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咨询师基本功(第四章:心理咨询的倾听反应技术)@夭夭
网上有关“05咨询师基本功(第四章:心理咨询的倾听反应技术)@夭夭”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反应式倾听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本章第一节心理咨询倾听反应,第二节心理咨询倾听反应的注意事项。
倾听反应分为四种类型,澄清反应、内容反应、情感反应和归纳总结。如果不能很好的倾听,可能会导致不正确或信息不完整,有可能会讨论错误的问题或过于早提出干预的策略。澄清反应为疑问语气,内容反应为陈述语气。澄清反应多采用来访者的语言内容反应多采用咨询师的语言,情感反应在咨询的初期要慎重使用。
第二节心理咨询倾听反应的注意事项,第一要走出自我框架,咨询师要尽量保持价值,中立不对来访者的思想行为做批评指责,咨询师越能走出自我的参照框架,共情的层次就越高,理解他人内心感受的程度就越高。第二要懂得潜台词,懂得来访者言语之未尽,话有所指的成分。要避免出现形形色色的同感共情失误。第三保持态度一致,要在来访者面前实话实说,真情表现并不故弄玄虚假扮专家,让来访者者知道咨询师是真正的了解它的语言。心理咨询倾听的两大原则:其一态度大于技巧的原则,教人如何共情容易,但训练一个人具有同感共情的态度很重要。其二人格重于理论原则,最有效的心理咨询是那些可以把人格因素和科学的理论方法加以完美结合的人,换句话说,就是可以在人际关系上和咨询技术上寻求平衡的咨询师。这些人格特质包括自我认知能力,令人信任,诚实,坚毅,热情耐心,敏感,给人以自由,反应敏捷等,因此咨询师不断加强人格修养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是非常重要的。倾听反应的回应注意事项:要注意关键词,要避免制造理解泡沫,不说些很空洞没有实际意义或没有被真正理解的话语。
文中最后总结倾听不是咨询师放弃个人的信念与价值,而是学会兼容并蓄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学会在不放弃个人信念与价值的条件下接受他人的信念与价值观能够更好的体验及感受,把握其思路做出由衷的同感反应。咨询对话修炼的最高境界是多说一句话是罗嗦,少说一句话就不明确。咨询对话重质量不重数量。咨询是要学会倾听别人讲话,不随意插话,不乱加评论保障来访者完整连贯的表达个人的思想与情感。
反应式倾听
倾听的要点
1.克服自我中心:不要总是谈论自己 2.克服自以为是:不要总想占主导地位 3.尊重对方:不要打断对话,要让对方把话说完。千万不要去深究那些不重要或不相关的细节而打断人。 4.不要激动:不要匆忙下结论,不要急于评价对方的观点,不要急切地表达建议,不要因为与对方不同的见解而产生激烈的争执。要仔细地听对方说些什么,不要把精力放在思考怎样反驳对方所说的某一个具体的小的观点上。 5.尽量不要边听边琢磨他下面将会说什么。 6.问自己是不是有偏见或成见,它们很容易影响你去听别人说。 7.不要使你的思维跳跃得比说话者还快,不要试图理解对方还没有说出来的意思。 8.注重一些细节:不要了解自己不应该知道的东西,不要做小动作,不要走神,不必介意别人讲话的特点。
学会倾听
1.要体察对方的感觉。一个人感觉到的往往比他的思想更能引导他的行为,愈不注意人感觉的真实面,就愈不会彼此沟通。体察感觉,意思就是指将对方的话背后的情感复述出来,表示接受并了解他的感觉,有时会产生相当好的效果。 2.要注意反馈。倾听别人的谈话要注意信息反馈,及时查证自己是否了解对方。你不妨这样:“不知我是否了解你的话,你的意思是……。”一旦确定了你对他的了解,就要进入积极实际的帮助和建议。 3.要抓住主要意思,不要被个别枝节所吸引。善于倾听的人总是注意分析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以便抓住事实背后的主要意思,避免造成误解。 4.要关怀,了解,接受对方,鼓励他或帮助他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倾听的秘密
