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营养师死亡原因
网上有关“58岁营养师死亡原因”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营养干预的现状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 养生 ,特别是老年人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选择吃素食。以为不吃大鱼大肉就算是告别疾病,走向 健康 ,这种认知是错误的。为了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人们天需要摄入各种维生素,和各类蛋白质。
由于蛋白质是由氨基酸合成的,那人体需要各种种类的氨基酸,虽然说有些素菜可以补充蛋白质,但是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单一,供人体使用的蛋白质单一,不够人体正常消耗。
因此需要从不同的食材上面,补充各类蛋白质,才够用,那就不能单单只吃素。例如,鸡,鸭,鱼,牛,羊等氨基酸种类不尽相同,都含有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反过来说,老人天天吃素是不能 养生 的,反而会有很多的风险。
增加心血管病的风险
胆固醇在人体有很多作用,它可以合成细胞膜,还可以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但是长期吃素,人体内的胆固醇含量降低,形成低胆固醇血症,导致血管变薄变脆,失去弹性。血管容易破裂的现象,导致脑中风脑溢血的可能性增加。老年的妇女体内缺少胆固醇含,血管负担加重,患冠心病的几率增加,并且增加死亡率。食用动物内脏,豆类食物可以增加胆固醇,老年人可以适当摄入。
饮食不平衡,增加抑郁症的风险
因为长期食用素食,致使饮食不均衡,让身体会缺乏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和各种的蛋白质。人体长时间缺乏维生素B12,会对大脑造成影响,最终导致抑郁。而且维生素B12存在于,肉类,海鲜类,奶制品类。
长期吃素会导致人体维生素B12匮乏,研究表明长期吃素的人,比饮食正常的人更容易得,抑郁症。因此老年更应该荤素都粘,饮食均衡,食用一定量的肉质品,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反而会让身体更加 健康 。
增加肿瘤发病率
长期吃素的人,比一般人容易发生基因突变。这并且会导致身体出现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这种基因突变会促进人体,对素食中脂肪酸的吸收。使饱和的脂肪酸被转化成不饱和的脂肪酸,导致垃圾毒素更容易附血管壁上,这种致癌危害是常人的四倍。
在我国也有案例证实,2024年9月29日,钱江晚报上就曾发表过这样一篇文章“长期吃素的老夫妻,缘何患上胃肿瘤”。里面提到两夫妻就是为了 养生 ,从退休后开始的极端的素食主义。也就是这样的生活习惯导致两夫妻患上胃肿瘤,特别是癌症患者更要补充大量的蛋白质。
骨质疏松
胆固醇有合成激素的作用,长期吃素导致胆固醇降低,合成人体所用的激素减少。特别是男性的雄性激素因胆固醇降低而减少,对女性也是一样的,胆固醇降低,合成雌性激素减少。
同样的对钙的吸收也相应的减少,致使骨密度降低,最后导致骨质疏松。因为长期食素,身体摄入蛋白质含量减少,人体肌肉含量下降,人体气血跟着下降,脏腑功能也会随之减弱。
很多老年人,担心自己得三高,冠心病,脂肪肝等等。或者是已经得了这些疾病的人,在去就医的时候,医生会嘱咐,注意饮食清淡,少吃肉,多吃蔬菜水果。
所以有不少老年人为了 健康 ,只吃素食不占一点荤腥。但是医生这样说并不是只让进食素食,而不让吃肉食。为了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所以老年人更需要补充蛋白质。
老年人应该如何吃才能保持 健康 呢?在饮食上根据身体的情况不同,补充不同的维生素和蛋白质,但是一定要营养均衡,蔬菜水果,牛奶,豆类,各种肉类,以及海鲜等,可以根据自己身体情况进行安排合理的膳食。
营养干预的现状石汉平,医学博士,外科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美国外科学院院士(FACS)、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世纪坛医院胃肠外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肿瘤系系主任。
创立我国肿瘤营养学科,提出肿瘤营养疗法、肿瘤代谢调节治疗、营养不良三级诊断、营养不良四维度分析、营养不良五阶梯治疗、H-C-H 分级营养治疗、整体营养疗法。
现任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营养学会医用食品与营养支持分会副主任委员,并担任 Journal of Nutritional Oncology 等杂志的主编及编委。发表论文293篇,编写专著42部,其中主编17部。专利29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获全国“荣耀医者”公益评选活动“专科精英奖”。
各位好,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来到这样一个讲台,来讲一下关于我对营养的认识问题。
我是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世纪坛医院的胃肠外科医生,同时也兼管临床营养科。我报告的题目是:“还营养为一线治疗。”
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用这个题目?我希望后面的讲座,能够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什么是营养不良。
第一个大家都知道,是聂卫平先生患病前后的照片对比。
第二个是乔布斯,也是肿瘤患者患病前后的对比。
第三个是我们自己的一个病人。
通过这三个,已经对营养不良做了非常好的诠释,照片告诉了我们什么是营养不良。
那么营养不良的发病情况怎么样?大家可能都以为,现在我们整个人类如此的繁荣、如此的发展,营养不良应该是销声匿迹了。
是这样吗?我们来看这个大数据。第一个是 WHO 组织2006年的数据,它说当年全世界死亡是6300万人,其中有3600万人是死于营养不良相关性的疾病。
其实营养不良相关性死亡占整个全因死亡的58%,这是非常大的一个数字,一半以上都死于营养不良相关。
第二个数据是世界粮农组织2007年的报告,它表明当年全世界有9.3亿人营养不足,比原来不但没有减少,还增加了8000万。
第三个数据还是 WHO 组织2024年的报告,说当年全世界儿童死亡最主要原因是营养不良,占整个死亡原因的45%。
第四个数据,这是美国2024年的数据。大家知道,美国是当前最发达的国家,那么它的报告有4800万人营养不足,其中1600万儿童,占美国总人口的13%。
基于上述数据,WHO 组织指出营养不良,无论过去、现在还是今后,仍然是整个人类最大的健康威胁和第一死亡原因。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营养不良的危害。
那么,营养不良究竟有什么危害?
