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亲密关系(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
真题:往年真题+解析免费下载,助力考前冲刺
资料:健康管理师备考资料0元抢,掌握别人不知道的得分技巧
假性亲密关系
网上有关“假性亲密关系”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本应亲密无间的伴侣关系,为什么会出现假象,以及我们该如何改变现状,实现真正的亲密关系?
在解读之前,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你的身边有“模范情侣”吗?
也就是说,在外人看来,两个人处事得体、相敬如宾,关系很不错。但似乎又少了点什么。好像是两人之间的距离,在维持着表面的平静关系。
这样说还是有些抽象,我们来打个比方:情侣之间约会见面、拥抱亲吻很常见。但是,有多少人是真的发自内心地想和对方亲热,又有多少人是在例行公事呢?
也许在刚恋爱时,两个人对彼此还有新鲜感,见不到就想,好不容易见到了自然要亲热一番。但随着彼此越来越熟悉,关系也逐渐稳定下来之后,再见面就像是定时打卡的任务了。按照流程一一去做就好了,心中却很难再有当初激情澎湃的感觉。
最典型的一个现象就是,两个人之间的对话越来越短,越来越精炼。妻子说:“外面下雨了”,老公回答说:“哦”;老公说:“上班路上开车慢点”,老婆回答说:“嗯”。以短句开始,以单字结尾,有没有很熟悉?
在常人理解中的成熟关系中,似乎只剩下了“我应该做的”和“要对孩子负责”了。也许你已经发现了关系中的不对劲,但具体是哪里不对,又该如何改善,却一点概念都没有。而且,这种表面上的平静,大多数人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万一自己的改变起了反作用,反而连例行公事都做不到了,岂不是适得其反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可以通过这本《假性亲密关系》,来学习下这种状态到底是不是真的亲密关系,以及实现有益改善的具体方法。本书的作者是一位青年才俊,名叫史秀雄。他是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本硕连读的高材生,目前在上海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专注于 80 后、90 后的情感生活、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
介绍完本书和作者的基本情况后,下面,我将按照3个部分,为你详细讲解这本书的精华内容。
1.第一个部分,什么是假性亲密关系,如果我们对此置之不理,会带来哪些不良的后果。
书中作者说:很多人看似在很用力地维系自己的亲密关系,而实际上,并没有“认真地活”,也就是陷入了“假性亲密关系”中。
这里说的“认真地活”,不是指要认真工作、努力赚钱。而是一种要求我们能用理性去思考生活,分清事情的轻重、主次,并且做出有效选择的过程。
处于“假性亲密关系”中的两个人,看上去相敬如宾,和睦相处。实际上,却都在极力压抑着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怕付出感情后得不到回应,更怕自己被伤害。书中,作者讲到了很多种假性亲密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索取方主导,意思是无论一方需要什么,另一方都会迁就去满足他;另一种是付出方主导,也就是说,无论一方给的是什么,另一方都会接受。
其实,不管处于哪种的假性亲密关系中,夫妻双方都会因为缺少真正的情感交流,而对彼此的长远相处产生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首先,假性亲密关系会压抑我们的正常情绪表达,从而影响到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作者说,选择进入假性亲密关系中的人,很可能从小就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亲密。没有和别人深度交往过,所以对别人眼中自己的样子,也没有清晰的概念,也就导致了成人之后,没办法和另一半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自我认知越模糊,假性关系越明显,从而进入了一个负循环中,越陷越深。
另外,处于假性亲密关系中的两个人,都不能真正地了解和接纳对方。只会觉得自己在为这段感情单方面地付出,从而出现失落失望的情绪。长期处于负面情绪,对真正的亲密关系就会更加的渴望和向往,关系破裂也就是早晚的事了。
那既然假性亲密关系这么常见,后果又这么严重,它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那就来到了第二部分。
2.第二个部分,出现假性亲密关系的根源是什么?为了解释清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书中作者讲到的一种现象,叫“爱无能”。作者说,在学习心理学之前,自己在与女朋友相处的时候,总是处于一种被动、冷漠的状态。即使对方亲手给他织了围巾、费尽心思地组织生日派对,却始终不能让他特别开心,表达出常人应有的欣喜感动。有一次,女友直接提出了心中的疑问:你为什么总是这么冷漠?于是,两个人花了几个小时分析,最终以作者的顿悟痛哭,作为了收场。作者说,当时感觉自己的心里,就好像有一堵墙,把所有想要表达的情感,都堵在了里面。而建这堵墙的,正是小时候看到的父母争吵和冷战。当他意识到这一点时,刚开始特别恨这堵墙,让自己错过了那么多美好的时光。但是随后,他又意识到,正是这堵墙保护了他的幼年时代,让自己活到了今天。
这堵让人又爱又恨的墙,就是“爱无能”。也许我们没有作者那么强烈的反应,但几乎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爱无能”的影子存在。怎么会呢?在真正的亲密关系中,不仅要有彼此的互相关心和付出,还要有能承担“投入无回应”的能力。大多数人在“情感投入”后,遇到了无回应的风险后,就会变得不敢投入,回避付出,从而变成了爱无能,进入到了假性亲密关系中。
那出现了爱无能,形成了假性亲密关系,我们该如何改善呢?那就来到了第三部分!
