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与联系(为什么有人说不被父母爱的孩子更孝顺?)
真题:往年真题+解析免费下载,助力考前冲刺
资料:健康管理师备考资料0元抢,掌握别人不知道的得分技巧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网上有关“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与联系”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为什么有人说不被父母爱的孩子更孝顺?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德育的目的是让人成为有个道德的人。
心育的目的是让人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道德的人怎样才能实现呢?道德是需要能力的,不是你想成为一个道德的人就能成为一个道德的人。
只有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心理不健康,你再如何想成为道德的人,那也只是在想,没有能力成为道德的人。有想成为道德的人的想法,不代表有成为道德的 人的能力。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需要通过心育来实现。
心育是让人成为道德的人的工具,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会自然呈现出道德的样子。
道德分为两种,一种为自律道德,一种为他律道德。
自律道德是自己发自内心的能够做到有道德,让别人看到他的道德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自然显现的结果。
他律道德是在外在规则下,不得不做出道德的行为,这种道德不是发乎内心的,严格的说,这不能算是道德。
心育的最终目标是让人成为有个有自律道德的人,如果德育只从自律道德角度来说,心育和德育的共同目标都将是成为一个心理健康有道德的人。心理健康和心理道德是同时实现的,没有先后。
心育与德育的区别就是当德育里面的“德”说的是他律道德,那么德育就不是心育,如果当德育里面的“德”指的是自律道德,那么德育就是心育。
当心理学逐渐走进学校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道德教育的工具,很多学校都在用心育的方法来进行道德教育。
(作者:陈一香,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韦志中心理学网校心理咨询与心理成长系系主任)
为什么有人说不被父母爱的孩子更孝顺?一、 自强做人: 独孤求败,做人必须要自强。
二、 宽厚做人: 坤厚载物,德厚无疆
三、 和善最人: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四、 博爱做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
五、 低调做人: 低俯一生,尊荣一世
六、 诚实做人: 真诚是做人之本
七、 谦恭做人: 谦恭礼让乃安身善措
八、 忍耐做人: 凡遇不顺之境者其法诸
九、 糊涂做人: 人生难得糊涂方为真
十、 方圆做人: 做事要方,做人要圆
十一、 廉洁做人: 持平常之心,戒贪欲之念
一、 多花时间与别人相处: 待人友善,不然你不仅交不到新朋友,还会失去老朋友。
二、 加入组织或俱乐部: 或许你们是因为有相同的兴趣爱好才加入的同一个团体,但如果兴趣不相同,也丝毫不会影响友谊的发展。
三、 主动与人交谈: 参加各种活动,给自己创造与人相处的机会,
四、 不要滔滔不绝,要注意倾听: 花30%的时间说话,70%的时间倾听,交谈的时候要记住这个比例。
五、 交谈结束,别忘了留下自己的姓名: 你可以简单地说,“顺便说一下,我叫........”。
六、 创造下次碰面的机会: 即使你跟对方掏心掏肺,但谈话的机会如果只有一次,不足以让你们成为朋友。
七、 积极寻找共同的兴趣爱好
八、 不要强迫对方成为你的朋友
九、 待朋友要真诚
十、 做一个可信赖的朋友
十一、 保持联络
在朋友圈经常看到这样的信息,有时有益,有时无益。
这样的文章也分为几个层次
一、心灵鸡汤类,这些人通常自己无力。
这样的文章非常多,一些很无力的呐喊,这种呐喊可能能帮助人在当下那一刻情绪会有稍稍的改变,但对于一个人的改变来说没有一点用处。但有些人就是需要这样的呐喊,这种呐喊本身也是一种发泄。这种人通常自己无力,需要喊几声给自己力量,在朋友圈喊的目的也是让大家给点赞给力量。
二、教育他人类
这种文章都常是说教,告诉你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不要怎么样怎么样,要怎样怎样,通常是用正反论点来告诉大家,但却没有论据。这样只能让大家囫囵吞枣,发这样文章的人,自己通常做不到,看到文章有模糊的道理,就发到朋友圈,他们会错觉为自己能做到。在很多时候,我们是说到做不到的。而做不到的人去说教别人,别人就更难做到了。这类人的人格特质是喜欢说教别人,所以就会选择这样的文章。
三、感悟类
有一些人是自己的感悟发到朋友圈,这样的感悟有论点有论据有感受,如果是水平高一点的老师,发这样的文章,通常能让别人有大的收获。因为这种文章是有血有肉的。这类文章既是作者自己做到的,也是自己在做到之后的总结。他们在朋友圈分享这样的文章,目的是想让更多的人受益。因为他发现了一些宝贵的规律,所以想分享给大家。
(作者:陈一香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韦志中心理学网校心理咨询与心理成长系系主任)
人缺啥才补啥,这句话用到这里真的很恰当。
几年前在一家单位上班时,一位同时几乎每天都在朋友圈里发如何做人,如何交朋友,如何成为一个好人,如何教育孩子,如何成功之类的文章,刚开始我还会看看,后来干脆就把对方的朋友圈给屏蔽了。
知道为什么吗?
