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咨询师>>正文

关于一例青少年因打架被起诉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心理健康知识与案例分析)

真题:往年真题+解析免费下载,助力考前冲刺
资料:健康管理师备考资料0元抢,掌握别人不知道的得分技巧

关于一例青少年因打架被起诉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网上有关“关于一例青少年因打架被起诉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心理健康知识与案例分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摘要:来访者xxx,女,16岁,为检察院案件中被起诉人。根据需要,受检察院委托,对其一家进行心理辅导。事件发生将近一年以来,该来访者通过检察院组织的团体辅导、定期访谈、阅读励志书籍等形式的学习、体验,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通过建立关系、家庭访谈之后,对其现状以及成长经历深入的了解,进行了有效的心理疏导,效果良好。

一、一般资料:

xxx,16岁,中专生,为检察院案件被起诉对象。

二、主述

xxx检察院未检处,本着对未成年人全方位帮助,请求协助进行一次心理疏导。

三、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一)检察院报告:

该女孩一年前拉拢外面的朋友,与班内同学发生打架事件,经派出所调查、协调,最后案件转到检察院。

(二)咨询师观察:

由父母陪同过来,整体精神状态良好,刚开始低头,不愿意说话,后来咨询师提到检察院x科长,以及半年前的团体辅导,开始打开话匣。

(三)家长报告:

?1、妈妈描述:

家中两个孩子,xx,还有一个弟弟比xx小一岁。弟弟出生后,xx主要由奶奶来带,从小跟奶奶睡觉。后来和奶奶分开住以后,孩子就住校了,周末回家也不怎么沟通。总体来说,孩子和我不亲,有什么事情也不愿意和我说。孩子在学校发生的事情感觉有些窝火、委屈,但是也很幸运遇上x科长。参加了假期的团体辅导之后,孩子现在偶尔会和我打电话、视频,周末回去也愿意在家住了。

2、爸爸描述:

孩子和我比妈妈亲一些,有什么事情也愿意和我说。但是她性格比较特殊,太要强,遇事情就希望对方听她的。

(四)、个人自述:

? 我妈妈不亲我,我说什么她都不同意,还打过我,所以我有事就和我爸说。小时候奶奶比较惯着我,所以回到家我也不想让父母管我,上学了也不想让学校管着。初中毕业以后,去太原读书,不到一周就回来;后来又到卫校上学,一段时间以后又转学到xx校,在学校和同学关系也不好。去年10月底在xx校和同学打架以后,就在家里呆着,今年假期自己一个人在村里,不想和父母一起住。今年9月份开学以后上学,同学们都说我有了很大的改变。周末还在外面报了跆拳道,坚持学习。

四、初步印象

(1)青春期问题;

(2)人格待完善。

五、原因分析:?

1、生理原因:青春期女孩

2、社会原因:

(1)勾结校外朋友,参与打架事件;

(2)家庭因素,与父母沟通太少;

(3)相跟朋友一起打架,没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3、心理原因:

(1)从小由奶奶带大,对母爱有强烈的渴望却不敢表达;

(2)弟弟的出生,让来访者觉得有同胞竞争,但也不敢表达;

(3)性格外向。

六、咨询目标的制定

1、了解事情基本情况;

2、寻找事情发生的根由;

3、解决目前的困惑;

4、最终达到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的目标。

七、辅导方案的制定

1、根据本人情况,采取家庭会谈、人本主义支持疗法;

2、客观原因,辅导一次;

3、本次辅导时间:120分钟;

4、辅导收费:免费。

八、辅导过程(简写)

1、收集资料,建立关系,确定主要问题;

天气寒冷,一家三口来到咨询室,首先热情接待,询问如何到达、喝水等,建立了关系。

进入咨询室,和父母一起交谈,了解学校打架事件的缘由,后来又谈到小时候的成长经历,特别是弟弟出生以后,孩子的基本生活情况。来访者不太参与交流。

2、辅导过程:

(1)对案件中具体事件主要由妈妈叙述,来访者不太参与。

(2)在谈到假期团体辅导,来访者不愿意与妈妈说话、拥抱,妈妈当时哭了的情况,来访者低着头,情绪不稳定,有些伤心难过。

(3)咨询师与来访者沟通后 ,让爸爸妈妈先离开,咨询师与来访者单独谈一谈。了解到来访者对母亲有抱怨,感觉是亲弟弟,不亲自己。但是谈到心理感受时,来访者觉得已经习惯了,有点不可及的失落。