大家很多是临床医生,第一个危害我们可以想到,它缩短了病人的生存时间,增加了住院费用,增加了死亡率,这是医院、医生关心的问题。
那么经济学家可能就关心它增加了医疗费用,增加了整个医院的花费。那么花费增加到什么程度呢?我们还来看几个数据:
英国每年因为营养不良的花费是73亿英镑,占整个医疗费用的10%。
荷兰,每个营养不良的病人,每年额外花费10000欧元,这是和没有营养不良的相比。
再一个2024年,整个欧洲营养不良的直接医疗花费达310亿欧元。
基于上述临床的、经济学的、社会的考虑,营养不良它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加重要的它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营养不良的防治。
那么,营养治疗究竟有什么作用?我们也来看数据,用数据说话。
第一个从临床上讲,营养治疗显著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那么反过来说,提高了病人的生存率。
第二个从费用上面讲,我们现在政府和各个部门都非常关心医保的费用问题。怎么控制医保的总费用,营养治疗是省钱还是花钱?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都是争议。
首先,我们看看正常人群中的老年社区人群。荷兰的一个报告发现在整个荷兰老年社区人群里面分为两组,一组是进行口服营养补充的,另外一组是没有任何口服营养补充。
两者相比,扣除了购买口服营养补充的花费之后,口服营养补充这一组人群的整个医疗费用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18.9%。
所以从正常人群中老年人群这个角度上验证了营养治疗是省钱的。
那么,住院患者是省钱还是多花钱呢?我们看看美国的菲利普顿的研究,这是目前为止,世界最大的一个研究,有4000万个住院患者参与。
该研究发现在临床住院期间,有口服营养补充和没有营养口服补充的患者相比,两者的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都一样的情况下,发现口服营养补充这一组住院患者的整个住院医疗费用,比没有口服营养补充的这组患者减少了21.6%。
所以基于上述两个数据,一个是社区老人,一个是住院患者,我们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营养治疗不但没有浪费钱,没有增加医疗费用,反而极大地节约了医疗费用。节约了多少?医疗费用减少了将近20%。
所以我们以后的医疗改革,不应该把营养制剂和营养治疗砍掉,恰恰相反,是应该通过增加营养治疗,来节省医疗费用。
我想这个研究,可以为我们国家的医疗改革提供一个参考方向。
再来看看国内、外现状对比。
美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营养治疗是治愈慢性病的最终解决方案。而且2000年加拿大也提出,营养是一线治疗,并且将之列为加拿大的国策。
那么很遗憾,在我们国家的今天,我们的营养治疗、营养诊断,至今没有被纳入医疗收费系统。而且我们的营养制剂,常常是被列为改革对象,都认为它是辅助用药,从而把它删掉。
我们再来看肿瘤在我们国家的现状。
从上面的图能清楚看到我们国家总人口占全世界的18.8%,但是我们国家的肿瘤患者占了全世界的21.6%,超过了1/5。
那我们的肿瘤死亡人数呢?占全世界全部肿瘤死亡人数的26.8%,超过了1/4。这说明什么?高发病、低生存,这是我们国家肿瘤患者的现状。
那么生存率低到什么程度?上边这个数据表达的非常清楚。我国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是30.9%,加拿大82.5%,美国66.9%,可以看出我们国家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即能活到、活过5年的人,不到他们的一半。
那么大家很容易会问,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癌症普查的问题,也有早期诊断的问题,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有一个重要问题,是跟我们营养相关的。
我们看这个数据:美国有78%的住院肿瘤患者得到了有效的营养治疗,而我们国家这个数据只有29%,也就是说在我国有71%的患者在住院期间没有得到应有的营养治疗,那么在得到营养治疗的29%患者里面,其中有一半以上的营养治疗是不规范的。
所以说轻视营养治疗,是我们国家肿瘤患者整体五年生存率下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我曾经做了一个预测,如果我们中国的肿瘤患者在住院期间能够得到有效的营养治疗,至少可以将我们国家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至少提高五个百分点以上,所以我们要加大努力。
我们该怎么办?
一,要做好科学普及。
比如说,今天这个“肠·道”讲座就非常重要,真正抓住了我们国家的痛点。
那么为什么要重视科学普及?我讲一个数据。大家知道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病原因很多,第一类原因是肿瘤本身的高代谢消耗,第二类是肿瘤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没有得到及时处理,或者处理得不好。
以上原因国内、外都存在,但是我们国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我们国家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营养认知的误区。所以破除营养误区,对肿瘤患者是至关重要的,科学普及的意义就在于此。
那么科学普及,首先要更新观念,认识到营养是治疗,它不是支持、更不是辅助。
其次要纠正很多的错误的观念。一个是忌口,再一个,为了饿死肿瘤选择偏饮偏食。没有任何研究证明说营养治疗促进了肿瘤生长,相反,营养治疗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生长,营养不良反而会使肿瘤患者活得更短、活得更差。
最后,科普的一个作用要直面热点问题,应该有一个统一的官方声音,打个比方说前段时间有人说红肉致癌,还有媒体说牛奶致癌。
对于这些问题,一定要有一个科学的,统一的声音。不能说A专家说致癌,B专家说不致癌,C专家说不知道,D专家说可能吧,你自己看着办。对这些问题应该有一个官方的、明确的态度,告诉我们广大的民众。
二,要加强学科建设。
这个是对我们专业人士来讲的。
第一,要统一名词。我们国家很有趣,营养名词不停在变:我们叫体重叫了多少代人,现在冒出来个体质量;我们叫体质指数,叫了多少年,现在叫体重指数和体质量指数;我们叫白蛋白叫了多少代,现在冒出来一个清蛋白。
就像我们这个人一样的,昨天叫一个名字、今天叫一个名字、明天叫一个名字、后天又换个名字,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了。所以要统一名词,应该有一个非常规范的名词,不能经常老变。
