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咨询师>>正文

为什么做心理咨询的人越来越多了?(浅谈内观疗法与森田疗法(一))

真题:往年真题+解析免费下载,助力考前冲刺
资料:健康管理师备考资料0元抢,掌握别人不知道的得分技巧

为什么做心理咨询的人越来越多了?

网上有关“为什么做心理咨询的人越来越多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浅谈内观疗法与森田疗法(一)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心理问题和 社会 发展密不可分的,虽然心理问题大致可分消极和积极两种,但其中却包含众多的分支。

我浅谈当下一种普遍性心理问题,这也是我国现阶段 社会 偏重经济发展而引发的不能不重视的一共问题。

首先认识心理问题的产生,应该从辨证唯物论的观点去探究,就是人们在外在环境(即 社会 大环境或局部小环境)获取的内容,得到的影响越来越多,超过了心理消化的体量,便会造成心理功能产生变化,甚至出现过度应激反应,如突然不知所措,长期压抑郁闷,人会因此变得敏感,脆弱,自卑,猜疑或暴躁。

也由于这种负面的心理刺激,人们的生理会出现对应的不良反应,如心慌,失眠,新陈代谢紊乱,严重可导致身体器官功能受影响。

当心理,生理双重施压下,人的情绪会经常在正常和崩溃临界点上下挣扎。当然,人是聪明的,制造或寻找了很多的减压方式,如聚会,k歌,跳舞,运动,阅读,旅行等其他业余文化生活,但随之而来的也产生了许多不 健康 的减压方式,如酗酒这种很大众性的方式,还有其他违法行为。

有所醒悟的一些人群逐渐认识到想要摆脱心理困绕,必须要从根本上,即把心理上的问题解决掉才行。但自身因为陷在心理困局中,所以只能通过他人或专业人士帮助自己,疏通心理症结,移除心理负担,重新找回心理自信。

心理咨询越来越多,一方面是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 健康 的积极表现,另一方面也反应出当下 社会 应该提早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因为心理问题如若不积极地主动地开导,可能会演变成大的 社会 问题。

因为心理决定行为,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所以心理 健康 尤为重要。

总而言之,心理咨询的最终目的,其实就是被咨询者让咨询者认识到一切因果都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作用,让咨询者洞晓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能自发地排除和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

我认为,做心理咨询的人越来越多了,可以说明三个问题。

第一,人们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了。随着心理教育的普及,许多人明白心情不好有时候也需要专业的帮助,也不会像从前那样遮遮掩掩。

第二,复杂的环境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我们现在的环境比从前都要更复杂,生活节奏也更快,随之而来的心理问题自然更多,因此心理问题爆发的基数变大了。

第三,心理咨询师和相关机构越来越多了。现在很多高校都有心理专业,培养了大批的心理专业工作者。与心理有关的机构变多后,人们寻求心理帮助的地方也越来越多,自然你也会发现有很多人开始做心理咨询了。

现在做心理咨询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一种 社会 的进步啊,是一种很好的现象,这也和 社会 环境有关系。

这里我说三点看法吧:

第一,我自己也经历过心里灰暗,走出来后也在学心理学,这个心理咨询是以后的一个大的趋势,因为随着 社会 的发展,人们对自己的心理 健康 也越来越重视,也越来越会关注自己灵魂上的东西。

第二点,现在人们对心理学的认识越来越客观了,心态也越来越开放了,不像以前,以前心理咨询了,人们都以为是不是神经出问题了。现在的人很清楚知道:身体难受了找医生,心理难受了可以心理咨询。灵魂的 健康 比身体的 健康 更重要。

第三点,我们要正确的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宇宙,地球有它自己的运行轨迹。天气有晴有阴,人的心理状况也会有晴有阴,遇到事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心理障碍或一些不好的情绪,都需要一方面自己调节,严重的自己解决不了心理障碍的时候,要请教专业的心理医生疏导。

第四,随着大家对心灵灵魂当然注重,心理咨询这个行业正在蓬勃发展。

好了,这个问题我就说到这里了,祝开心每一天。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分享几点

1、如今是5G时代,智能时代和物联网蓬勃发展时代, 社会 快速更迭,变化速度快,而人们对新事物的心理接受能力跟不上。导致大部分人出现迷茫,抑郁,焦躁等各种心理隐患。前几天看了一个数据,中国目前诊断出来是抑郁症的人不足十分之一,这个数据让我非常心痛,觉得还有很多人在抑郁中,确不自知,也就失去了疗愈的机会!

