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咨询师>>正文

老人心理孤独的原因有哪些(老年孤独症应该怎么办?)

真题:往年真题+解析免费下载,助力考前冲刺
资料:健康管理师备考资料0元抢,掌握别人不知道的得分技巧

老人心理孤独的原因有哪些

网上有关“老人心理孤独的原因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老年孤独症应该怎么办?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很多老人容易出现心理孤独的症状,儿女们要多加注意,那么老人心理孤独是怎么回事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老人心理孤独的原因,希望对你有帮助。

老人心理孤独的原因1、与子女合不来:老年人与年青人的代沟有扩大趋势,老人固守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不为后生认可,由此而疏于代际交往,与子女分开生活。

2、子女婚后离家:目前我国的家庭结构已经从?四代同堂?的大家庭中分化出来,成为?两代同堂?或?小夫妻?型家庭结构,子女婚后大多离长辈而去,难得一聚。

3、好儿女志在四方,坏儿女嫌弃老人:大凡事业心强闯荡天下的子女,很少能厮守着老人,伴随父母。某些良心欠佳的子女,仅对父母的遗产和劳动力感兴趣,而对老人的生活、健康状况,兴趣爱好全然不顾。

4、兴趣索然,自娱乏门:有不少老年人未培养起自己的兴趣爱好,离开工作岗位后,除了吃饭睡觉,便是看电视、身心无所依托。

5、病理生理的变化:年期病理或生理的变化,如脑动脉硬化,体内某些激素平衡失调等,这些生理变化引起了老人的心理变化。使有些老年人的性格变得孤独、怪癖。

6、社会地位的变化:老年人退休后,脱离了原来的集体。生活节奏减慢,活动天地狭小。与人的交往也相对减少。对于这一变化,许多老年人不能立即适应。在一些老年人的心理上,会产生被社会抛弃、冷落的感觉。

7、家庭地位的变化:在我国传统大家庭中,老人是一家之主,在家庭中负担重要角色。为父母、长辈,他们受到小辈的尊重,很有权威。老年人与年青人的代沟有扩大趋势,老人固守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不为后生认可。

8、消极的交往方式:孤独老人因为采用消极的交往方式,并缺乏必要的社交技能,而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友谊。与这些人交往常常让人感到不愉快,于是他们很难建立有助他们发展社交技能的人际关系,从而难以摆脱孤独。

9、对他人和自我的消极评价:孤独的老人可能更内向、焦虑,对拒绝反应更敏感,并且更容易抑郁。孤独的人在朋友身上花费更少的时间,不经常参加集会,没有什么亲密的朋友。在人际交往时,他们对自己和对方的评价极端消极。

老年人孤独怎么办老年朋友首先要看到,子女?离巢?是家庭发展的必然趋势。子女长大成人,从父母身边离开,成家立业,哺育自己的后代,应该是子女成熟的标志。如果孩子长大了都不愿离家,长期与父母住在一起,这反而是家庭不幸的表现。所以,老年人应该为子女的离巢而感到高兴。

当自己感到孤独时,可以制定一个计划,向自己布置不同难度的交往任务。开始时,交往任务可以简单一些,然后逐渐加强交往的难度。在与各种人的交往过程中,要尊重别人的特点与习惯,努力与人和睦相处。如果自命清高,遇到困难不肯求助于人,或者对别人的困难不屑一顾,结果必然加剧自己的孤独感。所以,一方面要善于帮助他人,从中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真诚的友谊,另一方面,又要善于求助于人,通过别人的帮助,使自己的心情变得开朗。

少年夫妻老来伴。孩子离巢,老年夫妇应该及时地将情感转向老伴,以此去填补因子女离巢而留下来的?真空?。如果是丧偶老人,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考虑再婚,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寄托,以此来摆脱孤独。