如果不认识对方,我可能一直会觉得这是一个喜欢喝鸡汤的人,是一个有生活情调的人,是一个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人,是一个,总之就是像那些文章里面说到的好人吧。
可剧情往往比较狗血。
现实中的那位同事恰恰相反,平时做事情自私自利,胡搅蛮缠,胆小怕事,做事不按套路出牌,总之就是…不说了吧。
或许有些以偏概全,每天都服用大量的鸡汤,可能是为了洗刷内心的缺失吧?
水无定形,每个人生活环境不一样,接受的教育有差别,所形成的价值观,人生观自然也不同。
人活着如何交友,如何做人本没有固定方式方法。朋友圈有人分享,也只是说明这样的文章他认同,他觉得对,有道理。
若是非要说说何种心态,或许真心为他人,不求回报,只是单纯爱热闹。或许吸引他人注意,需要大家关怀,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赞也能填补他空虚的内心。或许是给自己看,提醒自己也多多学习弥补不会交友,不会做人的缺憾。
朋友圈也是人生舞台,不管何种心态,演绎好自己便罢,何须在乎别人眼光?
微信朋友圈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很喜欢发微信朋友圈,朋友圈的内容也是各种各样多姿多彩的,但是有一部分人非常爱在自己的朋友圈里面发那些如何做人,如何交朋友等等之类的教育或者引导之类的内容,时间久了,你可能会感到厌倦。
对于经常在朋友圈中发如何做人,如何交朋友的人也是要分情况的,有些人仅仅是发布一种心灵鸡汤,对于这种类型,往往是因为发布者自己也做不到。因为自己无法做到,所以才讲出来,希望别人能替代他做到这些;换句话说,发布的这些内容仅仅是他自己内心的一种理想状态,并不是现实中他能够做到的样子,对于这种内容没有太多阅读的必要。
再者还有一些人发微信朋友圈,仅仅是发布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发表一些自我观点,做一些宣导性的教育。比如说应该怎样怎样做比较好,不应该怎样做,往往这些观点没有相辅相成的论据来支撑。会让人乍读起来表面还是还有几分道理,但是其实却是经不起推敲的,这种观点往往是因为发布者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只是觉得这样做比较好,所以对于这种观点看看就好。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是因为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生活感悟,因为自己经历的多,了解的事也比较多,对生活中的人和事,往往都有自己一定的 社会 经验积累和生活经历,他们发布这些内容仅仅是想让别人做一个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那些有类似情况的人,希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摆脱困境,更好的成长。
我们都是成年人,对待微信朋友圈中的各种新闻和观点,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判断,不可盲目跟从。
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或者对身边的朋友有不满的情绪又不知道当面该如何表达,发朋友圈儿或许是想引起他在乎的朋友的注意吧。又或者是说缺什么补什么,自己身边朋友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朋友。总之,是一个人心智不成熟的表现之一!会做人不会受朋友圈儿的影响,不会做人也不会受朋友圈儿的影响,看了只是发点感慨而已,平常的为人处事,交朋友还是按照自己那套原则来。
有一种是在他的圈子里有他自己认为做人不够好,不太会交朋友的人存在,他希望通过朋友圈状态能让对方看到并学会改变.