(4)咨询师通过引导,让来访者回到1岁左右的状态来看,明白了当时由奶奶来带弟弟是最正确的选择。

(5)咨询师引导来访者学习表达自己的需求,和爸爸、妈妈及时交流;

(6)沟通之后,让妈妈进来,来访者在咨询师的带领下,打开心扉,表达了对妈妈的抱怨、自己现在的理解、以及对妈妈的爱的渴望。最后和妈妈拥抱。

(7)关于亲子关系、人格方面的完善提了一些建议。

3、结束过程

? 结束的时候,爸爸妈妈一起进来参与。来访者在表达完对妈妈的情绪以及对母爱的渴望之后,明显轻松下来,面带微笑,全家人一起合影。咨询师建议爸爸妈妈一起参与到家庭中来,特别是妈妈,要多关注女儿情感的需求,通过一起逛街、一起参加家庭活动来增进感情。同时,来访者业表示要坚持好好学习,好好表现,表示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学习。此次咨询,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心理健康知识与案例分析

青少年心理健康

案例分析:

一、案例描述:

某学生,女,

14

岁。父亲常年外出务工,家里只有妈妈和弟弟。

一次,我通过日记了解到:她在日记里写到在家里要干很多家务,妈妈、弟弟很

欺负她,她感觉只有到学校才快乐,很不愿意回家。在日记的结尾,她写到:我

怎么会有这样的妈妈?难道这也是爱吗?我讨厌我的妈妈。

我看了日记后,

心被

震撼了,一时手足无措,七年级的孩子竟然如此多愁善感,如此敏感,有如此怪

异的想法和心理。

二、问题分析:

1

、存在问题:

A

、该生胆小畏怯,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家长存在封闭思想。

B

、心理积怨了许多仇恨,心灵得不到释放,想法无处交流。快乐痛苦得不到肯

定和分享。

2

、原因分析:

A

、个人因素:通过观察,我发现她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

过重的心理负担使她不能正确理解爱是什么?难以体验家庭的温暖,

从而陷入失

望、

怨恨的恶性循环之中。

这样就严重影响她的身心健康发展。

小学生都有极强

的慰藉心理,即小学生对父母形成的依恋感使她们易于向父母倾诉不安和烦恼,

以得到父母的安慰和帮助。

但案例中的孩子却缺少这份慰藉。

从而产生交往障碍。

B

、家庭因素:由于中国传统的男女观念,部分家庭、家长存在重视男孩,忽视

女孩的封闭思想,给予女孩关心少,重视少,甚至忽略了存在。这给女孩子心理

造成阴影,好像我可有可无,从而否定怀疑自己,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

感障碍随之而来。逐步形成自卑、压抑心理。要是学习不好、表现差的孩子就更

严重了。

由于母亲对孩子的关心帮助不够,

父亲又常年外出务工,

还遭到弟弟的

欺负,出现了日记里的一幕。

C

、教师因素: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就容易造

成这些同学产生失落感,

缺乏自信,

背负沉重的压力,

普遍滋长严重的自卑心理。

但从日记里的反映来看,

说明我们老师平时很关注她,

让她产生了依恋学校,

欢学校的心理。

七年级是中学阶段的转折期,

小孩子的思想开始慢慢有个性,

更有自己的主观意

识,该生家庭情况异常复杂。该生的问题属于心理问题,疏导不好,很容易产生

心理偏执的心理问题。

三、辅导方法:

1

、询问基本情况,全面了解学生。找孩子谈心,诱导孩子说出她的心里话。从

谈话中知道,

原来孩子在幼儿时就应母亲不重视自己在邻居旁说不给自己读幼儿

园,还说女儿长大了是别人的,只想好好供弟弟读书。于是心理有了结,加之平

时处处被母亲忽视和惩罚,

自此心里便不想与母亲交流。

通过了解得知她的心是

如此的脆弱和敏感。

了解了孩子心中的苦与闷,

找出孩子的心理症结,

为接下来

要实施的疏导策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准备。

2

、与孩子交谈,了解内心世界。要走进孩子的内心,必须站在她的角度设身处

地的思考。

当听到她所说的那些生活故事的时候,

我的心头一震。

我用朋友似的

语气与她交流,倾听她的诉说,她是那样的滔滔不绝,我感到我的责任。我尽量

用平和的语气,积极的处事态度影响她。我鼓励她要摆脱阴影,积极面对,关心

父母,与弟弟和睦相处。我跟她分析,弟弟经常打骂她,其实是想跟她玩耍,喜

欢她的状况,让她从心里喜欢这个弟弟。

3

、家访。与孩子父母促膝交谈。加强对母亲的思想疏导,破除封闭思想,给予

关心爱护。家长的思想解决后,孩子的压抑心里得到缓解。母子关系有所缓和。

4

、我建议她努力学习,做好自己。只要自己做好了,别人才不会有所批评。努

力学习是获得爱的基础。要树立明确的目标,不懈努力你才会觉得世界是五彩,

生命才有价值。

在一些 教育 案例、 教育叙事 中,存在着概念不清、选题不当、文不对题、描写粗糙、理性不足等问题。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 心理 健康知识 与案例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心理健康知识与案例分析篇1

 案例介绍 :曹__ ,女,16岁,初二学生。家中还有一个弟弟,身高大约1.60米,身体健康,体态正常,长得比较漂亮,语言表达能力很强,无病史。父母均为农民,没读过多少书,父亲比较严厉,不苟言笑,特重男轻女,对弟弟非常亲非常好,对自己从没用正眼看过,她为此恨父亲,从心里烦父亲,认为父亲是冷血的,认为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她有时想掐死弟弟。父亲特偏爱弟弟,什么事都以弟弟为主,她有失落感,以为弟弟抢了自己的爱,于是开始反感,甚至觉得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只要父亲批评她,她都感到愤愤不平,独自一人伤心落泪。对这一切她敢怒不敢言,一直放在心中,压抑着自己,父母要求她为弟弟做表率,当她出现失误时,父母就会严厉批评,令其改正,以使弟弟引以为戒。所以,曹__ ,在家是个非常懂事听话的孩子。母亲的最大 爱好 就是打 麻将 ,一天到晚忙着做家务,下地干活。一般她都是和奶奶在一起,奶奶特别疼爱她,处处关心,时时照顾她,她对奶奶的感情特别深,觉得自己可以离开妈妈但不能离开奶奶。

 最讨厌父亲,对自己不公平,特冷血,老是偏向弟弟,父亲总是骂?一个臭丫头蛋子,长大了也要嫁人的,养你有什么用。?一进学校就心烦,看什么也不顺眼,天天闹心,想骂人,想打架,主要是因为她去网吧包宿,让最要好的朋友?出卖?了她。昨天就是这样,在自习课上虽然控制了自己没去这样做,但还是跑出去用拳头镦墙后,才使自己情绪平静下来?手现在还肿、还红、还疼呢。他以前和她是一班的,他很关心她,她感冒为她送药,倒水,冷了能为她披衣服。可下遇到男生的关心,就毫不犹豫与他确立了恋爱关系,回家也不敢说,为了保护她,他为她打架;为了吸引她,他为她喝酒,同她去游戏厅包宿。后来他辍学在家中下地务农,她不理他还做不到,说过和他分手,他就哭,造成她心理上的痛苦,晚上睡不好觉,失眠、头痛、头昏,有时还会心慌气短、胸闷胃痛,以为是病,到医院一查,却查不出病。

 案例分析:

 1.特定年龄身心发展的需要:青春期的青少年由于生理的发展,渴求与异性的交往,但由于心理发育不成熟,在与异性交往中难以建立自然、适度的关系,由此,陷入?早恋?。曹__ 缺乏坚强的毅力,自我约束力较差,很可能无法驾驭自己的感情,在所谓?爱的旋涡?里越陷越深,不能自拔。特别她是未谙世事的女孩子,她的依赖性强,渴望得到温暖和爱护。

 2.亲情的需要:父母很少关心她的心理需要,使她受到了一定的冷落。由此,渴望从其他 渠道 获得关爱。

 3.逆反心理在作怪:由于自己企图在短期内扑灭已燃烧的爱情之火,反使解决问题欲速而不达。

 4.被朋友出卖让她不相信任何人,导至行为偏激,有敌对倾向,有攻击性行为。

 5.心理原因:(1)存在认知错误,认为父母重男轻女,看不起自己。(2)情绪方面,受紧张压仰时间太久等情绪的困扰不能自己解决。(3)在行为模式上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面对现实,不知所措,缺乏沟通。