1.身体前倾,表示对谈话感兴趣。 2.要“所答即所问”,这表示你在与人交流。 3.在倾听的过程中,适时加上自己的见解,以使给予和吸收两个方面平衡。 4.以头部动作和丰富的面部表情回应说话者。 倾听的技巧 1.你必须充分认识到有提高这方面技巧的必要,并且很想改进它。如果没有这种强烈的愿望,再怎么努力也是枉然。 2.当你很难弄懂对方的表达意图的时候,要问:“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 3.要对“红牌”词语加以警惕。这些词语可能会引发过激反应,或造成偏见,比如“女性解放”、“男性沙文主义者”等词。 4.如果你发现你走神了,当你回过神来的时候,你无法接上对方的谈话,那么就注意一下关键词和使用最多的词。当说话的人谈吐不清、词不达意、不切题时,这种情况会经常发生。 5.要尽量找一个不受干扰的地方交谈,如果周围有太多容易令你分心的事,就会影响你集中精力,从而使得你很难续接上你的思维链条。
倾听的禁忌
1.对谈话内容漠不关心; 2.只听内容,忽略感觉; 3.无故打断对方的谈话。
倾听的心得
1. 要让诉说者放松,两个人都坐下来,并且在同一高度上,面对面,距离比一般的社交距离稍近些较好。 2. 如果诉说者一开始情绪激动,必然导致无法把事情说清楚,此种情况常见于女性诉说者。此时作为同性,拥抱和拍抚都是很好的稳定对方情绪的方法。 3. 倾听中,目光专注柔和地看着对方,适时给出回应,比如点头和“嗯”,表示你正在专心倾听。 4. 没有听懂或弄清楚的地方要及时提出并沟通,以免造成误解。但不要喧宾夺主,更不要把话题扯开。 5. 在对方说完前不要急于发表观点,也不要提前在心中作出预判,尽量避免把对方的事情染上自己的主观色彩,耐心听完。 6. 对方说完后,有条件的话,让他喝一点热茶或热牛奶、巧克力什么的,他需要感受到被人关心,热的东西也容易让人重新振奋起来。 7. 无论对方说的事情在你看来多可笑幼稚,他向你诉说都是表示对你的信任,这是一种对你人格的赞美,所以,不要嘲笑他,也不要带着高姿态评点他的事。即使你不赞同他的想法,都要给予他他想要的理解和安慰,在困境中支撑对方是作为朋友的义务。 8. 你不需要完全感染对方的情绪,或者想个办法帮他出气。如果对方的诉说内容只是一种莫名的情绪,那么做到第7步时一切已经完成了。但如果这是个尚待解决的问题,你可以帮他把事情从头到尾理一遍,哪些地方是他自己做的不对,哪些地方主要是别人的问题,解决方法123等等。 9. 你可以从他的观点看问题,但提出的建议一定要出于自己的想法,对方想听到的是“你的意见”。如果担心自己的想法太过主观,尝试从多个角度切入问题,如此可以尽可能地确保客观、公正。 10. 当然也有可能,对方在诉说的过程中,自己渐渐有了主意。如果你觉得你的想法会更好,那么作为一个提议告诉他,帮他参谋而不是作决定。决定一定是当事人自己作出的。即使他最终没有采纳你的建议,也要给予他鼓励和祝福。
心理咨询参与性技术
概念
倾听是心理咨询师参与性技术之一,心理咨询师参与技术包括倾听、询问、鼓励和重复技术、内容反应、情感反应、具体化、参与性概述、非言语性行为的理解与把握。
倾听的作用:
1、倾听是心理咨询的第一步,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本要求; 2、倾听可以表达对求助者的尊重; 3、倾听能使求助者在比较宽松和信任的氛围中诉说自己的烦恼; 4、倾听本身就具有助人的效果。
咨询师怎样听?
1、要认真、有兴趣、设身处地地听; 2、设适当的表示解释; 3、不带偏见和框框,不做价值评判。
咨询师应该听什么?