另外一种是在他的圈子里有他很在乎的人不太喜欢自己的为人和交友的方式,想通过这样的状态向对方发出信号,我在学习,也在改变。
当然这两种都是心理比较阴暗的揣测,无论哪一种在朋友圈这样一个小公共场合发出来给人的感觉都不会很好。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人只是单纯的提醒自己,学习怎样去为人,完善自己的不足,达到自己心目中完美的理想!
你属于哪一种呢?欢迎评论区留言沟通!
这种人本身的心理就不是很自信的,不是很 健康 的。简单讲,就是自己总是觉得别人有如何如何的问题。所以,需要自己去提醒甚至矫正别人有时感觉还非常必要,这在别人看来心理上是非常可笑的。如一个自私的人总是觉得别人更加的自私,总是觉得自己似乎高人一筹,总是别人不如我意,站在人群中总是感觉自己是中心。一旦失重他就会跌入万丈空谷。
如果心理足够充实富足,并不会也完全不必显示他的富足。如果心理总是有不够富足的内在,往往总是向外显示炫耀其内在,总是显示或提示别人怎样怎样的人,其实自己正好应该怎样怎样,这就是舆论甄别的反向作用。如张山说李海好抬杠,其实一定是自己也同样好抬杠,区别只是有人略胜一筹心中多少有那么一点嫉妒而已。所以,每一句话都不可避免地纵透着自己的灵魂,淋漓尽致处无不苍显着自己的裸骨。
这事其实很简单,就是暗示所有都向他靠拢维护他的权威和利益,否则在他眼里你就是与我对着干的翼类,说你不懂装懂,又说你心里明白又装糊涂,这种人基本上在小区或工厂当领导才会干的事,在本人眼里他们都是狗屎,我都览的看他们,自己单位身边就有这种人,而且天天见面心里都烦,而且还不能说出来与别人听,难哪生活,洗洗睡吧!!!
个人认为这是一种积极的心态。说明他一是热爱生活;二是懂得分享。
亲子关系是人生的第一段亲密关系。一般0-1岁半,孩子需要和父母建立起亲密的关系,这样,ta才有安全感。一方面,ta会认为父母是最亲的人,父母是可以依靠的人,有什么困难都可以解决,因为父母就是他们的安全港湾。另一方面,由此ta会认为这个世界是安全的,因为ta有依靠嘛,所以他会更勇敢地去 探索 世界。孩子在这段亲密关系里,不仅仅获得安全感,也获得父母对ta的接纳和认同。这是很关键的。
不被父母爱的孩子,ta缺乏这种接纳和认同,在ta心里,无论ta多大,其实都渴望被最亲的人接纳和认同。那么,如果不被父母接纳,ta就要更加努力地想让父母接纳,所以,ta的表现就是“孝顺”父母,被人看起来,是孝顺父母,讨父母的欢心,当然ta内心究竟是怎么想的,就很难说了。
这样的孩子好像挺多的,最近热播的欢乐颂,里面的樊胜美就是那样的孩子,在一个严重重男轻女的家庭,她不被父母爱。她成人以后,也只是被父母当成是赚钱的工具,源源不断地给家里寄钱。她虽然觉得这样的生活很苦,不过,因为她想让父母接纳她,爱她,说她好,就还是会“孝顺”父母。
什么是“孝顺”呢?“孝顺”没有父母呢子女的平等关系,其实对子女来说很不公平。为什么不讲“爱”呢?“爱”是在互相平等的基础上,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发自内心的,父母对孩子的接纳,以及孩子对父母的接纳。而“孝顺”这样的关系,很难说是 健康 的关系。
希望孩子们能获得父母真心的“爱”,也能去“爱”父母,而不是在不平等的关系里去“孝顺”父母。
孝顺是一种心理疾病,来自于童年父爱母爱的缺失和内心的不安全感,幼年时受到过父母过多的苛责和压迫,导致成年以后也永远试图去讨好父母,努力获取父母的肯定来满足幼年时的缺口,所以“棍棒底下出孝子”是一条真理,越打压孩子、越苛待孩子,他们将来孝顺父母的概率越高。相反童年得到过十足父爱母爱的人,反而在成年后没有那么孝顺,因为他们得到过十足的爱和安全感,所以成年后不需要通过讨好父母来弥补幼年的缺口。幼年时的安全感缺口过大时,人往往会把讨好父母放在人生的首位,甚至超越了配偶和子女,这时就会产生扶弟魔和愚孝男,扶弟魔宁愿吃糠咽菜苛待丈夫子女也要供养弟弟,以试图获取父母的认同感和肯定,这是她童年极度匮乏的;而愚孝男甚至会殴打妻子孩子来讨父母欢心,这些都是童年的安全感匮乏所导致的变态行为。另一个说法“偏疼的孩子不得济”也是从侧面印证了这一观点,幼年得到过十足父爱母爱的孩子往往并不十分孝顺,因为他们幼年得到的爱足够多,所以成年以后会优先考虑小家,更爱自己的孩子,这才符合人类百万年发展的自然规律。孝顺,从本质上讲是宣扬君权统治的一部分,我以为,父母子女之间更应该讲的是爱而不是孝顺。