 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父母的偏心,同学的嫌弃,人际关系紧张,学习不适应症,使求助者心理失衡,产生了自卑心理偏差。

 辅导 方法 :

 (1)个别会谈。我经常与曹植进行个别轻松谈心。

 一般从关心她的生活入手,真诚赞美她的优点和长处,我也主动谈自己的经历,以朋友的身份答应她谈话的内容绝对保密,让她放心。这样曹__ 逐渐敞开心扉,主动讲出自己的烦恼,担心家长、老师和同学不理解她,认为她有越轨的行为。因为最好朋友的出卖,现在家长对她要求很严,周末和假期外出玩,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回家稍晚些就会受到父亲的批评。她觉得自己的家和别人的家不一样,没有温暖,她不想回家。宁愿去网吧包宿。我了解了她的内心世界和心里状况后,和她一起认真分析,并找出问题的根源,定出计划,重新认识自己,树立自信,改变自己。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上,并发挥其表演特长,让她在校艺术节上表演宋丹丹的小品,获得一等奖好名次。

 (2)争取家庭积极配合。当我与家长交谈时,首先肯定了曹__ 的优点、特长,使交谈从愉快开始,在谈及曹__ 的一些行为时,避免用?早恋?等名称,启发诱导家长,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要以知心朋友的姿态与孩子沟通,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同时,在尊重,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使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不要让孩子产生孤独寂寞之感。帮助孩子解决青春期的迷惘。家长表示在尊重自尊心的基础上与老师配合,帮助孩子早日走出早恋的误区。避免孩子寻求用酒精来麻醉自己的错误做法。

 后来,家长与我经常保持联系,互相了解曹__ 的表现。

 (3)利用班会进行心理辅导。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的教育,树立远大理想,找好自己的人生坐标。启发曹__ 正确对待认识自己的行为,教育女生要自尊、自重、自爱、自强、自立,男生要懂得尊重女性。让学生知道早恋固然不妥,但一旦发生早恋,也并非做了什么坏事。一个人被人爱和爱别人都有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只是处在青春期的同学由于生理和心理尚不成熟,正处于求学时期,不具备处理恋爱、婚姻的条件。如果一个人真的爱另一个人,就应该努力完善自己,努力使自己成就一番事业,为对方创造各种通向幸福的条件,抓住自己青春期的记忆好、易于接受新事物这一大好时期好好学习,培养创造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打好基础。同时,还教学生如何与异性交往,保持一定的距离,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学会保护自己,学会对自己负责。从而避免进入青春误区。

 (4)利用团活课讨论生命的意义。让学生每天在网上和电视上看有关汶川等地地震的消息,泪水总是为那些哀伤和感人的场面狂流。那些幼小的生命,那些花季的少年,那些美满的家庭在地震的刹那倾刻间消失,那么多骨肉同胞虽在地震中幸免遇难,却从此失去了完整的身躯和美好的家园,那是怎样的伤痛啊!一场意外的天灾,就这样悄悄的降临人间,它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就是:要珍爱生命,要珍爱幸福,不要等到一切都失去时才懂得珍惜。

 心理健康知识与案例分析篇2

 案例介绍 :班主任刘老师向我 报告 说:?女生刘?先后从家里拿了6000多元,给从N城来借读的男生钱?花。这个孩子可能早恋了。?我听了以后,首先了解了学生刘?的一些背景情况。

 案例分析:?,女,13岁,出生在农村,自幼过继给姨父母领养。养父为我市有名气的建筑工程师,平时工作忙,个性粗犷,与养女交流甚少。养母知识素养欠缺,除了无休止的唠叨之外,缺乏与女儿的情感交流,这使刘?对英俊潇洒、气质不凡且来自大城市的男生钱?产生了好感。当校外不良青年无端滋事找钱?麻烦时,刘主动解囊相助,而且一而再,再而三。

 辅导方法:

 情况清楚以后,我几次找刘?谈心。我首先肯定了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与异性接触的心理是正常的、正当的,消除了刘的恐惧、羞涩心理。在刘和盘托出了与钱?的交往过程后,我进一步向她指出:?成熟了的葡萄和柿子是甜的,而且味道鲜美,但是过早摘下的葡萄是酸的,柿子是涩的,虽然你对钱?的这份情意是美好的,但毕竟早了一步。如果你真的珍惜这份纯真友谊的话,请你把这份情意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为了各自的前途,千万不能因年幼无知毁了双方的前程。将来条件成熟了,我这个老朋友会支持你们的。?我又个别找了钱?及其家长,疏导了其心理压力,要求他冷却关系,把精力用到求知上去。同时,及时与公安部门联系,整治了校外环境。

