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女孩情感心理咨询
网上有关“15岁女孩情感心理咨询”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孩子的心理问题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常言道 "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可与人言者十之二三 ",生活中我们可能常常会经历一些困惑或痛苦,也可能会用各种方式来尝试帮助自己。
我们可能会尝试各种方法来转移注意力,比如去运动、去购物、去旅行,亦或是通过读书学习来解决问题……但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这种方式可能治标不治本,痛苦与困惑在短暂的离开之后仍会再次浮现……
在心理专家李军旗教授看来,人们走进咨询室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
而当你想好要去做心理咨询时,请先看一下下面这份心理咨询指南,相信我,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做心理咨询,你要知道:
01
找一个临床心理咨询师
在大多数心理学家研究的事情,其实和我们老百姓们的日常生活隔了千山万水。
心理学确实很高大上,他们折腾猴子,研究数字,他们的成果应用在无数的行业(当然也有无数的成果,还没有人知道能干啥用)。
再想想那些影视作品中的端庄优雅的心理咨询师,喝着咖啡,穿着名牌,在高档写字楼里办公,只要听听别人的故事,帮忙分析劝说,就能挣好大一笔钱,工作轻松,生活无忧。
其实这都是对这一职业的一个美好的想象,心理咨询师工作可不是就听听故事那么简单,他是要帮助倾诉者解决问题的,所有有心理问题的患者,不是说说就能好的,一个患者的服务期限可能会很长。
而你要找的,就是一个接受过系统训练的、专门从事临床心理治疗的心理咨询师。
02
主动挑选你的咨询师
在开始接受咨询之前,主动挑选你的咨询师。
心理咨询的本质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咨访关系:不是神拯救人,而是人与人之间深刻的对话和支持。
能够和咨询师谈论自己的人,不是有病的人,而是勇敢的人。
很多人第一次做咨询会紧张,因为不知道咨询里会发生什么,我也不能告诉你会发生什么,因为会发生什么,的确是需要去体验的,我们不会有一个既定的剧本,会发生的、谈论的、体验到的都是以你为主导和咨询师一起创造的。
是潜意识对潜意识的工作。
尽管咨询的本质殊途同归,但是不同流派的心理咨询师们,也确实用着相互之间听不懂的语言,用着非常不同的方法,来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
03
选择可以信任的心理咨询师
你要选择一个,让你觉得可以建立信任感的心理咨询师。
倘若你一开始,无论什么原因,就觉得你不可能信任这个咨询师,不要理会你理智里面所想的:“大家都说这是个好咨询师,我应该试试”诸如此类的念头。
因为在心理咨询中,来访者需要和咨询师一起建立一种关系,在这个关系里面足够安全地去呈现你所有的自己。
而咨询师会通过这个特别的关系,来让咨询发生作用。
一段好的咨询关系,能够让你:
在相对稳定和安全的时空下,安心地把自己的害怕、紧张、羞耻和不安表达出来;
体会到在咨询师的回应是温和、不带评判的;
感到在这段关系中,无论是正面或负面的表达,自己都是被接受和被理解的;
逐渐在这样的关系中重新进行自我表达。
推动来访者改变的不是技术而是关系。单从人的角度来说,治疗师的坦然——承认和接纳彼此的优缺点,将带动来访者的坦然和自我接纳。
04
心理咨询有严格的设置
你要了解心理咨询有严格的设置
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始终保持客观身份,要尊重来访者,不把个人的认识、判断强加给来访者,也不为来访者做决定。
在心理咨询期间,原则上禁止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进行心理咨询室以外的任何私人交往,心理咨询师不能在心理咨询中寻求个人情感和实际利益(接受来访者的请客、吃饭、送礼等)的满足和实现。
而一般的咨询设置是,每周一次见面,固定的时间地点,每次50-60分钟。
每周一次的频率,既能够在咨询的环境下得到即时的支持,又能够保持现实生活的状态;而固定的时间地点,能够帮助形成 “Therapeutic container”。
05
共同商定咨询的长短&目标
这个咨询计划不是心理咨询师说了算的,需要与来访者共同制定。
一般来说,来访者接受心理咨询师的计划的话,那么这个计划就是正确的。
如果在执行后遇到了不同的问题,就需要再次协商对咨询计划进行调整!
咨询师会帮助来访者在前几次确定大体的咨询目标,而这个目标会跟随治疗的深入不断调整。
因为咨询的一个作用,是帮助你去了解你自己。
06
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解决问题”
不少来访者认为心理咨询就是“开药方”,要求咨询师直接给建议、告诉自己怎么做,又或者对心理咨询有很高期待,恨不得一次咨询就把心理问题给搞定。
这并不是给咨询师找借口。
因为:事实上,心理咨询不会直接给建议。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是与来访者共同协作,一起来探讨和面对当下的困境,引导其看到自己的资源和优势,探索改变的方案,同时付诸于行动,有效地解决问题,促进个性成长,最终达到“助人自助”,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同时,心理咨询在来访者的心理层面工作,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与来访者的个性及生活经历有关,简单的心理问题似乎确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涉及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就会像一座冰山积封已久,因而,心理咨询必然是一个连续的、艰难的改变过程,没有强烈的求助、改变的动机,没有恒久的决心与毅力,难以冰雪消融,所以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因此,若你确实心底有求助的诉求,这个关系的建立总会需要一段时间。
当然,咨询师也有责任,在咨询的过程中给来访者以治疗的信心。
07
可以主动提出结束咨询
不必担心被咨询师“绑架”,来访者咨询完全出于自愿,无论是询关系确立的时候,还是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或是在咨访关系的终止时,是否接受或继续心理咨询完全尊重来访者个人的选择,心理咨询师不会进行主观强制。
你可以主动提出结束咨询或者和TA讨论结束咨询的问题。
咨询师不是巫师,也没有能力操控你的思考和行为。。
但是请和你的咨询师坦诚的讨论你希望终止咨询的原因。
因为咨询的过程并不总是温暖怡人的,在适当的时候,咨询师会向你发出一定的挑战。
和你的咨询师去坦诚地谈论你希望终止咨询的原因,咨询师会有机会给你进一步的、更适合你的求助建议。
08
请不要放弃求助
你可以放弃这个心理咨询师,但请不要放弃求助噢
如果你想破除心理健康上的恶性循环,你是可以的,只是需要一些时间。要记住,改善心理健康是一个缓慢、递进的过程。改变思维和行为需要时间。改变头脑和身体需要时间。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快速的解决之道。你不能期待一晚就学会弹钢琴,你也不能一晚就发展出新的习惯和熟练的心理健康技巧。就像你无法很快治愈生理创伤一样,你也无法很快治愈心理创伤。缓慢的成长是常态。请尝试着耐心且坚持。我们会在这段改变旅程上帮助你。我们独特的工具可以解决根源上的问题,也包含了科学的习惯,帮助你更好更快的改变。如果你看完这本手册,想要寻找心理咨询师,那么如何评估一段好的心理咨询关系会成为这个咨询师是否合适你的重要标尺。而一个能提供专业、稳定、安全关系的咨询师,往往需要经过长期的专业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咨询师也会看到自己的成长议题,并且在反复不断地刻意觉察和练习下,把这种平和和安全感带到咨询室中给到来访者。请不要因此失去信心。就像恋爱一样,你可以放弃不合适你的EX,但请不要放弃爱情;你可以放弃不适合你的咨询师,但请不要放弃求助!