第二,重视基础数据的收集。收集人的握力、步数、围度、人体成分分析等数据,很遗憾都没有我们国家自己的数据,都是西方人的数据。但是西方人体跟我们中国人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数据。
我们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会今后三年在我这一届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来调查我们中国人的营养基础数据,用以诊断我们自己的营养不良,不能说拿着其他国家人的标准来套我们的疾病,这样是不对的。
第三,规范治疗行为。规范治疗行为很重要的是分级诊断、阶梯治疗。
大家知道现在讲营养筛查、营养评估,各位都非常熟悉,但是千万不要忘了第三步——综合评价。
我们在营养筛查时发现了风险,在营养评估时发现了营养不良,但是营养不良给机体带来什么,造成什么危害,我们不知道。所以需要第三步——综合评价,也叫三级诊断。
营养筛查是一级诊断,营养评估是二级诊断,综合评价是三级诊断,这是诊断问题。
关于治疗问题,在临床实施营养治疗,一定要遵循阶梯治疗的原则。大家知道抗生素有阶梯,镇痛药物有阶梯,营养治疗同样应该遵循阶梯治疗。
我们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提出了五阶梯治疗法:
第一阶梯是营养教育,营养教育是非常有效并且省钱的方法;
第二阶梯是口服营养补充;
第三阶梯是全肠的营养;
第四阶梯是肠内营养+补充性肠外营养或部分肠外营养;
第五阶梯是全肠外营养。
这个阶梯原则,已经被写入了我们国家2030营养计划里。
第四,简化目前临床营养评价的方法。打个比方说评价食欲,原来是没有办法评价的,有的人说好、有的人说不好,不好多少、好的多少,都不知道。
我们学会发明了一个数值:0代表完全没有食欲,10代表食欲最好,让病人自己在里面画勾。然后还要评价你的摄食量、你的饱感,0代表完全饥饿,10代表非常的饱,也让病人打勾。
还有一个评价调查摄食变化情况,这个特别重要,便于未来评价患者吃饭是多了还是少了。
我们学会设计了一个表格,把复杂的问题,模糊的问题,变成一个简单化的处理,变成量化的东西来处理,通过这样,能够比较好地解决临床中的应用问题。
三,是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从两个方面,一个是学校的教育,一个是继续教育。
关于学校的教育,目前临床营养工作人员来源于两个方向,一个是公共卫生学院或者是食品学院毕业,另一个是医学院毕业。
公共卫生学院与食品专业培养的都是营养师,这些人没有执照,不能开出处方。医学院毕业的叫营养医生,是有医生执照的,是可以开处方的。
我们国家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学校在培养临床营养医生。美国已经把临床营养医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设置出来了,所以这个值得我们学习。
学校教育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在所有的医学院校里面,要常规开设临床营养课,把临床营养作为一个必修课来选择。
现在好多学校把它作为一个选修课,甚至有些根本就没有开这个课,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遗憾的事情。
关于继续教育,它应该是多形式、多维度的,应该有规范的教材,同时应该考核,这方面我们国家这几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四,是医疗管理方面。
医疗管理,首先要充分认识营养的治疗作用,从国家层面上要认识到营养是治疗,它跟手术、放疗、化疗是一样的,是另外一个疗法,而且它是基础治疗方法。所有的治疗都离不开营养治疗,对它的认识要明确。
第一个,认识到它是独立的治疗方法,它是基础治疗方法,是治疗的基石。
第二个,要将营养的诊断和治疗行为纳入医院的收费系统,最好是有医保来覆盖。
第三个,要推动“无饿医院”的建设,什么叫“无饿”,就是消灭医院的营养不良。
大家知道,住院患者或轻或重,或多或少地都存在摄入不足的问题,都存在营养不良,或者说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
那么通过“无饿医院”的建设,让患者得到很好的治疗,从而减少疾病的并发症,提高治疗的效果,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节约医疗费用,这就是无饿医院的建设宗旨。
还有一个,要推动规范化病房的建设,推动或者说鼓励有条件的医院为临床营养科设立病房。我们世纪坛医院,是全国第三家有营养科病房的医院。
最后一个,要降低特医食品或者肠内营养剂的准入门槛,要纳入医院的收费系统,由医院来收费。
五,是商业方面。
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回避这个问题,没有商业,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所有的产品、药物,都是企业家或者科学家开发出来,由企业家转化为产品做出来的。
在营养上面一样,希望企业家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为临床服务,再一个要拓展它的销售渠道,还有要鼓励企业家一起参加到推动营养的宣传里面来。
所以说,我认为我们要通过上面的五个方面来做好我们国家的营养工作。
最后做一个小结。
我们现在呼吁要从时间、空间、内涵、外延四个维度,来拓展我们现有的营养治疗体系。
第一个从时间方面,我们传统营养治疗只关注住院期间,家居期间、疗养期间呢?没有人关心这个问题。所以我们现在提倡,建立3H 终身营养治疗概念,这个营养治疗要覆盖医院,出院后以及疗养期间。
第二个从空间方面,我们呼吁建立一个 H-C-H 的模式。什么叫 HCH?医院、社区、家庭,这个分级医疗体制。而且营养治疗的重点,应该放在社区。家庭里面,也应该参与到营养治疗里面去,而不是专门将营养治疗的重点放在医院里面。
第三个从内涵方面,传统的营养治疗只关注人的生理变化,你的体重是否增加,你的白蛋白是否增高,这个远远不够。因为营养不良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生理的,还有心理和行为的,所以营养治疗的效果评价也应该包括生理、心理和行为,从而建立一个 PPSS。
什么是 PPSS?第一个生理、第二个心理、第三个社会、第四个理性,是一种全人营养治疗概念。
最后一个就是外延方面,我们传统营养治疗只关注疾病的治疗,我们现在呼吁,营养治疗应该向疾病的三级预防进行拓展。
一级预防——疾病的预防;二级预防——疾病的治疗;三级预防——疾病的康复。
就是营养治疗要全程进入到疾病预防、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里面去,从而建立一个整体营养治疗的概念。
最后我再次呼吁,要改变落后的观念,还营养为一线治疗。
谢谢各位!