摆脱孤独的最佳方法是创造良好的生活情境。这里有两层意思。子女离巢并不等于断绝彼此的关系。子女离家建立新的生活空间后,老人还应该继续加强与子女的联系,尽量增强两代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给他们适当的帮助。或者,条件许可时,老人也可以在子女家轮流居住,以免独守空房。这就是一种生活情境的创造。

从看书、习字、画画、练琴、打拳、击剑、种花、饲养动物等活动中获得乐趣。这些均有助于自己从孤独的小圈子里解脱出来。即使从事这些活动时可能只有一个人,但是,一旦全身心地投入,孤独感也就悄然消失了。

如何为老人排解孤独1、多出门走走看看

老年人平时呆在家里孤单寂寞,通过旅游可以接触外面的世界,心胸和眼界更加开阔;走出了狭窄单调的生活,增加了情趣,对身心的健康自然有好处,也可以激发老年人旺盛的精力。老年人外出旅游往往多与家人、志同道合的亲朋好友结伴而行,同时,在旅游过程中,又可结识许多新朋友。老友新朋,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可使老年人心情更加舒畅,对消除老年人的孤独性格颇有好处。

2、退休后学会转换角色

到老年,离休、退休了,不管从前官位多高,钱有多少,都应该忘记自己曾经的辉煌与荣耀,尽快实现角色的转换。在家里当慈祥的长者,多干事,少说话,用爱心温暖家人,尽享天伦之乐。在外要放下架子,平等待人,和普通人交朋友,感受温暖,传递幸福。

3、培养兴趣爱好

读书、写作、书法、绘画、摄影、弹琴、唱歌、舞蹈、拳术、棋艺、养花、种菜、垂钓、手工制作、饲养宠物每一样都有学不完的知识技能,都能为你打开一扇窗,让你看到绚丽多彩的世界。你可以任选一两样,投身其中。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当做事业来做,有利于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使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旺盛的精力,健康的体魄。

4、学会自我欣赏

很多退休老人会有一种自己老了干不动了,被社会淘汰了的消极思想,其实这是不对的。老人要学会自己欣赏自己。我们老了,不是无能,也不是废物。我们年轻时已经为家庭和社会做了应有的贡献。老了即使不再老有所为,只要活着就是对家庭和社会的奉献。不必自卑,不必沮丧,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充满自信地愉快生活,笑对人生。不要过于节俭,该享受的要享受,要精心地打扮修饰自己,穿光鲜时尚的衣服,举止优雅地参加到各种社会活动中。

5、勇于接触陌生人

老年人移居到陌生的环境,要面对现实,大胆走出家门,主动与人交往,多关心帮助他人,建立新的人脉,尽快融入到新的环境之中。多结交各方面的朋友,特别是忘年交朋友。必须有几个铁哥们儿或铁姐们儿。多欣赏、赞美别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会敞开心胸,多和朋友交流,有助于排解心中的苦闷。

6、每天坚持适量运动

每天必须坚持体育锻炼一个小时左右,结伴散步,简单易行,效果不错。运动还可以提高心理健康,调整积极的情绪,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医学心理学专家指出: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运动锻炼已经成为一个促进老年人心理适应能力的良好形式。

7、结交爱侣

失偶或离异老人,如果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伴侣,重组家庭,让爱情滋润心田,也是排解孤独的好办法。但再婚一定要考虑周全,慎之又慎,避免再次受到伤害。再婚对老年人来说,不仅在生活上可以互相照顾、互相扶持,而且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的互相沟通和慰藉,这样在心理上能达到的平衡,精神上也可以放松。它能使人愉快地度过幸福的晚年,享受人生的最后阶段。

8、继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老年人退休后可以继续学习新知识,看书读报,关心国家大事,有条件者可参加老年大学,充实自己的生活,延缓大脑的衰老,预防痴呆的发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老人不但自我价值得到了提升,而且在学习中排解了孤独。通过学习,还可以加强老人与社会的联系,提升老人自身的社会价值感。

9、相信专业人士

离职退休的中老年人在自我调节困难或不成功,家人面对这样的问题也觉得束手无策。并且老人出现身体不适、心情不佳、情绪低落时,应该主动寻求帮助,切忌讳疾忌医,要及时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清源心理咨询中心有专业的针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咨询师,咨询师更是有多年咨询经验,曾接待大量类似案例,相信会给您提供专业的帮助。

猜你感兴趣:

1.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2.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类型

3.如何解决老人心理问题

4.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老年孤独症应该怎么办?

