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是如何进行的?(青少年心理咨询常见案例)
真题:往年真题+解析免费下载,助力考前冲刺
资料:健康管理师备考资料0元抢,掌握别人不知道的得分技巧
心理咨询是如何进行的?
网上有关“心理咨询是如何进行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青少年心理咨询常见案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没做过咨询的人,总是好奇,心理咨询是什么,咨询是如何进行的。简单的聊聊天,到底对我有什么帮助。
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帮助求助者发现自身的问题和根源,从而挖掘求助者本身潜在的能力,来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以提高对生活的适应性和调节周围环境的能力。
在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不仅要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也一定要运用到心理咨询的技术,今天就为大家用案例的展示心理咨询技术之一的------意象对话技术。学心理搜:caoook
什么是意向对话
所谓的意象对话,就是用想象中的意象进行交流,来进行心理治疗。人的想象中出现的形象,往往具有象征意义。这种想象中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就是所谓的意象。意象可以反映人的意识中或潜意识中的心理活动。意象对话,就像两个用象征的语言进行交流。对于求助者的有些心理问题,通过意象对话技术,可以更确切地做出诊断。意象对话的操作,就是双方闭上眼睛,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求助者进入想象的情境,然后双方通过意象进行交流。学心理搜:xinli4
案例分享
案例:女孩16岁,高一新生,有点内向,不爱交往,一门心思学习。小学时候成绩一直是尖子生,自己考上重点初中后,自己一下子找不到感觉了。因为同学们几乎都是尖子生,就在这时,女孩开始为自己脚上有臭味而不安,每次回家都没完没了地洗脚。后来,走进高中的校门不久,女孩又为自己的脚臭担心。走在校园里,仿佛别人也用怪怪的眼光看自己。别人只要一说悄悄话,就以为是议论自己,慢慢地,女孩不愿去上学了。
在进行意象对话中,女孩出现了这样的意象:一个女孩摔倒了,身上和脸上都是土,脸上还流血了,很脏很脏的,蓬乱的头发下满脸地痛苦,女孩正在隐隐地哭泣。咨询师引导她让想象中的女孩子来到了卫生间,打开了电灯,先洗静了脸上的血迹和泥土,仔细地梳理一下头发,然后换上了一件漂亮的连衣裙。这时候,她说镜子里的女孩脸上有了光彩,很精神的样子,她的说话中也显露出几分轻松。
意象对话继续进行。女孩子说:“我走进了一个房间,屋子里有一张床,床的枕头下面藏着一把剑。”我感到害怕。咨询师说:“不用怕,走过去,坐在床上,拿起剑来,试试看”。女孩子轻轻惊叫一声:“哎呀,划破了手指,手指流血了。”咨询师说告诉女孩子不用怕,洗洗就没事了。女孩子说:“是没有血了。”咨询师在引导女孩子说:“现在,再拿起这把剑,用手在它的平面上摸摸,感觉怎样?”女孩子说:“感觉挺光滑的,挺好的,哎,现在我不害怕了。”咨询师再深入引导说:“好,拿好姿势,再舞动一下。”女孩子便舞动起来,姿势挺好,挺美。咨询师启发说:“谁都可以舞剑,只要不随便乱动,它就不会伤害我们,是吗?”随后,女孩子的意象中出现了森林,感到很恐怖,拉住咨询师的手。这时,咨询师引导她想象自己走进去。她说:“里面有小片空地和稀疏的阳光,还有清澈的泉水流淌,挺好的,一点也不害怕。”
意向代表什么意义
女孩子的意象很明显地揭示了她的心态。
一是对自我的否定意识。她开始在想象中出现的女孩子样子,象征了她不能接受自己,由此陷入不安紧张甚至恐怖的消极自我心戊中。
二是对性心理否定意识。她的意象中的床、枕头,特别是剑,都有性的象征意义,而剑藏在枕头下面,象征了自己她对自己的性心理的不能接受,甚至是害怕恐怖,这又会加剧了对自我的否定。这样消极的自我否定心态,在面对新环境的适应阶段,在找不到感觉的时候,就会表现得更为突出。由于自己不能接给自己,就感到别人不欢迎自己,于是,就出现幻嗅现象。于是,关于脚臭的幻觉,成了不受欢迎的象征。同时,关于身体异味的感觉,本身也往往有对自我性心理排斥的象征意义。
意象对话不仅有心理诊断作用,更有心理调节作用,或者说,意象对话的过程就是在进行心理治疗。案例中的女孩子就是咨询师在引导下进行了心理调节。首先是使女孩的自我意象变得积极起来,同时,引导女孩对自己的性心理比较坦然地接纳。于是,关于脚臭的幻觉失去了象征意义,女孩也就不再为脚臭而担心了。
意象对话的象征意义不一定要对求助者说明,但对家长可以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帮助孩子调控自我期望,学会接纳现实的平凡的自我。二是,母亲和女儿适当进行有关青春期方面的沟通,引导孩子能够坦然地面对自己的性心理。