《柳叶刀》研究:脂肪吃太少容易影响寿命?营养师告诉你怎么回事我国的营养干预离国际要求差很远
营养教育和营养干预正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话题,也是这次世界卫生组织健康调查的主要目的。
目前,我国主要发病死亡是高血压、冠心病和肿瘤等非传染性慢性病,这些病的生成都与营养状况密切相关。有关专家说,实施营养教育和干预,不仅能预防青少年患上慢性病,还能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和智力水平,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昌盛,是一个意义极为重大的项目。
在我国,营养干预虽然近年来得到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的不断重视,但是离国际上要求的标准还有很大差别。
省儿保的儿科营养专家傅君芬说,对于青少年和成人的营养和体质,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就比如成人的身高和体重标准,还是国家1995年做过的调查后得出的标准曲线,这个标准2024后仍然继续沿用,而这2024国人的身体素质包括身高和体重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体质指数的曲线则一直没有。
营养教育极其欠缺
最近许多名人的过劳死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专家指出,其实,这就与这些名人不懂营养知识,忽视体检有关。我省一所著名大学最近有位40出头的博导被查出来肝癌,原因就是平时忽视了营养,忽视了健康。
目前我省的大多数中小学都没有开设营养课程,学生们仅有的营养知识有些还不正确。比如,很多家长都喜欢在早上空腹给孩子喝牛奶,他们不知道,这样的喝法孩子吸收率不到一半。
国家也没有给营养教育以足够的重视,在西欧发达国家,学校都开设了营养课,学生对营养知识的掌握程度都达到了90%以上。
省营养学会秘书长华金中说,现在我们国家营养盲的比例要远远高于文盲的比例。学校学习阶段是青少年长知识、长身体的重要时期。营养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青少年的体能与智能发育。针对青少年及成年人营养不均衡的状况,应尽快普及公共营养教育及营养干预。
他说,除了临床营养,目前急需加强公共营养领域的工作。即通过在社区、学校加强营养知识普及、营养教育、营养干预,转变全社会的营养观念,纠正膳食搭配失衡,让大家既吃得好,又吃得科学。而当前,公共营养师的极度缺乏是一大难题。
全省只有200多名营养师
据了解,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营养教育缺乏的情况普遍存在,专业营养师主要集中在医疗机构和开设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
我省目前有资格证书的营养师只有200多名,大多数都在医学院或者大型医院的营养科里,而且主要是向住院病人提供营养咨询和指导,即临床营养。而人群更为广泛的公共营养领域确少人关注。
省营养学会秘书长华金中说,每年医学院营养系毕业的学生有四分之一出国搞营养研究,因为国内缺乏研究的土壤,四分之一在大医院的营养科,四分之一转为医生,四分之一做医药代表,因为,在公关营养领域,根本觅不到营养师的踪影,更别提学校了。
而西方发达国家有营养立法,将国民的营养教育和咨询纳入政府的工作范畴。在日本,营养师和全国人口的比例达到1∶300。营养师广泛分布在医院、学校、食堂、宾馆、食品加工业和政府部门等,为全国民众及时提供营养指导。按这个比例,我省的营养师的配备应该在十万人左右。200人对100000人,这个差距有点大。
营养专家来设计食谱 老师监督学生用餐
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粮农组织确定在我省实施“以营养教育为重点的学校健康促进”国际合作项目,营养干预正式进入我省几所中小学。
5年来,我们目前共有70多所学校成为“健康促进”的试点学校,营养干预的范围越来越广。
营养干预在这些学校开展,首先是调查摸底学生营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如果膳食结构不合理,就调整食谱,膳食制度不合理,就修改制度,营养习惯不科学,就改正习惯,如果是营养素缺乏,就正确指导,添加营养补充剂,调整食谱,除此以外,定期宣教,定期讲座,把营养观念深入学生心中,化为主动的行动。
比如营养制度实施得较为规范的杭州崇文试验学校,就把营养计划列入了学校的制度,把营养午餐列入了膳食结构,专门邀请了营养专家来设计食谱,培训厨师,同时每天午餐时都由老师监督学生用餐,没有特殊情况学生都要吃完午餐,充分保证了学生营养的摄入。一年下来,学生的体质情况有了很大的好转,学习也轻松了很多。
不仅如此,营养干预在学生营养知识的普及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知晓率普遍提高了20%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反映学生体质的机能合格率、体育合格率等指标也呈上升趋势,使某些常见病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健康促进学校的项目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不要轻易相信营养师给你的任何建议很多减肥的人群,都把脂肪看作是洪水猛兽,一旦脂肪摄入超标,毫无疑问会增加肥胖的发生概率。因此,很多人都在有意识无意识的控制热量。
可为什么有的人说吃脂肪过少,也容易影响寿命呢?甚至有增加死亡率的危险。这种说法主要和《柳叶刀》发布的一个研究有关,在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布的一项前瞻性研究,脂肪摄入最多的人群死亡率,要比脂肪摄入较少的人低23%左右。
难道脂肪吃得多比脂肪吃得少还要 健康 吗?
