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专业术语有哪些?(心理咨询中 倾听技术都有哪些?)
真题:往年真题+解析免费下载,助力考前冲刺
资料:健康管理师备考资料0元抢,掌握别人不知道的得分技巧
心理学专业术语有哪些?
网上有关“心理学专业术语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心理咨询中 倾听技术都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积极倾听
积极倾听是指你能沉浸在对方的谈话里,并表示出倾听是你的责任所在。你不会因电子产品分神,也不去臆测倾诉者将会说什么。
你即使不说话,倾诉者都能从你的眼神和肢体语言得到真实回应。缺乏积极倾听是很容易造成沟通失效的。因此,展现出你倾听时的专注对解决问题会非常有帮助。
2、元认知
几千年来,哲学家都在对人类的想法进行思考。美国发展心理学家约翰·弗拉维尔把这种对想法的思考称为元认知。
这个概念非常有用,它指的是,如果我们能观察自己的思考,我们或许就能改变它。不被消极、非理性或不健康的想法束缚,而是通过觉察,去观察了解想法本身。不再被想法控制,而是去观察和认识它,并选择性地改变它。
3、内外一致
很多人心里藏着个害怕失去而学会讨好的“小孩”。比如很多人都认识这样的“好好先生”,他从来不会说“不”。他们总以为做个顺从他人想法的人,可以过得更舒服,却总会感觉到越过越累,事情也并没有变得更好。这就是“表里不一致”。
心理学家萨提亚认为,人类的沟通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言语层面,一个是情感层面,往往这种情感层面会通过表情、手势、语气等“显现出来”。
而如果言语层面和情感层面的表达是一致的,那就是“内外一致”,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的内心需要得到了尊重,情绪也会得到及时的处理。如果你内心有太多的恐惧和脆弱,可是外表还表现出一副非常上进,坚强的样子,那么这就是严重的“内外不一致”,长此以往,很容易得抑郁症。
4、内心冲突
和内外一致关联的,是内心冲突。内心冲突是由于你的想法、信念和行动不一致而带来的不适感。很多时候我们在经历这种冲突,却认识不到是缺乏了内外一致性。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里昂·费斯延格认为,这种内外一致性的失衡会对我们造成心理刺激,比如不安、挫败感和悲伤。
5、同理心
尽管你知道同理心和同情有区别,但还是有可能理解成同情。不过没关系,这两个词是相近的,所以你这么想也差得不多。
同情可以考虑为一种感同身受——你不用经历别人的经历,却能用逻辑理解别人在某个情况下的心情。好比你不用去历经真实的失去,却能想象那种场景并感到遗憾、怜悯和忧虑。
同理心会比这更深一层次。同理心不是去想象别人的经历,而是换位思考想象自己经历别人的情景。同情和同理心的重要区别在于同情是把自己当作主体,而同理心把别人融入到自己的角色。
6、赋能
赋能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但在心理学上它有专业的定义。通常赋能是一个褒义词。在心理学中,它确实有给别人权力的意思,但这种支持的程度也是需要考虑的。
心理咨询中 倾听技术都有哪些?有哪些常见的心理咨询技巧?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一起梳理常用的咨询技巧:
1 倾听与贯注 Listening / Attending
对于咨询师来说,请永远记得,倾听是为了理解,并不是为了回应。而倾听的前提,就是全神贯注。
在见到来访者之前,先确保自己已经心平气和,可以随时开始与来访者的工作。确保你的来访者可以看到并感受到,你已经全神贯注在和他一起的时间里。
眼神接触是展现你在倾听来访者的最佳方式,这代表着你正全身心地关注他。通过保持眼神接触,咨询师向来访者传递了这样一种信息:你所说的都是有价值的。当然,对于某些来访者而言,直接的眼神接触会让他不自在,甚至感到不受尊重。这时要注意你看着来访者的时间长度和焦点,不要把自然的眼神的接触变成瞪着来访者。
咨询师的坐姿同样向来访者传递着咨询师有多专注地倾听。让自己坐得更放松和舒适,这样注意力可以更聚焦在来访者身上,而不是咨询师自己身上。适度的前倾有利于让倾听显得更友善、表现出更密切的关注。
咨询师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语言。双臂交叉地坐在那里,会被来访者看作是一种交流的阻碍。请向来访者呈现一种更开放的坐姿。
一位希腊哲人说过:我们之所以拥有两只耳朵和一张嘴,是因为比起说话,我们需要2倍的倾听。这是咨询过程中一个合适的倾听与回应的比例。良好的倾听技巧需要与咨询师适当的回应相匹配,这些回应体现了对于来访者在咨询室里所表达的想法和情感的共情。
Gerard Egan提炼了积极倾听的5个关键要素,形成了SOLER模型,遵照SOLER模型,咨询师可以保持贯注,做到真正的“在场”。
S - Sit straight 坐直
O - Open posture 开放姿势
L - Lean forward 身体前倾
E - Eye contact 眼神接触
R - Relax 放松
2 建立关系 Rapport building
关系的建立来源于一系列条件的满足,这些条件包括:咨询师展现了深度的共情;咨询师营造了来访者是受欢迎和受尊重的氛围;来访者在这段关系里成为了一个真实的、热情的人;来访者受到了咨询师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3 沉默 Silence
沉默也许是最被低估的咨询技巧了。沉默可以运用于咨询过程的任何时候,尤其是咨询开始时,来访者要讨论自己所面对的困扰时。运用沉默,可以让来访者更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感受到自己被倾听,也让咨询师对有时间梳理来访者所提供的信息,从而更深度地理解来访者,同时,也给了咨询师组织恰当回应的时间。
4 释义 Paraphrasing
释义是由咨询师向来访者回应来访者故事中的核心要点。释义就像咨询师举着一面镜子,让来访者看到他自己描绘的故事。
释义可以让来访者知道咨询师正在关注和倾听他。释义让来访者有机会纠正咨询师的理解,并提供更多的补充信息。释义也可以让来访者感受到自己话语的力量。
下面是一个小例子:
来访者:我爸爸生了重病,我很担心。他住得很远,我必须坐火车去看他。但是我现在很缺钱,买不起火车票。
咨询师:你很关心你爸爸的健康状况,而旅途开销也让你很困扰。
需要注意的是,释义需要咨询师用自己的话来重新组织来访者所描述的内容,而并非简单地重复来访者的话,那样,就跟鹦鹉一样了。
5 反馈 Reflecting
反馈是一项可以和释义联合使用的技巧。反馈主要针对的是来访者所表达的情感。
一个小例子:
来访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爸爸选择搬到离我那么远的地方住!他知道他总有一天会生病的!