请相信,总有适合你的那一个。
09
注意安全
Last but not Least,注意安全
如果去和心理咨询师建立真正的咨询关系,只要是正规的心理咨询师都会先签订一个合约。
因为两人单独共处一室,安全问题,其实是双向的。无论是咨询师还是来访者,都要注意人身安全。
如果咨询室不是设置在医院、学校、公共写字楼等地方的话,留心安全。一般咨询师为了保护自己,在接待室会安排人留着,以防突发事件。
但是对于来访者,你若觉得例如咨询室“锁门”不安全,你大胆提出希望只关门不要锁门。好的咨询师能够理解。
若确实觉得人身不安全,当即离开。保护自己最重要。
实际上:心理问题人人有,普通人也需要心理咨询,帮助你探索自己的内心。
关于孩子的心理问题抑郁症也并不是绝症,只是部分患抑郁症严重的人,会有自杀的倾向,只要家里人能耐心开导,孩子的抑郁症也是能慢慢得到好转甚至康复的。所以现在最主要是作为家长的我们,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多给孩子点耐心和关爱,这样才会能让孩子尽快走出抑郁症的阴影。
01、患抑郁症的孩子需要家长更多的关爱每个人都有可能会患上抑郁症,各个层次的人都可能会患上抑郁症。而之所以会患上抑郁症,无非也就是因为给自己的压力太大,太过于在乎别人的想法,久而久之给自己太多的压力,所以才患上了抑郁症。
虽然有很多抑郁症患者自杀的例子,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抑郁症患者一定都会自杀,而且那也只是抑郁症最严重的的地步。如果只是抑郁症初期的话,还是很有可能能控制得住的,只要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完全是有可能会康复的。
想开导对方就要了解对方患上抑郁症的根源所在,一个15岁的孩子患上抑郁症,无非也就是因为原生家庭内部的问题,学习成绩问题等原因。所以作为家长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出改变,如果只是因为学习成家压力太大的话,那么就可以安慰孩子对于成绩不要看得太重,甚至将孩子转学到相学习环境对比较轻松的学校。
除了这样,平时还要多关注下孩子的情况,在孩子抑郁症发作的时候,家长更要耐心安慰孩子,尽量不要刺激到孩子,这样一来的话,孩子的抑郁症也有可能会慢慢好转。
02、抑郁症患者也有康复的可能有很多要抑郁症患者因为无法克服自己,所以选择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也有成功克服抑郁症的,比如说像是陈坤、韩红等人,他们也曾被抑郁症缠身,但是他们依然战胜了抑郁症,活出了更加精彩的人生。
所以不要觉得孩子患上了抑郁症就无药可救了,他们一样有可能会痊愈的,初期相对来说,会更加好控制一些,而如果已经是非常严重的地步的话,那么就需要辅助以药物了,这样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抑郁症最为主要的一点,就是千万不要拿对方非常在意的东西去刺激对方,因为这样也会致使好不容易得到好转的病情再次复发,甚至变得更加严重,从而引发自杀等严重的情况。
所以孩子得了抑郁症也并不是他的一生就完了,他们更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爱,才能帮助他们克服抑郁症,这个过程可能会很长,而且过程中还可能会反反复复,但是只要我们用心一定能帮助他们走出抑郁症的困扰,毕竟抑郁症也并不等于就是绝症,只要控制得好,及时开导对方,那么对方也是有很大可能性会痊愈的。
青春期的感情问题?给你发篇文章吧 肯定有用
森田疗法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杨晓琴 发布时间:2006-8-21 阅读:89次
[概述]
森田疗法(Moritatherapy)由日本慈惠医科大学森田正马教授于1924年创立,是一种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心理治疗方法。几十年来,经森田的后继者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成为一种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并被国际公认的、一种有效实用的心理疗法。
[适应症]
神经质、强迫症、疑病症、焦虑症、抑郁性神经症。
森田疗法主要适用于治疗神经症、植物神经失调等身心疾病。森田疗法专家高良武久认为,森田疗法不可能治愈所有神经症,只有神经质才是森田疗法的真正适应症。
[理论基础]
森田对神经症的发生机制有独特的见解,他认为神经症发生的基础是神经质,其表现是精神内向,内省力很强,有疑病倾向,对自己心身的活动状态及异常都很敏感过分注意、担心自己的心身健康。生存欲强,求全欲也强。他们经常把人们司空见惯了的正常生理反应或轻度不适感视为病态,精神过度紧张、忧心忡忡,久而久之,导致疾病,并于身心之间造成恶性循环。使病症愈演愈烈。森田正马认为:“神经质”症状纯属主观问题,而非客观产物。它是由患者的疑病素质所引发的精神活动过程中的精神交互作用所致。换句话说,疑病素质是神经衰弱、强迫观念症、焦虑发作、各种恐怖症等神经症发病的基础。具有疑病素质的人自下而上欲望强,希望健康、幸福、努力向上,但内省力也强,常为自己的健康状况、生命安全的精神安宁担心。他们常把一般人在某些场合可能产生的感觉,如过度用脑时的头昏,紧张时的心悸等,误认为是病而恐惧、紧张。注意力越是集中在这些“症状”上,感觉越敏锐,“症状”也就越严重,形成恶性循环,森田称之为精神交互作用。在其影响下,患者陷入内心冲突状态,形成神经衰弱和发作神经症。森田自己从小体弱多病,有明显的神经质症状,12岁时还尿尿,16岁以后时常头疼、心跳快、容易疲劳,还有其他神经衰弱症状,中学时曾思肠伤寒病,虽多方求医,坚持治疗,但收效甚微,老是对自己的健康担心;直至他上大学一年级时因受其症状的折磨,学业都难以坚持,考试将至,感觉难以应付,抑郁气愤之下,产生了自杀的念头,遂放弃一切治疗,彻夜不眠地拼命学习。结果却出乎意料:考试成绩很好,而且多年缠身的各种症状竟不治自愈。由此,他悟到以前的病都是假想出来的,根本就没有病。因此森田正马认为,由神经质导致的神经症可以通过“听其自然”的办法切断心身之间的恶性循环,指导病人把对病的过度重视的焦虑态度转变为“听其自然”的无视态度,情绪就自然得以放松,使各种不良感受自消自灭,直至病愈。
