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窗综合>>专栏>>龙岗印记40周年>>崛‘企’的力量>>正文

深爱半导体,“老资格”企业如何扛起国产替代大旗 ?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何鑫 毕国学

40年峥嵘岁月,40年风云激荡。深圳40年实现跨越式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的传奇。翻开深圳功率半导体发展史册和产业地图,在其东部有一个出彩的“大咖”,它就是深爱半导体。

含着“金汤匙”出生,却因为经营不善差点关厂;一群老技术骨干带着青年大学生在这里造出深圳第一块功率半导体芯片;“老资历”功率半导体企业如何扛起国产替代大旗?

本期《崛“企”的力量》主角——深爱半导体的故事不但充满传奇色彩,更带有几分神秘。

“有‘驭电者’之称的功率半导体行业处在朝阳阶段,可以看成是10年前的手机产业链,将会在政策和科技周期共振下走向巨大成长。”在深爱半导体董事长厉策眼中,深爱半导体挂牌新三板后,不断强化拓展自身优势,正以澎湃动力叩开全球“智造”大门,给世界一颗跃动的“龙岗芯”。

深圳功率半导体器件领域“先驱”

上世纪八十年代,深圳“内联外引”大潮涌动,各行各业迈开奋起直追的步伐。1988年,深圳赛格集团与一家外资企业合资成立深爱半导体,正式“落子”功率器件这一电子行业重点板块。

经过前期筹备,成立之初的深爱半导体同时引进了前端线(功率晶体管芯片生产线)和后端线(功率晶体管封装生产线),并开始为当时风靡全球的摩托罗拉等手机品牌做封装代工。

“1992年至1996年,走单一封装代工之路的深爱半导体缺乏核心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大打折扣,企业盈利能力日渐式微。1996年左右,年销售额2000万元却亏损300万元。”厉策回忆说。前端线没有发挥作用,技术没有做起来,“捧着金饭碗讨饭吃”。

1996年,赛格集团派遣曹明禄履新深爱半导体总经理,深爱半导体命运转折由此发端。

“曹明禄到任后马上计划要重启‘含金量’高的前端线,但此时的前端线已经搁置了4年之久,很多设备都生锈了,这对于讲究精密性的功率半导体行业来说是一个打击。”厉策告诉记者。当时,曹明禄邀了请许多同行专家来厂“把脉”,很多人看过设备后都断言这条线调不起来了,等于给深爱功率半导体“判了死刑”。

较真的曹明禄始终不放弃,组建了“老技术骨干+青年大学生”技术突击队,并举债300万元,正式重启前端线。彼此,刚大学毕业厉策,正是这个技术突击队的一员,以前端线工艺工程师身份亲身参与、见证了这一历史进程。

打扫厂房、清理设备、调试工艺…… 在曹明禄带领和全力支持下,前端线成功重启,并在1997年底恢复了4英寸功率晶体管芯片小批量生产能力。深圳第一块功率半导体芯片,在深爱半导体诞生。

1998年,深爱半导体抓住节能灯发展机遇,在行业内率先发力抢占市场,月产量迅速恢复3000片至4000片,成功扭亏为盈。1999年,月产量达8000片,该条前端线已满负荷运转。迄今,深爱已成为国内节能灯和电子镇流器领域最大供应商。

2000年至2003年,在时任前端线工艺主管厉策的推动下,整条前端线技改升级。2005年至2006年,深爱半导体产能一举扩充到80000片,跻身全国功率半导体行业前三强。

“如果说1988年深爱半导体成立是第一次创业,那么我们将1996年重启前端线看做第二次创业,在曹明禄等老一辈‘深爱半导体人’带领下,我们从无到有,继往开来。”厉策说。

创“芯”突破驶入核心赛道

2002年,深爱半导体在龙岗宝龙启动5寸功率集成电路生产线建设项目,一个占地10万平方米现代化工厂拔地而起,由此深爱半导体步入发展新阶段。

2002年平整土地,2003年启动建设,2004年开工生产,短短3年时间,深爱半导体就迅速完成了产区、产线的扩张。2007年至2008年,深爱半导体市场销售额突破5亿元,迎来高光时刻。当时,深爱半导体在国内节能灯市场占有率达到40%。“全球每三只节能灯就有一只使用深爱的功率器件。”