咨询师:你看起来很生气,因为你的爸爸搬得那么远。
来访者:是的,我很生气。我现在需要穿过大半个省去看他!
在这里例子中,你可以看到释义与反馈的联合使用。
6 澄清 Clarifying
有时候,来访者一下子给出了太多的信息,自己会感觉很好。但对于咨询师来说,就容易产生困惑。通过澄清(问一个相关的问题),咨询师可以更好地理解来访者,以及来访者困扰的详情。
7 总结 Summarising
总结是长一些的释义,一般运用在一次咨询的结束前或开始下一个咨询环节前。通过提炼和呈现来访者在本次咨询中所说的和所感受到的,让来访者意识到自己所说的和所表达的,都已经被咨询师理解和接纳了,也让来访者意识到本次咨询的结束。
总结也可以被运用于咨询过程中,帮助咨询师澄清来访者所说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了解来访者是否被正确地倾听,并允许来访者对咨询师的总结给予纠正和补充。
当来访者思路中断或不知该如何叙述下去,也可以使用总结技巧。
一个总结的例子:
“你现在对和你男朋友分手感到了悲伤。你既好奇如果你们还是在一起,未来的日子会是怎样的,同时你又担心,当你的男朋友离开后,你该如何继续你的生活,如何面临来自家人和同事的压力。这件事情刚刚发生,你还在处理它,也不知道如何处理是恰当的。”
8 聚焦 Focusing
如果来访者带着许多个问题而来,聚焦就是一个很有用的技巧,通常会在1-2次咨询后使用。通过询问来访者哪个问题是最困扰他的,咨询师和来访者可以明确工作的重点。通常而言,当咨询师和来访者对首要问题做工作时,次要问题也可能会迎刃而解。
聚焦是个排列问题优先级的思考过程,如果一个问题被优先处理,它会如何影响到其它问题?这对来访者意味着什么?聚焦的结果会涉及到咨询的长度,这也是咨询师和来访者需要去探讨的部分。
聚焦也会涉及目标的设定,以及与来访者的契约,是对问题解决可能性的现实评估。
通过聚焦,咨询师也对自己的经验水平进行评估,对于来访者的困扰,咨询师自己有没有能力解决?是否需要转介?
附:如何把握咨询的节奏 Pacing
最后是一点咨询的节奏。对于新手咨询师来说,如何把握咨询的节奏是一件具有挑战的事情。以下是四条可供借鉴的准则,有助于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咨询节奏:
1)不要担心沉默,沉默是咨询师的朋友
前文说过,沉默是最被低估的技巧。允许来访者沉默,让来访者在沉默中厘清他们所遭遇的困扰的脉络,然后再开口和你说。
2)恰当地问问题
咨询师问问题,是为了澄清和理解来访者的困扰,而不是对来访者进行调查和审讯。咨询师需要问开放式的问题,以使得来访者可以有更多的表达。如果咨询师已经忍不住要问问题,请停下来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为来访者问的?还是为我的好奇心问的?
3)保持耐心
有时候,来访者需要很多时间才能和你讲清楚他们所经历的事情。建立信任是咨询取得效果的重要一环,而这真的需要时间
4)以来访者的节奏工作
请以来访者的节奏开展你的咨询,即使来访者走得慢,也不要催他,你要做的,只是陪着他走。
来访者就像一朵花。如果你要看到花蕊,你可以选择强行掰开花瓣,然而这可能造成花朵的损伤。更好的方式是等待它自己绽放。咨询师要做的,就是帮助来访者在咨询室里自己完成绽放。如果咨询师能合理地运用以上的技巧,就能与来访者建立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关系,让来访者可以看见和拥抱他们自身的变化。
心理咨询中倾听技术包括:1、鼓励。2、澄清。3、释义。4、情感反映。5、归纳总结。伯恩内认为,我们每个人的人格中都有三个基本成分“父母P”,“成人A”,“儿童C”。
“父母”相当于超我,使人们头脑中记录下来的外部事件集合体,这些事件是亲生父母或其替代者的言谈举止、见解、训诫以及要求等。包括控制型和照顾型。
“儿童”相当于本我,使大脑对五岁前发生的内部事件——对周围的一切所见所闻地反映的纪录。包括自由型和适应型。
“成人”相当于自我,使人各种具有推理能力和逻辑功能的一部分,主要功能是累积资料。感觉和情感不属于成人的内容。
关于“心理学专业术语有哪些?”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心理师】即可获取各种资格考试,往年真题,高分技巧,助力考前冲刺等最新咨询入口,报名入口,报名方式等信息。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更多技能考证知识技巧,开启更广阔的职业发展之路
-
分享到:
相关推荐
13640953190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