人的心理活动就是这样,常常通过转移和置换,使本来的心理问题改头换面,让人不知所以然。一旦找到了心理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往往就可以得到较好的心理调整。
在咨询意向对话可不仅可以减少阻抗,而且广泛试用,并且可以评估来访者的心理状态。所以意向对话是一门神奇的心理咨询技术。
关注头条号:曹晖
青少年心理咨询常见案例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详细分析参考
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详细分析
一般情况 :某男,28岁,研究生学历,汉族,某公司部门经理,未婚。收入中等,经济状况良好。
求助者自述情况 :从小性格较内向,不爱说话,生活在很传统的家庭,父母是中学教师,感情融洽,但对他管教很严厉,从小要求他做一个懂事规矩的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要做的最好,养成了做事情按部就班、追究完美的习惯,遇到做不好的事情,都要重新去做,直到做好为止。兴趣爱好较少,很少与同伴玩耍、作游戏,只是一心学习。从小学到大学,学习成绩很优秀,一直名列前茅,偶然一次考试不好,就非常难过,担心对不起父母。因此,在别人眼中,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几乎挑不出什么缺点,令人羡慕。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某名牌大学,前两年学习生活如常,在大三时开始出现反复的冼手,有时甚至洗十几遍,考试时总是要反复检查试卷上是否写上姓名,甚至要交卷后还要去找到老师核对姓名,自己知道没有必要,却控制不住,只有做了才感到轻松。自己有一对哑铃,看到它时就想拿起来砸别人,总是担心自己控制不住而感到焦虑,为此把哑铃扔到了河里。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重,耽误了许多时间,工作和生活受到很大影响,性格变得孤僻,做事优柔寡断,不愿与人交往,没有要好的朋友,内心非常痛苦,因此来到心理门诊,迫切希望能够得到心理医生的帮助,消除毛病和不适,改善交往状况。
心理咨询师了解情况 :求助者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少年时期部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有一次因为没有洗手就拿起筷子吃饭,被母亲严厉训斥并告诫他,手上有成千上万的病菌,不洗手就会得病,并在母亲的监督下,把手洗干净才被允许吃饭。从那以后,养成了爱干净的习惯,认为若不卫生就会染病。这件事对他的生活未有多大影响。求助者上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同寝室的一位同学被查出患了肝炎,因为这件事情就联想到母亲训斥的话,感到很紧张,担心自己会不会被传染,自此以后就开始反复洗手,有时要洗十几遍,自己也明白没有必要,但是就是控制不了。为此,耽误了很多时间,学习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即使这样,成绩依然不错,毕业时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反复洗手次数较前频繁,但仍然免强读完学业。毕业后到一家大型公司任职,尚能胜任工作,由于表现好,两年后被提拔为部门经理,至今已一年。近一年来,除前述症状加重外,还出现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担心做事情没有做好而反复检查,因怕别人知道而尽量减少与人接触,严重地影响了工作和生活,睡眠很差,做梦多,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急躁,爱发脾气,工作经常出差错,领导和同事很有意见,为此感到焦虑不安,内心非常苦恼。
根据以上心理咨询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附答案)
1、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10分)
意志方面:强迫意向(想拿哑铃砸人)
行为方面:强迫行为(反复洗手、检查试卷姓名、反复关门窗)
情绪方面:焦虑
社会功能方面:工作常出差错,领导和同事都很有意见
2、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15分)
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强迫性神经症
判断的依据是:
一、首先使用三原则做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
(1)求助者的主观体验与客观世界存在统一性,主观世界能够对客观世界做出反应。虽反应的强度偏离正常范围,表现为反复检查试卷上的姓名等,但尚未背离统一性原则。
(2)求助者具有知情意的内在一致性,表现为因担心做不好事而回避与他人交往、并为此感到焦虑痛苦、出现睡眠困难等。
(3)求助者的人格相对稳定,符合稳定性原则。表现为求助者年幼时性格内向、做事认真、追求完美的性格,与其成长后在强迫症状中体现出来的追求完美,害怕自己做不好相一致。
二、区分神经症和重性精神病
(1)求助者自知力完好。表现为求助者感到内心十分痛苦,并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超出正常范围,属自知力完整。
(2)求助者主动寻求咨询师帮助,有主动求医的动机。求助者迫切希望咨询师能够帮助他摆脱困扰,重新恢复正常。
从以上两点分析,求助者不属于重性精神病。
三、求助者症状符合强迫性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1)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
(2)以强迫意向、强迫行为为主导症状
(3)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反强迫并存,二者间的冲突使求助者感到焦虑和痛苦
(4)求助者的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内心,不是被别人或外界影响强加
(5)求助者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
(6)求助者社会功能受损
(7)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
3、引发求助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15分)
一、生理原因:无明显生理原因
二、心理原因
(1)性格内向
(2)追求完美的个性特点
三、社会原因
(1)童年时的经历及负性情绪体验
(2)同寝室同学查出肝炎
4、通常从哪些方面来判定求助者心理紊乱的严重程度?(15分)
通常根据以下几点根据来判定求助者心理紊乱的严重程度:
(1)临床症状表现
(2)求助者的自知力
(3)社会功能受损程度
(4)求助者本人的痛苦
(5)问题持续时间
(6)问题是否泛化
(7)心理测量量表的评定
5、依据本案例,您认为需要选择何种量表对求助者进行心理测验?(10分)
针对本案例,选择Scl-90及SAS测验。
6、拟订的咨询目标是什么?结合本案例,对拟订的咨询目标的有效性进行评价?(15分)
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咨询目标,如协商不能确定,以求助者目标为主。拟定的咨询目标是:
(1)近期目标:缓解焦虑情绪、逐渐减少强迫行为次数(商定该次数),直到强迫症状消失。使用Scl90、SAS测验,使焦虑分数、强迫分数降低至正常范围。
(2)远期目标:使求助者正确看待自我,接纳自我的不完美,走向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终极目标。
上述咨询目标的有效性体现在:
(1)具体:将近期目标集中在症状的消除上。
(2)可行:对求助者而言是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进行,因此是可行的。
(3)可量化:使用强迫出现次数、心理测验分数作为量化评定指标。
(4)符合多层次统一:考虑到以症状消除为主的近期目标,也考虑到以自我发展、自我认识为主的远期目标,并将其有效结合。
(5)符合心理学原则:解决求助者情绪、意向、行为方面的困扰,属于心理学范畴。
7、通常从哪些方面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10分)
(1)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估
(2)心理咨询师对咨询效果的评估
(3)求助者社会生活状况改善情况
(4)求助者周围人对其改善状态的评价
(5)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验结果的比较
8、在使用摄入性谈话法与求助者进行沟通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10分)
(1)态度必须保持中性
(2)提问中避免失误
(3)出提问和引导语之外,不能讲题外话
(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预言组织或扭转求助者的谈话内容
(5)在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结论