2、 社会 现象!这个现象其实从侧面反应了中国越来越富有了,因为人只有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才

浅谈内观疗法与森田疗法(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显突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等等因素,都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变得越来越模糊。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 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篇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摘要:我国16%~25.4%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编号:1674-9324(2024)24-0175-02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暴力事件、自杀事件或休学、退学现象屡见不鲜,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提供的数字表明,全国16%~25.4%的大学生有焦虑不安、神经衰弱和抑郁情绪等心理障碍[1]。因此,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2001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指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对大学生进行 心理 健康知识 与技能的教育及心理与行为的训练辅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提高[3]。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社会因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用人单位对人才选拔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大学生 毕业 后走向人才市场,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人才的市场化机制趋向成熟[4]。这种就业制度的改革,一方面固然给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就业途径和机遇;另一方面,越来越激烈的人才竞争也对大学生就业提出了严峻挑战,特别是当前政府机构裁员,国有企、事业单位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等,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加大了大学生心理压力,使大学生经常处于应激状态之下[4]。

2.家庭因素。不当的 家庭教育 是滋生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温床,例如:(1)父母 对子 女百依百顺,过分溺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就像保护伞一样呵护子女,使得他们没有受过挫折,事事都有父母的保护,这样的大学生依赖性极强,缺乏同情心,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缺乏自制能力和自信心。(2)父母对子女行为放任不管,很少约束,这样的大学生常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家庭教养,不懂得尊重他人,比较任性,很难适应集体生活[5]。

3.学习因素。大学生,尤其是新生,面对大学的学习满怀向往与憧憬,希望能继续保持高中时的学习优势,一路领先,做学习中的佼佼者[6]。但是大学的学习与中学的学习无论是在学习内容还是在 学习 方法 上都有了很大的不同,很多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和学业受挫时不能正确面对和接受,逃避和否认现实,就会引起心理健康问题[6]。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学课程与心理讲座。在高校开设心理学课程和心理讲座,有利于大学生更好、更全面、更广泛地了解心理学知识,让大学生了解自己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在遇到困惑时能够从容应对,而不是盲目从众或者无端猜疑,这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十分有益[7]。

2.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除定时值班咨询外,还要设立心理信箱,开通咨询电话,使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学习、 人际交往 、恋爱、情绪、人格、性、择业、家庭等方面的问题或心理障碍时能及时得到咨询老师的帮助,避免心理困扰的产生或心理障碍的加重[8]。

3.建立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教育队伍的质量,因此,要积极开展对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兼职教师的业务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重视对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其他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业务培训[9]。

4.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于德育工作之中。在德育工作中除了坚持以往的政治导向和道德导向外,还必须进一步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对学生个性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其身心发展特点,加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增强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健康人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身心潜能,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10]。

5.营造良好的校园 文化 氛围。要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组织并引导大学生参加形式多样、健康活泼的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学习竞赛、名家讲坛等活动,陶冶大学生高尚情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意识,并以活动为纽带,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促进人格的自我完善,让学生在一种健康、融洽的关系中生活、学习和发展[11]。

6.开展 社会实践 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了解现实,了解人民,有利于淡化大学生头脑中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重新调整自我,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有助于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不断进取的事业心,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12]。

参考文献:

[1]李江霖.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探析[J].改革与开放,2024,(8):124-125.

[2]教育部.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J].思想教育研究,2001,(4):13-15.

[3]邓明星,郭念峰.咨询心理学[M].北京: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4]齐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改革与开放,2024,(4):120-122.

[5]温永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48-51.

[6]张怀民,万小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1):7-9.

[7]姚本先,陆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7,30(2):485-488.

[8]王运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1):140-142.

[9]宋颖惠,__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4):205-207.

