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窗综合>>专栏>>读书月专刊>>正文

聊一座城市的掌故 ——评胡野秋的《深圳传》

微信图片_20200627161752.jpg

疫情期间,居家隔离,人也懒散开来。阅读野秋君的《深圳传》,本想只听掌故,不作书评,却因书中的一篇《不眠的巴登街》,而改变了初衷。因为我也在此街住过,而且也是我在深圳的第一个住处。

颇有摩登意味的巴登街,实质是老市委大院斜对面的一个城中村。由于地处市中心,交通方便,又是农民房,价格实惠;所以此地就成了很多抢滩深圳的人们的第一个落脚地。当然,农民工是主体。我在此居住期间,就常见对面楼的阳台上,一些年轻民工光着膀子,躺在板架上,将脚挂在防护栏杆上以躲避暑热。可就是这么个所在,有好几回有人对我的居住地址,流露过暧昧不明的笑意:哦!巴登街啊。我也是直到今天看了这本《深圳传》才明白,原来这几条不起眼的狭窄街道,就是后来风靡全国的港式发廊、洗脚屋和卡拉OK厅的源头,也是发廊妹这一行业的发源地。

《深圳传》正是以这种不无烟火气的掌故叙事,讲述了这座年轻现代城市的成长传奇。因此,深圳的街巷变迁,以及移民们对风俗风物、饮食语言的参与和构建,就成为了传记中的当然主题。而那些居住在城中村“亲嘴楼”里的打工仔、洗头妹们;那些操着“塑料普通话”,奋斗在八卦岭的创业者们;那些奔走在东门老街的商业奇才们;他们曾是这片土地上的主人,本应该成为该传记中的传主。但在这样一个人人都是过客的“出租之城”,他们原有的栖居之地,很快将在高房价的浪涛中为时尚高档住宅或商业大楼所替代,而徒余一个个地名,成为人们述说深圳掌故的一些现实线索。

掌故叙事当然属于个人叙事,而且是一种具有批评性的文学叙事。然而,当人们试图为一个城市来作传,是不可能抛开宏大叙事的。原因在于他必须为成百上千万人口,所共同见证的巨大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及其变化提供见证与解释。特别是对于一个在四十年内由小渔村而蜕变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深圳而言,这种变化绝对是一个世界性的传奇。目前能够替这一城市传奇的发生提供合理的逻辑解释的,依然来源于宏大叙事。也只有宏大叙事能够为一个城市的变迁,提供政治与经济两方面的阐释力量。所以,《深圳传》自一开始就表现出与其它城市传记不一样叙述方式,那便是复调叙事。

记者出身的胡野秋,在开始自己的民间传奇讲述时,却又不自觉地发挥了一个新闻人的触觉与记忆,将袁庚、任正非和马化腾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政经传奇人物,作为了照耀城市前行的智慧之光,并认为是他们在以非凡的勇气与智慧,一代又一代地引领着这座都市的转型成长。人们还能看到,胡野秋在写到这些在民间话语中所构建起来的传奇人物时,他的崇敬之情也油然而生。他也一反自己不无戏谑式的掌故叙事,而是采用传统正史中的“列传”体来展开叙述,甚至设置专门章节为他们的故事与口号树碑立传。因为在那些老深圳人看来,他们所提出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和“敢为天下先”等口号,既是那一代改革家一辈子都在呐喊的心声,也是深圳这座城市目前正在跳荡的灵魂。而在写到1993年那场关系到深圳经济特区的生死存亡的清水河大爆炸时,胡野秋似乎又在以记者身份回到了事故现场,再一次为我们发回来自现场的通讯报道,并发出了一种自责式的叩问:“深圳的目标是要建成一座多功能、国际性、现代化都市,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规划、管理、观念------”

可能让胡野秋本人也没想到的是,他透过这种复调叙事的孔洞,看到了深圳官方与民间在塑造城市的精神品格上,有着惊人的一致。那便是坚定不移的国际视野和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正是因为他紧紧地扣住了这一城市生长的精神内核,才使得他的历史讲述能够在民间话语与官方话语之间、城市与人的相互关系之间自由转换,而能做到毫无违和感。

其实,正确处理城市与人之间的关系,恰恰是“城市传记”的书写关键。如果重点在城市与事件,势必会让自己的传记再次承担地方志的功能;如果偏重于人物及其掌故,城市传记又有流于文学叙事的可能。所以,一座城市中人们整体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就成为了维系城市与人的中间地带,也是目前新兴的城市传记文学所开辟的一个新的书写领域。叶兆言的《南京传》和叶曙明的《广州传》是如此,胡野秋的《深圳传》也不例外。

因此,《深圳传》与其说是关于这座年轻城市的文学传记,还不如说是一部关于这个城市生长的青春记忆。它的全部目的在于,讲述这座传奇城市如何由农耕文明快速跨越到现代都市文明的浴火重生过程。在胡野秋所书写的深圳人的共同记忆里,既有对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感恩;也有对政经领域领路人的崇拜;更有自身作为亲历者和参与者的骄傲与喜悦。

但我真心认为,一部真正的《深圳传》不应该仅仅是一部感恩之书,或是展示自我骄傲之书;而应该是一部立足于当下、敢于自我反思之书。其实,深圳民间一直存在着一股强大的理性反思力量,为深圳的发展探寻方向,积聚力量。比如,前有震动全国的关于思想道德教育的“蛇口风波”;后有《深圳,谁抛弃了你》一文引发的深圳全城大讨论事件。这些事件的相继发生,正是这座城市敢于反思、勇于自我批判品格的显现。也惟其如此,这座城市才无愧于她观念的伟大和胸怀的伟大。记录并回味这股力量,《深圳传》也才无愧于“城市传记”这种新文体所赋予它的现代审美属性。

汤奇云,文学博士,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与评论。


qrcode_for_gh_04f6adc5f733_430

相关推荐

聊一座城市的掌故 ——评胡野秋的《深圳传》

2020-06-27

青春之河 空阔无边 ——评胡野秋先生《深圳传》

2020-06-24

一座城市的丰富多彩

2020-06-23

代数加性数论专著《数学底层引擎项相邻论和重合法》首发式暨研讨会在深圳举行

2020-06-09

深圳《视野》,情怀天下

20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