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咨询师>>正文

反移情在心理咨询中的正面意义(心理咨询师是怎么应对阻抗的?)

真题:往年真题+解析免费下载,助力考前冲刺
资料:健康管理师备考资料0元抢,掌握别人不知道的得分技巧

反移情在心理咨询中的正面意义

网上有关“反移情在心理咨询中的正面意义”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心理咨询师是怎么应对阻抗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前文说到了反移情正面意义的部分,本文继续这部分内容。

咨询师的任务,是在治疗过程中扮演“积极参与者”的角色,这意味着咨询师既不能对来访者的情绪反应,特别是负性反应,表现的无动于衷,也不能对患者的移情表现的无所谓。

咨询师唯有努力觉察自己的反移情,才能在咨询中扮演好“参与者”的角色。在咨询中的参与感怎么样?

挺好的。可能因为这次我遇到的来访者是一个内向、偏讨好、不容易对别人发火愤怒的类型。

在咨询中,很有参与感,前期跟随,后期引导,做的不错。自我感觉做的还不错。咨询师需要有很强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来访者在满足我的这种感受。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双向的成就,当然这更可能是我的一种需要,我需要他的认可,他的改变,作为对我劳动的反馈和支持。

我发现一件有点奇怪的是,我在自己的咨询里,很有参与感,但是旁观别人的咨询,我会没有把自己代入咨询师。

我旁观别人的咨询,没有八九十次,也有五六十次。出现过偶尔两三次,很有参与感,觉得如果是我,我可能想不到这一招。这位咨询师在某一瞬间惊艳到我了。

其他咨询师,我看了就没感觉,好像在看别人的表演,但这个表演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意义。也许我需要为自己看到的这些,找个意义,让自己可以更有参与感。

在咨询中,咨询师一直起扮演榜样的作用。咨询师向来访者分享自己的过往生活经历,不仅在于表现同感共情,也在于发挥反移情的示范力量。

它会促进来访者诚实,积极地面对自己的情感与事业挫折。在咨询中,咨询师能够诚实地说出自己的反移情,和来访者一起探讨,那对来访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示范。

教会他怎么处理自己的移情。有了这示范以后,他可以照猫画虎。我在咨询中有过类似的示范作用吗?

有一次来访觉得,不自信,自我价值感比较低,自尊也有些低,他想让自己内在空虚减少一些,更丰盈一些,问我该怎么办?

因为之前我告诉他,我也有过类似的想法,欢迎你来到人类的世界。我的回应是,写文章记录自己的想法,同时尽量客观地吹嘘自己。

人内在的丰盈、空虚的减少,源于自己在创造,在拥有自己的作品。这会让一个生命变得更加丰盛,有活力,有生命力。

咨询师与来访者探讨反移情,会提供给咨询师“情感纠正经历”的机会,也就是说,当咨询室邀请来访者共同探讨反移情时,治疗关系就会变得更加平等和相互尊重。

而咨询师放下身段,也是咨询一致性原则的实际表现。探讨反移情是一个咨询中可以用的,而且非常有效的策略。

也许我下次再碰到瓶颈,碰到转折点,碰到滑动门时刻时,我可以和来访探讨我的反移情。其实我之前也有过一次类似的经验。

在和朋友的聊天中,前一天有聊天,第二天就探讨我出现的情绪是反移情,还是他有的情绪投射到我的身上了。

等我们探讨之后,感觉我们的关系加深了。这会让人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这不是咨访关系,而是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

我一直感觉自己不太擅长经营关系。这可能是小时候原始的观点,植入在我内心,哪怕我现在和周围人的关系已经转变了,它依然会在我心里隐隐约约的浮现。

学了心理咨询之后,我发现自己很受欢迎,周围人都很喜欢我,愿意跟我维持一种长期、稳定、高质量的关系。

这种关系对我做事情来说,是个挺大的帮助,别人愿意主动帮助我。愿意分享给我一些好吃,有趣的八卦。

总之,反移情的识别和化解,不仅可以增进咨询师本人的觉察力的成长,你也可以大大减少来放者的心理防御和阻抗,这是咨询师功力深厚的表现。

增加本人的觉察和思考,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对我的成长很重要,对于达成咨询目标也很重要的。

识别是以后我的每次情绪,都需要做记录,目的就是识别我是不是出现了反移情,记录我是怎么化解的,用了什么方法。

不断的积累经验,我觉得心理咨询师就是特别吃经验的工作,需要足够丰富,见过足够多的案例,这样才能在来访者困难、在关键对话、在瓶颈的阶段,有更好的发挥表现。

部分观点源自《心理咨询基本功技术》岳晓东,谢谢你的欣赏,欢迎留言咨询。

心理咨询师是怎么应对阻抗的?