1、听懂求助者通过言语、表情、动作所表达出来的东西; 2、听出求助者在交谈中所省略的和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或隐含的意思; 3、听出求助者自己都不知道的潜意识。 具体地说咨询师要对求助者讲的任何内容不表现出惊讶、厌恶、奇怪、激动或气愤等神态,而是予以无条件的尊重和接纳。可以通过言语和非言语来对求助者的倾诉做出反应,比如,“噢”、“嗯”、“是的”、“然后呢”等,以及点头、目光注视、微笑等。不但要听懂求助者通过言语、表情、动作所表达出来的东西,还要听出求助者在交谈中所省略的和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或隐含的意思,甚至是求助者自己都不知道的潜意识。以机警和共情的态度深入到求助者的感受中去,细心地注意求助者的言行,注意对方如何表达问题,如何谈论自己及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如何对所遇问题做出反应。还要注意求助者在叙述时的犹豫停顿、语调变化以及伴随言语出现的各种表情、姿势、动作等,从而对言语做出更完整的判断。
在倾听过程中咨询师的应有表现:
1、咨询师以机警和共情的态度深入到求助者的感受中去; 2、细心地注意求助者的言行; 3、对求助的言语作出完整的判断; 4、作出适当的反应。
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
1、急于下结论;2、轻视求助者的问题;3、干扰、转移求助者的话题;4、做不适当的道德或正确性的评断;5、不适当地运用咨询技巧(询问过多;概述过多;不适当的情感反应)。
倾听时鼓励性的回应有:
点头和言语(是的、噢、确实、说下去,嗯…)
刘琳坚持第1315天分享(2024/12/2)
反应式倾听指的是重述刚刚所听到的话,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沟通技巧。心理咨询师的反应可以让对方知道我们一直在听他说话,而且也听懂了他所说的话。但是反应式倾听不是像鹦鹉一样,对方说什么你就说什么,而是应该用自己的话,简要的述说对方的重点。比如:你说你住的房子在海边,我想那里的风景一定很美。反应式倾听的好处主要是让对方觉得自己很重要,能够掌握对方的重点,让对话不至于中断。
反应式倾听的过程大概分三个步骤,举个例子:孩子不愿意上学了。
? 我们要看孩子这时候的心情,是因为太累不舒服,还是因为在学校遇到困难或受到嘲笑等等,这时孩子的心情是不确定的,但肯定是负面的。
? ? 第一轮反应式倾听:当看到孩子表现不良情绪时,父母自己也会产生情绪和想法,没有关系,这时父母要暂时把自己的情绪和批判的想法放在一边。
当你接收到孩子这样负面情绪的时候,你肯定也会不舒服的,你会有怎样的想法呢?可能会惊讶“平时不是很喜欢上学的吗?今天怎么啦”,也可能会愤怒“不行呀,你必须去学校呀,这是懒惰行为”等等,有这些情绪和想法都没有关系,但重要的是这时你需要把这些情绪都放在一边。
这个非常重要,这不是控制、不是忍住,越是忍住越无法控制,越不允许它越容易冲动、容易爆发,而是承认有这种想法和情绪,试图把它放在一边。然后心里试图去理解孩子“可能孩子发生什么事情了吧,要不他不会不愿意上学的”。
这时父母尽量不能武断,要尽量说得幽默一点“你是担心听写?还是现在很困不愿起来?”。这时孩子可能会很敷衍地说“我讨厌上学”。
? 这时我们会发现:反应式倾听不是一步到位的,是要不断循环的。我们经过一轮反应式倾听后,孩子还是说“我不想上学”,这时我们父母可能就会有情绪了“怎么用了反应式倾听还是没有效果”,这时我们要相信反应式倾听的力量,继续往下走,继续承认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并把它放一边,继续理解孩子,继续往下问。
第二轮反应式倾听:体会孩子此时此刻的想法和感受;
? 这时父母可以通过一个方法缓解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感受,如“孩子,你以前很喜欢上学的,现在怎么了?噢,我知道啦,肯定是发生了什么让你难受的事情?”,一方面表达父母自己的感受,一方面试图表达给孩子听父母理解他的感受。
这时孩子慢慢会说出来“丹尼说我很笨,说我总是接不到球,他嘲笑我”。当父母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可能又会有情绪和想法了。
第三轮反应式倾听:告诉孩子父母对他想法的推测(不要自信和武断,因为父母无法确定自己说的是对的),跟孩子一起想办法,可以跟孩子描述父母对他想法的看法,尽量幽默一点。如果没有第一、第二步,直接开始第三步,就会把讨论变成争论,把一起商量变成争吵。