在这点上大家不要理解错了,脂肪不全是有害的,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饱和脂肪还有一种是不饱和脂肪。它在人体中充当的责任是给机体功能,要知道在膳食总量中有20~30%都是脂肪供给。
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的吸收,它们需要溶解在脂肪里。并且,不饱和脂肪酸是机体内的好脂肪,可以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利。
主要的膳食来源有花生、瓜子、腰果、开心果等,根据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每天每人摄入25~30g的坚果,首选原味坚果,就能满足机体需求了。
而需要大家远离的则是饱和脂肪酸,虽然美国和我国居民膳食指南,都已经取消了对胆固醇的限定,但针对饱和脂肪,据《美国居民膳食指南》允许成年人摄入的量,是每天不得超过总热量的10%。
在日常食物中,大家要注意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猪油、人造黄油、人造奶油,以及很多家庭主妇在做馅料时都会放的肥肉。长期大量摄入会增加人体罹患高血压、高血脂、二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跟大家说的是食用油。现代市面上销售的食用油有很多种,如猪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玉米油等等,需要大量远离的是富含饱和脂肪酸的动物油,之所以有浓郁的香味,离不开的便是大量饱和脂肪。
而剩下的植物油,也不适合人们多吃,每天的量要控制在25~30g的范围内,差不多是4~5个啤酒瓶盖填满的样子。
在肉类上,大家可以舍弃肥肉,多选择鱼肉,尤其是深海鱼中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包括DHA、EPA,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利。
前言
当你往营养学这个层面上越来越深入时,你会发现一件事,就是,往往同一件事,你会得到两种甚至三种不同的看法。
而且这些看法,都是“专家”们通过“科学”实验做出来,并发表在各类期刊文献上,作为一种科学性的指导,告诉大家,吃什么好吃什么不好。
去年去深圳参加营养峰会,有一个成都某某大学的大学老师,他在台上就说,往往你会发现同样一种食物在营养学上会有很多种说法,但是,这些说法都是没有错的,因为无论你站在谁的角度上去看,他们都说的没有错。
但是对于国民来说,这些不同的意见,对于指导和传递信息的营养师来说,是很为难的,一个东西到底好不好,我们变得会越来越不知道真相是什么。
所以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健康的,一些相悖的东西。
牛奶致癌还是不致癌?
致癌: 科学家研究说,牛奶对于提高人体胰岛素样因子(IGF-1)有关,而IGF-1可以促进组织生长,增生,增加患癌风险。
同时,牛奶中还检测出含有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它们都可以刺激多种肿瘤的生长。
前不久我去听过一个美国博士的素食公益讲座,人家可以说很权威啦,在前线算是研究一线第一手资料啊,他就用现在人们最喜欢的大数据来说,肉蛋奶这些动物性食品,你吃它患癌的几率会比吃素的人高出很多。
而且长期喝牛奶还会导致钙质流失速度更快,让人更容易骨质疏松。
不致癌: 那也有外国科学家不服啊,美国纽约州康奈尔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说,牛奶中含有CLA脂肪酸,这种脂肪酸可以清理氧化产物,降低人体细胞突变率,进而减少人致癌的几率。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授也发现,牛奶的乳清酸可以降低人体胆固醇。
以及还有牛奶中的钙质比蔬菜中的钙质更容易吸收,含量高,是补钙的良好来源。
这种关于牛奶好还是不好的战争,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经开始打了,每隔几十年,就有一群人通过新的数据开始互相喷。
当然这其中大家喝死了多少人,我们是无法知道的,毕竟大部分科学家在乎的是这个东西到底对不对,而不是别人听了我的话,最后有没有死。
吸烟致癌还是戒烟致癌
正: 科学家研究了1369807个研究对象和2395个自杀死亡事件,结果显示,吸烟显著增加自杀死亡风险。而戒烟自杀和不戒烟自杀的危险度为1.28和1.81,就是不戒烟自杀的人更多一点。
每天吸烟增加10支,自杀死亡风险增加24%。包括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各种肿瘤,只要你戒烟了,总死亡危险性下降了74%。
反: 但CODP(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反而高于继续吸烟者。
并且,在吸烟的同时,可以刺激人体褐色脂肪消耗掉身体多余的脂肪,可以让人变瘦。
实验调查中显示,戒烟会让你更胖,第1年会增加4-5KG的体重,而体重过高也会让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比如我哥原来胖到令人发指的时候,他那段时间就开始疯狂抽烟,抽到瘦了二十多斤,恢复了青春美貌。
而其实抽烟这件事本身,到底是否有害,我觉得很有可能有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抽烟可以缓解焦虑压力,会让人的大脑产生内咖肽,让人愉悦。
从本质上说,需要烟的人,内心都是不快乐的,所以他们需要这样的东西来缓解,那么烟最终也只能暂时让人得到解放,那么剩下的几十个小时,仍然是人本身去面对固有的问题,所以,最后死掉的人,也很难说完全是因为烟本身造成的影响。
到底要人怎么活?
我随便举例讲了一下,现在这个世界是很疯狂的情况,大家都很容易相信权威,但是哪怕是权威也并不一定等于真理。
尤其在人类现在这种发展水平,也就才知道宇宙的4%,剩下的96%都是暗物质=不知道是什么鬼。
人类的能力和科研水平就摆在那里,不断提升的一个阶段,现在的解药往往是三十年后的毒药,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比如以前医学界刚刚研究出抗生素的时候,大家都说抗生素好,都觉得大家有救了,结果抗生素被滥用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其耐药性,不良反应,副作用,毒害了不知道多少人多少代,造成多少环境问题,现在都在呼吁不要滥用抗生素。
国外都开始喊停了很多年了,可是在国内抗生素用量占门诊处方用药量的24%、 占住院患者用药量的40%, 是药费开销最大的一类临床用药。
身边的人出点什么破毛病就往医院跑,打吊瓶吃药,以为这样就会好。
那到底这些东西好不好?
我先说一件事,一般科学家做实验都会有一个双盲实验,就是比如测试一个食物或者药物有效性,一组是安慰剂给个vc,vb什么的测试,一组是真的测试,但是在安慰剂测试这里头还有一个现象,就是20%的人都会变好。
人的这种自我暗示就有这种强大的疗愈机制,让你自己就可以疗愈自己。
我们现在都知道心理暗示是很强大,有一个催眠实验是说,如果暗示一个人他接触的东西是冰水,那么你用火去烫他,他都不会受伤,还会觉得凉凉的。
那么你每天看到这样“吸烟会死”的暗示,我觉得抽烟的人不死也死啦。
海森堡测不准原理相关的波粒二象性中描述到:一颗电子,你不去看它的位置时,它有光波的特性,可以绕过障碍物;但有人去“注意”它看它撞墙,它就会具象化成一颗电子让你看到它撞墙。
那人的念头也一样,只要一去意识、去注意,就会产生相应的现象。
很多时候,往往知道的越多反而越会成为一个人的限制,就是说,当你被这个世界乱七八糟的,吃烧烤会致癌,吃肉会致癌,喝牛奶会骨质疏松这样的死亡预告,围绕并相信时,说不定会比无知的人死得更快。
信念的毒性,往往比食物的毒性更加可怕。
当然没有哪个科学家敢用人做这样的黑太阳731一样的非人道实验,所以我们也只能想象一下。
那到底要怎么活?怎么吃?