3.第三个部分,要改善假性亲密关系,我们该如何思考与行动。
作者在书中给出了3种解决方法:
(1)首先要试着去回应对方的付出。跟对方分享自己的感受,既能让对方了解真实的你,还能照顾对方的感受与需要。那应该怎么说,才能既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还照顾到了对方的感受呢?
(2)一个秘诀就是:换位思考。
(3)最后,在亲密关系中,我们还要记得保持积极心态。
4.有人说,这么说话多累呀。既然说出来会影响关系,那我不说就好了。这就又掉进“假性亲密关系”的坑里了。千万别因为担心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会破坏彼此关系,而选择沉默或者消极抵触。只要我们保持乐观真诚,即便一次两次效果不明显,时间长了,相信你们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融洽,而不是渐行渐远。
总之,真正的亲密关系需要的是真诚。如果总是对对方有所隐瞒,欲言又止,让对方自己去体会你的沉默,你的话中有话,再亲密的关系也都会走向破裂的。
5.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三个方法无一不是要我们自己做出改变,而没有要求对方有什么变化。
这就讲到了这本书的一个重要观点:
只有做更好的自己,才能拥有更好、更和谐的关系。而千万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
6.那么,要改善自己,我们还应该先认识一下自己。作为心理咨询师的作者,就经常用以下3个问题,来帮助来访者辨识自己。
(1)第一个问题,你能想象到的最好的情况是怎样的?-这个问题能帮助我们找回初心,避免因为复杂时态,而让自己偏离了当初的目标。
(2)第二个问题,你的角色是什么?-这个问题帮助我们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3)第三个问题,这样做的价值是什么?-我们要了解自己的言行,会带来怎样的效果。是否符合前面明确的两个方面:初心和角色。通过这3个问题,我们就可以评估出,自己的采取的行为语言,是否符合自己所处的角色以及初心,从而发现改进自我的切入点
7.在《假性亲密关系》这本书里,作者给出了同样的观点,澄清了3个对原生家庭的常见误区:
误区1:原生家庭毁一生。
其实不仅是周杰伦,很多被公众认可的明星、成功人士,他们的童年都没有想象中的尽如人意。蔡少芬父亲早逝,母亲是个赌徒。因为欠下大量赌债,蔡少芬从小被迫跟着母亲四处漂泊。孙俪11岁那年父母离婚。因为同学的嘲笑,她去找爸爸,劝爸爸回来,然而却遭到了爸爸的拒绝。还有张韶涵、董卿……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例,充分说明了:原生家庭的问题,并不是洪水猛兽,并不会把孩子今后的人生毁于一旦。
(2)误区2:原生家庭关系差就等于缺少关爱。
其实,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也没有完美的父母。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带着伤痛前行。人生能否走得完美,主要区别还是取决于每个人想要成长的内驱力。有这么一家人,父母都是教师,一对女儿也十分伶俐可爱。可是天有不测风云,爸爸突发疾病去世了,留下母女三人相依为命。姐姐看到家庭的困境,以及妈妈的不易。明白自己只有努力学习,长大成人后才能帮助妈妈撑起这个家。抱着这个信念,她最终考上大学,进了知名企业,结婚生子,小日子过得风生水起。而妹妹却因为自己的家庭条件不好,而变得自暴自弃。甚至养成了缺什么,要什么的习惯。整天就想着和同学攀比吃穿,结果因为和校外的混混鬼混而被劝退。后来嫁了一个带着孩子的二婚男人,日子过得也是鸡飞狗跳。一样的家庭环境,怎么会出现两种人生结果?我们能怨妈妈只给了姐姐关爱,而忽略了妹妹吗?只怕在妹妹身上,母亲付出的心血会更多。
因此,作者在书中说:除了你自己,没人能救你。
(3)误区3:我们都应该具备安全型人格。如果你已经是个成年人,而且认为自己的原生家庭对你造成了或大或小的伤害。如果不想让这种伤害继续,你就需要作出改变。首先,请放下“原生家庭很重要”的观点,而换上“我能决定自己的样子”的想法,不要再想着过去的事情,而是把今天当做新生命的开始,努力去改变自己。
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既要抱着对孩子负责的态度,提供力所能及的优质原生环境。同时,还要注意千万不能处处力求完美。用力过猛,会让动作走形,反而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效果。因此,一味地求稳妥安全,并不是最好的策略。就像在假性关系中,彼此不吵不闹,并不代表没有问题。只有直面问题本身,主动做出改变,才会带来积极的效果,理想的关系。
其实,在每一段成功关系的背后,都或多或少的出现过创伤与矛盾。
因此,感觉到关系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从改变自己开始,认真地生活,就可以拥有真正的亲密关系,从此让真情不掺假。
附上两张照片,一张是2024年的,一张是2024年的,对比一下我的改变!