第一次看到问题感觉心酸。
不被父母爱的孩子更孝顺,背后的原因就是想得到父母的关注,用加倍的孝顺来引起父母的注意,从而获得父母对自己的爱。本质上,跟三四岁的孩子为了得到妈妈的抱抱使劲哭一样,只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在原生多子女家庭中,老大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时还没有其他孩子,自然获得父母特别的关注,第三个孩子也是最后一个,老来得子,父母的年纪和阅历都丰富了很多,自然会有不一样的看待。而老二由于自身不突出,或所处家庭位置,就可能会受到父母的忽略, 这就是“千年老二”现象。
一大把年纪了,还在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父母的关注和爱,可见父母对儿童的关爱是多么重要。
我认为这个现象的根源在于不被喜欢的子女更想获得父母的认同感
对于多子女的父母,难免会更偏爱跟自己性格趋同的孩子,而对其他的孩子有所差池,比如性格开朗的父母就更偏爱开朗的孩子,心细的父母更偏爱乖巧的孩子等等。
对于幼小期的孩子来说,因为父母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特别看重父母对自己的认可,所以父母的态度也影响了孩子的一生。
父母如果长期不公平地对待孩子,那么容易造成处于弱势孩子的自卑,逆反。
1.容易产生自卑感的孩子往往比较胆小、怕事。这种自卑感会让孩子变成“讨好型”人格,他会时刻察言观色,因为只有这样,他才不会更多地被父母斥责,如若能偶尔得到父母的表扬,那么他会更乐衷于演变成父母喜欢的样子。
久而久之,这种孩子就变得心思细密,谨言慎微,那么在长期细致地观察中,他会更了解父母的所需所想,真正自己为人父母后,也能理解了父母的这种偏爱,所以相对就释怀了很多。因为这种性格的孩子往往都比较心软,面对年迈的父母,就会更孝顺一些。
2.对于幼时因反抗父母的不公平待遇逆反的孩子,相对来说都是特别有主见的,而且也是相对大度的人,虽然年少时对父母意见很大,但真正成人后,往往都是很孝顺的人。
另一方面这种孩子成为命运的主人公后,他往往也会用更孝顺父母这种方式来向父母证明父母当初他们的错误。
第一, 这里的爱是孩子感受到的爱,还是父母确实不爱孩子。如果说父母确实不爱孩子,孩子也确实感受不到爱,那么不被父母爱的孩子孝顺父母,概率是很低的。
第二, 客观上说,父母不爱孩子的可能性会非常小,只是表达的方式会有些不同。就是说,父母都有爱自己孩子的动机,但爱的能力可能还不够,有时会用打骂的形式来表达爱,这并不是说父母不爱孩子,而是父母没有学会用什么样的方式爱孩子。
第三, 父母打孩子,孩子虽然也会有不舒服,但骨子里是相信父母是爱他的,所以,即使看上去,父母是不爱孩子的,其实孩子是感受到父母的爱的。所以这样的孩子依然会孝顺自己的父母。
第四, 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下,有句谚语叫“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话成立的基础是棍棒底下是有爱的,如果没有爱,只有棍棒,孩子不理解父母,不坚定的认为父母是爱他的,很难出孝子。
第五, 在有很多孩子的家庭,有的孩子可能相比较起来,没有兄弟姐妹获得的爱多,但也会更孝顺,这样的孩子有两种可能,一是把自己当成了家长,他会和父母一起照顾自己的兄弟姐妹,当然他也会很孝顺自己的父母。还有一种就是父母一直觉得他不好,他就是想更改父母的想法,就是要告诉父母“我是最好的”,不断的用孝顺父母来证明自己是好的。