王阳明不是说,心即是理么,每个人相信的看到的,对于他本身而言就是真理。
我身边有很多人是在创造奇迹的,比如我爸和我舅妈,他们都是活的非常自私,干脆,固执,自我的人,活的很自在,简简单单,完全不管你们其他人怎样,先把我自己搞好,我妈就经常说我爸是小人。
他们的饮食状态要以我们医学营养学的角度看,早就要胖死了得心脑血管疾病什么的,每天吃很油腻的菜,大鱼大肉,不爱喝水不爱吃蔬菜水果,我以前跟他们说要多喝水多吃蔬菜,他们可以立刻顶回来,我不吃我身体照样好好的。
因为他们的身材都还很奇特的很好,胆固醇,血糖,尿酸,这些体检结果都是很正常的,我也就只能闭嘴。
还有我有的朋友,经常夜生活,喝酒夜宵,嗨到不行,换我我可能嗨超过1小时我就想回家睡觉了,长期可能就崩溃了,他们也是生龙活虎,皮肤光亮滑嫩嫩的,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
当然你也完全可以说那是例外,特异性,但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们思想里完全不信别人传达的那一套,本身也没有太多小烦恼和情绪能让身体生病,相信自己所相信的,按照自己所相信的那一套活着,有点不舒服,随便睡睡觉吃点阿胶就会好,反而活的自在逍遥。
在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例外之后,我想,真正的真理,其实正如每个人都有适合的食物一样,有的人喝牛奶拉肚子,有的人喝牛奶很舒服,有的人吃麦片过敏,有的人吃麦片精力很好。
与其去追求各种神奇有效的保健品,被吹的天花乱坠的神奇食物,不如好好听从自己身体的声音,身体是很诚实的,你吃下去的食物如果它感到不满意,它就立刻拉出去或者吐出来,或者让你难受不舒服。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是没有办法用一个居民膳食指南就能解决的,真要是这样,人人都可以身体健康了,营养师这种东西根本是不需要的。
尽信书不如无书,身体它是一个强大的智能系统,它会告诉你它需要什么,所以你所需要做的就是,跟着感觉走。
SO,想吃大肥肉?吃!
想吃汉堡包?吃!
想吃垃圾食品?吃!
想吃玻璃渣?吃!
BUT,你首先得从内心实实在在相信你百毒不侵,狂吃不胖,不要带着任何罪恶感去吃东西,夜生活之类的,OK,你已经不需要任何营养指导了,你就是你的神。
不要轻易相信营养师给你的任何建议前言
当你往营养学这个层面上越来越深入时,你会发现一件事,就是,往往同一件事,你会得到两种甚至三种不同的看法。
而且这些看法,都是“专家”们通过“科学”实验做出来,并发表在各类期刊文献上,作为一种科学性的指导,告诉大家,吃什么好吃什么不好。
去年去深圳参加营养峰会,有一个成都某某大学的大学老师,他在台上就说,往往你会发现同样一种食物在营养学上会有很多种说法,但是,这些说法都是没有错的,因为无论你站在谁的角度上去看,他们都说的没有错。
但是对于国民来说,这些不同的意见,对于指导和传递信息的营养师来说,是很为难的,一个东西到底好不好,我们变得会越来越不知道真相是什么。
所以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健康的,一些相悖的东西。
牛奶致癌还是不致癌?
致癌: 科学家研究说,牛奶对于提高人体胰岛素样因子(IGF-1)有关,而IGF-1可以促进组织生长,增生,增加患癌风险。
同时,牛奶中还检测出含有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它们都可以刺激多种肿瘤的生长。
前不久我去听过一个美国博士的素食公益讲座,人家可以说很权威啦,在前线算是研究一线第一手资料啊,他就用现在人们最喜欢的大数据来说,肉蛋奶这些动物性食品,你吃它患癌的几率会比吃素的人高出很多。
而且长期喝牛奶还会导致钙质流失速度更快,让人更容易骨质疏松。
不致癌: 那也有外国科学家不服啊,美国纽约州康奈尔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说,牛奶中含有CLA脂肪酸,这种脂肪酸可以清理氧化产物,降低人体细胞突变率,进而减少人致癌的几率。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授也发现,牛奶的乳清酸可以降低人体胆固醇。
以及还有牛奶中的钙质比蔬菜中的钙质更容易吸收,含量高,是补钙的良好来源。
这种关于牛奶好还是不好的战争,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经开始打了,每隔几十年,就有一群人通过新的数据开始互相喷。
当然这其中大家喝死了多少人,我们是无法知道的,毕竟大部分科学家在乎的是这个东西到底对不对,而不是别人听了我的话,最后有没有死。
吸烟致癌还是戒烟致癌
正: 科学家研究了1369807个研究对象和2395个自杀死亡事件,结果显示,吸烟显着增加自杀死亡风险。而戒烟自杀和不戒烟自杀的危险度为128和181,就是不戒烟自杀的人更多一点。
每天吸烟增加10支,自杀死亡风险增加24%。包括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各种肿瘤,只要你戒烟了,总死亡危险性下降了74%。
反: 但CODP(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反而高于继续吸烟者。
并且,在吸烟的同时,可以刺激人体褐色脂肪消耗掉身体多余的脂肪,可以让人变瘦。
实验调查中显示,戒烟会让你更胖,第1年会增加4-5KG的体重,而体重过高也会让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比如我哥原来胖到令人发指的时候,他那段时间就开始疯狂抽烟,抽到瘦了二十多斤,恢复了青春美貌。
而其实抽烟这件事本身,到底是否有害,我觉得很有可能有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抽烟可以缓解焦虑压力,会让人的大脑产生内咖肽,让人愉悦。
从本质上说,需要烟的人,内心都是不快乐的,所以他们需要这样的东西来缓解,那么烟最终也只能暂时让人得到解放,那么剩下的几十个小时,仍然是人本身去面对固有的问题,所以,最后死掉的人,也很难说完全是因为烟本身造成的影响。
到底要人怎么活?