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一股"丧"婚姻内外的气息开始盘旋。丧葬文化是指一些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因为生活、学习、事业、情感等方面的失败。,失去了目标和希望,陷入了颓废和绝望的泥潭。婚姻中的大忌是什么?
而婚姻的"丧文化",说白了就是一种冷漠的态度,与年龄无关。
有对象,无所谓成不成,一切随缘;没有对象,找不到也没关系,看缘分;如果你结婚了,你过得好不好都无所谓。
01、"丧"的背后,这是恐惧和自我保护
几年前认识的一位男同事L,那时他才30出头,学识广博,风趣幽默,性格温和,长相好看,家境好,属于非常受生欢迎的类型。
几年后,当初单身的同事大多结婚生子,只有L依然孤身一人。
有一次,老同事聚在一起聊天,好奇的人代表问L,难道从来没有喜欢过女生吗?
他说,很多年前就喜欢过,但也仅限于喜欢,"因为这辈子没想过结婚,所以不能耽误别人。"。
后来才知道,L婚姻的原因"敬而远之",正是因为家里几个叔叔,无一例外婚姻不顺利,要么已经离婚,要么正在离婚。
和L一样,拒绝恋爱的例子并不少见,因为看到亲人的婚姻不幸。
我曾经有一个室友,他在家里也有类似的情况。因为她没有被催促结婚,她的口头禅变成了"谈恋爱有多麻烦,反正都要分手;结婚更麻烦,离开的时候会让鸡飞狗跳"。婚姻中的大忌是什么?
从他们的角度来看,在每一次婚姻破裂的背后,都有许多具体的场景。当这些场景铭刻在他们的脑海中时,这个等式就会形成:婚姻=麻烦。
如果你在后期缺乏有意识的干预,打破这个等式,对待婚姻"丧"几乎不可避免。人天生怕麻烦,远离亲密关系,远离婚姻,不自寻烦恼,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
婚姻里的"丧"还有另一种表现形式——背叛的婚姻。当一个男人被发现作弊时,他们没有选择离婚,但他们没有处理背叛造成的创伤。他们似乎生活在一起。
男人似乎在尽职尽责地承担家庭的责任,但他们的心永远不会恢复,有些甚至"身心俱飘"。
女人嘴上说一切顺其自然,"如果他不回来,我会做我自己的事。我应该吃喝。?"
不打不抢,不哭不闹,不卑不亢,不悲不喜,真的能做到心如水,一切随缘?积累的怨恨只会以另一种方式暗中作用于身体。
02、又佛又丧,无法掩盖内心深处的欲望
哲学家查尔斯泰勒在《自我的根源》一书中提到:"现代人最典型的道德困境是失去意义感,或者觉得生活没有意义,缺乏方向感,没有确定性。"
这句话指出了所有的所有问题。
如果我们关注婚姻的话题,婚姻的意义是什么?许多人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丧对婚姻"。
过去,对于女性来说,婚姻意味着依赖——从物质保障到精神依赖;对于男人来说,婚姻意味着生育,女人为自己管理家庭,传宗接代。
今天,这种意义早已成为过去。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科技进步带来的生产力创新共同促成了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女性不再是社会生产的从属者,男性在价值创造方面的优势也在瓦解。
在这样的背景下,婚姻的旧意义被消解,但与此同时,新的意义还没有建
可以说,婚姻制度诞生以来,首次迎来了它"意义空窗期"。
幸运的是,老师曾经提出,婚姻正在从功能性消费转向精神性消费。这是一种潜在的、客观的趋势,通过近年来大量的婚姻和情感案例,恢复了幸运的知识平台。
幸运知道平台的来访者"丧对婚姻"人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他们敢于面对自己最真实的愿望,愿意主动寻求外部帮助,改变现实,尽力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这种内心深处的欲望是什么?
