阔的职业发展之路
-
分享到:


相关推荐
13640953190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