(作者:陈一香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韦志中心理学网校心理咨询与心理成长系系主任)
为什么不被父母爱的孩子更孝顺?我个人觉得,不被父母爱的孩子,期待以自己的物质条件贴补家人,以得到他们的关注。
更多的原因则是因为不被父母爱的孩子,知道父母溺爱另一个孩子将来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所以孝顺父母。孝顺父母倒不如说,其实是贴补被父母偏爱的人,期待他们对自己父母好。
大家去看看,但凡是父母特偏心家里其中一个孩子的,是从小到大都一直执着地偏心着他们所喜欢的那个孩子。
小的时候,家里的其他孩子可能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所以爸妈不疼爱自己,于是乎努力地迎合着父母。
长大以后,对这样的情况看得多,他们也就悟出,父母这样将来只会更悲哀。因为那是自己的父母,所以他们必须为父母的将来打点好。于是乎,一直不停地以物质与劳力帮助着父母,尽自己的能力为父母解决后顾之忧。
其实,我总觉得这样不太好。这样,会让被偏爱的那个孩子觉得父母对自己的照顾是理所当然的,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贪心、懒惰的行为。
我上初中花了压岁钱30块钱买牛仔裤 被我妈发现了。她很生气。觉得我乱花钱。吵我 我就跟她争辩起来。然后我爸过来一脚踹肚子上。把我骂一顿。还命令我把裤子剪了。我哭着做完了。独生女!现在我结婚了。不能算孝顺。但是绝对不给家里添麻烦。因为并不是所有父母都甘心情愿为子女付出的!
看到这个问题的第一反应,有些人会觉得是个伪命题,有些人会觉得心酸,有些人则唏嘘默认。人们常常说爱是相互的,感情是双向流动的,可是之所以如此提问,一定是周围有如此的案例,甚至就发生在自己身上。
我们可以把这道题的问法调整一下方向,“ 为什么被父母宠爱的孩子反而没那么孝顺呢? ” 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明朗了很多,而且身边的案例更多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得到父母更多爱的孩子不愿意很好地孝顺父母呢?在我看来, 原因有三 :
一、从小一直 无条件接收爱和给予 的孩子,很容易习惯这种 毫无保留的爱 ,觉得大人对自己的爱是 理所应当 、 轻而易举 、甚至可以 毫无顾忌地索取并轻松获得 。而一旦习惯了索取,却没能同时学会给予,如果父母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做到无时无刻地奉献或是资源倾斜,抑或父母把爱分给了家里的新成员,他反而更容易 嫉恨 、 气恼 ,觉得父母所为剥夺了他作为宇宙中心的地位。因此,在他慢慢长大的过程中则会认为,父母本应无私爱自己,天经地义,然后他们却因为其他的事情减少了对自己的付出,反而会 怨恨 父母,“孝顺”就不一定会是他们愿意行使的义务。
二、都说父母的 爱是港湾 ,我们可以休憩、逃避,也可以尽享港湾的资源和优势。被宠爱的孩子一定从小就有 爸妈给他撑腰 , 什么事情都可以交给父母去完成 。不好好学习,爸妈花钱让他上好学校;学校里不好好读书,父母找关系帮他毕业;到了 社会 不好好找工作,父母利用人脉替他敲定一份铁饭碗;在工作中不能好好处理跟同事上司的关系,父母出面送礼进行协调;到了适婚年龄,自己也不愿意出力,就连找女友的私事也要交给父母,还常常跟朋友抱怨说,我爸妈都给我介绍的什么歪瓜裂枣啊,真是受不了。所以,当 残酷的 社会 现实 把自己的 玻璃心击碎 ,这个时候又要回过头来 埋怨 爸妈,想要他孝顺,估计也就没那么容易了。