父母要暂时把情绪和想法放一边,然后理解和关注孩子的情绪和感受“那你昨天肯定很不高兴”。
当孩子愿意跟父母分享他发生的事情、愿意在父母前面承认他的情绪和感受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跟孩子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与孩子一起商量办法。这时孩子就学会如何处理好他的负面情绪,然后能想一个很好的办法解决它。
心理咨询师在实践中有哪些技巧可以运用
消除外在与内在的干扰
外在和内在的干扰,是妨碍心理咨询师倾听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改进聆听技巧的首要方法就是尽可能的消除干扰。必须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对方的身上,才能掌握对方的肢体语言,白对方说了什么、没说什么,以及对方的话所代表的感觉与意义。心理咨询是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给咨询者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过程。
鼓励对方先开
首先,倾听别人说话本来就是一种礼貌,愿意听表示心理咨询师愿意客观地考虑别人的看法,这会让说话的人觉得我们很尊重他的意见,有助于我们建立融洽的关系,彼此接纳。
其次,鼓励对方先开口可以降低谈话中的竞争意味。心理咨询师的倾听可以培养开放的气氛,有助于彼此交换意见,扑捉信息。说话的人由于不必担心竞争的压力,也可以专心掌握重点,不必忙着为自己的矛盾之处寻找遁词。
第三,对方先提出他的看法,你就有机会在表达自己的意见之前,掌握双方意见一致之处而确定咨询目标。倾听可以使对方更加愿意接纳你的分析,让你再说话的时候,更容易让对方思考。
使用并观察肢体语言
当我们在和人谈话的时候,即使心理咨询师还没开口,来访者内心的感觉,就已经透过肢体语言清清楚楚的表现出来了。听话者如果态度封闭或冷淡,说话者很自然地就会特别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比较不愿意敞开心胸。
非必要时,避免打断他人的谈话
善于听别人说话的心理咨询师不会因为自己想强调一些枝微末节、想修正对方话中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想突然转变话题,或者想说完一句刚刚没说完的话,就随便打断对方的话。经常打断别人说话就表示我们不善于听人说话,个性激进、礼貌不周,很难和人沟通。
听取关键词
所谓的关键词,指的是描绘具体事实的字眼,这些字眼透露出某些讯息,同时也显示出对方的兴趣和情绪。透过关键词,可以看出对方疑惑的问题,以及说话者对人的信任。
反应式倾听
反应式倾听指的是重述刚刚所听到的话,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沟通技巧。心理咨询师的反应可以让对方知道我们一直在听他说话,而且也听懂了他所说的话。但是反应式倾听不是像鹦鹉一样,对方说什么你就说什么,而是应该用自己的话,简要的述说对方的重点。
弄清楚各种暗示
很多人都不敢直接说出自己真正的想法和感觉,他们往往会运用一些叙述或疑问,百般暗示,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看法和感受。但是这种暗示性的说法有碍沟通,因为如果遇到不良的听众,他们话中的用意和内容往往被人所误解,最后就可能会导致双方的失言或引发言语上的冲突。所以一但遇到暗示性强烈的话,就应该鼓励说话的人再把话说的清楚一点。
暗中回顾,整理重点,并提出自己的结论
当我们和人谈话的时候,心理咨询师通常都会有几秒钟的时间,可以在心里回顾一下对方的话,整理出其中的重点所在。心理咨询师必须删去无关紧要的细节,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方想说的重点和对方主要的想法上,并且在心中熟记这些重点和想法,用专业的技术,引导来访者走出困境。
接受说话者的观点
如果我们无法接受说话者的观点,那心理咨询师可能会错过很多机会,而且无法和对方建立融洽的关系。关怀一一个人,必须能够了解他及他的世界,就好像我就是他,我必须能够好像用他的眼看他的世界及他自己一样,而不能把他看成物品一样从外面去审核、观察,必须能与他同在他的世界里,并进入他的世界,从内部去体认他的生活方式,及他的目标与方向。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心理咨询师实践技巧的相关内容分享,想要了解更多心理咨询师考试相关内容,欢迎及时关注本平台,小编将会为大家做及时的整理并发布的!