中老年人的“心理更年期”

从医学上说,人到了一定年龄,有一个“生理更年期”。男女皆然。它标志着一个人由中年期向老年期过渡。在“更年期”中,有些人由于不适应生理上的变化,情绪上往往表现为:焦虑、忧郁、烦躁、情绪易波动、多疑。

一般情况下老年人从工作、劳动岗位上退下来,是一个180度的大转弯,从思想、观念、感情、心理到日常生活模式,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在一段时间里,由于心理上适应不了这个大变化,也会出现一些异常表现。从不适应到逐渐适应,也可以称之为“心理更年期”。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心理异常表现为:

一是失落感。以前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几十年,把工作视为生命,认为不工作就失去生存的意义,从而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这样年复一年,早已形成了固定的、习惯了的生活模式。一旦离退休了,一切发生了根本变化,感到有些茫然,心情不舒畅,坐卧不宁,无所适从。

二是人生价值贬值感。不少老年人当初工作时都负有一定责任,掌管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的工作。那时自我感觉是在一定范围内是“举足轻重”的,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上受领导重视,下受部属(群众)尊敬,说话有人听,一呼百诺。一旦退休后,就感到身价一落千丈,失去了工作,成天无所事事,说话也没人听了,办事也不那么灵了。感到有一种无声压抑。

由于心理上的不适应,情绪易波动,思想沉闷,敏感多疑,察言观色,总感到处处不顺心,在家里往往发无名火,自我价值观、理想、事业心几于崩溃,一旦有了疾病,便有一种末日感。

中医认为,“暴怒伤肝,气郁化火”。人的生理上的疾病,往往起因于心理上的气火。伍子胥过昭关,一夜须发皆白,这有些夸张,但郁闷气火,确是致病的重要原因。离退休的同志在这个“心理更年期”中,如不能尽快适应,往往会导致伤身致病。所以,在这个阶段,应慎重对待之。

学点中老年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学家为了系统而深入地探讨人的心理发生和发展、衰老与消亡的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原因,把心理学按人的年龄阶段划分为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少年心理学、青年心理学、成人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

中老年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研究中老年人因机体老化以及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角色的变化而引起的心理现象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到老年人所特有的心理变化和心理疾病,并研究如何维护这些心理活动的卫生与健康。

我国对中老年心理学的研究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在调摄情志以益寿延年方面就有不少论著。如孔子强调“仁者寿”、“智者寿”(孔子家语)的思想,提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腧距”的论述,指出成年期随着人的成熟发展而发生的适应环境能力的变化。老庄在《道德经》和《庄子》中也明确提出无欲、无知、无为的“归真返朴”思想。

《内经》中指出。“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意思是说,在古代的人就懂得顺应自然变化的规律,掌握各种健身的方法,饮食有节制,作息有常规,不妄事操劳,所以形体和精神都很健旺,活到了他们应该享受的自然寿限。明代龚应园在《万寿丹书》中载:“如虚子日:人年五十以上,阳气日衰,心力渐退。忘前失后,兴居怠惰。

“视听不稳,多退少进,日月不等,万事零落,心无聊赖。健忘嗔怒,情性变异。食物无味。寝处不安……”,其中生动地论述了人在衰老过程中的记忆、视觉、听觉、味觉以及性格、情绪状态等的一系列变化。而近代老年心理学则在我国起步较晚。对老年心理学较系统的研究(主要在记忆的年老化研究方面)是80年代才开始的,并日益受到我国心理学界和医学界的重视,可望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较大的发展。