前文说到了心理咨询沟通中的澄清和解析技巧,我们来聊聊启发的心理模式。

孔子在教育中提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人文主义强调人的尊严,价值,自主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由此,无论是启发式教学还是“来访者中心”疗法。本质都是鼓励当事人去通过自觉思考来获取个人成长动力。

由此,岳晓东教授在1994年提出启发式心理咨询模式,试图将西方的尊重个人思想与儒家的调动个人的意愿,在人本主义的大旗下统一协调。

这是心理咨询本土化的效果,他有三点原则:

它鼓励来访者独立思考,又摒弃了对咨询师作用过分的被动要求,更符合中国的“群我”意识的倾向。

它肯定咨询师对来访者自我反省与领悟所起的积极引导作用,这在客观上更符合中国人的集体主义倾向。

它将心理辅导过程看作一个“开而弗达”的过程,力图是来访者通过心理辅导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种启发教育的思想在中国社会根深蒂固,因而也已于为中国人所接受。

启发是心理咨询主张,咨询师应本着“循循善诱”的精神,来引导来访者从不同角度思考他当前面临的心理困惑。

而咨询师发表个人意见,不是为了给来访者开方下药,而是为其开拓思路,以使其能够更好地独立思考。

咨询师对来访者的自我探索和决策,只起辅导作用而不起主导作用。由此,启发式心理咨询的操作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开放提问技巧:多探讨,少指导;多提开放式问题,少提封闭式问题;

积极肯定技巧:多赏识,少评判;多鼓励,努力发现对方的闪光点、人格优势。

自我充权技巧:学会自助,学会自我决策与思考,强化自我的力量;

共同决策技巧:把建议当做思考题提出,与来访者共同探索与发现。

总之,启发式心理咨询模式,旨在在来访者身上找力量,把对方打造成英雄。

昨天做了一次咨询,觉得每次咨询过后,都要写反思日记。看看在这次咨询中,做的好的有哪些,哪个地方是需要改善的,下次该往哪个方向精进。

我觉得在昨天的咨询中,开放提问技巧,做的还是合格的,基本没有问过封闭问题。保留了咨询特有的包容和开放。

来访者的思维很跳跃,会跑题,但是他跑题的方向表明了他的自由联想。在咨询中,自由联想,是非常有价值的。

下次咨询,我可以记录一下,他的自由联想,说到哪个话题他跑到哪个话题上了。把这些资料整理下来做成一份表格,有价值,且可能给我带来惊喜。

其次,积极肯定技巧。我觉得我始终在肯定,在看到他身上的闪光点,他在应对困境中的坚韧,一直持续的成长愿望,做一个更好的妈妈,更好的人。

我觉得这些肯定支持,会在他心里产生作用,哪怕眼前看不到,不代表没有反思,没有产生变化,是一个量变产生质变的过程。

自我充权技巧,来访者状态非常好,很有悟性。始终知道,凡事随时需要自己去面对,一直是自己有力量。

在咨询中,说到了她一时的无助。挺痛苦糟糕的阶段,但走过那个阶段,她在变得更坚强。

共同决策技巧。也挺好,我顶多是辅助,而她在起主导作用。我刚才在想,也许下次的咨询记录可以增加一些内容。

首先是我做的好的部分,就像上面这部分的内容,值得鼓励继续表扬;其次需要改善的部分;接下来就是改善的方向,策略。

需要改善的部分,我要有整体观和大局观。需要一眼看到全部,有起承转合,开始高潮结束,低谷,高峰,结束,峰值体验,要在意这些。

给每一个来访者建立一套档案笔记,切实去行动。不要怕麻烦,做的多才有更多的体悟,才能延伸生命的宽度和广度。

其次要做记录,笔记,录音或录像。非常好的复盘、整理的资料。本身的时间和空间,就能说明很多问题。

其实很多时候,方法和技巧都是有的,只是没有去做,去实践。去行动去做,比停留在口头上更有价值。

今天就到这里,如果你有困惑,欢迎留言咨询。谢谢你的欣赏。

前文写到了看球赛部分的内容,本文回归到心理咨询阻抗部分的内容。

在医学上,当医生在移植器官时,必须用药物抑制身体的排异反应,因为没有器官的排异反应,器官的健康就无法保障。

排异反应是为了保护健康。阻抗是一种防御,这种防御就是为了保护来访脆弱时,可以很好的生活下去。

同样减少心里的排异反应,也很有必要。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我们要想尽办法减少或消除心里的排异反应。

所以来访者不停咨询师的话语,坚持自己的想法,就是心理免疫系统的反应。

这让我想起了,在一次咨询中,我给出的方法、说出的建议,来访者会用两句话解释打发掉,我感觉心里有些不开心。

我绞尽脑汁想出来,这么有效有意思的方案,对方两句话就打发了。好像我根本不重要,想出的方法也没用。

我不喜欢这种被两句话打发掉,自己不重要、没用的感觉。心里挺不开心的,不过当时时间挺紧,正在做咨询,一瞬间感觉不开心,之后就继续咨询。

我控制自己,没有让那一时的情绪影响接下来的咨询。这一份克制被督导看见了,督导就夸奖我说,做得很好,遇见分歧时,可以优先考虑来访者的需要,来访者中心的状态表现的很好。

