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红利谁提出来的-(简述人力资源的特征)
真题:往年真题+解析免费下载,助力考前冲刺
资料:企业人力资源备考资料0元抢,掌握别人不知道的得分技巧

知识思维导图资料
往年真题,备考资料0元抢
免费领取
银发红利谁提出来的?
网上有关“银发红利谁提出来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简述人力资源的特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银发红利出自工人日报刊的文章《促进低龄老年就业,实现“银发红利”》。
按照工人日报的说法,帮助男60-65岁、女50-55岁这批人实现再就业,扶持低龄老人再创业,探索老年群体的潜能和广阔市场,发掘老年人力资源,就称为“银发红利”。
目前,我国开始了低龄老年人就业的第一步探索,未来仍需通过科学布局和长远规划全方位发掘老年人力资源,建设规范化、统一化的老龄劳动力大市场。
简述人力资源的特征首先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老年人再就业保驾护航。我国缺乏保障退休老人就业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现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仅适用于合法劳动者。由于对退休老人没有完善的立法保障,用人单位不敢用,退休人员再就业也很困难。建议有关部门尽快研究出台保障退休老人再就业的法律法规,明确老年人的就业权利和义务,明确企业等单位聘用退休老人的权利和义务。确保老年人再就业有法可依。
其次完善法律法规和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再就业老年人劳动保障。通过提供劳动力补贴或减税,企业将更加积极地招聘和再就业老年人。老年人大多具有知识、经验和技能方面的优势,身体状况良好,对幸福生活抱有很大期望,发挥作用的潜力很大。他们是老年人力资源的主体,仍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再者尽快出台扶持政策,营造有利于退休老人再就业的环境。在一些特殊领域,如科技、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退休后基本可以重新聘用。但是,没有专业技能的健康老人退休后很难继续找到工作;一些想创业的退休老人不能贷款。因此,建议国家尽快研究出台退休人员再就业政策和财政支持,如对从事脑力劳动者实行延迟退休等。
《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明确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探索适合老年人灵活就业的模式。人口老龄化也是许多其他国家面临的挑战,促进老年人就业是绝大多数国家选择的应对方式。支持老年人再就业是应对养老金支付不足风险、维护政策代际公平的有效选择,也是应对老龄化最现实的选择。
人力资源的特点 1.人力资源的生物性
人首先是一种生物。人力资源存在于人体之中,是有生命的“活”资源,与人的自然生理特征相联系。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带有某些生物性的特征。在管理中,首先要了解人的自然属性,根据人的自然属性与生理特征进行符合人性的管理。这是人力资源最根本的特性。
2.人力资源的时限性
时限性是指人力资源的形成与作用效率要受其生命周期的限制。作为生物有机体的个人,其生命是有周期的,每个人都要经历幼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其中具有劳动能力的时间是生命周期中的一部分,其各个时期资源的可利用程度也不相同。无论哪类人,都有其才能发挥的最佳期、最佳年龄段。如果其才能未能在这一时期充分利用开发,就会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必须尊重人力资源的时限性特点,做到适时开发、及时利用、讲究时效,最大限度地保证人力资源的产出,延长其发挥作用的时间。
3.人力资源的再生性
经济资源分为可再生性资源和非再生性资源两大类。非再生性资源最典型的是矿藏,如煤矿、金矿、铁矿、石油等,每开发和使用一批,其总量就减少一批,决不能凭借自身的机制加以恢复。另一些资源,如森林,在开发和使用过后,只要保持必要的条件,可以再生,保持资源总体的数量。人力资源也具有再生性,它基于人口的再生产和劳动力的再生产,通过人口总体内个体的不断更替和“劳动力耗费——劳动力生产——劳动力再次耗费——劳动力再次生产”的过程得以实现。同时,人的知识与技能陈旧、老化也可以通过培训和再学习等手段得到更新。当然,人力资源的再生性不同于一般生物资源的再生性,除了遵守一般生物学规律之外,它还受人类意识的支配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力资源要实现自我补偿、自我更新、持续开发,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注重终身教育,加强后期的培训与开发。
4.人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性
人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劳动者自身的疾病和衰老是有形磨损,劳动者知识和技能的老化是无形磨损。在现代社会,人力资源的这种磨损呈现以下特点:首先,与传统的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里较多地表现为有形磨损不同,现代社会更多地表现为无形磨损;其次,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新技术不断取代原有技术,而且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致使员工的知识和技能老化加剧,人力资源的磨损速度越来越快;最后,人力资源补偿的难度加大,这是因为当今社会的人力资源磨损主要表现为无形磨损,而无形磨损的补偿比起有形磨损的补偿要困难得多;同时,由于人力资源磨损速度的加快,也使得补偿的费用越来越高。
5.人力资源的社会性
人处在一定的社会之中,人力资源的形成、配置、利用、开发是通过社会分工来完成的,是以社会的存在为前提条件的。人力资源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由此产生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在于提高个体的素质,因为每一个个体素质的提高,必将形成高水平的人力资源质量。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在高度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个体要通过一定的群体来发挥作用,合理的群体组织结构有助于个体的成长及高效地发挥作用,不合理的群体组织结构则会对个体构成压抑。群体组织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构成了人力资源的大背景,它通过群体组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力资源开发,这就给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要求:既要注重人与人、人与团体、人与社会的关系协调,又要注重组织中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6.人力资源的能动性
能动性是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的本质所在。其他资源在被开发的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人力资源则不同,它在被开发的过程中,有思维与情感,能对自身行为作出抉择,能够主动学习与自主地选择职业,更为重要的是人力资源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其他资源进行生产,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同时,人力资源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潜能,能够在人类活动中发挥创造性的作用,既能创新观念、革新思想,又能创造新的生产工具、发明新的技术。
7.人力资源具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角色两重性
人力资源既是投资的结果,又能创造财富;或者说,它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具有角色两重性。人力资源的投资来源于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包括教育培训、卫生健康等。人力资源质量的高低,完全取决于投资的程度。人力资源投资是一种消费行为,并且这种消费行为是必需的、先于人力资本的收益。研究证明,人力资源的投资具有高增值性,无论从社会还是个人角度看,都远远大于对其他资源投资所产生的收益。
8.人力资源的增值性
人力资源不仅具有再生性的特点,而且其再生过程也是一种增值的过程。人力资源在开发和使用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创造财富;另一方面通过知识经验的积累、更新,提升自身的价值,从而使组织实现价值增值。
关于“银发红利谁提出来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之窗】,关注后在对话框内回复【人力资源】即可获取各种资格考试,往年真题,高分技巧,助力考前冲刺等最新咨询入口,报名入口,报名方式等信息。同时,扫描关注文下企微号,可以了解更多技能考证知识技巧,开启更广阔的职业发展之路
-
分享到:


相关推荐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难度如何?
2024-8-5淄博人才补贴政策2024(淄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内设机构)
2024-8-52024人力资源管理和经济师区别
2024-8-5人力资源操作手册(Excel 2024中文版完全自学手册的内容简介)
2024-8-5关于人力资源管理找工作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什么 好就业吗)
2024-8-5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高还是四级高
2024-8-5人力资源外包的优势主要有哪些?(如何防范与控制法律风险)
2024-8-5人力资源管理四级报名时间
2024-8-5《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点汇总(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管理的区别)
2024-8-513640953190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