森田还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也存在着一种类似屈肌和伸肌的互相调节的拮抗作用。例如:在某种情况下产生的一种观念、情感和意向,同时也会产生与此相反的观念、情感和意向以调节人的行为。森田称之为精神拮抗作用。比如:恐惧时常出现的不要怕心理;受表扬时反而涌现内疚的感情;出现对某人不敬的念头的同时会想到,这个念头是错误的而加以否定,这个想法说出来会招来不幸而不再想它。这种拮抗作用的存在,可以保证人的精神安定和恒定的安全感。因此,与自己理性不符合的观念任何正常人都会有的,只是一闪即逝不留痕迹。而有疑病素质且拮抗作用过强的人,这些观念一旦出现,便固执地重复,同时又反复控制,形成拮抗对立。
通过精神交互作用,产生强迫观念症。另外,森田认为,有疑病素质的人是“完善主义者”,他们往往在欲求与现实之间,在“理应如此”和“事已如此”之间形成“思想矛盾”,并力图解决些现实无法解决的矛盾,对客观现实采取主观强求的态度,促使症状越来越严重。
(1)普通神经质:即神经衰弱,包括失眠症、头痛、头重、头脑不清、感觉异常、易兴奋、易疲劳、脑力减退、乏力感、胃肠神经症、劣等感、不必要的忧虑、性功能障碍、眩晕、书写痉挛、耳鸣、震颤、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2)强迫观念症(包括恐怖症):包括社交恐怖(赤面恐怖、对视恐怖、自己表情恐怖等)、不洁恐怖、疾病恐怖、不完全恐怖、学校恐怖、尖锐恐怖、高处恐怖、杂念恐怖等;(3)发作性神经质:心悸发作、焦虑发作、呼吸困难等。
森田疗法专家高良武久认为,森田疗法不可能治愈所有神经症,只有神经质才是森田疗法的真正适应症。
由此可见,森田疗法关于神经质症状的形成机制可概括为:由于疑病素质的存在,在偶然事件的诱因影响下,通过精神交互作用而形成神经质症状。而造成神经质症状的根本原因则在于,想以主观愿望控制客观事实而引起的精神拮抗作用的加强。
根据上述理论,森田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疗原理与方法,疗法的着眼点在于陶冶疑病素质,打破精神交互作用,消除思想矛盾。其治疗原理可概括为两点:
1.“顺应自然”的治疗原理。森田认为,要达到治疗目的,说理是徒劳的。正如从道理上认识到没有鬼,但夜间走过坟地时照样感到恐惧一样,单靠理智上的理解是不行的,只有在感情上实际体验到才能有所改变。而人的感情变化有它的规律,注意越集中,情感越加强;听其自然不予理睬,反而逐渐消退;在同一感觉下习惯了,情感即变得迟钝;对患者的苦闷、烦恼情绪不加劝慰,任其发展到顶点,也就不再感到苦闷烦恼了。因此,要求患者对症状首先要承认现实,不必强求改变,要顺其自然。
什么叫顺其自然呢?森田把它看作是相当佛禅的“顿悟”状态。所谓“顿悟”,就是让患者认识并体验到自己在自然界的位置,体验到对超越自己控制能力的平常的事,看得很严重而产生抗拒之心,结果使自己陷入了神经质的旋涡。这就与上述规律的第四条及第五条相符合,即由于集中注意于令其感到厌恶的情感,并不断压抑这种情感而使之受到强化,经多次反复而培养起他对人极度恐惧的体验,而这一过程又违背了上述第一、二条规律。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使患者认识情感活动的规律,接受自己怕情感,不去压抑和排斥它,让其自生自灭,并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
(2)要认清精神活动的规律,接受自身可能出现的各种想法和观念。神经质患者常常主观地认为,自己对某件事物只能有某种想法而不能有另一种想法,有了就是不正常或者不道德的,即极端的完善欲造成了强烈的劣等感。要改变这一点,就得接受人非圣贤这一事实,接受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存在邪念、疾妒、狭隘之心的事实,认识到这是人的精神活动中必然会出现的事情,是一个靠理智和意志不能改变和决定的;但是否去做不理智的事情,却是一个人完全可以决定的。因此,不必去对抗自己的想法而需注意自己所采取的行动,同时,还要认清精神拮抗作用,从心理上放弃对对立观念的抗拒,认识到人有对生的欲望和对死的恐惧两种相互对立的心理现象,并接受这种心理现象,而不必为出现死亡的恐怖而恐惧不安,也不必拼除这些令人恐惧的念头,使自己陷入激烈的精神冲突之中。
(3)要认清症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接受症状。神经质症患者原本无任何身心异常,只是因为他存在疑病素质,将某种原本正常的感觉看成是异常的,想排斥和控制这种感觉,使注意固着在这种感觉上,造成注意和感觉相互加强的作用,即形成精神交互作用。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是形成症状并使之继续的主要原因,认清这一点,对自己的症状采取接受态度,一方面不会强化对状状的主观感觉;另一方面,因为不再排斥这种感觉,而逐渐使自己的注意不再固着在症状之上,以这样的方式打破精神交互作用使症状得以减轻直至消除。比如:对人恐怖患者见人脸红,越怕脸红,就越注意自己的表情,越注意越紧张,反而使自己脸红的感觉持续下去了,相反,接受脸红的症状,带着“脸红就脸红吧”的态度去与人交往,反而会使自己不再注意这种感觉,从而使脸红的反应慢慢消退。
(4)要认清主客观之间的关系,接受事物的客观规律。人之所以患神经质症,疑病素质是症状形成的基础,精神交互作用是症状形成的原因,而其根源在于人的思想矛盾。这一思想矛盾的特征就是以主观想象代蘟e客观事实,来“理应如此”限定自身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森田指出:“人究竟如何破除思想矛盾呢?一言以蔽之,应该放弃徒劳的人为拙策,服从自然。想依靠人为的办法,任意支配自己的情感,就如同要使鸡毛上天、河水断流一样,不仅不能如愿,反而徒增烦恼。此皆力所不能及之事,而强为之,当然痛苦难忍。然而,何谓自然?夏热冬寒乃自然规律,要想使夏不热、冬不寒,悖其道而行之则人为的拙策;按照自然规律,服从、忍受,就是顺应自然。”针对思想矛盾,森田提出了“事实唯真”的观点,意即“事实即是真理”,并以此作为座右铭。他说:“吾人不要把情绪或想象,误认为事实来欺骗自己。因为不论你是否同意,事实是不可动摇的。事实就是事实,所以人必须承认事实。认清自己的精神实质,就是自觉;如实地确认外界,就是真理。”只有使人的主观思想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才能跳出思想矛盾的怪圈。
2.“为所当为”的治疗原理。森田疗法把与人相关的事物划分为两大类:可控制的事物和不可控制的事物。所谓可控制的事物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主观意志可以调控、改变的事物;而不可控制的事物是指个人主观意志不能决定的事物。