回到前面故事的主角。
男同事L,现在已经过了35岁,看起来一个人过得很潇洒,但是他的朋友圈越来越开始晒回忆。
起初,他和几个女孩合影,然后他和一个女孩合影?回忆的言语之间,难掩对曾经的眷恋。
那位说"谈恋爱有多麻烦?反正就是分手。"室友,经常开始在群里说自己无聊;那个人;"不悲不喜,一切随缘"妻子,为了一件小事和保安竞争,突然坐在小区门口崩溃哭了起来?
连接感是人类的共同需求,亲密关系产生强大的联系,能使人摆脱孤独,远离痛苦和绝望。
假如一个人平时不需要亲密关系,那么几乎可以断定,ta只是压抑自己的需求。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抵抗——这种压抑,必然会在某个时刻迎来某种形式的反弹。
03、透过喧嚣,找到自己的场景和意义
美国心理学家发现,人际关系是决定寿命长短的最重要因素,亲密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多伦多大学的詹姆斯博士发现,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的死亡风险。
在《完美陌生人》中,面对婚姻僵局的丈夫没有"一切随缘",也没有选择作弊,而是接受心理咨询,力所能及地改变。
妻子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你以前不相信,说这是浪费时间。
丈夫回答:也许是浪费时间,但是我想尝试任何方法,即使以后分手,也可以说我们已经尽力了。
现实中,那些已经过了激情期,陷入了激情期"僵局"夫妻,认为婚姻就是同居,日子过得去,婚姻也没关系。而冷漠的态度,本身就是杀死婚姻的利刃。
互联网带来的传播便利也让"丧文化"很容易找到共鸣、传播和传播。身处其中,除了一起哀悼,没有别的办法来回应?
首先,我们要遵循一个前提,那就是正视自己对亲密关系的渴望,这种渴望是真实的,不需要隐藏,也不能隐藏。
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是:我还能拥有或找到亲密吗?怎样才能找到呢?
有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叫小马过河》。水牛说河水很浅,小松鼠说河水很深。小马回家问妈妈,妈妈说"不管河水是深是浅,你自己试试就知道了。"。
当我给我的孩子讲这个故事时,我会特别强调小马的母亲敢让小马自己尝试,因为它"心里有底",但是并非所有的河流都能直接尝试,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依据。
假如婚姻是一条河,这条河到底是深还是浅,有没有暗流,我们的判断依据是什么?"河边"除了水牛、松鼠、蜗牛、蚂蚁?大多数人都说河水很危险,你要不要下河?
在这个时候,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通过各种声音,看到每个人的具体场景。就像我们去看一样:
为什么这个人要求结婚有房有车有彩礼?
为什么那个人要求对方有铁饭碗?
为什么那个人一定要找一个学历比自己高的人?