年代、生理、社会与心理年龄

科学家们认为,在人的生命进程中,同一个年代,人们可具有下列几种不同的年龄:

年代年龄

指人离开母体后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如一个小孩降生后成长了一年,他的年代年龄就是一岁,活了80年,他的年代年龄就是80岁。目前我们使用的都是年代年龄。

生理年龄

是指根据个体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生理状态、生理功能以及反映这些状态和功能的各种生理活动指标来确定个体年龄。目前生理年龄一般分四个时期:从出生到19岁为生长发育期,20~39岁为成熟期,40~59岁为衰老前期,60岁以上为衰老期。也就是说,60岁以上的人就是老年人。但这里的“岁”,同年代年龄的“岁”不同,年代年龄60岁的人,生理年龄可能是55、60或70岁。要注意的是,生理年龄可以由突然患病、受伤而发生变化。总之,生理年龄和年代年龄不完全是同步的。

社会年龄

根据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的角色作用来确定年龄。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社会上所起的作用越大,社会年龄就越成熟。它也分为三个时期:从出生到17岁是未成熟期,18~59岁是成熟期,60岁以上是衰退期,社会年龄60岁以上为老年人。这里的“岁”与其他年龄中的“岁”含义也不相同,特别是与年代年龄的“岁”相差很大。有的人游手好闲,终日无所事事,在与他人交往中无足轻重,其年代年龄虽进入壮年期,但社会年龄仍处于未成熟期,并将直接进入衰退期。

心理年龄

是根据个体心理活动程度确定的年龄。它以意识和个性为主要测量内容。心理年龄一般分为三个时期,从出生到19岁为未成熟期,20~59岁是成熟期,60岁以上是衰退期。一般认为心理年龄60岁以上为老年人。心理年龄的“岁”与年代年龄、生理年龄的“岁”含义不相同,往往也不是同步的。

采用心理年龄来确定老年人的优点是它反映了一个人的能力,也有人认为心理年龄可以预测一个人的寿命。如国外有人指出,老年人的智力和认识事物的能力的衰退似乎与年龄本身无关,而与接近死亡的期限有关。

确定一个人是不是老年人,不仅是以年代年龄为标准,还要看他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年代年龄的增长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但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却是可以通过增进身心健康而延缓增龄的。所以老年人应该了解一些心理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防止早衰,使自己的寿命达到自然赋予的正常年限。

中老年人的感觉和知觉

感觉是指对作用于人的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又分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内部感觉有运动觉、平衡觉等;外部感觉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现代科学又扩展了人类感觉种类的概念,增加了本体感觉、磁觉等。知觉是指对作用于人的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人的感觉一经发生便转化为知觉。如一看到桔色,或尝到橘子的甜,或闻到橘子的清香等,便知道这是橘子。有时橘子放在包里,只要把手伸进包里一摸,便知道是橘子,并不需要取出来看、闻、尝,就是这个道理。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知觉以感觉为基础,是又高一级的心理活动。知觉与感觉是同时产生的,统称为“感知”。

人的感觉能力各有不同,老年人的感觉能力可因机体老化或病理原因而有所降低。

视觉

老年人视觉的衰退很明显。1.2以上的视力,39岁以下的占80%,而40~50岁减到60%,50~60岁减到50%。在60岁以前,远距离视力,保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上,60岁之后便急剧衰退。而近距离视力(指在一般阅读距离上能辨认多大的字)变化却很大,这是老年人的视力特征,即出现看近不清楚,看远清楚的现象。俗话说:“四十四,眼生刺”。也就是说,40岁以后,焦点调节功能急剧衰退,老视现象(俗称老花眼)就逐渐出现了。一般平均在47岁左右就要使用老花眼镜。人到老年,眼的晶状体变成黄褐色,因此把物体看成是偏**的(犹如戴上**的滤色镜)。老年人对蓝色、绿色辨认最困难,而黄、红色则降低很少。另外在辨别同一物体时,成年人与老年人所需要的照明度也是不同的。到老年期,失明人致也急剧增加。