接着说,来访者还没有做好,放弃他的支持系统选择改变的准备。我再反思那个建议,是要他放弃他周围、现在有的支持来源。

选择一种新的方式,应对生活中的不愉快。这种方式他没有之前的成功体验,需要放弃已有的支持来源,心理还没有做好准备。

这个建议成本是非常高的,现在想来被拒绝也是理所当然的。当我反思过后,发现心里的那些不开心就没有了。

有时之所以有情绪,心情不好,emo,就是因为不了解,没有好好的沟通导致的。大部分时候能说开讲清楚,基本没什么好不开心的。

由此,心理咨询的过程,本质上也是一个冲破阻抗的过程。换言之,积极认识阻抗的各种表现,并加以有效克服。

可增加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心理沟通,并促进前者对后者的思想、行为方式的领悟,从这层意义出发,阻抗可谓是心理咨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在认识阻抗的过程中,更加了解来访者。更加了解他的应对方式,他的思想。有没有有意思的阻抗呢?

当我说的话、表达的意思没有很清晰准确地传到对方的耳朵里,对方在建立一层障碍,这层障碍把我和你之间的距离拉开了。

我就感觉遇到了阻抗。比如前两天那次失败的咨询,就是遇到了阻抗,也因为我认同了来访对立立场的态度。

就把这种对立延续下来,两个观点态度完全对立的人,讨论能有什么好结果,不打起来就算好的了。

再反过来说,我是心理咨询师,是对方雇佣过来,和他一起解决问题的。收人钱财,与人消灾。

我的职业道德就要求我,现在对方的角度,来和他一起面对问题,而不是站在问题的角度,把他打败。

不要轻易站队,立场错误挺可怕。所以在下次,我就需要注意觉察自己的反移情。站在和来访者一起的角度,肩并肩一起面对问题。

同时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了反移情。要记住不要表达,多提问。表达有时,容易给建议,容易好为人师。

而提问,则是一种请教,和他一起反思的态度。这种态度更有利于建立坚固的治疗联盟,打破阻抗。

那我有没有什么打破阻抗的方法?我经常用的是代入法。想象一下,假如我是来访者,我会在什么状态下说出这种话,对于说出这种话,我自己有什么感受?

当我像镜子一样,真实地照出对方的情绪情感,那阻抗就不攻自破了,会明显地感觉关系质量不一样了。这一招我大概用过四五次,基本上每次都有很好的效果。

另外一种方式就是换个话题。这个点上遇到了阻抗,不想说,一般都是问两遍,两遍对方不愿意说,那就换个话题,其他的角度,再试试。

这方面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来访经典代名词就是麻木,他看着孩子哭没有感觉。准确说他对很多过去的事情,都是没有感觉的,都是麻木的。

这八成跟他的原生家庭有关。试过三五次,就是探索他的原生家庭,都遇到了阻抗。那最后怎么切入的呢?

是从孩子,从亲子关系这个角度开始切入的。然后就有了,还不错的效果。

还有一种方法,我觉得可行,但我还没试过。就是诚实的告诉他,我感觉遇到了阻抗,感觉自己很无力,需要一分钟缓一下精神。休息之后我们再聊,怎么样?

我还没有遇到过特别强烈的阻抗。可能还需要更多的积累经验,我也不知道缓一下策略,能不能行得通。

我需要增加自己的策略积累,这样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有其他的方式。

今天就到这里,部分观点来自《心理咨询基本功技术》岳晓东,谢谢你的欣赏,欢迎留言咨询。

关于“反移情在心理咨询中的正面意义”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心理师】即可获取各种资格考试,往年真题,高分技巧,助力考前冲刺等最新咨询入口,报名入口,报名方式等信息。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更多技能考证知识技巧,开启更广阔的职业发展之路

    分享到:

qrcode_for_gh_04f6adc5f733_430

相关推荐

2024年心理咨询师工薪待遇

2024-7-25

山西报名23下半年心理咨询师时间

2024-7-25

中国国内十大品牌的心理咨询机构有哪些(靠谱的心理咨询培训机构有哪些?)

2024-7-25

24年8月兵团心理咨询师考试报名截止时间

2024-7-25

老年心理咨询(烟台报考心理咨询师要什么条件?)

2024-7-25

2024年心理咨询师就业方向怎么样?

2024-7-25

如何报考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怎么报名-)

2024-7-25

心理咨询师的科目是什么

2024-7-25

2024上半年心理咨询师报名费用多少

2024-7-25
真题下载
请正确填写下列信息,以确保能够顺利领取全部资料!
姓名: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