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如何避免被来访者带偏思路?(怎样培养一个人的反逻辑思维-)
真题:往年真题+解析免费下载,助力考前冲刺
资料:健康管理师备考资料0元抢,掌握别人不知道的得分技巧
心理咨询师如何避免被来访者带偏思路?
网上有关“心理咨询师如何避免被来访者带偏思路?”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怎样培养一个人的反逻辑思维?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在咨询中,如果咨询师被来访者带跑思路,那应该是咨询师的反移情在作祟。反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是咨询师把对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 情感 、态度和属性转移到了来访者身上。这种心理运作的原因是在咨询中咨询师被来访者 情感 投射以后认同的结果。优秀的咨询师要有能觉察自己反移情的能力,并且利用自己的反移情,将之反馈给来访者,促进来访者思考觉悟。敏感的反移情觉察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咨询师可以通过个人做体验,接收督导来提高。
咨询师被来访者带着走的情况是存在的!这个问题涉及一些咨询设置的原则!
第一,咨询师要对来访者进行评估,如果来访者求助的问题及个人人格障碍是咨询师能力无法应对的话就需要果断放弃这个个案!
第二,咨询工作中咨询师一定要时刻处于中立的位置,不评判,不指责来访者!
第三,咨询师要时刻觉察自己的反移情,谨慎使用自我暴露,防止自我卷入过度!
第四,咨询师要定期针对个案进行督导,保证对于咨询工作有清晰的认知!
第五,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咨询工作能力!
做好这几点,可以降低被来访者带走的机率,对咨询工作有很大帮助!
心理咨询师被来访者带偏的情况在新手咨询师中是经常发生的,也是咨询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咨询师被来访者带偏的表现可能有以下几种:
1.打破咨询设置 。咨询设置是咨询师与来访者进行工作的基本保障,包括咨询的地点、时间、时长、咨询费用,甚至包括咨询师使用的技术方法等。但有时候来访者会有意无意的想要改变这些设置,比如迟到、要求延时、发展非咨询关系等等,而新手咨询师由于种种原因,很可能会被来访者带走。
2. 控制咨询中的话题。 在咨询的不同阶段咨询师的作用有所不同,比如在初诊阶段,咨询师主要与来访者建立关系,并收集基本资料,这个阶段主要技术是倾听和开放式询问。而在治疗阶段咨询师会有面质、暴露等更直接方式来帮助来访者,这时候来访者的压力会很大,很可能会通过转移话题的方式来回避或者缓解压力,而咨询师也可能被来访者的话题带偏。
3. 反移情(包括咨询师的移情和对来访者的反移情) 。来访者的人格,情绪,行为,生活经历等等都可能引起咨询师的心理变化,比如,来访者是与老公离婚,原因之一是出现了第三者,那么咨询师对第三者的态度会影响与来访者的关系,在面对来访者时也会突破价值中立。
那么如果避免被来访者带偏呢?
总得来说, 首先,需要认识到被来访者带偏并不一定是坏事 。因为走入来访者的“套路”是深入了解来访者的途径之一。但是这需要咨询师有足够的觉察能力,如果咨询师能够在被来访者带偏的时候,觉察到来访者使用的“套路”,以及自己为什么会中招,那就就能“将计就计”的帮助来访者。
其次,找督导。 新手咨询师遇到这样“套路深”的来访者一定要及时进行督导 , 因为自己的觉察可能并不准确,需要辅导师在客观专业的角度来帮助自己。
最后,正视自己。 咨询师也是人,有 情感 ,有缺点,而这些东西是很难消除的,所以我们需要正视自己,力所能及地帮助来访者。
心理咨询师要避免被来访者带偏思路注意以下几点:
1.准确定位你自己。你不是拯救者,不是帮他解决问题的,所以你回应他的重点不是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你回应他的重点是,让他把这个生活情境当成问题的是他内在哪一种的习惯的模式或者是习惯思维或者是情绪体验。
2.保持对自己内在体验的一个觉知和关照。咨询师在与来访者的互动中,比较容易被来访者把自己的个人议题给激发出来,可能是跟来访者有同样的伤痛,可能是跟来访者有相反的体验,也可能是很想要证明自己是个好咨询师,让来访者满意。咨询师如果陷入到自己的个人议题中而不自知的话,就很容易被来访者把思路带偏。所以,咨询师要在整个咨询中保持对自己内在体验的觉知和关照,发现自己可能有内在议题被启动了,要及时把自己拉回来。
3.咨询师在咨询工作之外要坚持个人成长。咨询师也是人,有很多的个人议题需要面对。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咨询师如果平时不做个人成长的话,在咨询中可能就没有那么强的觉知力,可以及时发现自己内在议题,并且及时把自己拉回来。