森田疗法要求神经质症患者通过治疗,以学习顺应自然的态度,不去控制不可控制之事,如人的情感;但还是注意为所当为,即控制那些可以控制之事,如人的行动。即“为所当为”是指在顺应自然的态度指导下的行动,是对顺应自然治疗原则的充实。
忍受痛苦、为所当为。森田疗法认为,改变患者的症状,一方面要对症状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另一方面还要随着本来有的生的欲望,去做应该做的事情,通常症状不会即刻消失,在症状仍存在的情况下,尽管痛苦也要接受,把注意力及能量投向自己生活中有确定意义,且能见成效的事情上,努力做应做之事;把注意力集中在行动上,任凭症状起伏,都有助于打破精神交互作用,逐步建立起从症状中解脱出来的信心。例如:对人恐怖的人,不敢见人,见人就感到极度恐惧。森田疗法要求其带着症状生活,害怕见人没关系,但该见的人还是要见,带着恐惧与人交往,注意自己要做什么,而这样做的结果,患者自己就会发现,原来想方设法要消除症状,想等症状不存在了再与人接触,其实是不必要的,过去为此苦恼,认为不能做,是因为老在脑子里想而不去做。而“为所当为”要求患者该做什么马上就去做什么,尽管痛苦也要坚持,就打破了过去那种精神束缚行动的模式。
面对现实,陶冶性格。森田疗法的专家高武良久指出:“人的行动一般会影响其性格,不可否认,一定的性格又会指导其做出一定的事情,但仅仅看到这一方面,则是一个片面性的认识。我们也不能忘记‘我们的行动会造就我们的性格’这一客观事实。正是这一点,才是神经质性格得以陶冶的根本理由。”
神经质患者的精神冲突,往往停留在患者的主观世界之中,他们对引起自己恐惧不安的事物想了又想,斗了又斗,但在实际生活中,对引起其痛苦的事物却采取了一种逃避和敷衍的态度,事实上,单凭个人主观意志的努力,是无法脱神经质症状的苦恼的,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会使思维变得更加实际和深刻。实际行动才是提高对现实生活的适应能力的最直接的催化剂。对此,高武良久举例说,要学会游泳,不跳入水中就永远也学不会游泳,即使完全不会游泳,跳入水中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然后再逐步学习必要的技术。与此道理相同,神经质症患者无论怎么痛苦,也会在别人指导下做到,这样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自信的体验。要想见人不再感到恐惧,只有坚持与人接触,在实际触中采用顺其自然的态度,使恐惧感下降,而逐步获得自信。前面已经谈到,“为所当为”有助于使症状得到改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实际生活中将精神能量引向外部,就要注意所做的事情,这就减少了指向自己心身内部的精神能量。而与外部世界的实际接触,又有助于患者认识自身症状的主观虚构性。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使内向型性格产生某种改变的过程。
在顺应自然的态度指导下的“为所当为”,有助于陶冶神经质性格。这种陶冶并非彻底改变,而是对其性格的不同部分进行扬弃。即发扬神经质性格中的长处;认真、勤奋。富有责任感等,拼弃神经质性格中的致病之处:神经质的极端的内省及完善欲。
由此可见,顺应自然既不是对症状的消极忍受,无所作为,也不是对症状放任自流、听之任之,而是按事物本来的规律行事,凭症状存在,不抗拒排斥,带着症状积极生活。顺应自然、为所当为治疗原则的着眼点是,打破精神交互作用,消除思想矛盾,陶冶性格。这活涌疗原则还反映了森田疗法对意志、性感、行动和情格之间的关系的看法,即意志不能改变人的情感,但意志可以改变人的行为;通过改为人的行为来改变一个人的情感,陶冶一个人的性格。
[治疗原则]
具有神经质倾向的人求生欲望强烈,内省力强,将专注力指向自己的生命安全,当专注力过分集中在某种内感不适上,这些不适就会越演越烈,形成恶性循环。森田疗法就是要打破这种精神交互作用,同时协调欲望和压抑之间的相互拮抗关系,主张顺应自然、为所当为。
[操作实务]
森田疗法的治疗分为:住院治疗和门诊治疗。无论是住院或门诊治疗,都应注意选择那些除表现为神经质症状之外,还具有某种程度的反省心、自身也在积极作着努力的症状,有从症状中解脱出来的强烈愿望的病人,如仅有某些症状,没有强烈的求治动机,是不宜施行森田疗法的。
1.住院治疗。在确定依断和适应症以后,要身病人讲明病的性质,并将有关神经质心理病理学说介绍给他们,告诉他们没有严重疾病,以消除他们不必要的担心的顾虑。住院治疗过程分为四个时期:
(1)绝对卧床期。一般为4—7天。病人独居一室,除了吃饭,人厕外,其余时间不得下床活动,禁止会客、谈话、吸烟、读书、写字等等。在此期间,病人自然会出现各种想法,尤其是对病的各种烦恼和苦闷,因而可能使病痛暂时加剧和难以忍受,对治疗表示怀疑,少数病人甚至要求中止治疗而出院,当病人把所有烦恼的事情都想过之后,就没有什么可以再想的了,就会感到无聊。所以,第一期又称无聊期。此后,病人自然要求下床做些什么,便进入第二期。
(2)轻工作期。4—7天。仍然禁止读书、交际,每天卧床时间保持7—8小时,白天可以到户外活动。如在室外可做些诸如扫院子、擦玻璃等简单、单调的劳动,在室内可进行书法、绘画、糊纸袋等活动。一般从第3天开始,可逐渐放宽对患者工作量的限制,并要求患者开始写日记,不许写关于病的问题,只写一天干了些什么、有什么体会,施治者每天检查日记并加评语,引导病人避开对病的注意,关心外界活动。
(3)重工作期。一般为4—7天。继续禁止会客、娱乐,参加较重的体力劳动,如除草、帮厨、清理环境卫生、做家务、木工活、工艺劳动等。在这一阶段,病人可以读书,主要是森田写的关于神经症学说的书,还可阅讯历史、传记、科普读物等,每晚要求患者记治疗日记。患者在医院里和其他病人一起劳动,互相不谈自己的病。此阶段的目的在于,通过努力工作,使患者体验完成工作后的喜悦,培养忍耐力。在这之中学会对症状置之不理,进一步将精神活动能量转向外部世界。
(4)生活锻炼期,又称回归社会准备期。一般为1—2周。
此期为患者出院做准备,要指导患者回归原社会环境,恢复原社会角色。此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允许他白天回到原来单位,或在医院参与某些管理工作等较复杂的社会活动。无论参加何种活动,都要求每晚仍回病房,并坚持记日记。其目的是使患者在工作、人际交往及社会实践中进一步体验顺应自然的原则,为回归社会做好准备。
以上各期的情况,是对一般治疗情况的描述,对每个具体患者而言,还要根据其情况来决定治疗的进程。治疗周期会因此长短不一,时间短的约三周即可,长的则可能需要60—70天,平均周期一般为40—50天。