(6)结束语气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
;青少年心理咨询常见案例
青少年心理咨询是专门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它往往结合生理、心理、社会三大因素来分析导致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原因,主要工作为激发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消除厌学逃学和学习障碍、协调同学关系和亲子关系、中高考心理减压、学生职业规划、高考志愿填报辅导、青春期性心理教育、不良品行纠正与健全、性格塑造、青少年神经症治疗(儿童自闭症、儿童多动症、儿童抽动症、儿童抑郁症性神经症、口吃、考试焦虑症、社交恐惧症、网络成瘾、学校适应不良综合症等青少年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的心理治疗)。
例一:女,18岁,高三学生
咨询原因:高考前焦虑,影响学习效率
首次来访主诉:精神无法振作,不能完成作业,说不出原因地烦躁,不愿上学。有时愿与人谈天论地,有时只想一人呆着。对家里的人反感,饭后呕吐已两个月,常常失眠,多梦,经常无缘无故想哭。
既往史:就诊前两个月,开始饭后呕吐,经内科、精神科诊查,无异常所见。无精神病家族史,无脑外伤史和其他躯体疾病。
来访者母亲介绍:两个月前开始饭后岖吐,不敢吃东西。不进食时做呕吐状。夜间说梦话,内容多和考试有关。近来面临考大学,学习特别紧张。一个月前感冒,结果有两门功课没考好,经受不住就想哭,老师建议休息,但她怕考不上大学,面子不好看。家长和老师都理解她,劝解,但她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最近她后悔自己读高中,觉得不如读中专,省去考大学的事就好了。上初中时,就常常自卑,对考试特别害怕,认为自己记忆力不好。
例二:男,18岁,应届大学考生
咨询原因:高考后情绪压抑、紧张、焦躁不安
首次来访主诉:考试前虽然很紧张,但头脑还清醒,思想单纯,只想考进重点大学,没想别的问题,但考完后的这些日子里反而失眠,心情紧张,每天脑袋发胀,坐立不宁。
这次考试不太成功,可能不会被重点大学录取,如果这样我就太冤枉了,我念初中时,一直没落过前三名之后。高中时在学校也是前五名的学生,全市统考是第20名,都说我准能考取重点大学,可在临考时我很紧张,有的考卷没能答完。这件事我越想越难过。另外,考不取重点大学就只能去外地,我的志愿在外地的大学是非重点大学,这事一想赶来就害怕。我从小没离开过家,没离开过父母,我对去外地读书没信心,不知大学里厢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怎样处,万一出点问题,都不知道找谁请教和商量。我感到很压抑,想大喊几声轻松一下。在中学时我有几个好朋友,这次分开不知何时能再见,有些失落感。现在我朦艨胧胧地感到要走进社会了,要独立生活了,可是不知前面等待我的是什么,就象是黑夜里走路,不知前面还有没有路,每迈一步都提心吊胆、顾虑重重。
例三:女,21岁,大学四年级学生
女孩来信诉说了近年来的苦恼,她在信中说:“长期以来,我一直经受着心理障碍的困扰和折磨,时至今日,我仍旧无法摆脱这个阴影。它已经给我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我真心希望心理老师能帮助我!”她还在信中提出了会见时间,又特意嘱咐道:“我不愿这件事让别人知道,我没有勇气前来敲门,请你们将咨询室外的门开一小缝,我即可进来。”
按照约定时间,心理老师把门敞开着。她来了,神色慌张而羞怯,大步跨入咨询室后赶紧把门关上。心理老师一面热情地为她让座,一面告诉有关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并表明乐意为她排忧解难。她认为自己是个怪人,有个害羞的.怪毛病。两年多来,从不多与人讲话,与人讲话时不敢直视,眼睛躲闪,像做了亏心事。一说话脸就发烧,低头盯住脚尖。心怦怦跳,起鸡皮疙瘩,好像全身都在发抖。她不愿与班上同学接触,觉得别人讨厌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个:怪人。最怕接触男生,对老师也害怕,常常因为紧张,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知所云。更糟糕的是,现在在亲友、邻居面前说话也“不自然”了。极少去社交场所,很少与人接触。自己曾力图克服这个怪毛病,也看了不少心理学科普图书,按照社交技巧去指导自己;用理智说服自己,用意志控制自己,但作用就是不大。后来她哭诉说,这个怪毛病严重影响了她各方面的发展:学习成绩下降;交往失败,同学们说她清高。她正在争取入党,同学关系不好肯定不行。眼看就快毕业了,这样下去怎样适应社会呢?她急切地就:“老师,请你快点告诉我,我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该怎样才能克服怪毛病呢?”