4.咨询师要坚持接受导师督导和同辈督导。如果咨询师有坚持被督导的习惯的话,就相当于为自己的咨询放入了一个更加中正的观察者,这个观察者其实是咨询师的咨询师,会帮助咨询师看到自己看不到的问题。
1.咨询中咨询师往往被来访者者带偏,所以有一个原则是咨询师必须知道的,那就是——价值中立原则。中立在具体的咨询过程中表现为对来访者的价值观无条件的接受,即使来访者的价值观与咨询者的价值观相对立,咨询者也不能指责或批评。咨询者要超越双方价值观念的冲突,采取中立的态度,创造一中轻松、和谐的氛围,从而使来访者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情感 和行为,这样才叫以中立原则和方式来帮助来访者树立独立的意识,使来访者自己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让来访者感受到咨访双方的平等性,最终是来访者的问题得以解决。
2.咨询师要想较少的卷入,一定要注意自我成长。当我们有和来访者类似的故事情节时,就容易被带跑,那么如果你自己在这个方面没被疗愈就不容易帮到对方,因为那是你们共同的伤。所有咨询师就要找督导或者利用技术自己修通,比如我现在学到的心理罗盘技术就可以自我督导,减少被来访者带跑偏的机率。
咨询师平常就要练习自我觉察,在咨询过程中,始终要保持一个中立和第三只眼睛在观察着自己,觉察自己内心的感受,感受来访者内心的感受,这样就可以避免被来访者带偏
合格的心理咨询师,首先理解心理规律,并以此为基础掌握心理技术。那样的结果根本就不会发生。
首先关心来访者,要与来访者先以交朋友方式亲切关怀对方。不能让来访者对你有诫心。慢慢拘通。查颜观色,判断来访者。是否讲的是实况。
按职业规范,操作规范,不带个人感情和好恶。
怎么会有这样的思路?也许你自己就是考一个证吧,本身就有偏激,怎么会强加给你的病人身上?要能指导别人必须自己清晰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还有必须丰富自己的智慧
怎样培养一个人的反逻辑思维?人的思维很奇怪,有时候有逻辑,有时候没有逻辑。
我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可是,有时候,日无所思,夜里却有听梦。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不合逻辑的。所以,我们的思维是有局限性的。凡事我们讲逻辑,似乎合乎逻辑的道理才是正确的。
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
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付出了未必有收获。不努力却成功了,没有付出却收获了。
……
所以,反逻辑的东西也是存在的,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
1、灵活使用逻辑。有逻辑思维能力不等于能解决较难的问题,仅就逻辑而言,有使用技巧问题。何来?熟能生巧。学数学可知,解题多了,你就知道必须出现怎样的情况才能解决问题,可叫数学哲学。总的来说,文科生与理科生差异在此,不在逻辑思维的有无。同时,现实中人们认为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实际上是思想能力强,并无分文理。而且思想也不是逻辑地得到,而是逻辑地说明。2、参与辩论。思想在辩论中产生,包括自己和自己辩论。例如关于是主权高于人权还是相反,我认为是保护人权的主权大于人权,不能包括导致国王享用婴儿宴的主权,既必须界定主权,前者有条件成立。导致该认识的原因是有该问题辩论,否则不会去想。3、坚守常识。其实我很轻松得到关于人权的个人结论,原因是不论大牌专家怎么宏论,我不认同的道理只有一个,我坚守谁都不愿意自己的正当权利被侵犯,除非不得已这样的常识。因为坚守这个常识,就要具体分析主权比如国家保有军队的权利,该权利会在不同情况下要求国民承担不同义务,战时似乎侵犯人权,但这是为每个人安全需要的一种付出,主权必须具有正当性。可见坚守常识及逻辑地得到的结论的重要性。要注意的是,归纳得到的结论不能固守,因为归纳永远是归纳事物的一部分,不可能是全部,它违反部分怎样不等于全部怎样的常识,例如哲学。中国人常常用哲学说明问题,总是从一个一般到另一个一般,所以说而不明,好象不会逻辑思维,谬矣。4、敢于质疑。
关于“心理咨询师如何避免被来访者带偏思路?”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心理师】即可获取各种资格考试,往年真题,高分技巧,助力考前冲刺等最新咨询入口,报名入口,报名方式等信息。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更多技能考证知识技巧,开启更广阔的职业发展之路
-
分享到:


相关推荐
13640953190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