住院治疗的目的是,使病人对精神的自然流动及其演变有实际的体会,消除以前对病的臆断和误解,达到心理上的“自然流动、无所住心”的状态。因此,对卧床期可能流露出的心理状态,事前不能向病人说明,这点很重要。因为病人事前如果知道在此期间会产生无聊、悲观的情绪,会使之采取预期的态度,心理的自然流动就会被歪曲。当然,在采用住院疗法之前,施治者应先使患者对森田住院疗法的过程有一大致的了解,患者可自己作出是否入院治疗的决定。患者的求治欲望越强,越有利于治疗。
2.门诊治疗。门诊治疗仍须遵循森田疗法的基本原则。但由于门诊治疗没有住院治疗所具有的特定环境,不能采用卧床及作出布置方式进行治疗,因此具有与住院疗法的不同特点。
门诊治疗主要通过施治者与患者一对一的交谈方式进行,一般一周一次或两次。施治者应注意对患者的共情并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施治者应在掌握患者生活史的基础上,尽可能理解患者的现实情况,不以症状作为讨论的主要内容,鼓励患者面对现实生活,放弃神经质的抵抗症状的立场,认识到事物不以自己的主观愿望而转移,认识到接受症状的本来面目,不试图去控制,症状就会改观。最后鼓励患者要承担自己生活中应承担的责任。在治疗中,施治者应尽可能用提问的方式启发患者对问题的理解,而不是过多地采用说服的方式。治疗的关键是帮助患者理解顺应自然的原理。
门诊治疗的要点是:
(1)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以排除严重躯体病的可能,消除患者的顾虑;
(2)指导患者接受症状,而不要试图排斥它;
(3)嘱咐患者不向亲友谈症状,也嘱咐亲友们不听、不答复他们的病诉;
我国学者曾采用门诊治疗方法,对16例神经病患者进行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具体做法为初诊30至60分钟,复诊为15至30分钟,第一个月的治疗每周一次,以后为1至2周1次。治疗的主要方法为言语指导和日记批注。首先引导患者领悟其症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告之形成症状的有关因素,要求患者将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写在每天的日记上,要求患者使用两个日记本,施治者在复诊时针对患者上次日记中暴露的问题进行批注,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言语指导,提出下一次的要求,与此同时,要求患者阅读森田学说的有关材料。专家们认为,由于门诊治疗中,施治者不能亲自观察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行为,因此,让患者记日记,通过对日记的批注来对患者进行指导,是治疗的中心环节。施治者在治疗指导中特别要注意:第一,治疗始终要针对患者的人格问题,不能被其症状所纠缠,对症状应置之不理,让其自然淡漠;第二,在患者对治疗要点理解的条件下,着重要求其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去体验。
[与其他疗法协调应用]
森田疗法在某些时候,用的就是“非我”。非我疗法与森田疗法联用,操作起来会更简单,收效也会更大。
[效果和控制]
[评价]
参考资料:
森田心理疗法简称森田疗法,是由已故日本东京慈善医科大学教授森田正马先生在1924年创立的,日本一直在使用,其价值已被充分证明和广泛确认,并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评价。
森田学说的理论体系不是出自某种理论的延伸或实验室的结论,而是来自森田先生自身的神经症体验和他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下面我们先谈谈森田先生自己的神经症体验。
森田先生小时侯由于家庭强迫学习导致"学校恐怖"。森田正马先生1874年1月18日出生在日本高知县农村一位小学教师的家庭里,他父亲对子女要求很严格,尤其对长子森田正马寄托着很大的期望,望子成龙心切,从很小就教他写字,读书,5岁就送他上小学,一从小学回家,父亲便叫他读古文和史书。10岁时,晚间如背不完书,父亲便不让他睡觉。学校本来功课就很多,学习已经够紧张了,回家后父亲又强迫他背这记那,使森田渐渐地开始很厌倦学习。每天早晨,又哭又闹,缠着大人不愿去上学,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学校恐怖,"这与父亲强迫他学习是有关系的。
森田先生在7岁时,祖母去世,其母亲因悲伤过度,曾一度陷入精神恍惚、默默不语的状态,接着第二年祖父又相继过世。正当家庭连遭不幸时,森田偶尔在日本寺庙里看到了彩色地狱壁画之后,立即感到毛骨悚然。他看到地狱图中人死后下地狱的惨状,有的在上刀山,有的在下火坑,有的在进血池等等。这些可怕的场面在森田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一直在他脑海里盘旋,这就是后来森田理论中关于"死的恐怖"一说的来源。
由于经常苦于神经质症状,森田自幼就有明显的神经质倾向,他在《我具有神经性脆弱素质》一书中写到:其表现是12岁时仍患夜尿症而苦恼,16岁时患头痛病常常出现心动过速,容易疲劳,总是担心自己的病,是所谓"神经衰弱症状"。幼年时患夜尿症为了不弄湿被褥,总是铺着草席睡觉,有人故意问他"铺上草席干什么?"他生气的回答说"夜里不尿炕!"这种回答带有对大人的嘲笔挖苦的反抗,但其内心十分难岁,后来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写到"不要谴责孩子的夜尿症,越是谴责挖苦孩子,就会越恶化",这大概是自己的切身体验吧。因有夜尿症而深感自卑,有强烈的劣感等。后来听说当地很有名望的板本龙马先生小时候也得过这种病,这才聊以自慰,心情稍微好了一点,中学五年级时,他在患肠伤寒的恢复期,学习骑自行车,夜间突然发生心动过速。在高中和大学初期,他经常神经衰弱,东京大学内科诊断为神经衰弱和脚气病,经常服药治疗,大学一年级时,父母因农忙,两个月忘记了给森田寄生活费,森田误以为是父母不支持他上学,咸到很气愤,甚至想到当着父母的面自杀,于是暗下决心,豁出去拼命地学习,要干出个样子来让家里人看看,在这时期什么药也不吃了,放弃一切冶疗,不顾一切地拼命学习,考完试后,取得了想不到的好成绩,不知什么时候,脚气病和神经衰弱等症状不知不觉也消失了。