例四:男,18岁,高三学生
来访者主诉:近来脑子很乱,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想一个问题无法中止,无休止的联想下去,有时候脑子里不断地问同一个问题,为此心里烦得很。
既往史:来访者很聪明,初中时就喜欢钻研问题,对学过的功课都要搞清楚,不然不罢休;高中时开始考察人生,觉得生活很不真实,怀疑存在的真实性,见事情就思考,拚命追究根源,当时想不清就记在本子上,过后再拚命想,有些问题是琐事,也不放过。甚至想一些毫无意义的问题,如“为什么钥匙能把门开开?”等等。
例五:女,19岁,高中
既往史:身健,无任何躯体不适。无精神病家族史。
咨询原因:想克服报复心理。
首次来访主诉:在初中时,对任何事都好强,从不服输,爱和别人辩论,非辩赢不可。有一次一位女同学骂我大小眼,我很生气,并想: “我非找机会教训她一次不可”。升入高中以后,那位同学进了另一所中学。再也见不到她了,但心里的报复情绪未消。于是便找到她打了她两记耳光,当时觉得出了气。可是在打她时有几个男学生在场,那几个男学生打抱不平又把我打了一顿,以后,更增强了我的报复情绪,但又找不到好机会,很苦恼。
例六:男,20岁,大学一年级学生
首次来访主诉:自高考前出现心悸,高考后心悸频繁。大一第二学期开始后,脑袋发木,头痛,注意不集中,烦躁。不能控制自己,对各类事情兴趣下降。每逢考试,症状加重,对考试有恐惧感。初中二年级时,在一次期中考试时,时间己到,但尚有一题未答,心里一紧张造成遗精。后在高中二年级时,又有一次类似情况出现。从此对考试有紧张情绪。
例七:女,19岁
咨询原因:在街上走路时心紧张,怕人看。
来访者:我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难看,所以一上街就紧张,在人多的地方几乎不敢迈步。
咨询师:有这种感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来访者:三年多以前,开始时没这么重,只是不敢穿高跟鞋,后来不愿在我姨面前走路。有一个星期天,我姨和姨夫来我家,我买了一双高跟鞋试穿。穿上后走不太稳,因为从来没穿过。我姨看了后,说了句特别难听的话,我都不愿意重复这句话,我听了后很难过,哭了一下午,后来我再也不敢穿高跟鞋了,过了几天,我还是忘不了骂我的那句话,一想起来就想哭,真想骂我姨几句出出气,可又不敢,我也不会骂人,心理委屈得很。从那以后,我觉得穿平底鞋也走不好路了,姿势难看。我姨常到我家,她一来我就跑出去,跑不掉时也坐在椅子上不站起来,更不在她面前走路。后来在大街上也觉得走路姿势难看,怕人笑话。我想摆脱这种想法,可越想摆脱越摆脱不了。
例八:男,21岁,大学二年级学生
首次来访主诉: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情绪低落,不愿与同班同学在一起上课,独来独往,无食欲,睡眠不深,易醒,怕考试,一听说考试就睡不好,吃不下饭,进考场出汗,心慌。五岁就读小学,聪慧,学习成绩优秀,后在重点学校就读中学,六年都是学校第一名,倍受教师和家长赞扬和夸奖。保送重点大学。大学一年级时第一学期考试时,正值患者患重感冒,在考场晕倒。后补考,考试成绩不理想,打击很大,从那以后,见人不不爱讲话,上课总坐在最后一排,天天在图书馆不愿与同学一起活动。
例九:男,13岁,初二学生
老师描述:这个学生性格孤僻,不合群,与同学关、老师关系不好。自称要想做的事没有做不到的,学习不用心,自以为是。在举止、风度等方面自觉高人一等,别人都看不惯。目中无人,不服管,抽烟,逃学,打架,离家出走。
