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发展过程是怎样的?(就业年龄歧视合法吗?)
真题:往年真题+解析免费下载,助力考前冲刺
资料:健康管理师备考资料0元抢,掌握别人不知道的得分技巧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网上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发展过程是怎样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就业年龄歧视合法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活动可以追溯到相当久远的年代,但是它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理论可以说是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它的每一次变革都是以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推动力的。纵观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史,它经历了人事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两个阶段。从18世纪末开始的工业革命,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被称为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事管理让位于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是以事为中心,对人实行刚性管理,工业时代的标准化、大型化、集中化仍然相当程度地影响和左右着人事管理的思想和方法。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人们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更多地要求个性解放和个性化管理,要求对人的尊重和人性管理,要求对人的关怀和柔性管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科学技术的更新的加速,一方面促成部分工人的失业,增加了对员工培训的要求,另一方面,使得企业对白领员工的依赖更加增强。此外,世界经济市场的形成,资金、技术、人力的跨国流动,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再加上国际竞争的激化,民权运动的广泛开展,通货膨胀的加剧,各种反歧视法规的纷纷出台,都给就业市场带来重大影响。这些环境因素对企业人事管理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促使企业重新审视、检讨以往的人事管理的价值观,采取了更为人性化的管理里念和模式。把人视为资源,视为人类社会中最宝贵最重要的活的资源,这就引发了把人事部的牌子砸掉换成“人力资源部”牌子的变革运动。人力资源管理不是以事为中心、因事管人,而是以人为中心,以开发人内在的潜能,发挥人内在的积极性为原则。人本管理:即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本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开始了新的篇章,
一、人事管理阶段
人事管理阶段又可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科学管理阶段、工业心理学阶段、人际关系管理阶段。
(一)科学管理阶段
20世纪初,以弗里得里克?泰勒等为代表,开创了科学管理理论学派,并推动了科学管理实践在美国的大规模推广和开展。泰勒提出了“计件工资制”和“计时工资制”,提出了实行劳动定额管理。1924年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这本著作奠定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因而被西方管理学界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二)工业心理学阶段
以德国心理学家雨果?芒斯特伯格等为代表的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推动了人事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进程。雨果?芒斯特伯格于1924年出版的《心理学与工业效率》标志着工业心理学的诞生。
(三)人际关系管理阶段
1929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率领一个研究小组到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九年的霍桑实验,真正揭开了对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研究的序幕。
以人事事务处理为主要核心功能的阶段,人力资源无法为企业创造看得见的效益,无法形成显著的核心竞争力,是成本中心。
二、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又可分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出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两个阶段。
“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早在1954年就由彼德?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的实践》提出并加以明确界定。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成熟,并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企业所广泛接受,并逐渐取代人事管理。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发展,也不断成熟。人们更多的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如何为企业的战略服务,人力资源部门的角色如何向企业管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转变。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标志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阶段。
这个阶段最大的意义在于人力资源管理功能的扩张和完善。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趋势
一、由随意性大的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科学化趋势
二、由人治走向法治------制度化趋势
三、由以物为中心走向以人为中心------人性化趋势
四、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由事务性部门走向战略性部门-------战略化趋势
五、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由办事人员走向只能专家-------专业化趋势
六、人力资源管理由封闭式管理走向开放式管理-------社会化、国际化趋势
七、人力资源的激励有薪酬独木桥走向薪酬与文化并行道-------激励非物质化趋势
就业年龄歧视合法吗?山西省临汾市浮山县政府副县长。盖勇,男,1968年4月出生,山西浮山人,1989年8月参加工作,1993年6月加入中国***,大学学历。负责县政府机关、财税、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应急管理、人民武装、消防、地震、发展改革、科技、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工程、能源产业、民营经济、国企国资监管、商务、金融、统计、行政审批、招商引资、民营经济、人防、电力、通信等方面的工作。
年龄歧视纳入反就业歧视范畴
在受访专家看来,将年龄作为招聘门槛,对劳动者、用人单位和社会发展均会产生不利影响。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教授张艳华分析说,对劳动者而言,年龄歧视有失公平,不利于其职业长远发展;对企业而言,歧视性用工可能会将真正有能力的劳动力挡在企业门外,而一旦劳动者无法顺利进入职场,会减少劳动力供给,导致劳动力短缺、用工成本上涨;对社会发展而言,在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人口日益老龄化的背景下,不利于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也会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根据劳动法,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就业促进法中也有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以及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必须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各种就业歧视。”广东广和(长春)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雨琦说。
在相关法规中,虽然没有明确将年龄歧视列为就业歧视,但是已经为反就业年龄歧视留下了空间。
王雨琦进一步解释称,劳动法对于反就业歧视进行的是封闭列举,反对基于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进行歧视,而在就业促进法中,在前述四者之外增加了一个“等”字,这就意味着,认可了反就业歧视事由的开放性。
王雨琦还建议,除了劳动者自身保持学习能力、不断“上新”技能,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对员工开展职业培训外,也要在国家层面引入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通过职业培训、社保补贴等方式,引导用人单位在用人和招聘时不将年龄作为门槛。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发展过程是怎样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人力资源】即可获取各种资格考试,往年真题,高分技巧,助力考前冲刺等最新咨询入口,报名入口,报名方式等信息。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更多技能考证知识技巧,开启更广阔的职业发展之路
-
分享到:


相关推荐
13640953190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