这些个人经历,导致他后来提倡的神经质的本质论,包括疑病素质论。神经衰弱不是真的衰弱,而是假想的主观的臆断。神经质者本能上是有很强的生存欲望,是努力主义者,症状发生的心因性即精神交互作用,最重要的是森田先生在自己切身体验中发现"放弃治疗的心态",对神经质具有治疗作用。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这些成为森田疗法理论基础的内容,全都是他自己痛苦体验的结晶。然而仅仅是这些体验是不够的,更加重要的是,他多年来对神经质者的观察,把握其症状的实际表现,密切注意其经过转归,把这些观察自己的体验相对照,阅读国内外文献,将当时认为有较强的治疗神经症的各种治疗方法一一进行实践验证,最后,森田先生把当时的主要治疗方法,如:安静疗、作业疗法、说理疗、,生活疗法等取其有效成分合理组合,提出自己独特的心理疗法。
下面我们谈谈森田疗法的基本理论
1、疑病素质论。森田认为,神经质发生的基础是某种共同的素质倾向,称为疑病素质。所谓疑病素质是指一种精神上的倾向性,其表现是:
(1)精神内向,所谓精神内向,是指经常把活动目标拘泥于自身,偏重于自我内省,对自已躯体方面和精神方面的不快、异常疾病等感觉,特别注意关心,并为此而忧虑和担心,以自我为中心,被自我内省所束缚。精神外向,是指精神活动趋向外界追逐现实,目的明确。有时表现轻率,这种人热情,常因事业的追求,无暇关注个人身体疾病等。弗洛伊德也说过,“精神时常向内活动,从而封闭在自我身心内部的人,易成为神经症;精神经常向外活动的人,就不会得神经症。”
(2)疑病症。所谓疑病症,即害怕疾病的意思,是一种担心患病的精神倾向。其实这是人人都有的一种表现,神经质的人只不过是程度过强而已。森田认为神经质是一种先天性素质,是一种侧重于自我内省、很容易疑病的气质。
2、精神交互作用和思想矛盾
(1)精神交互作用是指因某种感觉偶尔引起对它的注意集中和指向,那么,这种感觉就会变得敏锐起来,而这一敏锐的感觉又会更加吸引注意力,进一步固着于这种感觉,感觉与注意交互作用彼此促进,致使该感觉越发强大起来,对这种精神活动过程称为精神交互作用。 例如神经性头痛,由于过劳紧张会因头部有异常感觉而使本人的注意倾注于此,注意与感觉的相互作用越发引起敏感。即便是过劳或紧张情况早已消失之后,由于预期恐怖引起的注意固着状态,会遗留下痛苦的感觉,形成习惯性头痛。
(2)思想矛盾即心理冲突,主要指应该如此和事实如此之间的矛盾,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这里的事实也包括自身的自然现象,例如从理智上认识到世界上是没有鬼的,但夜间走过坟地照样会感到害怕恐惧,所以单靠理智上的理解是不成的,如果企图用理性来克服这样恐怖便会造成思想矛盾即心理冲突。
3、生的欲望和死的恐怖 森田认为生的欲望的含义至少有如下几类:
(1)希望健康地生存;
(2)布望更好地生活,希望被人尊重;
(3)求知欲强,肯努力;
(4)希望成为伟大的幸福的人;
(5)希望向上发展。
这是人类本性的表现,是人人都有的一种表现。但是神经质的人想将自己生的欲望达到一种完美的境界,这种苛求完美的理想主义是神经质人格的又一特征,其表现是:在完成自己生的
青春期是感情问题多发的阶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青春期感情问题及处理建议:
恋爱和暗恋:青春期是探索爱情和建立浪漫关系的时期。对于暗恋或迷恋别人的情感体验是常见的。重要的是要明确自己的感受,并与信任的人分享你的感受。如果你有意爱上某人,可以考虑与对方建立健康的沟通和相互尊重的关系。
自我身份和认同:青春期是自我身份和认同形成的关键阶段。你可能会面临对自己的性取向、性别认同或个人价值观的思考和探索。尝试接纳自己的真实感受,并尽可能寻找理解和支持的人来分享你的疑问和困惑。
人际关系和友谊:青春期中的人际关系往往会面临挑战,包括与同龄人的关系、友谊的起伏以及团体压力等。努力与他人建立互相尊重和支持的关系,同时学会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绪和情感波动:青春期伴随着情绪的波动和不稳定,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易怒、焦虑等情感问题。重要的是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寻找积极的应对机制,如运动、艺术创作、与他人交流等。
家庭关系:青春期也可能涉及与家人的关系问题,包括与父母之间的冲突、对家庭规则的反抗等。尝试与家人进行开放和尊重的对话,理解彼此的观点,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重要的是要给自己时间和空间来成长和探索。如果你感到困惑、沮丧或无法应对自己的感情问题,请不要犹豫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寻找可信赖的成年人来寻求帮助和指导。
青春期的感情问题?青春期是感情问题多发的阶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青春期感情问题及处理建议:
恋爱和暗恋:青春期是探索爱情和建立浪漫关系的时期。对于暗恋或迷恋别人的情感体验是常见的。重要的是要明确自己的感受,并与信任的人分享你的感受。如果你有意爱上某人,可以考虑与对方建立健康的沟通和相互尊重的关系。
自我身份和认同:青春期是自我身份和认同形成的关键阶段。你可能会面临对自己的性取向、性别认同或个人价值观的思考和探索。尝试接纳自己的真实感受,并尽可能寻找理解和支持的人来分享你的疑问和困惑。
人际关系和友谊:青春期中的人际关系往往会面临挑战,包括与同龄人的关系、友谊的起伏以及团体压力等。努力与他人建立互相尊重和支持的关系,同时学会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绪和情感波动:青春期伴随着情绪的波动和不稳定,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易怒、焦虑等情感问题。重要的是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寻找积极的应对机制,如运动、艺术创作、与他人交流等。
家庭关系:青春期也可能涉及与家人的关系问题,包括与父母之间的冲突、对家庭规则的反抗等。尝试与家人进行开放和尊重的对话,理解彼此的观点,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重要的是要给自己时间和空间来成长和探索。如果你感到困惑、沮丧或无法应对自己的感情问题,请不要犹豫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寻找可信赖的成年人来寻求帮助和指导。
15岁女孩患中度抑郁症、厌学,该怎么办?15岁的女孩确诊中度抑郁症,目前厌学,怎么办?我想问问孩子厌学的原因是什么?同学矛盾?老师不理解?还是单纯的因为抑郁症状坚持上学真的很困难,十分辛苦造成的?家长有没有跟进寻找过厌学的原因呢?