心理心理咨询技术——咨询中四种主要技术
心理咨询技术是咨询师为达到预定目标所采取的一种特殊的交流方式,这种交流是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形式来进行的,它不仅仅是交流信息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使来访者感悟的成分。
这些技术主要包括共情、倾听、提问、表达等。
1共情也叫同理心、同感、共感……它是一种设身处地从别人的角度去体会并理解别人的情绪、需要与意图的能力。
简言之,就是换位思考的能力。共情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作为态度,它表现为对他人的关心、接受、理解、珍惜和尊重。作为一种能力,它表现为能充分理解别人,并把这种理解以关切、温暖、得体、尊重的方式表达出来。
按照我们常人的说法就是“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咨询关系的好坏对咨询效果至关重要,而在建立咨访关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来访者感受到自己被理解和接纳,共情就是实现这一切的前提。因此说共情是所有心理咨询的基础,它的作用至关重要。
共情可以融合在各种技术中得以体现,如共情式倾听、共情式表达等。
良好的共情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是内容,即对来访者所陈述的事实、观点、情况等是否有准确了解;
第二是来访者的感受,主要指辅导者通过来访者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准确地了解他(她)对此事的情感体验;
第三是辅导者对来访者情感程度的把握较为全面和准确。
2倾听对于心理咨询过程来讲,最重要的技巧就是倾听。
倾听首先表达了心理咨询者对来访者的积极关注,有利于来访者产生信赖的感觉;
同时来访者的倾诉本身就具有宣泄或治疗作用;最重要的是辅导者能从来访者表露的诸多信息中抓住要点,发现问题的根源,真正了解来访者所讲述的事实、其中包含的情感和持有的认知观念。
倾听的内容一般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来访者的经历
二是来访者的情绪
三是来访者的观念
四是来访者的行为
心理咨询过程中的倾听通常有以下两种形式:
(1)分析式倾听:
心理咨询中,我们要用心去倾听来访者的表述,既要听懂来访者通过言语、表情、动作所表达出来的东西,还要听出来访者在交谈中所省略的和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和含义,这才是完整的、有效的倾听。
(2)反应性倾听:
在倾听时,心理咨询者应该用“噢”、“嗯”、“是的”、“然后呢”等样的言语,以及点头、目光注视、微笑等这样的行为对来访者的述说做出反应。
3提问在来访者进行充分的倾诉时,提问也是十分重要的。
提问通常分为两种:
一种是开放性提问
一种是封闭性提问
开放性提问
通常以“什么”、“怎么样”、“为什么”、“能不能”、“愿不愿告诉我”等形式提问,这种提问方式,通常使来访者不能只用一两个字作答,它能引出一段解释、说明或补充材料,可以起到收集资料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掌握来访者的情绪反应、对事件的看法以及推理过程等。
封闭性提问
往往出现在会谈内容比较深入,需要进一步澄清事实、缩小范围或集中讨论某些特定问题的时候。封闭性提问通常以“是否”、“有无”等提问,这种提问方式,限制了来访者的作答范围,可以防止来访者漫无边际的叙述。注意不要连续提问,也不要一次问几个问题,这样会导致来访者的思路混乱而忽视对一些重要问题的回答。
4表达咨询活动中对“表达”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来访者的表达,二是咨询者的表达。
作为咨询活动的主导者,咨询师在咨询活动中引导来访者表达出具有意义的内容和信息是心理咨询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
同时,良好的表达技巧也是心理咨询师指导、帮助来访者的重要技能之一。
(1)鼓励:
用一些话语,如“嗯”、“好”、“接着说”、“还有呢”、“以后呢”、“我能理解”
或者一些肢体动作,如点头、微笑、身体微微前倾……向来访者表示你的关注、支持、接纳的态度。
(2)释义:
指将来访者讲述的主要内容、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再反馈给来访者。
它的作用之一是检查医生是否准确理解来访者所说的话。
其次是给来访者传递一个信息:咨询师正专心听你的讲话,从而提高来访者的信心。
三是帮助来访者有机会再次审查其心理困扰,并重新加以组织。
(3)澄清:
就是要求来访者对陈述中模糊或意思不明确的地方作进一步的说明、解释或补充。
常用的语句:“你能不能具体谈谈……”“能不能再详细的(举例)说说……”。澄清的时候可以使用具体化技术。
一般来说,大多数来访者愿意讲出具体的事情、经历或情绪体验,但当某些情绪体验对来访者影响非常大、有很大破坏作用,有可能因此而受到很深伤害时(如受虐待或遭强暴的痛苦体验等),这时就不宜马上与来访者讨论具体的事情与经历。
(4)解释:
指咨询师依据某一理论、某些方面的科学知识或个人经验,对来访者提出的问题、困扰、疑虑作出的分析、说明和解释,从而消除来访者的各种顾虑,走出心理困境。
解释是从咨询师自己的参考体系出发的。
解释只有被来访者听懂才有效。
因此,必须根据来访者的理解水平作出不同层次的解释。