视力下降的原因,并不完全是由于视觉器官的退化,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动脉硬化症、视网膜变性症、视神经萎缩等各种眼病,都会造成老年人视力下降。

听觉

在各种感觉中,受老化影响最明显的是听觉。听力以20岁为顶点,以后缓慢下降。一般50岁以后,听力就显著下降。因年龄变化,有的人听不见手表秒针的声响;有的人在人声嘈杂的环境中,听不清对方的讲话。据调查,美国65~74岁的老年人中,13%听觉迟钝,我国是48.7%。男性老人听力减退比女性明显。另外,老年人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不断下降。对语言的理解在20~50岁时是相对稳定的,到80岁则下降25%,或更多,特别是对较复杂和速度快的语言的理解男性比女性减退得更明显。许多老年人不知道自己的听觉已在下降,总认为别人说话不清楚。因此,同老年人谈话最好是面对面,这样可以观察对方的口形。

味觉和嗅觉

味觉器就是分布在舌面上的味蕾。味蕾的数量也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味蕾数从舌前部开始向舌后部逐渐减少,这一减少过程相当缓慢,一直要持续到老年期。另外也有从舌中心向四周减少的。到了老年期,舌前方三分之二的地方,几乎不存在味蕾了,只有舌后部三分之一左右的地方和咽部还有少数味蕾。因此,味觉的敏感程度也就随着年老而减低。味觉的基本要素分为甜、酸、苦、咸。一般50岁之后反应明显迟钝,特别是对甜和咸两种。嗅觉一般与味觉同步老化。60岁后衰弱现象更加显著。这就是老年人往往感到食物淡而无味的原因。

触觉和本体感觉

触觉在、50~55岁之间几乎不受年龄增长的影响,而到55岁之后就会骤然变得迟钝。本体感觉包括对疼痛、振动、温度、压力、倾斜、加速度等的感觉。痛觉随着年龄增长而趋于迟钝,一般从45岁开始下降。

同时,老年人的平衡觉、运动觉也相应下降,所以老年人往往走路不稳,失去平衡而跌倒。摔跤是老年人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老年人因感觉能力衰减,知觉能力也就相应衰减。但知觉有既往经验参考,所以比感觉衰退得晚和轻。一般来说,老年人比年轻人观察事物迟钝一些,但只要仔细地观察,其效果与青年人往往差别不大。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反应慢,青年人可以边观察边动作,老年人必须观察清楚再动作,所以老年人在车水马龙的繁华街道上骑车、走路要格外小心。

老年人的性心理特征

有关老年期的性问题,社会上普遍持消极和否定的态度。这里有一个心理因素,就是一般人往往狭隘地认为性仅是性器官的结合,这是不正确的。性本身并不仅意味着性交,观看异性的容姿、裸体、握手、抚摸、接吻、手*、阅读色情小说、只同异性交谈等等,都属于性行为。

性功能随着年老而有衰退的倾向,但不会完全消失。老年人对性的欲望与兴趣能维持到相当高的年龄,是老年期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有人认为性激素的枯竭等于性功能的终结,这是一种误解。即使摘除了成人的睾丸、卵巢后(即不再分泌性激素),仍完全能够进行性活动。有些青年人,激素分泌旺盛,也会出现阳萎。也就是说,性激素确实是左右人的性活动的一个因素,但并不是决定性的唯一的因素。对于人的性活动来说,大脑(精神刺激)更为重要。最新科学发现,性激素的枯竭,会导致女性闭经、男性精液分泌量和精于产生量的减少,但不会便性活动完全停止下来。