 辅导效果 :半年多来,刘钱两人断绝了过密交往,在思想、学习上均有较大进步。

 心理健康知识与案例分析篇3

 案例介绍 :徐某,男,15岁,走读生,学习成绩中等,智力较好,对数理化特别感兴趣,理科成绩较突出。性格倔强,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和父母、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你越是反对的事情,他就越和你对着干。在家里,一旦父母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使性子,以赖在床上装病不去上课来抵抗父母,弄得父母亲实在无计可施。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也很尖锐。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数学老师因他上课讲话点他名字,从此他专和数学老师作对,上课故意睡觉,不交作业。数学科考试时做得起的题都故意不做,数学成绩常常是交白卷或几分。多次找他谈话,他一句也听不进去,是个家长和老师十分头疼的孩子。 案例分析 :该生的叛逆行为是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 家庭教育 方式不当。徐某的父亲是我校附近厂里的一名职工,工作压力较大,也很繁琐,和孩子的交流很少,遇到问题就会斥责、谩骂孩子;而他的母亲主要关心孩子的营养状况和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思想教育,认为孩子还小,大了就会懂事的。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两人的方式也常常不一致。二是个别老师不懂得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能正确对待他所犯的错误,处理方式不当,使矛盾和冲突日益恶化起来。三是青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

 辅导方法: 1、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首先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徐某的家庭情况和表现,与家长沟通思想,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以便对症下药。

 2、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指导家长阅读一些教育孩子的书籍,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合理对待孩子的需求,不挫伤他的自尊心,尊重他,信任他。抽时间带孩子到大自然去呼吸新鲜空气,为孩子安排有意义的生日庆祝会,设计各种温馨的家庭活动,利用亲情来感化他,慢慢地消除他的对立情绪。

 3、春风化雨,坚持疏导教育:教师要正确对待这类学生,避免直接批评,不要与他发生正面冲突,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他犯错误时,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他的名字,而是在与他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逐渐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

 4、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老师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利用徐某在数理化方面的优势成立一个帮困组,让其担任组长,使他把大部分心思转移到他爱好、感兴趣的事情上。老师的信赖、同学的支持使他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本人的自我调节:指导徐某阅读一些伟人、科学家成功 事迹 的书刊,开阔视野,不断激励自己,使他明白只有胸怀宽广,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把注意力引到学习上,启发、诱导他走出错误的心理误区。

 6、经常、持久地心理辅导:徐某这种顽固的逆反心理不是一、两次说服教育就可消除的,要反复抓,抓反复,平时多留意观察他的情绪变化,经常与他交流、沟通,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解决青春期的烦恼。

 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徐某的逆反心理已逐渐消除,和父母、老师的紧张关系也得到了缓解。学习比以往更认真,上数学课还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作业也能按时交了,数学成绩很快就跃到了90多分。尤其可喜的是,?饭来张口?的他在家也能帮父母分担家务了,变得懂事多了。

关于“关于一例青少年因打架被起诉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心理师】即可获取各种资格考试,往年真题,高分技巧,助力考前冲刺等最新咨询入口,报名入口,报名方式等信息。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更多技能考证知识技巧,开启更广阔的职业发展之路

    分享到:

qrcode_for_gh_04f6adc5f733_430

相关推荐

专科可以考心理咨询师吗?

2024-7-16

心理咨询师要考哪些内容

2024-7-16

郑州一帆心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郑州心理咨询师培训怎么报名条件)

2024-7-16

精准把握24年下半年北京心理咨询师考试时间

2024-7-16

2024年辽宁省心理咨询师考试如何报名

2024-7-16

从事心理咨询需要什么条件?(心理咨询师工作守则)

2024-7-16

2024上半年西藏心理咨询师证书报考费用

2024-7-15

丹东心理咨询师报考条件?(丹东迟雅心理咨询怎么样)

2024-7-15

2024心理咨询师证书如何考取

2024-7-15
真题下载
请正确填写下列信息,以确保能够顺利领取全部资料!
姓名: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