母亲描述:孩子在婴儿时期很兴奋,睡着后一有声就醒,很闹人。五岁前放在奶奶家,脾气很强,父亲为了一些事也打过,但仍然任性,很难管理,总不让大人省心。小学二年级时外婆帮忙照看。母亲从小就管不住他,外婆照看和父亲镇压着勉强维持。母亲主要在生活上照顾得多,孩子从小体质不好,很瘦,偏食,总生病,个头小。上三、四年级时,暑假看书很多,科幻方面的书,很聪明。
例十:男,14, 初中
母亲首次来访主诉:孩子是从初一开始有头痛的毛病,一开始以为是感冒或者没睡好,没当回事;直到有一次孩子在学校里晕倒了,把我们吓坏了,连忙带他到医院检查。医生怀疑他脑袋里长了肿瘤,给他做了脑电图、心电图、脑部CT,但都没有发现器质性问题,只说是特殊的生理反应,无需治疗,长大了就好了。其他医院的诊断也大同小异。既然医生说没事,我们也就没再上心。以后孩子每次喊头痛,我们和老师就让他忍一会,不要影响学习。过了一段时间,头痛的毛病没好,又开始心脏痛,经常痛得大汗淋漓,我们不敢大意,赶紧带他去检查,医生做了全面检查,也没检查出什么毛病,就说让他多休息。从那以后我们发现孩子经常头痛、心脏痛,都是在学校发作,在学校痛得在地上打滚,一回到家就好了,周末假期也很少发病。我们怀疑他是不是装病不上学,可老师说他满头大汗脸色发青的样子又不像。没办法我们就给他请假,在家学习、锻炼,到学校考试,想等他身体好一点就去学校。没想到在家头疼毛病少了,又迷上打电脑游戏,干脆不想去上学了!没办法我们到处打听,听人家说可能是心理毛病,就带他来看心理老师。
例十一:女,18,重点中学高二学生
首次来访主诉:近一年来情绪低落、失眠,对什么都没兴趣,敏感多疑,食欲不振,感觉脑袋发木,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症状常以半个月左右为一周期。暑假结束后学校开学,自感问题加重,痛苦不堪。
例十二:男,18岁,高二学生
首次来访主诉:我总是感觉很失落、压抑、空虚,总之很郁闷。我很敏感、脆弱,关注细节,还很自卑。我的情绪一直起伏不定,凡事不感兴趣,上课老是分神,经常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晚上睡眠质量很差,睡不着,头痛,白天又很疲劳,食欲也很差。我曾经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神经衰弱。我跟我爸不是很经常沟通,他很忙,很严肃;我妈就更不用说了,我跟她都不说话,我尽量不和她见面,吃饭也回自己房间,还锁上门的,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快一年了,因为她太多管闲事了,初三的时候,她偷看我日记,还把它复印下来,要拿去给心理医生看,幸好被我发现,从那以后我再也不写日记了,我把所有的日记当着她的面都烧了,从小到大所有的!我现在写博,她不懂,以为我已经好了。上周,我一个老同学在QQ里聊的时候说我‘脆弱得让人心疼’,还说我以后可能会走上自杀这条道路。其实我以前倒是想过自杀,但现在没有。我最担心的是: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不知道还有什么要留恋的?我对什么都没兴趣,我都不知道要干什么。
例十三:女,15岁,学生