为什么她会说"男人出轨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婚姻中的大忌是什么?在每个人的判断背后,都有他们经历过的场景。重要的是,我们能否在喧嚣中找到自己的场景,然后形成自己对意义的理解。而这,就是我们突破"丧气",找到亲密的起点。
李玫瑾
编者按:曾几何时,许多大人和亲爱的孩子之间,只剩下互相看不顺眼?或者如网友们戏称的那样:平时父(母)慈子孝,辅导起作业就“鸡飞狗跳”。即将到来的暑假,将是父母与子女密切相处的时刻,亲子关系以及青少年心理 健康 成了家长们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本期特别推荐两本心理类图书:《心理抚养》和《化解孩子的对立反抗》。
心理学专家李玫瑾在《心理抚养》一书中向父母传递了这样一种理念:养育孩子,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加重要。作者认为,心理抚养主要包括 情感 、性格、观念、能力四个方面,父母必须参与心理抚养的全过程,通过陪伴、关爱、获得孩子的依恋感,进而获得管教孩子、“立规矩”的资本。家长通过参与孩子成长,进行 情感 抚育,教他做人做事,这种心理抚养比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更重要。
对立反抗孩子爱生气、爱挑衅、爱争辩,好像吃定了大人。最难的是,每个成长阶段的对立反抗状况都不同。心理咨询师王意中的《化解孩子的对立反抗》提供了可行的方法与指引,帮助头痛心更痛的大人,与孩子重建关系。对立反抗的化解,是关系的改善。并非只是单向要孩子改变,更不是逼孩子听话,而是大人和孩子相伴,度过情绪剧变。通过互信互重,让孩子学会认识自己的情绪,进而纾解情绪。
我最早出现在公众面前的身份,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那是1999年,我开始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栏目中,解析真实案例中各种违法犯罪人员的心理问题,其中讲得最多的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话题。
后来,从2003年起,许多人知道我则缘于我从事的一项专业研究,即犯罪心理画像。这一研究更多地用于疑难系列案件的侦查破案。我先后主持翻译了两本国外最新版的犯罪心理画像专著,并直接参与了一些疑难系列案件的犯罪心理分析及人物心理描述。
大家可能知道,刑事侦查特别讲究现场勘查和查找痕迹物证,绝对不能揣测和臆断。然而,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时大多会避人耳目,不能被直接观察到,以前也没有现在如此完善的“天网”和大数据,警方该如何去分析犯罪人的内心活动,并描述出犯罪嫌疑人表现于外的心理特征呢?
尽管相当有难度,当我介入实案后,竟然有过多次成功的经历。这种假设在前、验证在后的过程,让我对人的心理逻辑有了崭新的认识。我发现,人所有的心理表现必有相应的经历和环境。比如,一个人是否会犯罪,往往与他出生后的家庭养育密切相关。
对任何一个家庭来说,生养孩子都是一个漫长的辛苦历程,稍有不慎,不仅父母以往的心血有去无回,还会让整个家庭未来都陷入痛苦之中。所以,我觉得有责任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告诉大家,即一个孩子出生后,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怎样抚养、教养和培养他,使他成为一个有人性、有品格、有能力的人,让家庭幸福,也让 社会 祥和。
从2004年起,我与全国妇联、北京市 社会 心理学会合作,开展了一系列公益讲座。2006年,我开始在新浪博客发表“心理抚养”系列短文。2008年,我应北京市 社会 心理学会的邀请,在国家图书馆做了一场公益讲座并被录制下来,后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制作成光盘出版。2024年,这一视频被人传到网上,使很多人开始认识我这位“ 育儿 专家”。
2024年,我接到中国教育学会的邀请,参加在广东省中山市举办的家庭教育国际研讨会,有幸接触到仰慕已久的孙云晓先生。在返京的飞机上,他一直与我讨论“心理抚养”的话题。聊到最后,他很认真地给我提建议:“你应该写书。你研究的‘心理抚养’很重要,很有用,一定要把它写出来,让更多家长知道。”
孙先生还传授给我很多科普著作的写作方法,但我因写惯了犯罪心理研究的调查报告、学术论文和专著,要写科普性质的养育类图书还是不太得心应手,再加上工作繁忙,时间不充裕,一直拖延至今。现在,在凤凰卫视出版中心的帮助下,尤其是叶元美女士替我收集和整理各个时期的讲座,使我的写作时间大大缩短了,我终于完成了心理养育的第一部分内容。本书重点阐述早年家庭养育中的“心理抚养”和“心理教养”,这两种心理养育将奠定人一生的心理基础。
我知道许多父母最关心孩子的是学习成绩,特别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确实很重要,但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它应该排在 情感 (心理抚养的内容)和性格(心理教养的内容)之后。因为决定一个人有没有“人味”,要看他对人间悲欢离合的感悟,以及他带给别人和 社会 的感受。一个人能让身边的人感到舒服和幸福,能为 社会 做出贡献,这应该是父母最开心的事。能养育出这样的孩子就是父母最大的功德。