15岁的抑郁症女孩,我的一些建议
不知道孩子厌学的原因,我只能试着分析一下。如果孩子的厌学的原因包括同学和老师的原因,可能带着医学诊断书和老师进行有效的深入沟通,应该会得到老师的理解和支持,也许会让孩子减少厌学情绪,但前提是上学不会让他感到很辛苦。
如果还是不想上学的原因就是单纯的因为中度抑郁症带来的思维速度、注意力、精力减退等等方面的负面影响,那我想最好还是办理休学吧。可能家长会认为我有点危言耸听,但本身小女孩在校已经非常痛苦,甚至一直忍让着坚持上学,但这样只能透支女孩所剩无几的精力,而且没有任何收益,可能因为越来越无助和绝望的感觉,女孩在校期间就可能出现自伤甚至自杀的极端行为。
其实我常常在网上看到这样的新闻,在校的女孩身患抑郁症却始终坚持上学,直到有一天觉得无法忍耐了,从高高的教学楼上纵身跳下。这样的悲剧离我们一点都不遥远,去年在上海进修的时候,上海讲自杀的老师掌握一手数据,她告诉我们截止到9月份,上海自杀的中学生有70人。这还是校园的孩子们,多么可怕的数据,多么严重的 社会 现状。
办理休学去干什么?
我的答案是由家人陪同住院治疗,因为第一次的系统治疗对于抑郁症患者今后一生的转归都至关重要,在院,每天由你的主治医生查房来调整药物的剂量,一定是最好的方法。而在家自己调整或者在家服药,都要面对无法精准将抑郁症状的随时变化直观的展示在医生的面前,而精神科医生一定是最了解抑郁症的一群人。
在我的抑郁症患者治疗中,我都会先和我的患者交朋友,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有利于建立一个稳固的医疗联盟,这样我说的话她会更容易接受,也会更愿意把她的真实感受告诉我,真正的期望我的帮助。所以,在精神科医生身边的抑郁症治疗真的非常的值得。
休学的目的不是休息,休息是不可能治愈抑郁症的,所以一定要给孩子找寻最好的治疗方式,千万不要去尝试所谓的心理咨询或中医调理,骗不骗人不说,你耽误不起,抑郁症的治疗周期并不是永远,长时间得不到控制的抑郁症一定会进行性加重。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让你知道,休学去治疗的必要性,希望能够得到你的好消息。
楼主的问题在临床工作中很常见,许多青少年学生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那么该如何处理?
为什么现在的青少年容易出现情绪和厌学问题?
个体因素 孩子情绪上出了问题,不想上学,与自身面对困难、挫折的能力有关。由于我国的 社会 制度和发展模式,养育孩子的方式与以往发生了巨大的不同。对于孩子的照顾往往体现在物质上更多一些,而对精神上却不能与孩子同步共情。孩子在成长中难免会有一些偏差和错误,实际上犯错误不可怕。但如果家长在精神上不能正确的引导孩子,或者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就不容易得到修正。同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切以成绩说话等教育观念给孩子带来的压力是否得当、父母的文化修养与三观不正确或不妥当等等因素,这就会使得孩子的戾气重,不会从其他角度去看待问题,因此很难承受失败和错误,这样会引起情绪问题。同样也会产生厌学情绪。
家庭因素 这是对孩子成长影响最大的因素。许多家长往往不清楚为什么孩子会出现问题,往往都将其归结于孩子本身。实际上家庭的不和谐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临床上,几乎所有的未成年患者发病都与家庭因素有着密切联系,甚至一些成人患者也是如此。单亲家庭、父母忽视对子女的教育、留守儿童、多子女家庭或再组家庭、夫妻感情不和、长辈与子女的教育观念分歧、父母自身的情绪问题或精神状态不佳等等,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精神状态。这些问题往往是最难以修复的,也是影响孩子精神 健康 的关键因素之一。
校园环境因素 校园暴力是首当其冲的导致孩子厌学的因素之一,而校园暴力又往往很难解决,这不仅会让孩子不愿上学同时还会造成严重的精神心理问题。另外,现在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优质的教育资源比较稀缺,竞争性较大。一切以成绩为主不仅仅出现在家庭中,还深深的烙印在校园里。越是名校、越是高年级这样的观念就越深刻,这不仅仅是制度的问题,须知在任何国家都存在。这样的压力不低于成人的生存压力,甚至更大。但孩子的心智不同于成人,对于他们来说面临的许多问题超出了他们的年龄和能力,这就会造成不良情绪的发展。
社会 因素 全球化的今天,各种思想、观点都能够被人们触及到。孩子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处于一个成长形成期,由于传媒业和网络的发达普及,无论是 健康 的、积极的思想,还是消极的、低级趣味的观点都会被孩子接触到。我们对孩子的陪伴从时间上不会超过手机、电脑、 游戏 机,我们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不会比 游戏 、影音、 娱乐 等来得容易。我们不可能杜绝一切危险的、错误的、对孩子成长不利的理念,无论是国家机构如何控制管理,终究回有说不清、数不尽的途径影响到孩子。这就会影响孩子的认知,使其出现问题。
面对出了问题的孩子该如何处理?
这样的问题很难以一概全的回答,因为每个孩子出现的问题都不一样,原因也不尽相同。我们以楼主所举的例子讲解,该如何处理:
首先,当孩子被确诊为中度抑郁症时,需要前往医院寻求专业的医生进行治疗,因为可能涉及到药物、物理、心理等相关治疗方法。无论是哪一种,都不是家属能够代劳的。
其次,配合医生的治疗尤为重要。许多家属往往存在一种把孩子交给医生,就万事大吉,什么事也不管了或者不放心医生,凡事都要过分参与,即便医生明确的示意家属可以放手,但依然我行我素干预治疗,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再者,对于青少年患者来说,家庭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但许多家庭往往参与程度低,原因有许多,最重要的是不重视家庭因素,这与家长对待家庭关系的态度有关。而这恰恰就是问题的所在,因此家长对于孩子的疾病影响是巨大的,对于治疗的参与是十分重要的。
最后,疾病的治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孩子形成疾病也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对于治疗应理智看待,不能急于求成。只有相信医生,与医生结盟,我们的敌人是疾病,不是彼此,这样才能为孩子创造新生,治愈疾病。
祝大家 健康 !