我随便举例讲了一下,现在这个世界是很疯狂的情况,大家都很容易相信权威,但是哪怕是权威也并不一定等于真理。
尤其在人类现在这种发展水平,也就才知道宇宙的4%,剩下的96%都是暗物质=不知道是什么鬼。
人类的能力和科研水平就摆在那里,不断提升的一个阶段,现在的解药往往是三十年后的毒药,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比如以前医学界刚刚研究出抗生素的时候,大家都说抗生素好,都觉得大家有救了,结果抗生素被滥用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其耐药性,不良反应,副作用,毒害了不知道多少人多少代,造成多少环境问题,现在都在呼吁不要滥用抗生素。
国外都开始喊停了很多年了,可是在国内抗生素用量占门诊处方用药量的24%、 占住院患者用药量的40%, 是药费开销最大的一类临床用药。
身边的人出点什么破毛病就往医院跑,打吊瓶吃药,以为这样就会好。
那到底这些东西好不好?
我先说一件事,一般科学家做实验都会有一个双盲实验,就是比如测试一个食物或者药物有效性,一组是安慰剂给个vc,vb什么的测试,一组是真的测试,但是在安慰剂测试这里头还有一个现象,就是20%的人都会变好。
人的这种自我暗示就有这种强大的疗愈机制,让你自己就可以疗愈自己。
我们现在都知道心理暗示是很强大,有一个催眠实验是说,如果暗示一个人他接触的东西是冰水,那么你用火去烫他,他都不会受伤,还会觉得凉凉的。
那么你每天看到这样“吸烟会死”的暗示,我觉得抽烟的人不死也死啦。
海森堡测不准原理相关的波粒二象性中描述到:一颗电子,你不去看它的位置时,它有光波的特性,可以绕过障碍物;但有人去“注意”它看它撞墙,它就会具象化成一颗电子让你看到它撞墙。
那人的念头也一样,只要一去意识、去注意,就会产生相应的现象。
很多时候,往往知道的越多反而越会成为一个人的限制,就是说,当你被这个世界乱七八糟的,吃烧烤会致癌,吃肉会致癌,喝牛奶会骨质疏松这样的死亡预告,围绕并相信时,说不定会比无知的人死得更快。
信念的毒性,往往比食物的毒性更加可怕。
当然没有哪个科学家敢用人做这样的黑太阳731一样的非人道实验,所以我们也只能想象一下。
那到底要怎么活?怎么吃?
王阳明不是说,心即是理么,每个人相信的看到的,对于他本身而言就是真理。
我身边有很多人是在创造奇迹的,比如我爸和我舅妈,他们都是活的非常自私,干脆,固执,自我的人,活的很自在,简简单单,完全不管你们其他人怎样,先把我自己搞好,我妈就经常说我爸是小人。
他们的饮食状态要以我们医学营养学的角度看,早就要胖死了得心脑血管疾病什么的,每天吃很油腻的菜,大鱼大肉,不爱喝水不爱吃蔬菜水果,我以前跟他们说要多喝水多吃蔬菜,他们可以立刻顶回来,我不吃我身体照样好好的。
因为他们的身材都还很奇特的很好,胆固醇,血糖,尿酸,这些体检结果都是很正常的,我也就只能闭嘴。
还有我有的朋友,经常夜生活,喝酒夜宵,嗨到不行,换我我可能嗨超过1小时我就想回家睡觉了,长期可能就崩溃了,他们也是生龙活虎,皮肤光亮滑嫩嫩的,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
当然你也完全可以说那是例外,特异性,但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们思想里完全不信别人传达的那一套,本身也没有太多小烦恼和情绪能让身体生病,相信自己所相信的,按照自己所相信的那一套活着,有点不舒服,随便睡睡觉吃点阿胶就会好,反而活的自在逍遥。
在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例外之后,我想,真正的真理,其实正如每个人都有适合的食物一样,有的人喝牛奶拉肚子,有的人喝牛奶很舒服,有的人吃麦片过敏,有的人吃麦片精力很好。
与其去追求各种神奇有效的保健品,被吹的天花乱坠的神奇食物,不如好好听从自己身体的声音,身体是很诚实的,你吃下去的食物如果它感到不满意,它就立刻拉出去或者吐出来,或者让你难受不舒服。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是没有办法用一个居民膳食指南就能解决的,真要是这样,人人都可以身体健康了,营养师这种东西根本是不需要的。
尽信书不如无书,身体它是一个强大的智能系统,它会告诉你它需要什么,所以你所需要做的就是,跟着感觉走。
SO,想吃大肥肉?吃!
想吃汉堡包?吃!
想吃垃圾食品?吃!
想吃玻璃渣?吃!
BUT,你首先得从内心实实在在相信你百毒不侵,狂吃不胖,不要带着任何罪恶感去吃东西,夜生活之类的,OK,你已经不需要任何营养指导了,你就是你的神。
《柳叶刀》研究:脂肪吃太少容易影响寿命?营养师告诉你怎么回事很多减肥的人群,都把脂肪看作是洪水猛兽,一旦脂肪摄入超标,毫无疑问会增加肥胖的发生概率。因此,很多人都在有意识无意识的控制热量。
可为什么有的人说吃脂肪过少,也容易影响寿命呢?甚至有增加死亡率的危险。这种说法主要和《柳叶刀》发布的一个研究有关,在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布的一项前瞻性研究,脂肪摄入最多的人群死亡率,要比脂肪摄入较少的人低23%左右。
难道脂肪吃得多比脂肪吃得少还要 健康 吗?