时至今日,该公司5英寸双极功率晶体管及肖特基芯片生产线,具备8万片/月;5英寸M0S芯片生产线,具备产能5万片/月;6英寸(0.35m)生产线,具备4万片/月;大功率晶体管及IC封装生产线,具备8000万只/月的产能。年销售TO-92、TO-126、TO-220、SOP、DIP等封装形式的各类功率半导体器件12亿只。

有“驭电者”之称的功率半导体,是电子装置中电能转换与电路控制的核心,是高铁、汽车、光伏、电网输电、家用电器等应用的上游核心零部件。

“深爱半导体已掌握LED驱动电路、DMOS产品、功率双极晶体管、功率二极管等核心技术,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公司发展驶入核心赛道。”据厉策介绍,哪怕是在发展最困难时期,公司依然坚持把每年营收的5%投入到创新研发。由深爱技术中心主导实施的部级和市级研究开发项目3项,其中工信部“高压大电流MOSFET器件研发项目”,2014年4月完成验收;深圳市发改委“高压大电流IGBT工艺制造研发及产业化”项目,2015年7月完成验收;深圳市科创委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新型逆导型IGBT开发和关键技术攻关”项目,2015年10月完成验收。近年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展开超级结器件、TRENCH结构器件、GaN和SiC等宽禁带器件等新结构、新材料器件的研究工作。深爱半导体股份公司获得专利8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43项。

“在研发‘加持’下,从刚开始的一两个主流产品,到现在的六七个拳头产品,深爱半导体产品体系不断丰富,市场战略布局日臻完善,是深圳唯一一家具有前、后工序生产线的功率半导体器件IDM企业,主导产品如双极功率晶体管、功率MOSSFET、LED驱动IC等在业内享有较高声誉并已批量进入国际市场。”厉策表示。受疫情影响,今年海外市场订单有一些缩减,但2020年预计销售额4亿元,与去年持平。

推动半导体产业国产替代

功率半导体产品形态多样,其下游应用范围包括汽车、通信、轨道交通、新能源、家电、消费电子等众多领域。然而在这个涉及民生的重要领域,国产半导体器件与西方发达国家技术水平还存在代际差距,国内市场高端功率半导体约90%依赖进口。

“功率半导体产业链是本土半导体部分相对最成熟环节之一,设计、制造、封测、应用等发展积累丰富。”厉策表示,我国半导体封装产业链目前已经较为接近国际一流水平,同时拥有全球最大下游应用市场,国内企业具备充分的追赶条件。特别是眼下中美贸易摩擦,让许多以前使用进口功率器件的企业,回过头来寻找国内供应商合作,这对国产功率半导体而言是一个机遇。我们应该不断升级技术、扎实产品品质,推动半导体产业国产替代。

“国内功率半导体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高端功率半导体约90%进口替代就是我们的目标。”厉策坦言。

据了解,深爱半导体一方面练好内功,逐步释放在半导体制造行业厚积的研发优势,提升产品质量和稳定性,较低失效率。目前,深爱半导体器件失效率仅有万分之几;另一方面积极引入外部资源,正与多个外部技术团队就引进国际一流技术和第三代半导体展开合作洽谈。

在谈到未来发展时,厉策信心十足。他表示,未来5年,深爱半导体发展空间巨大,前期积累的研发技术将迎来集中收获期,将冲击高端功率半导体市场,业绩将实现翻番,真正实现公司的价值。可以畅想,已成功挂牌新三板的深爱半导体,如果成功转板,就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这个支点,撬动资金建设新产线、引入新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

40年如白驹过隙。深爱半导体跟随深圳经济特区步伐,一路大胆探索、一路改革创新、一路快速发展。可以预见,随着5G时代到来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功率半导体器件行业空间将无限放大,深爱半导体登高望远天地阔,乘风破浪奔向宽广的大海。

读创编辑欧阳莹


qrcode_for_gh_04f6adc5f733_430

相关推荐

航嘉:“基业长青,受尊敬企业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2020-10-14

中兴新地:“精耕通讯设备制造,争当细分领域的领跑者”

2020-10-14

康风环境, 龙岗父子创业给小汽车“戴上”消毒“口罩”

2020-10-15

汇春科技,别样“春色”,别样美

2020-10-15

池航科技:往日如梦,岁月如歌

20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