[10]杨丽萍.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关系初探[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6):59-62.

[11]蒋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4,(5):85-87.

[12]魏元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5):41-42.

作者简介:韦思明(1971-),男,博士后,副教授,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医学教育及研究工作。

内观疗法与森田疗法是目前强迫症心理咨询行业主流的治疗方法。

内观疗法与森田疗法并不矛盾,某些方面是相通的,只是强调的重点不同。不是非此即彼,二者是可以结合使用的。

觉泽强迫症家园主要是以内观疗法为核心,结合认知领悟来治疗强迫症。

森田疗法的核心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森田疗法强调对待症状不管、不理、不对抗,应该接纳症状、顺其自然。

同时主要通过去生活(为所当为)来减少对强迫症状的关注,打破精神交换作用,从而逐渐淡化强迫症状的影响,恢复正常的生活。

也就是带着症状去生活,接纳症状,接纳症状的影响,不管多苦,都去为所当为。

森田疗法简单易学,部分强迫症患者可以从中直接获益,忙起来后,症状缓解或者痊愈。

森田疗法的难点:

难点一、针对部分强迫症患者难以实践,有些患者比较容易转移注意力,一旦忙起来就会慢慢的忘记症状。而有些患者却无法通过忙起来而缓解症状或者忘记症状,就算忙别的事情,强迫症状也是一直卡在那里,非常别扭。我本人就属于这种类型,2024年我也尝试过森田疗法,带着症状去面试,在强迫症状与现实压力下,内心非常别扭,非常慌乱,结果面试屡屡失败,表现极其糟糕,这种打击是巨大的,强迫症状的影响是真实的。强迫症状就像我的内心打结了一样,无论做什么都是心不在焉。

难点二、部分患者在康复一段时间或者几年后,受到一些外界刺激后会复发。这些患者可能曾一度认为自己的状态越来越好了,但其实内心深处一直是有隐忧在的。因为长时间的为所当为,症状淡化了许多,对生活的影响也小了许多,这是相比强迫严重时候确实好了很多。但却是一直没有真正好,因为隐忧一直都在,从未消失,在某些刺激或者压力下?,这个隐忧重新被点燃,强迫症就复发了。从事强迫症心理咨询几年来遇到多例森田疗法康复几年后复发的情况,这也是因为森田疗法强调为所当为,去生活;有些情况并未真正把患者的心结打开。强迫症状是千变万化的,每个人的症状也都是不同的,我怕的你不怕,你怕的我不怕,强迫症状的认知领悟就是去有针对性的解开心结。也就是找出强迫症状的卡点,如果能点破它、看清它,就像把患者从强迫症状的睡梦中叫醒了一样,对强迫症的康复会大有助益。

难点三、忙起来的时候症状缓解,可是一旦空下来、闲下来,症状就会反复,这是因为患者并未真正去直面恐惧,正视恐惧,并未真正培养出心的定力。

内观疗法与森田疗法都是可以走出强迫症的路,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希望大家勇于尝试,积极自救,早日摆脱强迫的困扰。

关于“为什么做心理咨询的人越来越多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心理师】即可获取各种资格考试,往年真题,高分技巧,助力考前冲刺等最新咨询入口,报名入口,报名方式等信息。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更多技能考证知识技巧,开启更广阔的职业发展之路

    分享到:

qrcode_for_gh_04f6adc5f733_430

相关推荐

24年广东心理咨询师报名时间和条件

2024-7-27

2024上半年心理咨询师证有什么用

2024-7-27

心理咨询老师需要教师资格证嘛(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内容)

2024-7-27

心理咨询师成绩查询网站官网

2024-7-27

心理咨询师分哪些等级证书

2024-7-27

三亚心理咨询师报考要什么条件?(跨专业报考心理咨询师)

2024-7-27

2024年心理咨询师成为热门职业,报读哪些专业可以更好地胜任?

2024-7-27

心理咨询中的“边界”问题(大学心理咨询室建设必备配置有哪些)

2024-7-27

大专生能报考心理咨询师

2024-7-27
真题下载
请正确填写下列信息,以确保能够顺利领取全部资料!
姓名: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