有人知道我的职业背景后,担心我的“ 育儿 说”会让父母把孩子视为潜在的罪犯来防范性地养育。如若这般推理,受欢迎的“ 养生 说”不就把所有人都想象为潜在的病患吗?这种说法可谓“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讳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宋人周敦颐语)。
人一生不可能不得病,为了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需要防患于未然。虽然疾病的发生是不分贵贱、贫富和学历的,但肯定有其内在的病理,这就需要人们去研究。养育孩子也是这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父母去了解多种角度的相关研究和 育儿 知识。何况人是非常复杂的,这让家庭养育变得更加复杂。家里有多个孩子的父母对此感受甚深,因为对待不同孩子的方式要有所差别,不能用一个模子去套。
不同视角,不同背景,并不影响研究者们殊途同归。因为大家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最高原则和理念也是相通的。只有全方位了解 育儿 中的各种可能和结果,才是完整的养育观。
链接
育儿 :养身容易养心难
大人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父母的强调就是孩子未来的观念
良好的性格会让人拥有好运
情感 的培养必须是真实的爱
很多人应该有过类似的体验,比如我们坐长途火车或 汽车 ,长时间坐着,如果没有报纸杂志和书籍,没有手机或手机没电了,就会觉得旅途漫长且难熬,无聊到除睡觉外只能找人聊天或打牌了。这是什么需求?这不是物质需要,这是心理需要。如果一个人特别内向,不愿或不会与人聊天就很麻烦。20世纪80年代,新疆到北京的火车要走四天,这趟车上经常出现旅行性精神异常现象,也称“旅途精神病”。有人做了一项实验,就是把参与实验的人独自关在房子中生活。
当然,这项实验比乘火车自在多了,而且结束痛苦感的主动权掌握在被试自己手中,如果被试不想继续实验,可以主动停止,床头就有一个按钮,被试只要一摁,门就开了,实验就结束了。当然,钱数也就出来了,想多挣点钱,你就得多熬点时间。
实验的大致结果是,被试平均待76个小时就出来了,熬过100个小时的人极少。也就是说,一般人四天左右就不想再待下去了,弄不好真会憋出精神病来。
当被试出来以后,实验人员马上对他们进行心理检测,结果发现他们对光、声音等的刺激变得非常敏感,在四五天之后才能恢复正常。当他们被问到为什么不在里面多待一会儿,其潜台词是“那样可以多挣些钱呀”,这些被试回答:“我们刚开始进去时挺好的,吃了就躺着,或者睡觉,睡醒了再想吃什么。但两三天过后就开始不行了,说不出原因的烦躁,心神不宁,坐卧不安,注意力不能集中,感觉再待下去自己就要疯……不得不出来。”
这个实验说明人不是吃饱喝足就能满足的。试想,一个不能说话、不能表达自己诉求、不能翻身也不能移动身体的婴儿像不像困在实验室里的被试?他还远不如这些被试,因为他不能由自己来结束这种窘境,只能哭喊着乞求别人过来帮他。
如果一个活生生的人包括婴儿缺乏视觉、听觉、触觉时,就相当于他的大脑缺乏必需的心理营养。
缺乏“心理营养”的结果从这个实验中已经知道:人会无法忍受,会出现心理痛苦,最后出现精神异常。还有真实的生活事件也可补充证明这点。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位外交官不知什么原因就被关进某监狱。很长时间他既没有报纸看,也没有广播听。每天除了有人定时送饭、检查他的状况之外,几乎没人理他。待久了他开始担心自己大脑会退化,于是开始练习大脑,回忆本国驻世界各国大使的名单。能当外交官的人当然非常聪明,他记忆力也很好,当他数出110多个国家大使的姓名时,有一个国家的大使姓名怎么也想不起来了。他不服气,努力地想,但直到被放出来,他也没想出那个人的名字。他这时已经跟祥林嫂差不多了,整天喃喃自语:“不要告诉我,我肯定能想起来!我不信我想不起来……”后来他写回忆录写到此事,说如果当时再不放他出来,他一定会成为一个精神病人。这就是缺乏新鲜的心理感觉而导致的心理异常。
人一出生就是“天生的心理囚徒”,在生命初期无能无助时,他不仅要依赖别人提供物质满足,同样需要心理满足,那就是让他看到人脸、听到人声、被人拥抱和爱抚。抚养人就是他的心理营养的来源。如果没有人管他,那就相当于他在感觉被剥夺的情况下发育。
所以,很多人从没有意识到婴儿有心理上的需要,如果以为早年的抚养只是喂喂奶而已,那就大错特错了。
(摘编自《心理抚养》)
关于“假性亲密关系”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心理师】即可获取各种资格考试,往年真题,高分技巧,助力考前冲刺等最新咨询入口,报名入口,报名方式等信息。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更多技能考证知识技巧,开启更广阔的职业发展之路
-
分享到:
相关推荐
13640953190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