在这点上大家不要理解错了,脂肪不全是有害的,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饱和脂肪还有一种是不饱和脂肪。它在人体中充当的责任是给机体功能,要知道在膳食总量中有20~30%都是脂肪供给。
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的吸收,它们需要溶解在脂肪里。并且,不饱和脂肪酸是机体内的好脂肪,可以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利。
主要的膳食来源有花生、瓜子、腰果、开心果等,根据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每天每人摄入25~30g的坚果,首选原味坚果,就能满足机体需求了。
而需要大家远离的则是饱和脂肪酸,虽然美国和我国居民膳食指南,都已经取消了对胆固醇的限定,但针对饱和脂肪,据《美国居民膳食指南》允许成年人摄入的量,是每天不得超过总热量的10%。
在日常食物中,大家要注意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猪油、人造黄油、人造奶油,以及很多家庭主妇在做馅料时都会放的肥肉。长期大量摄入会增加人体罹患高血压、高血脂、二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跟大家说的是食用油。现代市面上销售的食用油有很多种,如猪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玉米油等等,需要大量远离的是富含饱和脂肪酸的动物油,之所以有浓郁的香味,离不开的便是大量饱和脂肪。
而剩下的植物油,也不适合人们多吃,每天的量要控制在25~30g的范围内,差不多是4~5个啤酒瓶盖填满的样子。
在肉类上,大家可以舍弃肥肉,多选择鱼肉,尤其是深海鱼中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包括DHA、EPA,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利。
老人天天吃素能养生?营养师说出4个“风险”,别不听劝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 养生 ,特别是老年人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选择吃素食。以为不吃大鱼大肉就算是告别疾病,走向 健康 ,这种认知是错误的。为了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人们天需要摄入各种维生素,和各类蛋白质。
由于蛋白质是由氨基酸合成的,那人体需要各种种类的氨基酸,虽然说有些素菜可以补充蛋白质,但是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单一,供人体使用的蛋白质单一,不够人体正常消耗。
因此需要从不同的食材上面,补充各类蛋白质,才够用,那就不能单单只吃素。例如,鸡,鸭,鱼,牛,羊等氨基酸种类不尽相同,都含有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反过来说,老人天天吃素是不能 养生 的,反而会有很多的风险。
增加心血管病的风险
胆固醇在人体有很多作用,它可以合成细胞膜,还可以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但是长期吃素,人体内的胆固醇含量降低,形成低胆固醇血症,导致血管变薄变脆,失去弹性。血管容易破裂的现象,导致脑中风脑溢血的可能性增加。老年的妇女体内缺少胆固醇含,血管负担加重,患冠心病的几率增加,并且增加死亡率。食用动物内脏,豆类食物可以增加胆固醇,老年人可以适当摄入。
饮食不平衡,增加抑郁症的风险
因为长期食用素食,致使饮食不均衡,让身体会缺乏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和各种的蛋白质。人体长时间缺乏维生素B12,会对大脑造成影响,最终导致抑郁。而且维生素B12存在于,肉类,海鲜类,奶制品类。
长期吃素会导致人体维生素B12匮乏,研究表明长期吃素的人,比饮食正常的人更容易得,抑郁症。因此老年更应该荤素都粘,饮食均衡,食用一定量的肉质品,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反而会让身体更加 健康 。
增加肿瘤发病率
长期吃素的人,比一般人容易发生基因突变。这并且会导致身体出现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这种基因突变会促进人体,对素食中脂肪酸的吸收。使饱和的脂肪酸被转化成不饱和的脂肪酸,导致垃圾毒素更容易附血管壁上,这种致癌危害是常人的四倍。
在我国也有案例证实,2024年9月29日,钱江晚报上就曾发表过这样一篇文章“长期吃素的老夫妻,缘何患上胃肿瘤”。里面提到两夫妻就是为了 养生 ,从退休后开始的极端的素食主义。也就是这样的生活习惯导致两夫妻患上胃肿瘤,特别是癌症患者更要补充大量的蛋白质。
骨质疏松
胆固醇有合成激素的作用,长期吃素导致胆固醇降低,合成人体所用的激素减少。特别是男性的雄性激素因胆固醇降低而减少,对女性也是一样的,胆固醇降低,合成雌性激素减少。
同样的对钙的吸收也相应的减少,致使骨密度降低,最后导致骨质疏松。因为长期食素,身体摄入蛋白质含量减少,人体肌肉含量下降,人体气血跟着下降,脏腑功能也会随之减弱。
很多老年人,担心自己得三高,冠心病,脂肪肝等等。或者是已经得了这些疾病的人,在去就医的时候,医生会嘱咐,注意饮食清淡,少吃肉,多吃蔬菜水果。
所以有不少老年人为了 健康 ,只吃素食不占一点荤腥。但是医生这样说并不是只让进食素食,而不让吃肉食。为了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所以老年人更需要补充蛋白质。
老年人应该如何吃才能保持 健康 呢?在饮食上根据身体的情况不同,补充不同的维生素和蛋白质,但是一定要营养均衡,蔬菜水果,牛奶,豆类,各种肉类,以及海鲜等,可以根据自己身体情况进行安排合理的膳食。
关于“58岁营养师死亡原因”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
分享到:
相关推荐
16岁可以考的证书有哪些(卫生保健可以考营养师吗)
2024-5-142024年还有哪些职业资格证书能考呢?(营养师张淋琳可靠吗)
2024-5-1456天营养师指导减肥(减肥三餐应该吃什么)
2024-5-142024公共营养师 培训(公共营养师培训课程)
2024-5-142024公共营养师(2024公共营养师三级考试)
2024-5-142024公共营养师三级(公共营养师三级考试题库)
2024-5-142024公共营养师二级(公共营养师二级题库及答案)
2024-5-142024公共营养师培训(2024公共营养师培训考试答案)
2024-5-142024公共营养师报名(公共营养师考试时间是每年的几月份)
2024-5-1413640953190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