孩子出现抑郁,厌学,确实会让家长感到非常担心和焦急。尤其对一些自身文化程度不高的父母,遇到这种情况更会觉得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改变现状,在这里,为大家提供一点分析和建议,仅供参考。
青春期孩子出现抑郁和厌学的情况分析
14岁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孩子的一个心理特点就是情绪起伏比较大,而且多偏向于负面情绪的出现。
这个年龄的孩子,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懂得很多。但实际经验并不足。
此时,如果父母和老师经常还像对孩子小时候一样,否定孩子的意见和建议,不愿意听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孩子交流和展现自我的心理就会受到压抑,久而久之,会因为感觉到自我被忽视,变得孤独,不愿表达,不愿和和人交往
厌学,只是孩子的自我被忽视和压抑之后呈现出的一个结果。
不管孩子在学校经历了什么。厌学,必然是意味着在孩子的心理上已经与学习、学校中断了联系。
也就是说,在学习和学校的接触中,孩子的自我没有得到展现和重视,没有感受到喜悦和成就,每天可能只是在承接着感受上冷落、挫败、伤害。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厌学是一种自主选择的本能保护行为。
应该如何面对抑郁和厌学的孩子
首先我认为,孩子目前的真实状态如何,比中度抑郁这个结果更重要。
作为父母,此时要注意孩子的饮食、睡眠情况,观察孩子是否有正常的睡眠时间,能否主动和按时就餐。
要注意孩子的人际交往情况。在不上学期间,孩子是否能够经常走出家门,与身边的人发生交集。是否能与父母经常交流。
如果出现持久性的作息时间混乱,饮食无规律,不愿意与人接触和交往。家长必须引起关注,建议带孩子到当地精神医疗机构进行相关检测,接受治疗。
对抑郁、厌学的孩子,我认为,作为家庭和学校要给孩子提供一个 包容的 但是必须 边界清晰 的支持。
包容的含义,就是父母和老师要理解孩子目前的现状,不去逼迫孩子转变。
有些父母每天都要在孩子耳边念上几遍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好,即使没有直接批评自己的孩子,但在孩子心里,也会加深对自己的自责“我不够好,很没用的”,这种挫败感,会让孩子在现实的竞争中感觉更加无力,对自己更灰心,加重焦虑和抑郁的心理。
当然,也不是要家长和老师说违心的话,明明做的不好,却要表扬孩子。
对孩子表现出来的优点,家长和老师要及时看到,及时肯定。对于不足之处,只是如实的提出来,要求孩子改正。这里最重要的是 实事求是,不要给孩子贴标签、扣帽子。
边界清晰在处理孩子抑郁和厌学的过程中,非常重要。
什么是边界
边界就是你、我、他之间的界限。
守好边界,就是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对别人的事情,在没有对方请求的情况下,不过度关心,不积极参与。给别人一个足够的空间。
在家庭关系中,孩子的事情经常会被父母越俎代庖。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正是自我开始建立的时候,如果自己的边界经常被父母突破,就会感觉失去自我,失去对外界 探索 和体验的乐趣与信心。
这也是很多孩子厌学、封闭自己的主要原因。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作为父母,应该学会逐渐退到孩子的身后,允许孩子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思考和选择。
小结
每一个生命都是自由的。我们认为的幸福和美好,未必是别人需要的那种幸福和美好。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也是如此。
如果家庭和学校都能看到这一点,对孩子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支持,相信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中,也一定能够快乐的生活,自觉而努力的学习。
抑郁症这个问题我查阅过许多资料并尝试了很多种自我调适的方法,得到如下的心得。
郁抑症,主要是思想停留于过去的不高兴的回忆中,而精神集中于后脑的缘故。将精神力调整到前额叶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如下:
1,努力睁大眼睛,盯着前方的某个地方,集中精力,盯上几十秒钟。这样做的目的是调动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可有效对抗郁抑;同时集中精力,会让气血精神集中于前额叶,更多的感知外界的变化,而减少对内心感受的关注。
2,感觉到前额叶部位,也就是脑门,出现凉飕飕的感觉后,就可以去做事情了。在不受内心那些声音的影响之后,做什么都会感觉得心应手。
3,遇到问题时,也请按1的方式调整自己的状态,然后鼓起勇气向他人寻求帮助。
4,气聚于前额叶的方法虽然好用,但较长时间的气血聚集会引起前额头痛,可以通过呼吸引导的方式来疏散该部位的气血。做法是:闭目深呼吸,吸气时想着肚脐眼(确切位置是脐下三寸丹田部位),呼气时放松。来回十几个呼吸,就可以有效缓解头痛的问题。
5,经常训练自己按照上述方法调适,久而久之就气道通畅,不再郁于后脑,郁抑症也就消失了。
看起来超级简单呵,根本不敢相信让医学界棘手的郁抑症这么容易解决是不是?世间事就是如此,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再没有比自己去尝试一下更能说明问题的了,鞋子合不合脚,穿上走走不就知道了吗!
2024年七月下旬开始在问答里回复关于抑郁症的问题
20240809收到第一个反馈“有效,谢谢!”
看到这个方法能够为受此困扰的人提供帮助,我内心深感安慰,我会继续传播,期待收到更多的反馈,以帮助我改进这个方法,谢谢!
应该是有心事,父母在适合的时间和地点,家里,和孩子好好沟通一下,或者找比较好的老师和孩子沟通一下,看看是什么原因,然后对症下药,不是药物,因为没有发展到那种程度,而是心理辅导,解开心结,别给孩子那么大的压力,给孩子说凡事尽力就好,包括上学,然后一定要注意孩子的身心!望好运!
先咨询,根据咨询效果,考虑是否用药。
如果咨询效果明显,可以不考虑用药。
面对抑郁症类似的问题,根据临床实践,我觉得更现实的角度是先咨询,后考虑用药,因为如果咨询都没有效果(兼顾咨询师的水平),那么一定要合并药物,为了来访者的福祉。
总之,青春期的孩子,出现心理方面的困扰:有心理学上的症状型和无症状型(关系,情绪,厌学等),都需要引起家长重视,及早干预,避免严重化,要花费的精力和金钱更多。
先是陪伴,让她打开自己的心,打开的结果就是她愿意把心里的话都说出来了,无论是啥样的心里话都愿意说出来了,这是第一步,也就是移除造成抑郁的信念。
然后重新给他植入信念,就是让她想正能量的想法,持续的鼓励支持她就好了,但要前期要持续支持她,然后她会养成自我调节。
加油
关于“15岁女孩情感心理咨询”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
心理咨询师
相关推荐
2024-11-16(怎样摆脱想自杀的心理)
2024-5-142024心理咨询师考试之幼儿感知运动阶段(常用的心理训练方法有哪些)
2024-5-142024年还能不能考心理咨询师-(学生心理研究性课题有哪些)
2024-5-142024心理咨询考试时间(2024心理咨询考试)
2024-5-142024心理咨询师考试时间(2024心理咨询师考试时间表)
2024-5-142024心理咨询师通过率(心理咨询师过关率)
2024-5-142024心理咨询报考条件(2024心理咨询师报名时间)
2024-5-142024 心理咨询 真题(心理咨询师考卷模拟2024.11.17)
2024-5-142024 心理咨询师(2024心理咨询师证书)
2024-5-1413640953190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