说话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尽可能少用医学或心理学方面的术语。
(5)自我暴露:
又叫做“自我开放”或“自我揭示”。
自我揭示是人际关系交往中一种重要而又有趣的现象。
如果心理医生能自我揭示,常常能有效地引发来访者相同水平的自我揭示。
自我暴露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咨询师把自己对来访者的看法感受告诉来访者。
第二种是咨询师暴露与来访者所谈的内容有关的个人经验和教训。
做一个心理咨询师需要哪些基本功
做一个心理咨询师需要的基本功如下:专业知识和理论、专业技巧和方法、沟通和表达能力、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聆听和同理心。
1、专业知识和理论:心理咨询师需要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包括心理发展、人格理论、心理评估、心理疾病等方面的知识。这样可以为咨询过程提供理论支持,更好地了解和分析来访者的问题。
2、专业技巧和方法:心理咨询师需要掌握有效的咨询技巧和方法,包括倾听、询问、反馈、激励和解决问题等技巧。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咨询师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并辅助来访者进行情感管理和问题解决。
3、沟通和表达能力: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能够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咨询师需要用简明的语言解释复杂的概念,理解并引导来访者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问题。
4、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作为心理咨询师,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咨询师需要对自己的价值观、偏见和情绪有所意识,并能够进行自我调整和反思,以保持客观和中立的态度。
5、聆听和同理心:聆听和同理心是心理咨询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咨询师需要倾听来访者的内心体验,理解并接纳他们的情感和问题,以提供恰当的支持和帮助。
心理咨询师的作用
心理咨询师为来访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倾听,帮助他们识别和理解内心的情感、压力和困惑。咨询师通过积极聆听和理解来访者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心理咨询师帮助来访者分析问题的根源,并提供策略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咨询师与来访者合作,共同制定实际可行的目标和行动计划,帮助他们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心理咨询师协助来访者了解和管理情绪,教授情感调适的技巧和策略。咨询师帮助来访者提高情绪认知和情绪调控能力,带来更好的心理健康和情感平衡。心理咨询师帮助来访者深入了解自己,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咨询师通过探索来访者的个人价值观、信念和需求,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局限,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教育和预防工作,提供有关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咨询师通过宣传、讲座、工作坊等方式,向公众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人们对心理问题的认知水平,促进社会心理健康的预防工作。心理咨询师通过提供心理支持、问题解决、情绪管理、自我认知和个人发展等方面的帮助,为来访者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
关于“05咨询师基本功(第四章:心理咨询的倾听反应技术)@夭夭”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
心理咨询师

相关推荐
,心理咨询有效的核心要素不包括什么(心理咨询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2024-5-13-普通聊天-和-心理咨询-有什么不同呢?(心理咨询就是聊天吗)
2024-5-13-普通聊天-和-心理咨询-有什么不同呢?(心理咨询就是简单的聊天吗?)
2024-5-13-普通聊天-和-心理咨询-有什么不同呢?(心理咨询就是普通的聊天吗)
2024-5-13-(心理咨询师的成长道路)
2024-5-13-(失恋后做心理疏导有用吗,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有用吗)
2024-5-13-(四川有心理系的大学有哪些,录取线是多少。)
2024-5-13-(咨询心理学知识概述)
2024-5-13-(卢林心理咨询师怎么样)
2024-5-13立即咨询