另外,伴随着衰老而产生的性器官的形态变化会给性生活带来某种影响,但不会构成性活动停止。

老年人的性行为,除了受增龄的影响外,还强烈地受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凡夫妻感情和美、家庭生活安逸、子女孝顺、心理健康的,性生活能维持到70~80岁,乃至90岁。老年人只要身体健康,一个月可过一次性生活。近来有人报告,60~94岁的老年人中,有15%的人经历了一个长达数年之久的性活动增强阶段。

许多老年学家认为,正是老年人才最需要给于和接受性生活的能力。因为很多人的老年期是忧郁的,特别是老年鳏夫的忧郁症发病率特别高。他们失去了工作、朋友、健康,失去了“性魅力”,这时候特别需要证实自己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有价值的、重要的人物。当然,也有的老年人丧失性能力后感到轻松宽慰,把精力寄托于社会、家庭和亲友。

心病要用心药治

老年人了解心理学,目的在于使自己能主动地去调节自身的心理活动,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形势,使之长期地保持最佳精神状态,从而健康地、有所作为地度过晚年。

只有身心都健康的老年人才能真正称得上是健康的。如果身体健康而心理不健康,或心理健康而身体不健康,都称不上是真正健康的老年人。在生活中,有的老年人只重视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这是不科学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健身首先要健心。早在我国古代医学文献中就有“神形相即”、“因郁而致病”、“因病而致郁”等朴素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晋朝有个人叫乐广。有一天,他的一个好朋友去看望他。乐广拿出酒来招待他,两人边喝边谈。可客人好像有什么心事,酒喝得很少,话也谈得不多,一会儿便起身告辞了。这个朋友回到家里,顿时生起病来,请医服药也不见效。乐广得知这个消息,立刻去他家探视,询问病因。病人吞吞吐吐地说。“那天到你家喝酒的时候,我仿佛看见酒杯里有条小蛇在游动,心里很不自在。喝了那酒,回来就病倒了。”乐广想了想,便热情地邀他再去他家饮几杯,并保证能治好他的病。此次,俩人仍坐原位,酒杯也放在原处。主人给客人斟上酒,笑问道:“今天杯里有无小蛇?”客人看着酒杯,叫道:“有!好像还有。”乐广转身取下挂在墒上的一张弓,再问道:“现在,蛇影还有吗?”原来酒杯里并没有什么小蛇,而是弓影!病人恍然大恬,疑惧尽消,病也就全好了。

人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据有关资料报导:曾对200多人进行将近40年的情况调查,其中心情舒畅的59人中,仅有两个得慢性病或死亡,精神压力大的48人中,有18人得重病或死亡。很多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肺结核、哮喘等发病,确与情绪有关。

对已患病的老人来说,在对待疾病和治疗方面,心理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心病要用心药医”,良好的心理状态,与医生密切配合,可使重病减轻,使绝症得到缓解。因此,必须在重视身体健康的同时注重心理健康。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防病高手》