首次来访主诉:两年来老有一种难以言状的苦闷与抑郁,总感到前途渺茫,对一切都不顺心,老是想哭,但又哭不出来,即使遇到喜事,也毫无喜悦的心情,过去很有兴趣去逛街、看**、听音乐,但后来就索然无味。来访者深知长期忧郁苦闷会伤害身体,但又苦于无法解脱,并逐渐导致睡眠不好,多梦,食欲不振,有时很悲观,甚至想一死了之,但对人生又有留恋,因而下不了决心,决定求助。
例十四:男,17岁,中专学生。
首次来访主诉:初中的时候学习繁重,与同学来往减少,自觉形影孤单;学习成绩一般,每遇考试即难受。中考落榜而后复读,感觉对不起父母;跟同学相处即自感不如别人,口才差、交际差、不能引人注目、脑子笨。为此,整日内疚自责,胸闷头痛,苦恼难受,不想活。回家受父母关爱而缓解,回校即反复。上中专后每每看见同学们快乐地谈笑玩耍,虽想参加而不能;因为自觉没有共同语言,难以融为一体。看着试卷不久即疲惫不堪,头晕眼花,恶心欲呕;到目前看书也如此,难以继续学习,准备退学。睡眠每天5~7小时。食欲差,便秘。曾断续服用多虑平、安定及一些安神补脑中药,也受到老师的开导和同学的劝导,但效果欠佳。
例十五:男,19岁,高中学生
首次来访主诉:从初二起,不敢面对女性,一见女性就脸红,控制不住去想女性的隐私部位,就是控制不住就那样想,最难堪的是对母亲和姐姐也是这样想。觉得自己是个极其肮脏、道德败坏的人,简直禽兽不如。可一见女性还是那样,到后来一提到女性就那样想,平常看书吃饭写作业都控制不住去想,每天上床睡觉时也想,有很强的性冲动,常常忍不住偷偷,过后更觉得自己肮脏无耻,无脸见人,觉得别人一定能看出自己的行为与想法。一开始只怕女性,后来连男性也怕见。可自己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啥也没做,强迫自己好好学习,初中升高中还算顺利考上了,觉得很侥幸。进入高中,学习压力很大,第一学期成绩就不理想。后来无论多么用功学,成绩就是上不去。这时候就想是自己这种心理问题影响了学习效率,痛苦得不得了,又不能和人说。内心感到又孤独又苦闷,很多次想到死,又怕死了别人说闲话,怕对不起父母。到高二时又开始头痛了,我知道是我脑子想事想的。过一段,胃也痛起来,就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胃癌,一想到胃癌,有时高兴,有时悲哀。高兴的是,如果是胃癌死了,别人不说我是个肮脏的坏家伙,不丢人了。悲哀的是我还小着呢,我还什么事都没作。这时不知怎的脾气也变坏了,常常在家发火。也不多说话,一发火就想砸东西。家里人带我到医院去看,作了一堆检查,医生说我没病。后来去了精神病院,大夫说我是精神病,要住院。我又怕又气,死活不住院,药也不吃,我说我没病。为了不去精神病院,我老实起来了,强忍着不再乱发火。但头痛得历害,胃也胀痛得历害,就又想是不是要死了。想到死,觉得很可怕。父母就我一个儿子,把希望全都寄托在我身上,我还什么都没做,还没有真正报答他们、孝敬他们,就死了。感觉很对不住父母。就想,我怎么会生病要死了呢,上天太不公平,这时就恨命运,恨上天,上天不应该这样对我。
;关于“心理咨询是如何进行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心理师】即可获取各种资格考试,往年真题,高分技巧,助力考前冲刺等最新咨询入口,报名入口,报名方式等信息。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更多技能考证知识技巧,开启更广阔的职业发展之路
-
分享到:


相关推荐
13640953190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