三、 越是亲密的人,越是要对他发脾气 ;越是外人,我们却要展现美好的一面。这不仅是我们很多人的表现,更是那些从小就得到万千宠爱的孩子对待父母惯常的态度。感情是会相互影响,但是它有时就是单向的。就像一个男生非常爱一个女生,可是极尽所能地爱了一个轮回,还是没能得到女生的心,这种结局不美好的 情感 故事大家也都听到过不少。而对待父母也是如此,父母即使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你,你也可能根本不考虑他们的感受而把自己的热情、善意和爱心都给了别人,却只因父母的几句唠叨就跟父母大吵,毫不在乎他们的脸面。
那么, 不被父母爱或者说是没有得到父母足够多的爱的孩子,为什么最孝顺或者说是依旧对父母行孝尽责呢 ?那是因为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一直 想通过父母给予的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以及父母对自己的认可 ,然而父母总是把更多的爱和资源给到其他的兄弟姐妹。不管他们怎么做,最后父母还是更多更“偏心“地爱着姐姐或弟弟,所以他们开启了一条一直想要得到父母承认的漫漫长路。 小的时候靠乖巧,长大了靠的就是对父母的爱和顺从 。他们想要得到父母的心,其实也就是对父母的爱的体现,一个善良有爱的孩子最想要得到的难道不是自己的爸妈给予的信任与认同吗?所以, 他们依旧会爱,就像从未失去过一般 。
欢迎关注“ 小玉米麻麻 ”,跟我分享 育儿 途中的得与失吧!
说的非常好,究其原因,两个方面,父母也是人不是神,也有喜欢的和不太喜欢的,当然老人都不会承认,无意之中父母会找各种理由从精力财力多方面倾斜个别子女,形成子女间的强势与弱势格局。另一方面,得宠的孩子养成多吃少出的习惯,失宠的孩子从小已经养成吃亏的习惯,总希望多做些赢得父母的认可,父母对个别子女的溺爱他们已经习惯和认可。 等到父母需要子女照顾时,从小养成的品质决定了多数得宠的孩子付出很少还觉得吃亏,相反不被父母爱的孩子却乐于付出还觉得是应该。 这一切都是长期无意识中形成的,父母一般不会故意去偏心的。不应怨恨任何人。我父母认为我身体不好怕以后没饭吃,有意无意的不让我乱花钱,就是这个节俭的习惯我受益匪浅,而其他兄妹父母希望他们出人头地给再多还是天天没钱。父母最后还是靠我付出。
反正一句话 父母不爱的不看好的孩子往往不会找老人的错,只会陌陌照顾老人
这个,说起来都是泪!我在藤椅上摇晃着,敲这篇字儿哈!父母不爱孩子,不愿意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甚至打击算计和迫害,导致孩子情商低无技能,无法融入人群,在 社会 上立足。他们想挣脱环境,但是有心无力,也不敢维护自身权益,因为反而会有损利益。虽然心里不情愿,不孝顺又如何生存?在这种情况下,舆论还是站在子女一边的,谴责不良父母。就说我的亲身经历,我爸虐待过我,让他坐牢容易得很,我妈倒是一了百了,离婚就完了,我呢?他是残疾人,出狱后,一起吃低保住小破屋,他去世后我再去找我妈,她很可能不会收留我。当然这只是假设,我隐忍下来,我妈也没提离婚。我也曾经想过,他们为什么不喜欢我,是我不够好吗?我做的好一点会不会得到他们的认可?我甚至做过一些违背常理的傻事来讨他们的关心,后来死心了,忍气吞声只是为了少受气。我们现在有两套房,过着安逸的日子。因为这个事,我妈不敢逼我去做全职工作,只求我给她养老送终。
关于“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与联系”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心理师】即可获取各种资格考试,往年真题,高分技巧,助力考前冲刺等最新咨询入口,报名入口,报名方式等信息。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更多技能考证知识技巧,开启更广阔的职业发展之路
-
分享到:
相关推荐
13640953190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