1、多出门走走看看老年人平时呆在家里孤单寂寞,通过旅游可以接触外面的世界,心胸和眼界更加开阔;走出了狭窄单调的生活,增加了情趣,对身心的健康自然有好处,也可以激发老年人旺盛的精力。老年人外出旅游往往多与家人、志同道合的亲朋好友结伴而行,同时,在旅游过程中,又可结识许多新朋友,对消除老年人的孤独性格颇有好处。2、退休后学会转换角色到老年,离休、退休了,不管从前官位多高,钱有多少,都应该忘记自己曾经的辉煌与荣耀,尽快实现角色的转换。在家里当慈祥的长者,多干事,少说话,用爱心温暖家人,尽享天伦之乐。在外要放下架子,平等待人,和普通人交朋友,感受温暖,传递幸福。3、每天坚持适量运动每天必须坚持体育锻炼一个小时左右,结伴散步,简单易行,效果不错。运动还可以提高心理健康,调整积极的情绪,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医学心理学专家指出: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运动锻炼已经成为一个促进老年人心理适应能力的良好形式。4、继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老年人退休后可以继续学习新知识,看书读报,关心国家大事,有条件者可参加老年大学,充实自己的生活,延缓大脑的衰老,预防痴呆的发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老人不但自我价值得到了提升,而且在学习中排解了孤独。通过学习,还可以加强老人与社会的联系,提升老人自身的社会价值感。5、勇于接触陌生人老年人移居到陌生的环境,要面对现实,大胆走出家门,主动与人交往,多关心帮助他人,建立新的人脉,尽快融入到新的环境之中。多结交各方面的朋友,特别是忘年交朋友。必须有几个铁哥们儿或铁姐们儿。多欣赏、赞美别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会敞开心胸,多和朋友交流,有助于排解心中的苦闷。6、培养兴趣爱好读书、写作、书法、绘画、摄影、弹琴、唱歌、舞蹈、拳术、棋艺、养花、种菜、垂钓、手工制作、饲养宠物……每一样都有学不完的知识技能,都能为你打开一扇窗,让你看到绚丽多彩的世界。你可以任选一两样,投身其中。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当做事业来做,有利于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使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旺盛的精力,健康的体魄。7、相信专业人士离职退休的中老年人在自我调节困难或不成功,家人面对这样的问题也觉得束手无策。并且老人出现身体不适、心情不佳、情绪低落时,应该主动寻求帮助,切忌讳疾忌医,要及时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清源心理咨询中心有专业的针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咨询师,咨询师更是有多年咨询经验,曾接待大量类似案例,相信会给您提供专业的帮助。8、结交爱侣失偶或离异老人,如果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伴侣,重组家庭,让爱情滋润心田,也是排解孤独的好办法。但再婚一定要考虑周全,慎之又慎,避免再次受到伤害。再婚对老年人来说,不仅在生活上可以互相照顾、互相扶持,而且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的互相沟通和慰藉,这样在心理上能达到的平衡,精神上也可以放松。它能使人愉快地度过幸福的晚年,享受人生的最后阶段。9、学会自我欣赏很多退休老人会有一种自己老了干不动了,被社会淘汰了的消极思想,其实这是不对的。老人要学会自己欣赏自己。我们老了,不是无能,也不是废物。我们年轻时已经为家庭和社会做了应有的贡献。老了即使不再老有所为,只要活着就是对家庭和社会的奉献。不必自卑,不必沮丧,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充满自信地愉快生活,笑对人生。不要过于节俭,该享受的要享受,要精心地打扮修饰自己,穿光鲜时尚的衣服,举止优雅地参加到各种社会活动中。也可以找这志同道合的朋友打打牌,下下棋等

关于“老人心理孤独的原因有哪些”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心理师】即可获取各种资格考试,往年真题,高分技巧,助力考前冲刺等最新咨询入口,报名入口,报名方式等信息。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更多技能考证知识技巧,开启更广阔的职业发展之路

    分享到:

qrcode_for_gh_04f6adc5f733_430

相关推荐

济南哪家医院的心理咨询比较好!(天普教育靠谱吗?)

2024-6-20

一般心理咨询师的收入

2024-6-20

哪里寻找免费的心理咨询师(去哪里找靠谱心理咨询师)

2024-6-20

心理咨询师自学可以吗?(心理咨询师可以自学吗)

2024-6-20

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必要条件(报考心理咨询师:条件和费用)

2024-6-20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的院系设置(巢湖报考心理咨询师的条件?)

2024-6-20

心理学分支学科都有哪些?(心理学哪个流派最好?)

2024-6-20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报告怎么考(心理咨询师成长的阶段分析)

2024-6-20

考心理咨询师要多少钱-(揭秘心理咨询师报考条件与费用)

2024-6-20
真题下载
请正确填写下列信息,以确保能够顺利领取全部资料!
姓名: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